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沉着的

本文乃“生活继续精彩”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dwlubWe删除,谢谢!

滔滔的泪罗江水,昼夜不停地向西北流入洞庭湖。河岸上,木然站着一位身材高大却很瘦弱的老人。只见他面容憔悴,形容枯橘,满头白发随风飘舞,看上去已有好长时间没梳理过了。他时而两眼呆滞地望着江水出神,时而仰天痛哭,大声吟诵。他就是被楚顷襄王流放了十几年的大诗人屈原。《怀沙》是他的最后一个作品。

描写沉着的

当年,屈原先是被楚怀王流放到汉北,后又被顷襄王流放到江南。十几年艰险的流放生活和内心痛苦的折磨,早已使他骨瘦原由网如柴,极度虚弱。尤其是国家一连串的不幸,更撕碎了他的心。本来顷襄王即位之初,他还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顷襄王能接受怀王的教训,牢记父仇,更弦易辙,疏远群小,信任忠臣,治好楚国。

谁想顷襄王却比他父亲更加昏庸,不仅继续信任奸候小人,还忘掉父仇,娶秦女做妃。而楚国却一天也没有得到过安生,秦军步步紧逼,楚国一败再败,不仅失去了大片国土,还失去了郢都,如今连先帝怀王至死不肯割让的巫郡和黔中郡,也被秦军占领了。眼看自己的祖国就要被www.58yuanyou.com秦国灭亡了,而自己年纪老迈,体弱多病,再也没有能力挽救国家的危难,诗人的内心是何等的痛楚!

描写沉着的

回想自己为了国家奋斗一生,但却忠而被dwlubWe谤,屡受打击,长期被流放在外,如今到了晚年,又是山河破碎,理想毁灭,个人也处于贫病交迫之中。因此他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用自杀来表示自己的忠贞,用毁灭宝贵的生命来保全坚贞的节操,用死亡来控诉那昏君侯臣的罪恶!五月的泪罗江边,凄风苦雨,一片荒凉。

滩头的水鸟唱着悲切的歌,像在倾诉屈原的悲痛;江边的树叶儿滴落着苦涩的泪珠,像在为屈原表达哀伤!决心原由网下定,屈原的心情反而平静下来,他要最后再写一首诗,表达自己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于是他愤然写下了《怀沙》这篇绝命辞。

描写沉着的

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说:“此章言己虽放逐,不以穷困易其行。小人蔽贤,群起而攻之,举世之人无知我者,思古人而不见,伏节死义而已!太史公曰:‘乃作《怀沙》之赋,遂自投泪罗以死。’原所以死,见于此赋,太史公独载之。”

这段话,既说明了这篇作品的背景,也概括了它的主题。在诗中,屈原回顾了自己被谗流放、离别郢都、往居江南的伤痛和悲思,认真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展现了诗人光明磊落的心胸和高尚纯正的情操。诗中也愤怒地揭露了楚国贵族集团,在他们的把持下,楚国更加是非颠倒、黑白不分。

描写沉着的

在这样的社会中,屈原处于孤立无援、势孤力单的境地,他是必定要失败的。但是,诗人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死后也要和古代先贤永远在一起。这篇作品,曾被司马迁完整地载入《史记》中。屈原写作《怀沙》,再一次抒发了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自己正道直行却遭遇不幸的悲愤。此时,他感到自己已无所牵挂,于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默默地怀抱巨石,面朝郢都,纵身跳进滚滚的汨罗江中。

描写沉着的

作为绝笔的《怀沙》,在情感上不像《哀郢》那么悲枪凄切,而是坚定沉着、镇静自如,充分显示了诗人以身殉国的无畏精神和坦荡胸怀。在艺术上,本篇文字质朴厚重,极少修饰。虽然篇中也使用了比兴手法,却很少涉及美人香草的写法,而是多用了“刻方为圆”、“变白为黑”等理性化的比喻,全诗语句简短,节奏急促,正适合了其思想内容的表达。

参考资料

《怀沙》

《楚辞补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沉着的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3912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