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穷的造句

高中学考晨读晚记 第23弹 (教师版)

一、【字形字音】

①cho朝拜 朝代  ②zho朝晖 朝露

①cho嘲讽 嘲笑  ②zho嘲哳

①ch车马 车辆  ②j(象棋棋子的一种)

①chn称心 对称  ②chng称呼 称道 ③chn(旧同“秤”)

①chng乘车 乘法  ②shng史乘 千乘之国

①chng盛饭 盛器  ②shng盛产 盛大

①chng澄清(问题) ②dng澄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①ch汤匙  ②shi钥匙

①chng冲锋 冲击  ②chng冲床 冲劲儿

①chngwww.58yuanyou.com重版 重唱  ②zhng重办 重兵

①chu遗臭万年  ②xi乳臭 铜臭

①ch处罚 处置  ②ch处所 妙处

①ch畜生 畜力  ②x畜养

①chun传播 传布  ②zhun传记 传略

①chung创作 创造  ②chung重创 创伤

①chu绰绰有余  ②cho绰起

①c伺候  ②s伺机 窥伺

①cng枞树  ②Zng枞阳(地名)

①cun攒动 攒射  ②zn积攒

①cu撮合  ②zu一撮儿毛

661.义气用事(意) 662.始作踊者(俑) 663.涌跃报名(踊) 664.永往直前(勇)

665.永保青春(葆) 666.一涌而入(拥) 667.拥塞不通(壅) 668.壅荣华贵(雍)

669.庸庸录录(碌) 670.心心相应(印) 671.影影约约(隐) 672.隐隐绰绰(影)

673.引疚自责(咎) 674.饮鸠止渴(鸩) 675.绿草如荫(茵) 676.因地治宜(制)

677.因才施教(材) 678.学习肆业(肄) 679.义无返顾(反) 680.意正词严(义)

681.义气风发(意) 682.不郎不莠(秀) 683.受益非浅(匪) 684.词不达义(意)

685.因噎费食(废) 686.依仗权势(倚) 687.以老卖老(倚) 688.遗笑大方(贻)

689.遗害无穷(贻) 690.以逸代劳(待)

二、【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名称(一)

1、统治者

皇帝:此称号始于秦王嬴政。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始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追尊称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称他的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也尊称为“上皇”。历代皇帝未死时即传位于太子,也就自称太上皇。

皇太子: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此制始于西汉,后历代沿称,亦称“太子”。

驸马:驸马最早只是一个官职,西汉武帝时始置,是驸马都尉的简称,意思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已非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附”。

2、中央官职

三公、九卿: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三公,始于周朝,或指司马、司徒、司空,或可指太师、太傅、太保。秦设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和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帮助丞相处理事务),组成中枢机构。汉代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为三公,原由网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东汉称大司马为太尉。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权,只用于大臣的最高荣誉。

宗主: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官员,为九卿之一。始于秦,汉沿置。多由皇族中的人充任,为皇族事务机关的长官,宗室、外戚有罪,须由其批准,才能处治。历代职掌略同。

三省:为中书省(取旨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东汉始,尚书省成为行政的总负责机构,事务繁多,便分曹办事,后变曹为部,至隋唐定为六部。是指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礼部(典礼、迎宾、科举学校等)、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和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各部的正、副长官分别为尚书、侍郎。部下设司,司的正、副首长分别为郎中、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九寺: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3、地方官职

郡守、太守: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长史: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刺史原为朝廷所派巡察地方的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属官有长史等。

总管: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节度使、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节度使在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持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知府、知州、知县(县令):知府为地方行政长官,总官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知州为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市长;知县为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三、【文言积累】

111.致

送给。使吏致千金与市租。(《晏子春秋》)

招纳,引来。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得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表达。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

最,极。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情趣,意志。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故事巧记】

齐王欲致(招纳,引来)天下之士,致(送给)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表达)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最,极)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情趣,意志)一也,甚欢。

112.质

人质。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通“贽”,见面礼。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质。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质地,底子。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质问。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狱中杂记》)

【故事巧记】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本质)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通“贽”,见面礼)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质问)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质地,底子)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113.治

治理,管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对付。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医治。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故事巧记】

曹操有疾,久治(医治)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对付)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治理)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114.诸

众多,各。绛侯诛诸吕。(《报任安书》)

兼词,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兼词,相当于“之乎”。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故事巧记】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渤海之尾,叹道:“诸(众多,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

115.贼

害,祸害。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

敌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强盗。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刺客。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事巧记】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敌人)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刺客)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害,祸害)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强盗)。权使人捕而诛之。

四、【重要文言句子翻译】

《滕王阁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A.故:以前的。

B.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C.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D.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E.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F.带:衣服的带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A.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B. 引:引导。

C.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南部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

D. 物华天宝:物的精华就是天上的珍宝。

E.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

F. 牛、斗,星宿名。 墟、域,所在之处。

G. H. 俊采:指人才。 星驰:有如星宿之奔驰。 星:像流星一样。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A. 台隍:城台和城池。隍,指城下小河。 台隍,在这里指南昌城。

B. 枕:倚着,依据

C. 美:指俊才

D. 棨戟:有衣套的戟,用作仪仗。

懿范:房屋高大

F. 襜帷:车上的帷慢,引伸为车驾。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A. 十旬:是官员每隔十天休息一天,古时称“旬日”。

B. 胜友:才俊异常的友人。

C. 腾蛟起凤:文章气势像姣龙腾起,彩凤飞舞。

D. 学士:掌官历史资料的官。 词宗:文坛宗师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A.家君:家父

B.作宰:做县令

C.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式。即“童子知何”,我年幼知道什么呢”。

D.躬:亲身

E.胜饯:长久的分别。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A. 序:时序

B. 三秋:指秋天,指秋天的第一个月,即七月。

C. 潦水:地面的积水

D. 潦水尽而寒潭清:“而”,在句中是并列关系。

烟光凝而暮山紫:“而”,在句中是并列关系。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A.俨:安静的

B.骖騑:驾车的马匹

C.上路:大路

D.崇阿:高大的山陵

E.帝子、天人:在这里都是指滕王李元婴。

F.旧馆:指滕王阁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A.出:超出,高出

B.翔丹:翔,形容彩画鲜艳欲滴。 丹:红漆

C.汀:水边的野草 凫:水鸟或野鸭

D.渚:水中的陆地 穷:极尽

E.萦回:萦绕 即:随着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A.披:打开 绣闼:雕刻得精美细致的小门

B.俯雕甍:俯,俯瞰 雕甍:雕饰的屋脊

C.旷:远 盈视:充满人的视野

D.川泽:河流湖泊 纡:曲曲弯弯

E.骇瞩:所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大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www.58yuanyou.com确的一项是()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A.闾阎:本指里门,引申为屋宇

B.扑地:都倒在地上。 扑:倒了

C.钟鸣鼎食之家:晋代士代族大家,鸣钟就食,食物都用鼎盛。

D.舸舰迷津:舸,大船 舰:指战船

E.迷津:迷,即弥,满。 津:渡口

F.轴:通“舳”,船后安舵的地方,这里代指船。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A.云销:虹消云散 销:通“消”

B.雨霁:雨停了,天晴了。 霁:雨过云散

C.彩彻区明:彩,指日光。 区:指天空

D.渔舟唱晚:即渔舟晚唱。倒装句

E.响穷:歌声响彻

F.歌声在穷人的那里唱起

G.滨:水边

H.声断衡阳之浦:声断,指大雁声停止了,消失在衡阳的水边。浦:水边

I.衡阳:指衡山的北面,即阳面。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A.遥襟甫畅: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 甫:刚,顿时

B.逸兴遄飞: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 遄:迅速地

C.爽籁:清脆优美的排箫的乐音。

D.爽籁发而清风生:而,是表因果关系

E.纤歌凝而白云遏:而,是表因果关系

F.遏: 超过,越过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A.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越

B.彭泽:指晋朝的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好洒。

C.樽:指木门

D.朱华:荷花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A.四美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全了。

B.二难并:贤主与嘉宾这两种难以聚集在一起的的人都在了。

二难:贤主与嘉宾

C.穷睇眄于中天: 睇眄;斜视 穷:指普通百姓

D.暇日:空余的日子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A.天高地迥: 迥,远。

B.识盈虚之有数: 盈虚,是指盈满和亏损。也是指成功与失败。

C.有数:有定数。

D.目吴会于云间: 目:风景。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A.地势极而南溟深: 南溟:南海 而:表示并列。

B.天柱高而北辰远: 北辰:北极星,这里暗指国君。 而:表示并列。

C.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同情 失路:比喻不得志。

D.怀帝阍而不见: 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宫门。

而:表转折。可是。

E.奉宣室以何年: 以:因为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A.时运不齐: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 不齐:指有坎坷。

B.命途多舛: 多舛:有很多不顺。 舛:乖违,不顺。

C.李广难封: 封:不说话

D.屈贾谊于长沙: 屈:使……受屈

D.窜梁鸿于海曲: 窜:使……窜、逃。

E.岂乏明时: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A.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么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境遇困苦时,应使自己节操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D.酌贪泉而觉爽:喝下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 而:表因果,因而。

E.处涸辙以犹欢: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刻,仍然乐观开朗。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A.北海虽赊: 赊:远

B.扶摇可接: 扶摇:猛烈的旋风。 可接:可以达到。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但珍异将来的时光,还为时不晚。

D.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早晨日出的地方,指早年的时光。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指将来的岁月。

E.猖狂:不遵守法令。

F.岂效穷途之哭:怎么能效法在无路可走的时候便恸哭着返回呢。

2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A.三尺微命:士佩三尺长的绅。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

B.微命:指身份低微。

C.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D.无路请缨: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请缨:指投军报国

E.等终军之弱冠: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 弱冠:指十五岁,行冠礼,为成年人。

F.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投笔:指投笔从军。

2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A.舍簪笏于百龄:自己宁愿舍弃一生手功名富贵。

B.簪笏:在这里指官职。

C.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饰物。

D.笏:朝见皇帝时来记事的手板原由网

E.奉晨昏于万里:到万里之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F.百龄:指大山。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A.他日趋庭: 趋庭:快步走过院子。这是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B.叨陪鲤对: 叨:惭愧的承受,自谦之辞。

C.鲤对:孔鲤是孔子的儿子,指接受父亲的教诲。

D.今兹捧袂:今兹:今天。 捧袂:举起酒杯作揖。 袂:酒杯

E.喜托龙门: 托:指寄托身体。

F.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只能抚弄着司马相如的赋独自叹惋。 而:连词,表示修饰。

G.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那样的曲子又有什么羞惭的呢?

2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A.胜地不常:这是打过胜仗的地方,不能常存。

B.盛筵难再:盛大的宴会难第二次相遇。

C.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当年兰亭宴会的盛况已成为陈迹了,繁华的金谷园也已变为荒丘废墟。

D.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临分别时让我留下一篇文章作为序文,我承蒙这个宴会对我的恩赐。

E.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登高而作赋,那是在座诸公的事了。

2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翻原由网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A.敢竭鄙怀: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 鄙:微薄

B.恭疏短引:我恭地写成这个小序。 疏:书写。 引:序。

C.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我的一首诗都铺陈出来了,成为了四韵。一言:指一首诗。 赋:赋税

D.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参考答案:

1.选F.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2.选B. 引:连接。

3、选E. 懿范:美好的风范。

4、选D. 学士:掌官文学撰述的官。

5、选E.胜饯:盛大的宴会

6、选B. 三秋:指秋天,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7、选A. 俨:整齐的

8、选C.汀:水边的平地

9、选E.骇瞩:所看到的景物使人感到惊异

10、 选B.扑地:满地。 扑:满

11选I. 衡阳:指衡山的南面,即阳面。

12、选 F.遏:遏止,阻止

13、选C.樽:指酒杯

14、选C.穷睇眄于中天: 睇眄;斜视 穷:指极目远处

15、选D.目吴会于云间: 目:名词作动词,看。

16、选E.奉宣室以何年: 以:在

17、选C.李广难封: 封:封侯

18、选D.酌贪泉而觉爽:喝下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 而:表转折,但,却。

19、选E.猖狂:不拘礼法。

20、选E.等终军之弱冠: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 弱冠:指二十岁,行冠礼,为成年人。

21、选F.百龄:指一生。

22、选D.今兹捧袂:今兹:今天。 捧袂:举起双袖作揖。 袂:衣袖

23、选A.胜地不常:名胜之地不能常存。

24、选C.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我的一首诗都铺陈出来了,成为了四韵。一言:指一首诗。 赋:铺陈

【吐血整理,仅在微信订阅号【陪侬读册】(ID:peinongduce)同步,分享请注明出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溟穷的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7055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