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苦水造句

坐稳了没?要开车了哦

总编记录

宁夏60年 我们来表达

在手机拍拍拍发发发的时代,你不一定能牢记多少,因为信息量太大了,手机内存也太大了,而心灵的内存不一定够大。

而我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许多的人与事,都记得很牢,往往不能轻易被驱赶掉。甚至随着中年老年到来,细节更加清晰,仿佛飘着芳香。

为做好宁夏60大庆宣传工作,我翻阅书柜里的资料找参考,我看到一本好书:《我们的老师那——些逝去的岁月》。这本书是由固原一中毕业学生集体编写,感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师群体的书。编写此书的学生们如今也渐次步入老龄,他们中毋乃明是大型企业老总,兰书臣毕业于北大历史系,是解放军少将,徐兴亚、袁希俊是作家和书法家。当你翻阅这本呕心而为、情意浓厚的好书时,定会感受到其中散发出的无穷的美好和力量。

时光恒久,江河奔流;师恩绵长,直到永远。我在这本书上看到了我的中学语文老师王祥庆的文章,老师谦和平静的样子,老师缓慢有力的话语,一下子都在我的眼前了。

那时候的美好,不是用手机留存记录的,全靠大脑心灵铭刻。看到我老师这么精雕细刻的文字,我嘱咐编辑把其中一段发出来,来传扬精神呈现美好。

宁夏60周年,我们都来表达;表达自有舞台,舞台已经搭好!

给苦水造句

王祥庆 甘肃泾川人,195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专修科,同年分配至固原中学任语文教师。后调入三营中学,教语文、历史等。1981年至1984年,他先后任县文教处教研员、副主任,固原县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回民中学教员。1985年调入固原师范任教。1995年光荣退休。

给苦水造句

少将兰书臣呈献给王祥庆老师的诗作

未到期末,校长通知上头调我到三营小学戴帽初中充实那里的师资力量。离去在即,初一(4)班同学要与我去照相馆合影留念,受到教导处阻止。意思是让我赶紧离去,以免节外生枝。这使我又一次陷入困顿。暮色苍茫,我背负行囊走出固中,在外借宿。次日一早,就随三营小学校长李光明一道乘车到三营。初中班的同学老远就跑来接住mzgDPxUz行李,簇拥着我进了早已为我安排好的住处。在来的车上,心里还是阴霾笼罩,一到了这里,却忽然放晴。时虽初冬,却似乎感到春意融融。于是,我暗下决心:在此扎根,与这些纯朴可爱的工农子弟一起学习、生活。1958年,为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气象、新成就,我和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创办了《新苗》小报。学生兰书臣任文学编辑,多年后在《邂逅鲍大可》(美国著名学者)的一篇散文中写道:“王祥庆,初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甘肃泾川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文雅清秀,多才多艺。领着我们办了一个文学刊物《新苗》。那时没有电脑打字,靠刻钢板,蜡纸油印,稿件不足时,王老师就让我赶写一篇。"

给苦水造句

王祥庆老师的国画作品

是年秋,在三营小学初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固原第一初级中学。我继续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国庆节前少,全校师生原由网到六盘山麓的和尚铺参加炼铜会战。三营区政府要我等办国庆www.58yuanyou.com墙报,未能随队前往。我在三营街上书写大幅标语绘制壁画。当地文化较为落后,见我能写会画,观者如堵。在一片赞扬声中,自己也颇有些忘乎所以。

1960年10月1日,全校200多名师生到40多里外的张家山开荒。时值深秋,霪雨连绵,人饥地滑。一天两顿粗米和野菜煮的糊糊,饥肠辘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多月时间,仍开荒400多亩。地的亩数在增加,而学生人数却在减少(多数都回家了),下山时,只剩70多人。1961年,原本就瘦弱的我得了肺结核,领导批准我回家养病。在家中老人的精心照料下,我的身体逐渐得到恢复。1962年,党中央提出“巩固、调整、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学//www.58yuanyou.com校认真贯彻执行,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当时,我代两个班的语文,兼历史课。对我来说,不怕工作累,就怕没工作。我抱着一个目的,要让学生认可自己是一位合格的教师。这一年,我所带毕业班在升学考试中,有10名考入固原中学高中。当时的三营中学,在五个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地区文教处领导杨天锡等来三营中学搞调查研究,学校要我按照调查提纲,撰写落实“八字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的总结报告。在报告中,我重点阐述了语文、数学等学科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如语文教学突出了字词教学,字的形,音、义,词的感情色彩褒贬中,词义的同义和反义;作文教学中的解题,立意、取材、造句等;引导学生以各类范文为例,进而独立写作;又通过面批,指出其作文的优点与不足。把发作文作为独立课时,选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杨天赐看了这个材料后,充分肯定三营中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成绩。1963年,我所带毕业班19名考生,14人考入固原中学,4人考入固原师范,1人应征参军。自治区文教厅崔介平厅长到学校蹲点,调查总结三营中学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学经验。当年,学校领导和我一起出席了自治区文教工作会议,使我再一次体味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与慰籍。

1971年,三营中学改制,升为完全中学。此后几年内,尽管也经历了一些运动,但学校教学却一直抓得很紧,教师力量也相对较强。有王源(曾任工人日报社编辑)、李云夫妇,曾新民(后为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周启朋(后为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夫妇,还有其他许多优秀教师,如许可勇、陈少先、陈圆月、郑书和等。这也是自己教学工作最好的时期,连续四届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至今,在省级、厅级和外企岗位上工作的学生不少。1978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新的春天。而正当倾全力于教学工作时,久治未愈的胃病加重,我在西安一家医院做了部分胃部切除手术。手//www.58yuanyou.com术一个月后,我就又带领毕业班向高考冲刺。

1981年,调县教研室工作。由此告别了工作、生活二十五年之久的三营中学。这是我人生的黄金阶段,生活虽苦,其乐无穷;学校虽小,人才辈出。至今,我人虽已离开三营,心却犹系三营。正如自己在小诗中所写道的:“莫道三营苦水地,育成多少栋梁材。”“三百六十五场梦,近乎一半在三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给苦水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5641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