踏花赏月论豪情上一句

辛弃疾一生撰有七首中秋词,莫不是良辰歌筵,一夕美酒。但从这七首中秋词词风的转变当中,却能明显地体味出随着他由壮入暮、宦海沉浮,酒中的滋味与心境一同变化的过程。

踏花赏月论豪情上一句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代,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始终将恢复国土、一雪国耻作为心中的志向。绍兴三十一年(1161)时,辛弃疾便以金主完颜亮发动的南侵为机,率山东义军渡江归宋;次年轻骑突袭金营、生擒叛将张安国时,辛弃疾不过才二十三岁。然而尽管他壮怀激烈,却终其一生不得施展抱负。

酒中含情

乾道三年(1167)末,辛弃疾升任建康通判。建康是宋朝南渡后对金作战的战略要地,任职于此的多是朝廷中主战派的知名之士,因此尽管官阶不高,不足以充分施展抱负,但这次升迁对辛弃疾来说仍然意义重大,让他在观望朝廷动向、前线战事时看到了无限的希望。

辛弃疾在乾道五年(1169)左右于建康任上写下的《满江红中秋寄远》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赋月抒情,却是纤豪错落,哀而不伤。

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踏花赏月论豪情上一句

上阕登楼望月,借月言愁,刚柔并济,虚实相生。前两句乃是虚写,为望月前心中所思。首句中,还未//www.58yuanyou.com登至楼顶,稼轩便怕空中有浮云将月色遮住,不复明朗,一个“怕”字道足了他纤密的心肠。然而第二句,却一改纤敏的词调,学起当年晏殊唤弦管以吹浮云,而且不仅要“吹开”,更要“吹裂”,豪情满腔,更不失浪漫。接着,已然登上高楼,果然冰魄一轮,清光万里,便由虚转实,直写月色,用“冰壶”喻其皎洁,更以“玉斧”精修喻其团圆,而“谁做”、“最怜”皆表现出他对那清凉月色的无比喜爱,欣喜与赞叹,词境也因纯然的热情,自然地有了停顿与延长。随后结句,却通过一声追问,巧妙地将自己的孤独与时光的悲情赋予嫦娥,情景合一。

下阕写怀人念远,却先写宴饮的欢乐,以乐事写悲情。琼浆玉液,清歌曼舞,辛弃疾却从歌声中听到呜咽,更感叹不如意事常八九,月亮最终也成缺。思念远人,愁已至此,随后却又自我排遣,转向乐观:“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最后更一气贯穿,豪言将所有的愁情聚成欢乐,待归来重逢的时刻细细诉说。至此,之前的孤寂、悲愁都已完全消散,如同那被歌管吹裂的浮云,辛弃疾的心情也化为一片澄澈的月光,无比清亮。

在这一首词中,辛弃疾举起的是一杯对酬远人的深情的酒,但其中辗转着的对时光的感慨与孤独哀愁,最终都能够因他的乐观与豪迈一饮而尽。

酒盛山河

辛弃疾的另一首《满江红中秋》,亦写于乾道五年左右,其中便表现出了观望朝廷动向,却无法一展身手的苦闷,虽然以“愁如发”作结,看似愁情难遣,但总览全篇,风格仍与上一首相似,刚柔并济,胸襟不凡。

满江红中秋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倩蜚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

弦与望www.58yuanyou.com,从圆缺。今与昨,何区别。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www.58yuanyou.com。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

这首同样是月夜言愁,却寓有家国情怀。上阕写云遮良夜,圆月不见。前两句讲述中秋佳节素来风景可人、月光清澈的样子,第三句“着意登楼”,却不知“何人张幕遮银阙”,颇有戏剧性。最后一句中,请风神“蜚廉”吹开乌云,看似豪迈潇洒,但随后一句“凭谁说”又将荡开的词境收回,转为圆月终不见的无可奈何纵然能够将乌云吹散,但谁又能够将风神说动呢?从而辛弃疾在此便有以月不团圆山河残缺之意,而乌云遮月更暗指朝廷中乌烟瘴气、蒙蔽圣听。主和派“张幕遮银阙”,使得家国不得收复、难见团圆,“蜚廉”象征君主,却被小人蒙蔽,无从劝说。

下阕接续愁情,从初七(弦)到十五(望)月亮由缺变圆,但残缺的山河,却没有任何区别。牵念兴亡,心有愁思,辛弃疾夜来把酒,感叹“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佳时节”,他无心赏月言欢,无法像赵知微雨夜登天柱峰驱云玩月,更无心去听一班主和派的举尘清谈,只得愁随白发生。可见下阕一愁到底,终难遣散。

踏花赏月论豪情上一句

这首词颇显得“愁云弥漫”,但其“倩蜚廉得为吹开”与上首《满江红中秋寄远》中的“但换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在气概、意境上却//www.58yuanyou.com极其相似,而“素节扬辉”、“张幕遮银阙”、“便登天柱”、“从容陪伴”等辞句中皆能显现出时空张弛、纵横飞扬的豪迈之气。而即使最终“愁如发”,但整首词中所蕴涵的家国之悲思又岂能如《满江红中秋寄远》中的离情一般轻易排解?而他为主和派误国郁闷不已的同时,现出的则是对自己一展抱负的热切期盼。

从而这首《满江红中秋》中,辛弃疾盛满了一杯家国愁思,夜来把盏,难以入喉,但他胸中的万丈豪情,却比那酒味更烈。

酒赋豪情

乾道六年(1170),辛弃疾任满回到临安,受到宋孝宗的召见,得以当面向其陈述恢复方略。他出任滁州,独掌一州之治,而两淮地近宋、金边境,正好给了他将政治主张付诸实践的机会。这段时间,辛弃疾交游广泛,结识了多位志在恢复的同道中人,其才华、政绩、远略也广受赞誉,得到了认可。

辛弃疾最为著名的中秋词便写于这一时期。这首淳熙元年(1174)写成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慷慨豪迈,声情激越。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踏花赏月论豪情上一句

这首词突破了中秋咏月词缠绵优柔的传统,月下直抒壮志,一吐豪情,畅快淋漓。上阕中,辛弃疾在月下借着醉意吐露自己壮志未酬却先生白发的悲愤,举盏直问嫦娥何以白发欺人,虽有悲意,却似是与月玩笑,三分戏谑七分豪情,不沉沦于悲感,足是英雄口吻。下阕浪漫飞扬,从上阕的悲愤中完全跳脱出来,腾空而起,乘风九天,俯瞰万里山河,竟与月亮同一视角,足见其满怀抱//www.58yuanyou.com负,胸寄鲲鹏万里之志。“斫去”二句,虽是化用杜甫的“斫却桂婆娑,清光应更多”,但其中整顿山河的豪情与自信,让人读来亦不禁振奋。整首词写景明快,语出精绝,充满了乐观奋发、豪迈昂扬的气概,极具感染力,是最能体现稼轩初期词风的佳作之一。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饮的是一杯助涨豪情的酒,总有悲慨,一饮尽时,依旧英雄气概,踌躇满怀。

欣赏了辛弃疾中秋词中的酒与情,你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关于饮酒的故事呢?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点击下方“+”号,直接上传图片;或将作品直接发送至中国酒业协会邮箱chinasao@cada.cc进行投稿。“美酒美图”TOP10第二季,快来秀出你珍藏的美酒记忆!

责编:蒿凤

2021年10月16日-10月18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再度谱写酒业顶级盛会的精彩华章。本次酒博会设置白酒名酒、啤酒、葡萄酒、黄酒、果酒、露酒、国际蒸馏酒等十余类展区,开展“世界名酒共享荣耀”世界名酒价值论坛、中国酒类流通高质量发展趋势论坛、中国白酒鸡尾酒世界杯决赛等近20项同期活动,倾力打造一场集贸易洽谈、展览展示、合作交流、投资促进于一体的全球酒业顶级盛宴。

金秋时节,盛典再启;举杯上海,续写传奇!

报名参展请登录www.ciade.cc,或关注酒博会官方公众号ciade9。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踏花赏月论豪情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526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