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十五日下一句

春分后十五日下一句

清明 让人懂得珍惜的日子

“清明”二字,《岁时百问》中有记载: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一日,春山如黛,天清气明,

万物生长的美好,让人神清目明;

这一日,人们祭祖追思,

心中念念故人,亦让人无限感怀。

清明,它告诉我们要清清楚楚的缅怀,

更要明明白白的生活。

春和景明,是为清明。此时,万物吐故纳新,空气一片清新,山色苍翠,青柳依依,宜踏春,宜上山。人们卸下疲惫,走进山中、湖边,踏一场青,走一趟春。山黛如眉,水清如目,这是人间眉目如画的好模样,怎能错过?

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想起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回到故乡,踏上祭祖的路,在一句句轻声祈愿里,寻找来时的路,追忆逝去的先人。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里最特别的一个日子,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是节气,告诉我们此刻风清日丽,切莫辜负这人间春色。它是节日,让我们明白,告别要在山青水秀时,UkmBQzr有些思念要诉说千万遍。

春分后十五日下一句

清明 三节相融,气清景明

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日是怀念、祭奠、铭记、感恩的日子。它还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同时为节气和节日的传统民俗节日。

“清明节”与天气物候的变化有关系。《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这里春分后的十五日,传统意义上是指冬至过后的第108天,即发生于仲春与暮春相交之际的一段时间。

古时将“清明节”称为“三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里的三月指的是夏历的三月,因此得名“三月节”。

《历书》有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与“洁齐”互为形容词,“洁齐”谓万物因温湿润泽而生长,“清明”指气候清净而明媚。每每到清明之际,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草木青青,莺飞草长,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古人云,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r);三候虹始见。”“桐始华”,指的是桐树开花,桐树有好几种,在这个时节开花的是白桐。清明时节,白桐花次第绽放,春满枝头。“田鼠化为鴽”,鴽就是鹌鹑,田鼠和鹌鹑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如何能够相互转化呢。其实,这反映了我国古人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方式,古人认为田鼠属阴,鹌鹑属阳,清明是阳气渐盛的时节,阴可以为阳所化,因此田鼠可以化为鹌鹑。“虹始见”,指的是彩虹在这一时节开始出现在天际,虽然这种说法未必准确科学,却也体现了古人的浪漫。

作为时序标记的清明,在汉代就已经有了明确记载,可是作为一种节日,直到唐宋以后才形成。原本清明仅仅是为农事所设置的节气之一,本来并不具有更多的含义。直到后来,清明逐渐演变成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这一变化与另外两个古老的节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上巳节和寒食节。

春分后十五日下一句

清明 上巳佳节,踏青游春

清明节的演变与上巳节密不可分。古时,上巳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这一日人们临河洗浴,祛邪求吉,野外踏青,自由春游,反映了人们在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困束后迫切希望调整萎靡的精神,焕发朝气的心情。晋代陆机有诗云:“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先秦时代,以沐浴消除病邪的风俗便已盛行;周朝时,每逢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日)用香熏的草药沐浴,进行“祓除衅浴”之礼已演化成一种制度。汉代便将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定为节日,谓之“上巳节”。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这一日,皇帝在曲江边宴请群臣,百姓也会到水边进行郊游,这一时期原本繁杂的“祓禊”被简化为“洗手脚”,还形成了新的趣俗——曲水流觞。王羲之《兰亭序》即是这一情景的生动再现。到了唐朝,上巳节已经发展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由唐朝自由绚丽的文学加以咏颂,这一节日焕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

宋朝后期,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除重要节日外,朝廷不再鼓励举办春游、祓禊等仪式,三月上巳节逐渐衰微,只在民间流传且不再是全国性习俗。明初,朱元璋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带领大臣们外出郊游,“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便生动描绘出这一天的盛况。

上巳节节日内容的不断变化,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变化原由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由于与清明节的时间邻近,形式相似,踏青郊游等习俗便逐渐被整合到清明节之中了。

清明,天清气明,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新的开始。此时光照日长,阳气日渐充盈。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www.58yuanyou.com道、道法自然。清明时节,人也应该走出去,去自然界中吐故纳新,洗掉自己一年来不得亲近天地山川的暮气与衰气。

想要迎新,必然吐故。清明启示我们想要生命常新,就要吐故纳新,努力向前,接受新的观念,学习新的知识,不停地自我更新,自我前进,如此人生才能自在清明。

春分后十五日下一句

清明 寒食禁火,慎终追远

俗话说,清明节乃三节相融,除并入清明节的上巳节外,另一个被并入清明节的节日就是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节日时间在上巳节与清明节之间。在这个节日期间举国禁火,据说这样做是为了祭祀雨神,请求雷雨之神的降临。《后汉书周举传》和晋陆翙的《邺中记》记载,寒食节是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而从历史实际来看,禁火冷食反映了古人改火的习俗。先民取火于木,火种得之不易,因季节变化,用于取火的树木也不断变化。春三月是改火的时节,先民在新火未成之时,禁止生火,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春秋时期,因民间有纪念介子推的传说,才将古老的“禁火节”与介子推联系起来,将“禁火节”改为“寒食节”。汉时,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寒食节举行隆重的祭祀介子推的仪式活动。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则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言,“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后,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得以恢复,时间压缩为3天。唐宋时期改为清明节的前一天。到了明清时,寒食节便和清明节合为一体,寒食节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巳。”

古代先民,因心怀对先贤的敬重之意,而对寒食节禁烟冷食非常重视。寒食文化中蕴含的忠孝核心以及由忠孝延伸出的诚信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力。尽管寒食节已并入清明节中,但其许多习俗,如禁火、寒食、戴柳等被清明节继承,尤其扫墓祭祖,成为这一节日最重要的活动内容。

清明节祭祀扫墓,是“慎终追远”文化观念的体现。《论语学而》有云:“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民风自然朴实敦厚。” 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敬畏历史;也是面向未来,传承文化。它让我们不忘先人的恩泽,在祭祀追思中,自勉自强,传承//www.58yuanyou.com家风,不堕家声。

荀子说:“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君子把鬼神之说当成一种文化,小人把鬼神当成一种灵异的迷信。当成文化是好事,当成迷信就坏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倘无敬畏,则无恶不作,鬼神世界的存在,让我们拥有一份敬畏,让我们约束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

清明节是一个感性的日子,慎终追www.58yuanyou.com远,寄托哀思;同时也是一个理性的日子,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有限,告诫我们要缅怀先人,更要珍惜眼前人。

春分后十五日下一句

清明 念念清明,时时当下

清明是一个踏青游览的时节,也是一个哀悼追思的时节。一个是开心的游玩,一个沉痛的扫墓,二者岂不是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人们看到春光灿烂,却也感慨春光易逝。其中有生的眷恋,也有死的哀伤。哀悼先人,让我们感叹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曾国藩曾经说:过去不留,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过去的不留恋,未来的不期待,心无杂念,活在当下。人生在世,有贪恋,有困惑,有纠缠,有烦恼,有遗憾。这么多俗心杂念,如何得到解脱?佛家讲:念念清明,时时当下。这不是说一个念头都没有,而是要每个念头都了了分明而不为所动,念头来,能觉察;念头去,能不留。这就是“念念清明”,也就是真正的“静心”,然后才能“时时当下”,归于本心。

苏东坡说:“人生看得几清明?”尘世斑驳陆离,世事蒙尘,唯有永葆一颗纯真明净的心灵,方能得见澄澈明朗之天地,心思清明,也便不怕红尘滚滚。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风和日丽,万物欣欣向荣,人自身也应振奋起来。追思故人,也要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春分后十五日下一句

清明清明,天清气明,

在这样一个日子里,

想起弘一法师的四个字:悲欣交集,

人生莫不如此,好与不好构成它的全部,

悲与欣都记住,生命才有完整的记忆。

今日清明,站在过去与未来,

我们选择记住,时时念念,念念时时。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春分后十五日下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2721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