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我写过一篇《被讯问是种怎样的经历》,介绍了一些官方出版物中记载的讯问方式。当时收到好多留言,希望我继续写下去。一直拖到了现在,算是交作业。

《窃听风暴》是一部故事长片,讲述了一名东德国安局情报员的工作和生活。该片获2007年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这个片子中,介绍了疲劳讯问的原理。

一、抓人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二、讯问

审讯过程的描写

三、讯问官将此案作为经典案例在课堂上讲述,有学生提出疑问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四、讯问官的回答——相面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确认有罪或无罪的最佳方法,就是不间断的重复讯问”。这个观点,实践中是有普遍接受度的。

讯问官这里讲的是犯罪心理学。讯问官的这段讲述,对错参半,如无辜的人开始会愤怒,但有罪的人在开始也会假装愤怒。有罪的人感觉到自己的罪行要败露,是会沉默或痛哭,但无辜的人感受到冤枉又没处说,也会痛哭。

疲劳审讯的第一个逻辑是,人只有在长时间的压力下,才会放弃伪装,表露出真实心理状态。逻辑说到这里,是没错的。但是,无辜的人是不是一定暴怒,www.58yuanyou.com有罪的人是否一定痛哭,这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疲劳审讯始于一个正确开始,但第一步就迈错了。

五、讯问官的回答——听音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审讯过程的描写

讯问官的这段论述是正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如同“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的回忆被唤醒时,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必然随着每次重述的过程而存在不同的回忆顺序和表述顺序。因此,当一个人的供述,表述顺序一致,表述内容近似甚至完全相同,那么99%就是事先准备好的说辞。

不断地讯问,不断从你的供词中发现相同或相异的地方,从而判断你是否说实话。当然,这一点,也可以反向应用。当下,很多案件中,嫌疑人笔录几份、甚至几十份,但内容基本近似。只要是这样的笔录,不用看同步录音录像,基本就可以认定这些笔录是假的。因为这样的笔录违反最基本的心理学常识

讯问这事说简单了,就是“相面、听音”的交替活动,不断放大对嫌疑人不利的因袭,缩小嫌疑人的自由空间。美国有里德“九步讯问法”,就是这个原理的细化:

第一步-对质:

警察陈述嫌犯的犯罪事实,并告知已获得对嫌犯不利的证据。证据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编造的。警察一般会用很自信的口气陈述案件过程,表明已经确定嫌犯参与了犯罪。于是嫌犯的心理压力开始增加。同时,审讯者可以绕着房间走动,并侵入嫌犯的私人空间,借此进一步增加后者的不适感。

如果嫌犯开始烦躁不安、舔嘴唇或整理自己的外表(比如用手拢头发),警察会将这些小细节视为嫌犯撒谎的暗示,并且可以确定警察的审讯方向是正确的。

第二步-主题编制:

审讯者会编造一个关于嫌犯为什么会犯罪的故事。主题编制是通过观察嫌犯的眼神,来揣测为原由网什么他会作案、为什么嫌犯愿意认为案件是其所为以及什么样的理由能让嫌犯认罪。嫌犯是否比别人更频繁地运用某种特殊的推理模式?例如,他是否好像愿意把犯罪原因归咎于受害者?警察设计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使嫌犯可以利用这个主题为自己参与犯罪开脱或者找出理由,然后警察再观察嫌犯,以确定后者是否喜欢该主题。是否他比以前更注意听了?他在点头吗? 如果是这样,警察将顺着这一主题继续编造;如果不是,他将换一个主题并重新开始。主题编制隐于审讯过程背后,并贯穿始末。在编制主题时,审讯者的语气轻柔、温和,说话声音让嫌犯丝毫感觉不到威胁,诱使嫌犯误以为十分安全。

第三步-阻止否认:

让嫌犯否认自己的罪行会增加其信心,所以警察会设法打断嫌犯对罪行的所有否认,有时会告诉嫌犯一会儿将给他说的机会,但是现在他需要听警察说。从审讯开始,警察就会留意嫌犯否认罪行的意图,并在他开口前予以阻止。阻止嫌犯否认罪行,除了能使其信心保持低落,还能使嫌犯保持安静,因此没有寻求律师帮助的机会。 如果在主题编制过程中嫌犯没有进行否认,警察会将此视为确定嫌犯有罪的信号。如果在主题编制时,否认的最初尝试渐渐消减或停止,审讯者便知道他找到了一个好的主题,嫌犯离招供越来越近了。

第四步-击破反驳:

在审讯者完整地编制一个涉及嫌犯的主题后,嫌犯可能会提出逻辑上的反驳,而非简单的否认,比如“我绝不会强奸别人——我妹妹曾被强奸,我亲眼看到这给她带来多么大的痛苦。我不会对别人这么做的。”警察对这种反驳的处理与对否认不同,因为这些反驳能给警察提供一些信息,用以反过头来对付嫌犯。审讯者可能会说“看,你说的不错,你告诉我你这样做决不是预谋的,而只是你一时失控。你关心像你妹妹那样的女性 ——那只是个一时的错误,不会再发生了。”如果警察处理得当,嫌犯提出反驳的结果将更像是在认罪。

第五步-掌控嫌犯的注意力:

到这时,嫌犯会感到灰心丧气、举棋不定。他可能想要寻找一个人来帮助他摆脱这种局面。审讯者要尽量利用嫌犯的不安全感,装作和他站在一边。并在后续的主题编制中尽力表现得更为真诚。为了使嫌犯更加难以从这种局面中脱身,审讯者可以在身体上更靠近嫌犯。审讯者还可以运用一些表示友好和关怀的肢体语言,比如触摸嫌犯的肩膀或者轻拍他的背部。

第六步-嫌犯丧失决心:

如果嫌犯的肢体语言表示出他放弃抵抗——他双手抱头,双肘置于膝盖上,肩膀耸动——审讯者会抓住机会开始引导//www.58yuanyou.com嫌犯招供。他将开始从主题编制转向动机选择(参见下一步),迫使嫌犯选择一个犯罪理由。到了这一阶段,审讯者会竭尽全力与嫌犯进行目光交流,以强化嫌犯的心理压力以及想要摆脱这种局面的渴望。如果此时嫌犯开始哭泣,警察便可将此视为确定嫌犯有罪的信号。

第七步-选择:

审讯者为犯罪行为的某方面提供两个截然不同的动机,有时会从次要方面开始,这样不会使嫌犯产生过度的胁迫感。一种选择是社会可以接受的(“由于一时冲动而犯罪”),另一种则是道德败坏的(“你为了钱而杀害了她”)。警察增大两种选择之间的反差,直到嫌犯表现出选择其中一种动机的迹象,比如点了一下头或者增加了暗示放弃抵抗的信号。然后,警察就可以加快审讯进展的速度了。

第八步-让嫌犯开口说话:

一旦嫌犯选择了www.58yuanyou.com动机,供述也就由此开始了。审讯者鼓励嫌犯讲述犯罪过程,并安排至少两人为口供作证。其中一人可以是审讯室里的另一位警察,而引入第三位警察的目的则在于强迫嫌犯向一个新来的警察供述——向一位新来的人供述不仅能增加嫌犯的心理压力,还能让他更加渴望赶紧在供词上签字并离开那里。在审讯室内引入新人还可以强迫嫌犯重述他那可以被社会接受的犯罪动机,从而强化其招供木已成舟的想法。

第九步-供词:

审讯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让供词能够在审判时被认可。审讯者会让嫌犯写出供词或者将他的口供录到录像带上。这时的嫌犯为了摆脱审讯,通常什么事情都愿意做。嫌犯确认他的供述是自愿的,不是被强迫的,并当着见证人的面在供词上签字。

六、讯问官的回答——上手段

审讯过程的描写

从王朝、马汉,大刑伺候。到威胁抓家人,搞臭名誉等等。这些都是有长www.58yuanyou.com久存在历史的。当然,这些已经超出了“疲劳讯问”这个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审讯过程的描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4462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