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作者:握中悬璧(公号同名),授权读史发布。点击此处可查看上篇文章

司马懿虽然可以算是三国时代一流军事家,但不得不承认,他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就是和诸葛亮对决的这几年,其他时候无论是被曹操压制,还是被曹爽压制,那都是暂时的蛰伏,而诸葛亮才是他一生难以逾越的大山。

这几年中,司马懿先是经历了岐山卤城大败,最后又在渭南被压得抬不起头。但司马懿也不会坐以待毙,他终究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方法,他的策略就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简单来说也就是田忌赛马。

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孙膑用计帮助田忌以弱胜强战胜了齐威王,司马懿也是用类似的手段,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笑到了最后。

诸葛亮精兵战阵齐备,正面对决的司马懿根本不是对手,这在三年前的卤城大战中已经充分证明。这就是诸葛亮的上驷,以及司马懿的下驷。

蜀汉北伐要翻越秦岭天险,虽然有木牛助力,但后勤补给肯定不如主场作战的曹魏,再加上曹魏国力远胜,这就是诸葛亮的中驷,以及司马懿的上驷。

而诸葛亮到最后一次北伐之时,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好了,而司马懿表面狼狈,实际却生龙活虎,这就是诸葛亮的下驷,以及司马懿的中驷。

战争从来就不是单纯在战场上分出胜负的,战场外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司马懿虽然正面对决不能取胜,但他能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场外优势,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诸葛亮含恨而死,这不正是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超境界吗?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第五次北伐,宏观来看,又是一次吴蜀两国相互配合的战役,在二月份蜀汉出兵之后,紧接着吴国也在五月份大规模北伐。

春,二月,亮悉大众十万由斜谷入寇,遣使约吴同时大举。(资治通鉴)

吴国军队分为三路,西路陆逊和诸葛瑾率军屯驻于江夏、沔口(今天武汉附近),威胁魏国的荆州地区。东路孙韶、张承率军进攻广陵、淮阳(今天淮安市附近),威胁魏国的青徐地区。而孙权亲率中路主力大军出濡须,进攻他心中永远的怨念,也就是合肥新城。

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当时,魏国受到两线作战的压力,魏明帝曹叡决定亲自率领水陆大军东征。七月曹叡出发,但当魏原由网军开进到距合肥还有几百里的地方时,孙权就率军撤退了,另外东西两两路吴军也跟着撤兵。

这一举动让人费解,可能是孙权不想为蜀汉火中取栗承受主要压力,于是走个过场就回去了。

因此,这次北伐的成败,就看诸葛亮对司马懿这边了。

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这次交锋,距离上次已经过了三年。当年卤城战败,其实司马懿手下的将领也有一定的责任,他们一直鼓动司马懿出战,甚至指责他“畏蜀如虎”,等于说扰乱了军心,也间接破坏了部署,搞得司马懿比较狼狈。

这些人,司马懿肯定是不愿意再用的,他在雍凉经营了三年,将这些人基本都换掉了。

卤城之战时,曹魏主要将领张郃(已战死)、费曜、戴陵、牛金、贾嗣、魏平、郭淮等人,除了郭淮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在五丈原之战中露脸。

此战中,曹魏方面登场的将领换成了周当、秦朗、胡遵等。经过这一番整顿,司马懿加强对军队的掌控,也方便他贯彻自己的战术意图。

那么,为什么司马懿继续用郭淮呢?原因就是,郭淮不给司马懿找麻烦,不会破坏他的计划。另外,三年前郭淮从羌胡手中征粮立下了功劳,再加上郭淮在陇右多年,对当地非常熟悉,这也是司马懿看重他的地方。

而这一次,郭淮同样有精彩的发挥,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诸葛亮为这次北伐做了充分的准备,早在前一年,也就是233年冬天,蜀汉大军就开始从汉中向斜谷口方向运输粮草物资。

234年开春二月份,经过三年精心准备的诸葛亮,亲率大军发动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北伐。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这一次,诸葛亮出斜谷,沿着称武功水北上,期间使用流马运粮,很快就到达渭水南岸的郿县以西地区(今陕西眉县)。

十一年冬,亮使诸军运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阁。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三国志//www.58yuanyou.com蜀书后主传第三)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在双方抵达战场之后不久,就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交战,当时诸葛亮为了打开局面,派遣武将孟琰带兵渡过武功水,突然出现在司马懿战线的侧翼,形成了钳形攻势。

这个孟琰值得一说,在《华阳国志》记载里,他作为孟获的族人,官至辅汉将军。

孟琰军队渡河后,却正好赶上夏季的汛期,武功水水位暴涨,后续部队很难跟上去支援,而孟琰也撤不回来。

司马懿闻此大喜过望,他立即派出一万多骑兵发起进攻,希望先声夺人,消灭蜀军这只先头部队。

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水经注)

在这种局面下,诸葛亮丝毫不乱,他组织士兵紧急架设浮桥。待浮桥完成后,诸葛亮又令大批弓弩手在岸边射击对岸魏军骑兵,以掩护孟琰沿着浮桥撤退。

司马懿眼看无机可乘,只好悻悻而归。

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水经注)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这时,《三国志郭淮传》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记载,说诸葛亮在兰坑屯田。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兰坑在什么地方呢?它并不在郿县附近,而是在武都地区,也就是第三次北伐,诸葛亮击退郭淮的建威附近。

其水导源建威西北山,白石戍东南,二源合注。东径建威城南,又东与兰坑水会,水出西南近溪,东北径兰坑城西,东北流注建安水。(水经注)

这个地方不仅不在郿县附近,而且距离郿县非常远,它位于今天甘肃西和县,距离郿县足足六百里。

诸葛亮大军明明是出斜谷攻关中,怎么会到六百里以外的武都去呢?

有一种说法是,《三国志》记录有误,兰坑就在郿县附近。我认为这是不会的,毕竟陈寿就是蜀国人,而且他也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理由会搞错。

所以我的解释就是,诸葛亮的确有在兰坑屯田,只不过他本人没去,而是去往关中以迷惑曹魏,兰坑屯田的军队是诸葛亮的一支偏师,也是他计划中的奇兵。

这样一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战略规划就一目了然了,他的目标仍然是陇右,而不是关中。他打算伺机派兰坑屯田的军队夺取陇右,而自己亲率主力拖住司马懿大军,防止他向陇右增援。

这和二三次北伐大同小异,仍然是声东击西的战术。

诸葛亮心里非常清楚,别说拿下关中难之又难,即使能够成功,也很难抵挡曹魏的反扑。毕竟,荆州军团可以进攻武关,曹魏中央军可以进攻潼关,河东军可以进攻蒲津渡,而陇右军队也能从西面杀过来。到时候就是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因此,欲取关中,必先取陇右。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在这几次北伐过程中,只要目标是关中,就必然是佯攻,比如陈仓之战。

而只要目标是陇右,就肯定是真刀真枪的打,比如第一、第四次北伐。而第三次北伐拿下武都阴平二郡,也是为这次行动做的准备。

这时,此前在诸葛亮手下多次吃亏的郭淮做出了一次精准的判断,他认为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而目的则在于断绝陇道,因此必须先一步行动来阻止诸葛亮的计划。

郭淮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但事实证明,这次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郭淮经历过建威之战,对武都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一下就明白了诸葛亮在兰坑屯兵的意图,就是截断陇道,所以才力排众议提了出来。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在讲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候曾经介绍过,从关中前往陇右有两条道,分别是陇山道和陈仓狭道,而无论走哪条道,都必须经过陈仓,这也是陈仓对于魏国无比重要的原因。

渭水北岸有一大片高地,其中有一处名叫北原,也称为积石原。如果被诸葛亮占据,相当于蜀汉大军横跨渭水组成一条大防线,将司马懿阻挡在眉县以东,这样一来,司马懿别说增援陇右,连陈仓都去不了。

在这方面,司马懿和郭淮想到了一起,他也立刻做出了对应,提前发兵占据了北原,郭淮顺利击退了诸葛亮的进攻。

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司马懿对这个老对手也是非常的了解,这时他做出了一个判断:诸葛亮若是有勇气,应该从武功水出发,沿着山脉向东进军。如果西上五丈原,那我们就高枕无忧了。

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晋书宣帝纪)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原因是什么呢?

诸葛亮大军目前是在眉县以西跟司马懿对峙,如果他西进前往五丈原,那只能是继续维持对峙的局面,长此以往对曹魏有利。

而如果诸葛亮率大军东进的话,那么就是要威逼长安了,司马懿不可能坐视不理,恐怕就要被迫交战了。而正面对决,司马懿又不是对手,故有此说。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但诸葛亮最后还是选择西上五丈原,而没有东进,这可能是因为兰坑的偏师分去了不少兵力,诸葛亮这边兵力并不是特别充足,如果东进,相当于拉长了补给线,还要分兵把守粮道,这时候再和司马懿交战,就没有那么大把握了。

丞相用兵从不行险,这也是无奈啊,家底太薄,折腾不起啊。

诸葛亮转进五丈原后,又发起了一次断垄的尝试,准备渡过渭水进攻北原。

司马懿听从郭淮的建议,在阳遂布置防守,让诸葛亮又一次无功而返。

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於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而《晋书》中的神奇记载又来了,说司马懿在积石原与诸葛亮军队相遇,使其不得前进,并派奇兵偷袭诸葛亮后路,最后斩首五百多,俘虏六百多,还得到了一千多头牲口。

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晋书宣帝纪)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这让人非常无语,阳遂位于渭水北岸,应该是类似于渡口的一个地方,诸葛亮没能夺取阳遂,这说明渡河都没能成功,又怎么可能与司马懿在积石原交战呢?

这段记载,无论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都没有出现,可信度大家都懂的。

不过,诸葛亮两次意图进攻北原都没能成功,至少司马懿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这时候可以说,诸葛亮断陇的计划已经失败了,他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就是撤兵回汉中,要么就是和司马懿决一死战。

诸葛亮应该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所以没有选择撤兵,而是原地屯田,准备解决粮草问题,寻求与司马懿决战。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

就这样,第五次北伐第一阶段到此结束。本阶段,诸葛亮再次祭出声东击西大法,可惜这次被司马懿和郭淮识破,断陇的计划失败,双方回到同一起跑线,对峙于渭水之南。

司马懿虽然没有完全回避交战,但都是在险要之处防守,唯一一次主动进攻,仅仅是希望吃掉一只突前的小部队,还没有打起来。

总的来看,司马懿不会和诸葛亮进行大规模会战,这就令诸葛亮很难受了。

这样的策略,说明司马懿吸取了三年前大败的教训,不再指望击败诸葛亮,而把目标改成阻止诸葛亮计划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他不求取胜,只求不让对方取胜。这个目标还是很合理的。

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到了,连续两次阻止了诸葛亮进取北原的行动,在这次对决中,战略方面司马懿不落下风,这也可以看出他的超强军事才能。

两位英杰真是旗鼓相当啊。

司马懿相信,虽然表面上蜀军主动进攻而自己在被动防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会逐渐转移到他这一方。

有一点值得一提,双方虽然在渭水北岸展开了一系列争夺,但两军主力却始终在渭水南岸扎营。

在一些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中,表现诸葛亮和司马懿隔着渭水对峙,这是不正确的,他们的大营之间隔着的是南北流向的武功水,而不是东西流向的渭水。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在关中作战,后勤补寄方面无疑是主场作战的司马懿占上风,即使有木牛流马,也改变不了褒斜道路途艰险运粮困难的现实,再加上司马懿有曹魏更强大的国力做后盾,长此以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诸葛亮。

于是,司马懿充分吸取了三年前卤城大败的教训,这次是坚决不会出战了。

因为这时的形势,与三年前双方在陇右争锋的时候有很大不同,卤城之战时,诸葛亮包围岐山堡,并夺走上邽之麦,这让魏军极其狼狈,手下将领们也纷纷叫嚣出战,司马懿已经快要压不住了,再加上诸葛亮亲临险地诱敌,种种因素作用下才吃了大亏。

但现在司马懿凭借自己不下于诸葛亮的战略眼光,成功破坏了诸葛亮的计划,并迫使其在五丈原屯田驻守,可以说客观环境是非常好的。

再加上手下将领基本也都换了一批,没有那么多刺头了,司马懿可以继续贯彻自己的作战计划。

在野战中,蜀汉军战力更强是客观事实,这一点司马懿无法改变,但打不打却是他可以决定的。

如果判定敌军更强,那么就要回避交战,这是理所应当的。明知要失败还去硬打是愚蠢的行为。

司马懿必须等待,只有当自己的实力超过对方,才有进攻的条件。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孙子兵法军形第四)

拿破仑说过:“永远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而诸葛亮希望的,就是与魏军决战。

在战争中,不一定非要优先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极力阻止对方达到战略目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司马懿始终在贯彻这一方针。

见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又出了一招,作为心战高手,他打算从心理层面出发,刺激一下司马懿,至少给他造成一个麻烦。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诸葛亮派出使者前往魏军大营,并带给司马懿巾帼妇人之饰,对其进行羞辱。

但非常遗憾,对于同样擅长心战的司马懿来说,这根本不管用,反而让司马懿从中找到了机会。

魏氏春秋曰: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www.58yuanyou.com怒宣王。(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司马懿对此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怒并打算出战,而并不是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欣然接受甚至亲自试穿。

身为大军主帅,做出这么滑稽的事情是难以想象的。这一点《晋书》和裴松之注的记载是一致的。

宣王将出战。(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

帝怒,表请决战。(晋书宣帝纪)

难道说诸葛亮的计策就这么轻易成功了吗?

当然不是,这次司马懿又发挥了他的影帝本领演了一出戏。

要知道,如果司马懿真的像《三国演义》中欣然接受的话,那他肯定会威信扫地,毕竟本来避战不出就已经为人诟病了,眼下被羞辱到这个地步还没有表示的话,无疑会威望尽失。

所以,司马懿必须要摆出迎战的姿态,也就是说他是怒给众将看的。

可司马懿怎会放弃最稳妥的计划,弄得自己骑虎难下呢?当然也不是,作为政治高手,他早有后招,也就是请示天子,卸掉这个畏战的责任,毕竟没人敢质疑天子。

魏明帝曹睿做出的回答是不许出战,并派出使者辛毗到前线传达指示。

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晋书宣帝纪)

辛毗杖节奉诏,勒宣王及军吏已下,乃止。(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

为什么说曹睿是一代英主呢?这个操作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好的领导都明白外行不能指挥内行。自己不懂战争,就要把指挥权充分交给懂行的人。之前用张郃,这次用司马懿,都是对其给予充分信任,不加掣肘,让其放心大胆去干。

曹睿知道司马懿要的是什么,因此也就全力配合他。如果遇到唐玄宗或者老蒋那样喜欢胡乱干预的主君,司马懿恐怕哭都来不及。

司马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凭借他对曹睿的了解,及时拉出了皇帝这一挡箭牌,为自己化解了一次危机。

这就向全体官兵表明,你们看我可不是懦夫,我很想打一仗,无奈陛下不允许啊。

再说说这名使者辛毗,他出身的陇西辛氏也是豪门大族,后来辛毗的先祖东迁到中原,他这一系定居于在颍川,因此也算是颍川派系的世家了,也就是说他和//www.58yuanyou.com司马懿应该算是自己人。

这也是曹睿派辛毗去的一大原因,因为两人肯定能很好的配合。辛毗本身是个骨鲠之臣,用他去压制那些主战将领也是很合适的,这也体现了魏明帝曹睿的知人善任。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辛毗到前线以后,果然和司马懿配合又演了一出戏,两个人心照不宣,非常默契。

司马懿再次想要出战,被辛毗以圣命为由制止。这下就彻底堵上了主战派的嘴。

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应之,毗杖节立军门,帝乃止。(晋书宣帝纪)

宣王数数欲进攻,毗禁不听。宣王虽能行意,而每屈於毗。(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其实,司马懿的对策虽然不可谓不高明,但是聪明人还是可以看透的,比如他的对手诸葛亮。

诸葛亮跟姜维说:“司马懿本来就不想打,这都是表演给部下看的,否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要是打得过我们早就打了,何必千里请示皇帝?”这就一语道破了玄机。

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在曹睿和辛毗的帮助下,得以继续贯彻坚守不战的思想,但目前诸葛亮正在屯田,似乎有长驻的意思,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毕竟国土上有敌国一支大军长期驻留,作为本方主帅却毫无作为,这可以算是失职了。

也就是说,拖得越久,司马懿承受的各方面的压力就越大,因此他必须要彻底了解蜀汉军队的底细,以制定后面的对策,而诸葛亮使者的到来,正好让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按理说,司马懿收到妇人衣饰后大怒,即使依照惯例不斩来使,现在也应该将其打出。但司马懿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耐心与其交谈。

这就很不寻常了,因为这与之前大怒的表现不符,所以这也从侧面说明所谓大怒欲出战都是演出来的。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司马懿在与使者交谈的过程中,没有问兵戎之事,而是以关切的口吻询问了诸葛亮的日常起居作息等等。

使者不明就里,认为无关军事机密,就一一作答,说我家丞相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忙得饭都吃不好。

这也是为了向司马懿示威,意思是说你就别多想了,我军毫无漏洞,你无机可乘。

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晋书宣帝纪)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

这或许是一条普通的信息,但司马懿却从中读出了其背后隐藏的内容。

诸葛亮已经五十四岁了,在今天来说可谓正当壮年,但是在三国时期就一点也不算年轻了。自己一把年纪还要事必躬亲,早起晚睡,饮食无规律,这样下去人怎么受得了?

司马懿从这些碎片般的信息中得出一个非常精准的判断:诸葛亮已经时日无多。

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晋书宣帝纪)

如果诸葛亮长期在魏国领土驻扎,对司马懿来说是个麻烦,但如果他命不久矣,司马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得到这一推论后,司马懿大喜过望,在他给弟弟司马孚的书信中,说诸葛亮已经不足为惧,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中,可见他的喜悦之情。

毕竟自从三年前卤城大败之后,诸葛亮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如今劲敌将不久于人世,司马懿自然感到将要拨开云雾见月明。

这虽然不是军事上的胜利,但却是情报上的胜利,司马懿不费一兵一卒就诈出了蜀汉军队的最高机密。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一水之隔的蜀汉大营中,则是一片愁云惨淡。在双方相据三个多月之后,随着秋天的到来,诸葛亮已经病入膏肓。

这位伟大的丞相,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他也做得足够好,无奈对手太过强大。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他已经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诸葛亮在临终前遗命秘不发丧,以杨仪代理兵权,全军返回汉中,于是大军拔营而走。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司马懿对此早有预料,他闻讯后表示穷寇莫追。

这是很有道理的。毕竟诸葛亮非常擅长回马枪,之前王双和张郃都死在这一杀招上,而且目前蜀军已退,司马懿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没必要冒这个险。

况且,他当时还不能确定诸葛亮已死这一消息的真伪。因此看到杨仪姜维似乎要发起反击,于是也就顺势收兵。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资治通鉴)

过了几天,见到蜀军真的退兵了,司马懿才带兵前往蜀军大营一探究竟。

看到蜀军大营的布局,以及诸葛亮一系列善后安排,司马懿也不//www.58yuanyou.com得不感叹:“孔明真乃天下奇才。”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至此,司马懿才确认诸葛亮是真的死了,于是他下令追击。但是蜀军已经走了很久,怎么可能追得上,更何况司马懿本身也并不想多此一举,因此这应该也就是做个样子,证明自己并不是消极怠工而已。

另外,《晋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描写,说司马懿在蜀军大营中缴获了很多粮草辎重以及文书等等,于是断定诸葛亮一定是死了。顺带还给同行的辛毗上了一课,说蜀军抛弃了如此重要的物资,就像人丢弃了五脏,这样还有命在吗?

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为尚未可知。帝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晋书宣帝纪)

虽然我非常推崇司马懿在之前的一系列优秀表现,但上面这一段记录实在令人很难相信它的真实性。

首先,军队中的文书以及粮草辎重等都是很重要的,而蜀汉军队撤兵时井然有序,并不是仓皇逃走的,他们完全有时间带走或者销毁,总之不可能留给敌军,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其次,这段记载《晋书》是独一份,《三国志辛毗传》完全没有同样的记录,《资治通鉴》也没有引用,可见它的可信度确实不高。恐怕又是《晋书》作者房玄龄做的一个艺术加工吧。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诸葛亮之死虽然让司马懿大大松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恐怕他的心中也会感到惋惜,对于这位自己从来无法正面战胜的对手,司马懿想必也是对其非常敬佩的。

这无关立场,只关人格。

这两位人中龙凤,不仅是生死对手,而更像是一对知己。

从此以后,司马懿将独步天下,再也无人可以和他匹敌了,从秦汉之交开始,蛰伏了四百年的河内名门司马氏,即将在他的带领下登上历史的前台……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莫不令仪前一句是计么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2308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