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读夔史、诵夔诗、唱夔歌”

为深入践行习总书记关于“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讲话精神,讴歌祖国大美河山,进一步展示奉节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弘扬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打造“三峡之巅、诗橙奉节”文化品牌,培养诗书情怀。夔州诗赏析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秋兴八首(其二)

作者:杜甫

朗诵:卢娥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获花。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杜甫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秋兴八首》作于大历元年(766)秋,时杜甫流寓夔州。“秋兴”,即秋日触景生情,因事寄兴。这是杜甫诗中命意连属,而各首自别,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现录其二,以窥一斑。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首联第一句紧接《秋兴八首》其一的末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暮)。“孤城”、“落日”,是孤寂凄凉的景象:日薄西山,行人稀少,秋风瑟瑟,落叶飘零。反映诗人心情悲苦。是的,“贞观开元之治” 一去不返,“致君尧舜上”的崇高政治理想已成泡影;安史之乱虽然结束,而吐蕃、回纥相继人寇;四川有崔旰之乱。//www.58yuanyou.com国难边愁仍未解除。忧国优民的伟大诗人,对此必然悲不自胜。不仅如此,诗人自己到处漂泊,并因贫病滞留夔州,其处境和心情何等凄苦!“孤城落日”,正是诗人凄凉融于景物的反映。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第二句“每依北斗望京华”,每,常常;依,按照;京华,长安。长安在夔州之北,故依北斗而望。诗人思念长安,不知经过安史之乱后的长安是何等状况,所以常翘首而望云山远隔的京华。

颔联“听猿”句:《水经注》云:“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今身历其境,情景俱真。“实下”,果真泪下。渔人终日辛劳,出人风波之中,心情本已哀苦,复闻猿啼凄异,故而泪沾衣裳。“奉使”句:古代传说海通天河,海边年年八月有浮槎(木筏)来去, 从不失期。有人乘槎而到达天河。又《荆楚岁时己》载,汉武帝命张骞探河源,张骞乘槎而至牵牛、织女处,后返回朝廷。此处融//www.58yuanyou.com合上述两个故事,意在以张骞比严武,以到天河比喻还回朝廷。原由网杜甫以工部员外郎的身份作严武的参谋,可谓“奉使”。如今严武死在gkXgct成都,杜甫终未能随他回朝供职。杜甫既失世交好友严武,又失去了为国效力的机会,所以说“虚随”。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颈联“画省”句,杜甫因病而违背了到画省(尚书省)供职的心愿。他名义上仍是检校工部员外郎,属尚书省。香炉,尚书省焚香的器具。杜甫罢官(左拾遗),乃由于直言进谏,收到肃宗无理的贬斥和代宗的疏远。说“违伏枕”是委婉曲折之言,实与“官应老病休”同一感慨。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山楼”句:山楼,白帝城楼;粉堞,涂了白垩的女墙;笳,胡乐,军乐器。笳声萦绕、隐伏在城楼之间,有悲凄之感。此句是说兵戈未休,还京无期。

尾联,因思念京华之切,忘其伫望已久。不知不觉,那照在石上藤萝的月光,已移向沙洲的芦获。言外之意,有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这首诗中“每依北斗望京华”是组诗的主线、纲领。写作上运用反复描写与抒情的方式,从夔府望长安,从长安到峡中听猿啼,再到“画省”;刚想到“画省”、“虚随”,又被夔府古城悲笳惊醒。几个回复,一步一步把读者引人孤寂凄凉、寂寞凄楚,报效无门的境界之中。读此诗,好象见到这位清瘦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低吟一曲忧国忧民的哀歌。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主办:奉节县广播电视台

主编:李广gkXgct

副主编:赵楠 李雨村

责编:熊智强 唐海军

编辑:张凤萍

记者:卢 娥

新闻热线:56520911

微信:130131460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晴初霜旦的下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9066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