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风味徒思浙的上一句

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背景回顾】

宋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本词便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炼字:“秋来”点明季节,“异”字统领全篇,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景色的不同。“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发自戍边将士的内心,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原由网城闭。

表现手法:随着军中号角声,形成浓厚悲凉的气氛;“千嶂里”点出处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孤城,“长烟落日孤城闭”表面写夕阳西下孤城紧闭之景,实写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这三句动静结合,为下阕抒情埋下伏笔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表现手法:全词核心,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一杯”与“万里”对比悬殊,诉尽杯酒难销之乡愁。

修辞:后句化用典故(勒石燕然),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手法:“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大地上铺满的秋霜,从听觉和视觉方面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修辞:“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用悲怆的情调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思乡忧国的情怀,以及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主旨:

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上阕着重写塞外秋景,而景中有情;下阕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愤懑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背景回顾】

苏轼在熙宁四年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做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此时的北宋王朝国贫兵弱,不断受到西北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当年七月,辽主曾胁迫宋廷割地数百里。这年十月,苏轼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僚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以抒怀。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炼字:一个“狂”字笼罩全篇,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一个“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以及出猎场面的壮观,原由网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修辞:运用典故,写作者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来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要亲自挽弓射虎,在浓墨重彩的描绘出猎场面后,突出表现了作者的侠气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写作手法:下片抒情。以“鬓微霜”的“何妨”衬托“少年狂”,表现出作者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

修辞:后两句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皇帝任用的愿望。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情感:“天狼”喻指西夏,“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抒发了词人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

主旨:

全词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通过密州出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突出诗人的豪放、英勇,并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背景回顾】

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辛弃疾主张抗金北伐,遭到了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而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同甫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人物形象:首句刻画的是一位落魄英雄的形象。两个物“灯”与“剑”,两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二字,使笔触由外在形象的刻画透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内容:“醉里”点明酒醉之中,“挑灯看剑”写动作神态,表现词人杀敌报国的迫切愿望。“梦回”这里指回到梦中,“吹角连营”表现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描绘了一幅词人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表现手法:“八百里”“五十弦”与“吹角连营”相照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衬托出军容的威严和气氛的肃穆。“点兵”二字透出战斗即将开始,“秋”点明了季节,烘托了出征前肃杀的气氛,隐含词人仍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人物形象: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情感:“天下事”在这里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美好愿望,也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表现手法:“可怜白发生”和首句相照应,都是描写现实,又与中间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经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了词人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理想难以实现,充满了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主旨:

词人追忆了年轻时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杀敌立功、统一祖国的爱国激情原由网和雄心壮志,抒写了作者因赋闲和年老而壮志难酬的悲壮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激励和慰勉之情。

满江红

[清]秋瑾

【背景回顾】

1903年春,秋瑾的丈夫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却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定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此词就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内容:点明写作时间是中秋佳节。“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词人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原由网子,而词人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感叹。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 而今冲破束缚,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修辞、内容:第一句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第二句应为“徒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苦将侬,强派作www.58yuanyou.com蛾眉,殊未屑!

内容:这三句写词人过着贵妇生活,但对这样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人物形象: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展现了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 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文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内容:平日词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青衫湿”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指眼泪打湿了衣服。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主旨:

这首词是词人写于赴日留学前一年,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烟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联系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八年风味徒思浙的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9013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