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上一句是

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上一句是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原由网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313日~11555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TlkXTFoge,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上一句是

鉴赏

《声声慢》作于一个秋窗风雨之夕,将一个满怀家国恨事的孤独女子的行止与心事描绘于一纸薄笺之上。词作上片不以惯例写景起笔,却偏偏写人,写人又不写人之形容打扮、心事起伏,只写“寻寻觅觅”四字www.58yuanyou.com,“寻寻觅觅”是词人之所为,词人所寻所觅者为何,词人并没有提到,他人也不敢妄断,但寻觅的无果却早从下文叠字之中曲折而出“冷冷清清”是词人身处之境“凄凄惨惨”是词人所见之景,虽不及实物,皆从虚处着眼,而词人“戚戚”之心绪至之已成。

《声声慢》全诗共有七个意象:晚风、淡酒、归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这几个意象交织共同营造了诗歌整体的基调。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当属,淡酒、归雁、黄花、黄昏。

《声声慢》中写到酒的句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原由网他,晚来风急?”为何是“淡酒”而不是浓酒?并非酒真的淡,只因风太急而显得酒淡,“风急”明写天气恶劣,实写词人愁重。词人六神无主,茫然若失,竭力寻找却遍找不到。亡国之愁,沦落之苦,丧夫之痛,家国之思全部压在一个孤苦伶仃的年老妇人身上。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www.58yuanyou.com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到过为驱寒消愁曾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退,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所以才会“浓睡不消残酒”两相对比,这个“淡酒”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其次是“雁”字,雁会联系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感叹独自身在异乡的悲凉,作者当时身处南方,看到北雁归来,或许她只是听到了那呼朋引伴的声声雁鸣,不禁想起如今,雁在人亡, 曾经心意相通的夫君早已撒手人寰,无由再寄锦书去,无人再捎锦书来。

《声声慢》中的堆积满地“憔悴损”了的“黄花”,则成了女词人幽凄孤寂"冷落哀伤的象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已经凋残,如今再没有人欣赏它,采摘它,孤身一人,形容憔悴,无人可思,无人可念,面对此情此景,抚今追昔,怎不令词人悲从中来?”物是人非事事休”,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竟成了一地的哀愁,一地的凄凉,一地无可奈何的消亡。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孤苦飘零的凄楚晚境的真实写照。

《声声慢》中兼有梧桐细雨的黄昏,潮湿的,阴冷的,主人公百无聊赖,近乎绝望地“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唯一可做的事就是等着天黑,但凡有点希望的人是盼着黎明的,这是怎样的一种凄苦。更有那细雨滴在梧桐上的“点点滴滴”,如泣如诉,像是洒不完的伤心泪,“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一首没有尽头的孤寂的歌,在灰色的空间里哀叹不幸,营造了一个悲情的氛围,词人在不经意间触景伤情,一点一滴都像一把把利剑刺向内心的悲苦和绝望。

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上一句是

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上一句是

有兴趣参与文化交流的朋友,请进入“忆仟樽文化交流平台”微信群。注:由于该群人数较多,请先加微信号junzirulan1718由其拉入该群。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上一句是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837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