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19958月,78岁高龄的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应邀前往八达岭长城参加全球直播的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大型演出,已经多年不登台演唱的一代音乐宗师周教授面对长城内外的景色,放歌一曲《长城谣》,成为美谈,更成为绝唱。歌唱家廖昌永是各大庆典活动的常客,而他独树一帜、让人记忆犹新的一次放声歌唱,是在20117月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的开幕式上,他从3米高的浮桥上一跃跳入水池中,快速游到另一侧的岸边后继续演唱主题歌《泳动》。是谁的创意促使周小燕、廖昌永师徒两人有了如此出人意料的感人之举呢?是这两个项目的总导演滕俊杰。

也许,滕俊杰这个名字并不像影视界一些“大腕儿”那样为大众熟知。但若提到一些节目名,很多人的脸上定会浮现恍然大悟的表情。譬如,上世纪90年代在上海家喻户晓的一档系列栏目《飞越太平洋》,这是国内首个全程在美国拍摄制作的大型周播电视节目;1997年,首次突破海峡两岸禁忌,在上海和台北直通信号双向直播的中秋晚会;2001年,APEC首脑会议大型晚会;2007年,众多细节让世界动容的世界特奥会闭幕式;创意迭出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今年8月问世的国内首部以VR技术呈现的城市形象片《我们的上海》⋯⋯这些让人们交口称赞的节目、开闭幕式活动的总导演就是滕俊杰。

2015年,中国首部全程现场实拍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全球193部参评的3D影片中脱颖而出,在美国洛杉矶荣获年度国际3D电影大奖——“金卢米艾尔”奖,这是中国电影首获这一世界主流电影大奖。今年9月该电影又在香港荣获了年度观众满意度调查最佳3D电影“华鼎奖”。此外,20167月上映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追韩信》已获多个国外影展的邀请,就连今年8月开机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也已被一些国际电影节看中,邀请参赛。这电影版“京剧三部曲”的导演也是滕俊杰,首战“大银幕”的他一举制造了“中国故事走出去”的典型范例。不过,看似的轻而易举,却是厚积薄发的成果。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滕俊杰就创下了“走出去”工程的全新记录。2000年,他带领团队运用当时非常先进的卫星双向直播传送技术将上海大剧院和悉尼歌剧院近在咫尺地连在了一起,让身处澳大利亚和上海的艺术家们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奇妙地“同唱共演”;2001年,他率团队又举办了《上海巴黎卫星双向传送经典盛演》,用走在世界前列的艺术加技术的创新模式连接起了中国和法国文化,法国国家电视一台及广播电台,对全欧洲成功地进行了双重直播,很好地表达了中国的文化、上海的形象。

在滕俊杰的导演履历中,有着许多“首创”,不少实现“艺术与科技突破性融合创新”的电视节目载入了中国电视史。作为中国电视创作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获得了许多荣誉:曾2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8次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一等奖;2次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年度全国唯一“最佳导演奖”;1998年荣获年度“亚洲电视大奖”⋯⋯

滕俊杰的这份导演履历实在IqLjfccu亮眼。不过我更为好奇的是,他如何保持层出不穷的创新?著名作家爱默生说:“人一旦有追求,世界亦会让路。”此话对也不对,在创新的征程上,有追求的艺术家前赴后继,但能取得个人成就的不多,能提供文化贡献的也比较少。那么,滕俊杰是如何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地开辟出一条新路的呢?带着疑惑,我联系滕俊杰约访。只是身兼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上海政协常委、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等众多职务的滕俊杰公务非常忙碌,几次相约都被突如其来的工作冲掉了。约定采访的当天,他临时又来电话,将采访地点从他的办公室改到上海文化广场附近,因为他要先去参加文化广场的一项公务项目。接受采访时,他还接了几个工作电话。不过即便繁忙如此,他还是挤出时间与我畅谈www.58yuanyou.com了近四个小时。第二天专门快递了他的新书《问道与表达》以及12页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的导演阐述。创意之路崎岖难行甚至险象环生,要说的幕后故事实在太多。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中国首部现场实拍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剧照

儿时种下的英雄梦想

二十多年来,滕俊杰导演、策划了数百台大型文艺节目,其中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十国首脑峰会大型晚会、首届中国F1大奖赛开幕式、南非约翰内斯堡“为中国喝彩”大型晚会等⋯⋯然而,他最先跟我聊起的是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式,因为这个活动跟他有着某种生命的关联。

20065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第一次来到上海。年初,上级领导任命滕俊杰担当大型开幕式暨文艺晚会的总导演。这让滕俊杰心情复杂,且勾起了很多回忆。他的小学时代,还是一切无序的“文革”中期,此时的滕俊杰没有无所事事地“野在路边”,而是迷上了乒乓球,在体育老师的点拨下,很快展露天赋,进入全日制的少体校开始了专业训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进少体校这样的机遇带来的优越感不亚于现今去欧美留学。当然,风光的背后是浑汗如雨中的磨练、在输赢中煎熬的日日夜夜。滕俊杰身体条件很好,成绩也不断上升,于是有机会被送到专业队试训,可惜又不知何故地被退了回来。少体校的教练只是告诉他,你就好好在这里练习吧。后来滕俊杰才知道,他有个亲舅舅旅居美国已20多年,在那个极左的年代,因为这层复杂的海外关系,他的乒乓球之路就早早地被堵死了。得知原委的滕俊杰一肚子的委屈与失望,痛苦了一段时间后,在父母的开导下,小小年纪的他,渐渐想通了。

回忆起这段人生的“滑铁卢”,滕俊杰还是心有遗憾与不甘。没想到,十几年后,当初一心想用乒乓球“为国争光”的大任又以另一种方式降临在滕俊杰身上。接到世乒赛总导演的任务后,滕俊杰又开始了与乒乓球“形影不离”的日子。首先是选址,他放弃了没有风险、容易操作的室内场地,而是竭力主张选择东方明珠广场。因为他曾出于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的敏感,发现“大球小球落玉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共有11个圆球,恰到好处地吻合了当年国际乒联认定的11分制的新赛制。“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上海是中国乒乓球的摇篮,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座如此对应的超大型现代化建筑了,而且日新月异的黄浦江两岸尽收眼底,期待通过绚丽的开幕式体现浓浓的乒乓球文化。上世纪70年代初,乒乓球打开了中美建交的大门。我们希望把乒乓球运动发展衍生成为一个跨世界、跨文化、促进各国人民交流的运动。”滕俊杰告诉我。

世乒赛开幕式的开场别具一格。全场寂静中,一个10岁儿童手持乒乓板来到广场中间,环顾四周后,一个转身,将一个白色的乒乓球打向了大屏幕,大屏幕一下子被激活了,变成宇宙,接着呈现了世界乒乓球发展的历史沿革。10岁儿童的出场也许隐喻着滕俊杰儿时的梦想,而“世界冠军之路”的设计灵感则源于他曾收藏的无数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海报、照片及文字资料。通过挖空心思地多方联系,滕俊杰和同事们把健在的、已经85岁高龄的罗马尼亚世界冠军鲁齐亚努等许多世界冠军请到中国,走上特意为他们铺设的一条“英雄之路”,感人肺腑。第二天开全体会议,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带领全体代表起立为开幕式和晚会的成功精彩鼓掌一分钟,这是世界乒坛7IqLjfccu0多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滕俊杰“为国争光”的乒乓球梦圆满了。

如果说运动员的经历磨练了滕俊杰的心志,养成不服输的精神、抗高压的能力的话,那么之后的当兵经历让他更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体校毕业后,因打球这一技之长滕俊杰被“特招”进了部队。1979年,自卫反击战爆发。“身边很多战友积极上前线。我们也报名,但是前线不要文体兵。我们去码头送战友,气氛很冷峻,真的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但是战友们不怕死的精神让我刻骨铭心。”滕俊杰回忆道。

之前因不同的话题,我采访过滕俊杰,每次他都是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所以我有些困惑,在面对“一棋不慎满盘皆输”的国际级重大项目时,一般导演选择的是避风险维稳安,而他哪来的“只要有51%创新的可能,就用100%的努力去实现”的斗志?听着他的回忆,我忽然明白了,军人的英武之气,希望迎接挑战、有所作为的激情,为国争光的英雄情怀,在过去的岁月中已经种下了。

在部队四年中,滕俊杰还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做新闻报道的采编工作中度过的,多篇文章登上了《解放军报》,在省级报刊、电台上刊用的就更多了。上世纪80年代初,滕俊杰回到了上海进入企业。接着到北京大学进修摄影专业,随即又被借调到《大众电影》杂志社,当了五年的摄影记者。当年发行770万份的《大众电影》杂志的不少封面、封底都是他拍摄的。摄影方面的训练也带给了滕俊杰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不断有作品入选国家级的摄影展览,获得过上海和国家级别的摄影金奖,并早早成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长期在电影剧组里采访,于是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影不景气,电视则方兴未艾,滕俊杰走上了电视制作的道路。上级领原由网导知道他的工作经历,让他直接转去当导演,但滕俊杰却谢绝了。他选择先去摄像科实习。电视台有些人认识滕俊杰,很疑惑地问他,你这个摄影家去拉电缆干嘛?他解释道,我想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用一个月时间先了解了解。结果一拉拉了6个月。

“这6个月对我很有意义,借此我把电视摄影、灯光、舞美、道具以及电视制作现场的调度、规范、指挥口令等都做了详细的了解。我希望把各主要环节弄清楚了以后,再用电视的方式实现新的创作。当时我发现电视制作有一个现象,个别导演对某些环节能够驾驭,但对其他很多环节驾驭不了,专业术语也不准确,导致沟通时矛盾重重,往往不欢而散。所以我觉得要掌握电视这门艺术,就要先努力通晓各个环节,由此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从事完整的创作。”滕俊杰说道。

创新成功的三要素:激情、格局、坚持

1995年盛夏时节,滕俊杰登门拜访周小燕教授,邀请她去北京参加全新创意的,首度在八达岭长城向世界直播的大型文艺节目。那时她正在悉心照料因病在床的先生张骏祥,因此为难地说道:“骏祥现在生病,我们相约一天都不分开的。”滕俊杰非常理解两位老艺术家,但是他还是想再坚持一下。“小燕老师,我先跟您讲个刚刚在档案中找到的一则故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武汉街头,一位20岁不到的姑娘在抗战烽火中首唱《长城谣》,打动了无数志士的心。我们特地去档案馆查了,激动地得知这位姑娘就是您。今天,非常希望您能带上您的学生,在象征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八达岭上再次唱响这首血泪凝结的《长城谣》。”周小燕听得热泪盈眶,这段已被遗忘的记忆居然被后辈翻了出来,如此遥远又如此清晰。两位艺术家又进行了一次发自肺腑的交谈后,张先生说,小燕你应该去。周小燕欣然答应前往。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八达岭长城参加全球直播的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大型演出,放歌一曲《长城谣》

“这是个不言放弃的创意过程。刚开始选节目时,大家提议唱《长城长》以及其他一些革命歌曲,但是我觉得格局不够大,觉得还缺一个穿透历史的份量之作,它应该有一个隽永的故事和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节目叠加而成。我想到了另一首歌《长城谣》,更想到了如果首唱者还健在,能过来演唱的话,就跨越时代,达到‘让历史告诉今天,让今天告诉未来’的效果。幸运的是我们锲而不舍地找到了首唱者,原来就是近在眼前的周小燕老师。”滕俊杰回忆道。

当时大型演出直播后,北京的电视同行给滕俊杰打电话,佩服地说道,想不到八达岭上的全球首播,被你这位上海来的导演办到了。事实上,最初滕俊杰带着设想来北京时,北京的同行立马泼了一盘冷水:“拉倒吧,我们这些北京的电视人努力了那么多年都没能‘攻下’八达岭,你如何办得到。”确如他们所言,滕俊杰带团队去了八达岭管委会两次,都碰壁了,赫赫有名的八达岭根本不缺电视宣传。眼看着毫无进展,同行的同事很沮丧,滕俊杰让他们先回去,只身留在北京继续努力。曾经的部队生涯派上了用场,通过战友找到了相关首长,晚饭时,首长笑着说,你这个上海来的导演,想法很好,但是有多大的决心,我们还是吃不准。在这样巍峨的长城上全世界直播难度极大,没有先例。这样吧,如果你真的有决心,就像咱部队上战场前一样,把这玻璃杯里的白酒喝下去。一听有希望,血气方刚的滕俊杰拿起酒杯就咚咚咚喝下去,喝完后立马晕头转向,磕在了桌子上。后来滕俊杰得知,让喝酒只是试试决心的话题,但是他义无反顾的姿态感染了对方。在他的诚意与不懈努力下,最终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如何赢得创新?我的体悟是六个字:激情、格局、坚持。没有激情,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创新就永远只是遐想。文化创新说到底不是一阵风似的‘百米跑’,真正的比拼是在持续创新的韧劲上,是一场输赢博弈‘一刻不能停’的‘马拉松’。而所谓的格局,不是人海战术,而是一种眼界在观察和比较时的宽度和深度,一种连贯起来的审视以及对整个主题的深度阐述。而坚持,既强调在创意阶段,也强调在执行力阶段,这是必须要有的一种秉性,否则赢得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滕俊杰小结道。

正因为这六字秘诀,滕俊杰总是能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上找到创新点,并挖掘出超越艺术领域、抵达文化贡献层面的创新价值。1996年秋,滕俊杰负责导演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主题晚会。为了寻求突破,他一下想到去长征胜利目的地——延安,进行一场有血有肉的景观艺术。然而远距离“作战”,前路困难未知,问题无数,但为了创新,滕俊杰甘愿自讨苦吃。率“先遣部队”到达延安那天已是晚上,宝塔山、黄土高原被笼罩在一片漆黑中。在当地住下来后,滕俊杰一直在思考:这里黑茫茫一片,怎么做晚会?搭个舞台,灯光一照,组织明星过来唱几首歌跳几个舞,那只是小打小闹、自娱自乐。回上海后跟领导汇报:老区还是比较落后,节目只能这样了,虽卸了担子却是前功尽弃且重大失职。这时激情与思考如同黑色的眼睛,让滕俊杰在最难攻克的关隘——“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几十年前,延安的宝塔曾像一盏明灯一样召唤了数万热血青年抛弃富裕的生活,不远千里来到延安。一盏明灯,一个圣地,明灯,圣地,这两个不断盘旋在滕俊杰脑海中的词忽然让他茅塞顿开。他马上打电话给上海的专业公司一起研究可行性方案,又决定调整节目结构和预算,省出一部分钱。他向同行的成员详细讲述了创意方案,要让延安的宝塔破天荒地在黑夜里亮起来。在全方位保护好宝塔结构的前提下,滕俊杰和团队利用灯光艺术让宝塔熠熠生辉,成为了庆典节目的“神来之笔”。宝塔亮起来后,延安晚上的游客量激增,旅客以入夜观瞻并与宝塔合影为荣。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1996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主题晚会上,延安宝塔首次被点亮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2016年10月由滕俊杰担任总策划的《延安颂——大型多媒体灯光投影表演》

宝塔亮灯不仅有视觉美感,有文化内涵,整整20年来,还为当地的红色旅游项目创造出了十分可观的新资源,被誉为“真正可持续的文化资源项目”。滕俊杰巧妙利用环境创新的例子远不止此例。2000年,他精心策划、实施了酒泉卫星发射塔下的隆重演出,至今独一无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拍摄的《壶口瀑布与钢琴演奏》的MV中,他让钢琴家在波涛汹涌、势不可挡的瀑布氛围下自信激昂地演奏。观众们不仅享受到了宏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也准确地接收到了个中表达的深深内涵。滕俊杰总是在看似的不经意间,让人们熟悉的空间及人物,呈现陌生化的惊喜效果,既大大出乎意外,又处处在情理之中。

2007年,滕俊杰担任世界特奥会闭幕式总导演。为了更好地体现特奥会的主题“你行,我也行”,他让60位智障朋友和200多位志愿者在世界直播和全场3万人的亲眼目睹下,一起用4分钟时间搭建出一个超过1500平方米的巨型舞台。这明摆着是重大挑战,稍有闪失就会极大影响甚至中止后面所有节目的演出。但滕俊杰敢于冒险,当然前期做足了准备。最终,全体参与者齐心协力完美地完成了现场巨大的搭建。国际特奥会主席斯莱福先生被这一幕震撼到了,兴奋地说:“这是奇迹,中国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世界,智障人士也是参与生活创造的主人,而不是一味怜悯和同情的对象,这样的创新表达令人赞叹。”2011年,执导在上海举办的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式时,滕俊杰从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联延伸出去找到了一系列创新点,其中包括让廖昌永一气呵成地完成跳水、游泳、现场真唱,轰动全场。三天后,国际泳联主席胡里奥先生在上海宣布廖昌永演唱的这首歌被国际泳联一致表决通过成为永久性新会歌。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大型国际体育联合会会歌。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2007年世界特奥会闭幕式上,60位智障朋友和200多位志愿者用4分钟时间搭建出一个超过1500平方米的巨型舞台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式上廖昌永一气呵成地完成跳水、游泳、现场演唱主题歌《泳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非常惊喜

众多超大型文艺活动的成功执导,已经让滕俊杰几乎凡事都镇定自若。不过,2009年,当滕俊杰带领团队在激烈的全球竞标中脱颖而出,成为被誉为参与人数“地球之最”的人类盛会——世博会的开闭幕式的总导演时,他还是难抑心中的激动,同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担任总导演看似非常荣光,其实是一种天大的责任,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是无法交代的。在这样的活动中,个人已经很渺小了,一旦有闪失,丢的不只是自己的脸,而是上海的脸,国家的脸。所以当时压力大到晚上无法睡觉。脑子里一直在想节目,如何充分表达中国,如何在形式内容上跟以往有所不同。”滕俊杰坦言道。

通常,这类国家最高级别的超大型项目必须有两年左右的筹备时间,可是当时世博会开幕式的准备时间,只有两年的五分之一。时间紧迫,已是争分夺秒,问题却是层出不穷。在这样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刻,滕俊杰还向上级承诺,确保全过程“零差错”,同时节目有创新、要出彩。这样的军令状无疑是把自己逼到悬崖边,但是越是如此,滕俊杰就越斗志昂扬,激情澎湃。作为一个能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盛大庆典,铺天盖地、热火朝天的团体表演,展现老祖宗丰厚遗产的传统艺术展演,在很多人看来是天经地义、必不可少的。但是滕俊杰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对当下日益严重的“城市病”的深刻反思入手,对人类进入新世纪后理想城市的模式进行了聚焦、剖析。为了更深刻地体现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他不只是往回望,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站在当今的“门槛”上往前瞻,展现当代中国人的新仪容、新姿态。开场仪式上,他摒弃了大哄大嗡、高亢欢腾的“粗放式”热闹、炫耀,而是启用700位女大学生以无伴奏哼鸣和清唱的方式开场,那种清澈典雅的天籁之声,显露了中国人的优雅与成熟,别出心裁、出乎意料,打动了全场。无论是开幕式还是闭幕式,滕俊杰都抛弃了国内惯用的“唯我独尊”的“独乐乐”的庆典模式,坚持“世界深度参与”的理念,拿出相当珍贵的时段邀来五大洲与世博会命题有缘的艺术家、土著民、贫民窟的黑人朋友们,以及世博园各个场馆的“掌门人”走上舞台,共同参与盛会。“这样做,工作的难度、强度、可控度大大地增加,但情感的关注超越了匆匆步履,中国的真诚、中国的变量、中国的狂欢得到了呈现,切中了世博会的要义。”滕俊杰说道。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2010年世博会开幕式现场

艺术和技术是创新作品缺一不可的双翼

2010年世博会还有“科技世博”之称。一般的大型晚会多为平面一个纬度,但是滕俊杰执导的世博会坚持呈现地下、地面、空中三个维度。开闭幕式上,观众们惊喜地看到:地底下忽然升起一个直径超过6米,由花瓣、贝壳优美地演变成的巨型地球;78位演员在空中进行着气势恢宏的、表达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的主题造型表演;原本空荡荡的世博文化中心天顶上,随着音乐展现出各种巨大的造型变化——海浪、和平鸽、金字塔、阿拉伯飞毯⋯⋯而这些浪漫神奇的空间以及其他众多让观众惊叹不已的艺术元素的出现,借助的是科技的神力。天顶之所以能变幻莫测,在于研发了总面积、总数量、总变化率均达到世界第一的富有高科技含量的“小球矩阵”。十座重达40公斤的大型编钟之所以能稳稳悬浮于钟架下6厘米,完全在于运用了先进的磁悬浮技术,此磁悬浮大型编钟还获得了当年度的“世界吉尼斯”称号。12个大型的“水珠”任意从地下出没、漂浮于全舞台,其背后是空气动力学“帕努克原理”的灵活遥控。12位弹奏琵琶的少女之所以能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单腿悬坐着浪漫弹奏,是因为在经历了“阴阳插槽”的金属鞋系列,“磁铁”原理等一系列失败后,终于首创出精妙鞋跟这种技术支撑。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2010年世博会开幕式上12位弹奏琵琶少女的表演

各种“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的实现,是导演团队与多家高校、科研机构通力合作的结果,与此同时,滕俊杰冥思苦想后的“顿悟”也起了关键作用。长期以来,滕俊杰就对科技非常关注,一直有着将艺术和科技连贯起来思考的习惯。他还曾去国际卫星组织调研,一开始对方还以为他是卫星工程师。至到如今,很多艺术家对科技还一知半解或排斥阻抗,而滕俊杰早已“飞奔”在科技大道上,并借此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001年,滕俊杰团队向法国和全欧洲直播了上海巴黎卫星双向传送经典盛演。于洲际间大规模的经典艺术电视互动节目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少见。合作时,法国电视台一台因为缺乏卫星双向传送经验,主动提出让中方来全权主导指挥这一场两个多小时的直播节目,并由法方支付一笔高额费用。回想起这个细节时,滕俊杰的脸上不由浮现出自豪的神情。他说:“我率团队在世界各地做节目,就是想用尽可能少的钱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为此,就要靠独到的创意,新颖的手法去吸引对方,打动对方,最终达到进入对方主流电视媒体播出,进入千家万户的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我们所做的努力,只是一种闲逛。时至今日,我们在海外、境外做的几十台大型节目,都达到了这个目的。”

20133月中旬,正在巴西执行公务的滕俊杰忽然被召回上海,领受一项新的重要任务,执导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前期准备阶段,我在戏迷和大、中学生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学生们给我的一些反馈是,如果拍一部常态的京剧电影,引不起他们多大兴趣。我想,一门没有年轻人热切关注的艺术是难有远方的。我就问他们,如果我用最新的3D技术拍呢?他们一下子来了兴致,表示会去看。于是,我决定3D2D套拍,并运用全球最先进的、刚诞生两年的全景声技术。”滕俊杰回忆道。当时只有450万的预算,如何完成庞大的设想呢?1905年,中国第一部2D电影是京剧电影《定军山》,109年后中国首部3D全程实拍/全景声技术制作的电影是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这样的创意点吸引了不少公司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这个新颖的概念,也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专业人才。20145月,中国首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受邀在美国洛杉矶年年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杜比剧院举行海外首映礼,获得了现场1000多位观众的肯定。杜比剧院之前从未邀请过美国之外的电影举行首映式。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滕俊杰与团队正在用最新的VR技术拍摄第一部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片段

“银屏”首秀就一举取得很大突破,可以休整一下了,但滕俊杰不愿停歇。两年来,又兢兢业业,并用新的创意拍摄了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和《曹操与杨修》,并同样捐掉了全部稿酬。此外,对新的业态依然高度敏感,全身心研究、进行新的探索。最近他导演了VR(虚拟现实)版上海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我们的上海》。此片在今年9月、10月美国纽约和澳大利亚悉尼的上海城市旅游大型年会上获得非常多的知音和赞誉。“以前观众在电视外,是局外人,而通过VR技术就成为这个屏幕世界的中心,可以进行360度、720度浸润式的体验。2016年被认为是VR元年,虚拟现实的方式未来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目前我们SMG跟美国一家国际知名的专业公司建立了VR的战略联盟,除了在硬件方面做一些探索外,还着重内容软件的开发,包括创作有强烈戏剧冲突和身临其境感的故事等。”滕俊杰介绍道。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风在水上写诗,云在天上写诗⋯⋯滕俊杰是用创意在银屏(幕)上写诗。

对话滕俊杰

记者:纵观你的一系列导演作品,科技方面的创新是鲜明特征之一。为何对科技如此重视?

滕俊杰:一直以来,影视跟科技的关联是比较紧密的,作为电视电影导演除了必须掌握影视艺术的创作要素外,还应了解最新的科技,并巧妙运用最新技术。我坚信,一个好的影视作品要“飞”起来,需要艺术和技术两个翅膀。只有艺术一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我一直强调:一个真正的好导演,必须娴熟掌控“三术”,即要学会艺术、技术、算术。首先要有艺术感,要有艺术创意和展现的能力;其次,要懂技术,否则根本无法呈现很好的创意;第三,还要学会算术,学会把钱用在刀刃上,追求投入后更大的产出。

记者:众所周知,创新很难,如同在荒野里找路,一旦走错方向,就会误入歧途,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你如何在到处是陷阱的创新路上找准方向?在你看来,怎样才算真正的创新?

滕俊杰:作为总导演,要严防自己的短视,严防成为“井底之蛙,不识海声”。要做到既只争朝夕抓紧时间,又不急火攻心,未想清楚就蛮干;既反对经验主义以不变应万变,也反对胡思乱想、花拳绣腿、不着边际。总之,要以命题主张为圆点,以文化情怀为半径“划弧”,将项目的命题进行全方位、刨根问底的理性“深耕”。既观脚下、更看天下。就具体节目而言,我对创新成功的评判标准是:第一,大多数受众和媒体热议的有益话题,产生文化意义;第二,原创或者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崭新的集成和提升;第三,短期内同行难以复制;第四,具有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记者:任何创新都有巨大风险,尤其是重大项目,为何每次都选择铤而走险?

滕俊杰:也有人劝我,做这些重大项目时宁可保险一点,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总导演是第一责任人,自取其咎,何苦呢?但是我觉得,要获得大的成功,必须敢于冒险,必须要有“跨前一步”的勇气,否则就会很平庸。只是一种重复前人、碌碌无为地完成。而影视作品最怕重复,现在最厌烦的是,毫无文化贡献意识的克隆、抄袭。当然,在创作中如何防止意外事故、如何化险为夷,是需要科学态度和方式的,这需要修炼。

记者:你导演的许多重大项目都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在推行创意时,你如何顶住可能失败的巨大压力?你的自信来源于哪里?

滕俊杰:我最大的自信来自于充分的预案。每个重大项目我都绞尽脑汁创新,同时坚决做好故障的防范工作,每次都会制作切实可行并反复操作排练的预案。一//www.58yuanyou.com旦现场出现故障,预案就可以马上顶上。每次大型活动前,我会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加倍认知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同时再次强化检查预案程序和操作,防止了把所有提心吊胆之事都放大无数倍地留给自己,防止了因一个环节的故障,造成了全方位的整体瘫痪。所以,我曾有句口头禅:世博会,你问我爱你有多深,预案代表我的心。

记者:作为总导演,完全可以集思广义收集创新点子,但你却更愿意自己绞尽脑汁、不断思考出创意,为何?

滕俊杰:的确,我可以广开“神仙会”,集大家的智慧,做“拿来主义”的二传手,但是这绝非我的导演风格,我坚信自己先要拓宽思路,有所突破,否则依赖别人惯了,自己个性化的创作就会丧失殆尽。导演不是一个组织演员唱唱歌、跳跳舞,观众挥挥手的“吆喝式”角色,按《辞海》中的专业说法,导演是对艺术负总责的那个人。所以必须修炼创意的能力。有人说,现在电视发展到今天,节目铺天盖地那么多,基本上该做的都做了,没什么可创新了。乍一看,好像如此,但我不以为然。再伟大的作家也写不尽人间所有的故事。社会在发展变化,新的事物不断涌现,就必然会出现无数创新的缝隙,看你是否善于思考、善于发现。

记者:你不仅是艺术家,还是在职的管理者,两种身份是否会有冲突?

滕俊杰:总体还好,主要靠分清主次的拿捏把握了。以前当行政领导时,直接参与指挥大节目的比重多一点,现在主要角色变了,工作重心一定在党的工作和总揽大局上。当然,指令性任务依然还有,因此最大的冲突就是创作时间不够,好在时间可以挤。例如,京剧电影的拍摄一般给我二十余天的拍摄假期,于是,后期制作绝大部分用的都是周末以及平时下班后的休息时间,争取两不误吧。眼下,很多创作想法我已经实现,但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有许多创新正在路上。

记者:现有一些创作者,时有怨天怨地发牢骚的多,真正出作品的少。你觉得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滕俊杰:问题难以一言以蔽之,可能还是没有摆正位置,忘了自己本是个创作者,应该“少说多做”,人人拿出新作来,创作就真的繁荣了。而老拿着手电筒照别人,不时常拿镜子照自己,是一种本末倒置,需要警惕。当然,要保持不断创新,持续创新,充满饥渴地主动学习非常重要。1997年我在出版的第一本书的后记中开头写道:阅读让我丰富,写作让我精确。很早的时候,我就养成了自己动手写作的习惯,不少专题片、记录片的解说词都是我自己动笔写的。在下笔的过程中,为对得起读者,我会写得尽可能准确。这也训练了我在复杂的采访中、在项目的创意执行过程中对每个环节的仔细把控,力求精准。此外,我原先发现,我们中国的创意不足,但现在感到更为严重的是执行力不够。如果创意不足,还可以用有效的执行来以勤补拙,做一些“加法”;可是如果执行力很弱,这会使原本优秀的创意一败涂地,这种“减法”甚至会变成“除法”,非常要命。如今上海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文化创新的迫切性自不待言,我们应该在创新和执行力方面,还要看到种种不是,加倍努力,去取得新的成功!

(本文刊于2016年第11期《上海采风》杂志)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不断创新的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6024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