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本文共计3306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古典时光中的美人

“央视当家花旦”,曾经是贴在董卿身上的一个标签。

我们喜欢她,认可她,而印象里的她,也一直是那个一袭长裙,拿着台本,站在春晚舞台上,端庄大气、笑靥如花的美人。

那个时候,我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会通过《中国诗词大会》重新认识董卿,继而会因为《朗读者》遇见一个有着大海般丰富内涵的灵魂。

2016年2月,《中国诗词大会》首播,大屏幕上,一点浓墨在故纸上洇开,就像是为节目拉开了序幕。

画卷之上,山水之间,诗词的筵席正徐徐铺开,悠扬的琴声穿过春天的竹林,抵达小桥流水,烟雨江南,几声清脆的鸟鸣,引来横笛声声,吹彻塞北,大雪纷飞。云海深处,鹰击长空,翅膀又如饱满的笔锋,划过日暮苍山……

“有请主持人——董卿!”

如同曾经无数次被邀请的那样,她拿起话筒,走向舞台,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但这一次,她仿佛是从古典时光中走出来的美人,身上也多了一份温润的诗意和书卷气。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 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 我想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人生自有诗意,来吧,一起加入我们的诗词狂欢。 ”

《中国诗词大会》主题是“人生自有诗意”,主旨是以诗词会友,招募天下群英,引领观众感受古典文化的核心魅力。

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诗意的董卿

如王小波所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中国古诗词,灿若星河,脍炙人口,是古人情感和古代文化的积淀和凝结。

比如春天的时候,我们以蕉叶为席,汲春水煎茶,看满园金粉落松花,然后在温风中折下花枝,给朋友写信,“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夏天,去远方,或者隐入深山闭门不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秋天,唱一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心思就会无邪起来,涉江而过,可采芙蓉千朵。

冬天,煮一壶酒,醺醺然给朋友发微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多么诗意。

《中国诗词大会》,也是董卿入行20年以来,最契合她个人气质与内心的节目之一。她与古典诗词的因缘太深了。

董卿的记忆

董卿记得小时候,读书就是家里最重要也是最平常的生活内容。她的记忆里也一直有一个温暖的场景:

书房里,妈妈忙着备课,笔尖在纸上“沙沙”前行,就像春蚕啃食桑叶的声音,带给人希望和安全感。

爸爸则是读书,记笔记,断断续续地写稿。书房不//www.58yuanyou.com大,爸爸妈妈共用一个书桌,她则用几只方凳拼成一个小桌,写作业。

待吃完晚饭后,一家人就各占一角,安静地看书。而她才学会认字,就开始读古典诗词了。

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唐诗里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宋词里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到《红楼梦》里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她就像一只小小的蜜蜂,在诗词的世界里,一点一点地采撷,将其中的豪情与柔美,变成可供生命汲取的养分。

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诗词的影响

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研的时候,她选择的正是中文系的古典文学专业。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古诗文教会了她在工作上的坚忍,也带给了她在物质方面淡泊的心境,让她从细微处感受生活的美好,拥有一个富足的精神世界。

比如,有一次她去世界时装之都米兰,人家都说,你快去看一看那里的一线品牌春夏新款。

“但作为一个女孩,那种物质上的感觉突然淡漠了,我自己也很纳闷,可能是精神世界太富足了,当你丰富到一定程度时,另一种追求可能就会淡薄 了。”

她去美国南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一度非常思念家 乡。那时,她才算深刻地体会到乡愁的滋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但她与家乡、与祖国相隔的不是江水,而是无边无际的太平洋。当她一个人在太平洋边散步时,乡愁就会像朝露一样打湿心 房。

她说:“那时的我也格外想念唐诗宋词的韵味。当你离开故乡起航后,你就会明白什么是乡愁,什么是人生。”

所以,后来她采访诗人郑愁予,才会对他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想到故乡的情愫,那种流浪的乡愁,那么感同身受。

于是她把苏轼原由网的诗句送给了郑愁予:“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郑愁予曾经被妻子在灯光下读信的情景打动,觉得“宁馨如此”,并在诗中称赞她:

“她会神地读着信,立灯把全室的光亮聚集在眉弯目垂的脸上,竟从一向古典的精致中,浮出暗香来。”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听董卿读那些信手拈来的古典诗词,观众也可以获得各种感官上的享受,一句一句,在时光中,似有琳琅金石气,没有月光,也是可以暗香浮动。

也难怪那么多人在看了节目之后,会纷纷赞叹董卿深厚的文化功底,并说“彻底成了董卿的迷妹”。

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网上还曾有一个热搜,叫作“150秒重新认识董卿”,而对台上的选手来说,更是经历了一场诗词与才情的盛宴。

当嘉宾抛出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时,董卿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常圆。”接着,又补充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当断臂女孩张超凡站上舞台时,董卿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完整,只不过有些是看得见的残缺,有些是看不见的,用乐观、坚强,勇敢追求一颗完整的心灵和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值得钦佩的。”

百人团中有一位选手,为他打开诗词之门的是他的父亲,但他的父亲是一位盲人。董卿便用博尔赫斯的句子相赠“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而博尔赫斯正是一位晚年双目失明的作家。

…………

第二季的百人团选手盛梦珂曾发微博说:“很多好朋友私信问我录制现场的事情,我只能说,太太太精彩。这次的录制让我步入深坑,成了董卿老师的资深‘迷妹’,此等佳人真真是‘人间难得几回闻’。

十期节目下来,董卿老师全程没有任何提词器,所有和点www.58yuanyou.com评嘉宾、选手、百人团的诗词互动全都是张口即来,很可惜由于节目时长的关系,很多有趣的互动被剪辑掉了。”

据说董卿是一位从来不用提词器的主持人。因为她说,主持人应该是文人,而不是演员。

人说读书的三重境界是:

一、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三重境界,显然董卿都经历过。

就像“花旦”,唱念做打,用台下的十年原由网功换台上的一分钟,她也完全蝶变成了真正的“角儿”。

选手王若兮则引用了张潮《幽梦影》中的句子赞美董卿: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美学大师宗白华曾说中国文学可以分为两派,大意是:一路为金派,锋利,闪亮,气势逼人。一路为玉派,内敛,冲淡,雅静,气韵风流,比如庄子,比如苏轼,他们的文章,都是美 玉。

美玉有光,光而不耀,不露圭角,温良解语,可以散发时间的香气。

而苏轼喜欢庄子,董卿喜欢苏轼,这样的喜欢,不仅有审美的契合,也有灵魂的共鸣。

如今,在观众心里,董卿又成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代言 人。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意思是一个人即便是粗衣布服、葛衣芒鞋,生活过得再清寒,只要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质、言谈举止自然就会与众不同,从而变得有风骨,有气度,有光芒,有德,有 馨。

但董卿个人最喜欢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诗是昔日意气风发、锋芒毕露的苏轼成了在黄州乐原由网天知命、清欢度日的苏东坡之后写的,他的诗词和文章从此有了美玉的气骨与质地,变得含蓄了、敛藏了,也经历过时间和逆境的雕琢了。

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腹有诗书气自华。

美人如玉,心有沉香。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

这些给予董卿的好评,也并非因为一档成功的节目偶然带来的因缘际会,而是源于她年复一年的砥砺前行,用心沉淀,日复一日的聚沙成塔,厚积薄发。

人生自有诗意,诗词就像美酒,越陈越香醇。

美人只要把满腹的书香酿成了涵养与才情,便可以修得玉的品质,得到岁月的垂青。

——本文选自《董卿:在时光中优雅盛开》一书

-----

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

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董卿:在时光中优雅盛开》

作者:纪云裳

出版: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岁月从不败美人的前一句是什么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5360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