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知己最难求前一句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亲情、友情、爱情会给人送去慰藉。从而使人生多了暖意,增了色彩。尤其是友情,它似阳光,人沐浴着友情之光,得意时不会忘乎所以,落魄时不会走投无路,成功时有人喝彩庆贺,困难时有人伸出援手,孤独时有人送去欢歌……今日我们从唐人有关友情的诗篇入手,去看一看古人的友谊。

人生知己最难求前一句

对朋友才情品行的无限歆羡

人生在世需要别人肯定自己,自己才气横溢、品性高洁,却无人认可,世人原由网的这种漠视会使人内心寂寞、痛苦,久而久之会使才气萎缩。唐人谙熟此理,便用生花的妙笔对朋友的才智与德行热情颂扬。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是李白的《赠孟浩然》,诗中开门见山就写到“吾爱孟夫子”,之后把敬慕之处一一道出:从红颜到白首,赞颂孟浩然一生不YmgDMcJj涉超然脱俗;既醉月又迷花,赞扬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标格;最后用高山喻孟浩然的才华品行,以揖清芬来表达自己的钦敬之情。

孟长李12岁,孟有“事名主”“济苍生”的远大抱负。但隐逸、科举、献赋,唐人常见的求官之途,他都没有走通,以布衣终其一生。李白的极口揄扬定能给失意仕途的孟浩然几许安慰,亦会令孟浩然多些信心。

与之相似的还有韩愈与孟郊。韩愈与孟郊是唐朝硬体诗派的开创者,文学史上把他们以“韩孟”并称。孟比韩年长17岁,但孟郊命运坎坷、仕途多蹇,得到韩愈的推崇才使他名气大振。韩愈有一首《醉留东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愿得始终如马巨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莛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何由逢。

诗中以李白与杜甫诗才情谊比配自己与孟郊,又为孟郊仕途不顺鸣不平。犹为感人的是以马巨蛩比拟自己要与孟郊相互爱护扶持,永不分离。韩愈还用系列比喻来比对自己与孟郊,在比喻里蕴涵着对孟郊的高度赞扬,不惜以自己来衬托孟郊:自己是青蒿,是芜杂的野草,孟郊是长松;自己是寸莛,是细弱的草茎,孟郊是巨钟;自己是变幻无形的云,孟郊是呼风唤雨的龙。

唐诗中唱给朋友的赞歌举不胜举,今人交友时不妨借鉴,在交往中多些对朋友的肯定。

人生知己最难求前一句

对朋友不顺不幸的深挚关切

人生如行舟,有几人一生一世都是扬着幸运帆,顺水又顺风?大多数人会遇到逆风吹浪、暗礁险滩。人生历程,顺逆两境常相间。人身处逆境时,朋友的关心帮助,仿佛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的火光温暖着冰冷的心,照亮了前方的路。因而唐朝友情诗篇中就有许多对身陷不幸朋友的深切关心。

李白长杜甫11岁,两人一见倾心原由网,结为知己。杜甫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谓倜傥俊逸的李白的写照,知得深才能写得真。“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对李白才情的真诚欣赏,情谊纯才会夸得实。

李杜惺惺相惜的情谊伴随了二人一生。尤其是李白暮年因永王事件流放夜郎,杜甫对李白牵肠挂肚,为李白鸣不平,为李白的安危操神。忧思成梦,遂写成著名的《梦李白二首》。这里择录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点明正是小人当道,李白才被流放荒蛮之地;杜甫惦念着李白,频频梦见李白。梦中李白的凄苦情//www.58yuanyou.com状令杜甫伤感不已,又想到李白平生怀才而不遇,禁不住万分愤慨:京华冠盖云集,何独李白如此困苦?千秋之后,即使李白留名不朽,但这又何补于今天的惨痛遭遇呢?诗里满溢着对李白真挚又深沉的情谊。

像这样深挚而动人的友谊也在刘禹锡和柳宗元间出现。刘禹锡与柳宗元贞元九年同榜进士及第,后又同到御史台任职。不久又一同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革新失败后又同被贬到偏远的南方。十年后同奉诏还京,仅一个月后又同被贬到南方任职。共同的志趣,共同的遭遇,使刘禹锡和柳宗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友谊体现为对朋友的无怨无悔和为朋友分忧解难,为朋友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

比如,元和十年,柳宗元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 刺史、刘禹锡为播州 (今贵州遵义)刺史,播州比柳州更艰苦,而刘禹锡还有八十多岁的母亲须随身奉养,柳宗元就请求与刘禹锡交换(后幸裴度帮助刘改到连州)。刘禹锡性情刚烈,对保守派的打击从未屈服。元和十年被贬就是因其写诗讽刺新贵而招致,柳宗元可以说是被他连累。但柳宗元不仅毫无怨言,还写诗安慰他: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首《重别梦得》是柳刘同赴刺史任时同出长安至衡阳分手时创作的。诗中诉说多年来两人升沉相随,两人命运已紧紧相连,言外之意是这次我被贬你不必耿耿于心。我愿意继续与你共同感受人生,如果皇恩浩荡,咱们能够解官归田,我渴望和你比邻而居,共度余生。两人生死与共的情谊流溢纸外。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柳宗元去世后,刘禹锡把柳宗元的著作编次,使之行于世;把柳宗元年幼的儿子抚养成人。刘柳的情谊在唐时就传为佳话。唐诗中同情朋友的不幸,解决朋友难题的诗歌不胜枚举。今人读之不妨反躬自问,自己如何对待朋友呢?须知友谊不能只共喜不分忧,不能只挂在嘴上而休止于行动上。

人生知己最难求前一句

对朋友离合聚散的殷切慰藉

人生如浮萍,或奄忽若飙尘。这是古人对难以主宰自己命运的慨叹。那时人为了读书、仕宦、谋生须要不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离别故园、作别朋友便司空见惯。加之交通和通讯的不便,所以唐诗中留下大量为朋友送行和思慕朋友的诗篇。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这首《别薛华》出自王勃之手。王勃与薛华是同乡,两家又是世交,关原由网系自然非同一般。诗里王勃对远行的薛华尽力安抚:先是送了一程又一程,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又想朋友千里行程、孤单问路、心情凄凉,担心朋友这样会拖垮身体。就进一步宽解朋友,人生在世,无论走还是留,都有苦楚,我的心情与你是一样的;好在我们会彼此思念,那么梦中还可相聚。王勃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希望朋友看开别离,保重身体。品味王勃的诗,能感觉到他对朋友的关切之情。朋友间的挚情重意滋养着人的精神,仿佛漫漫长夜一轮皎洁的明月。

宦海浮沉也是造成好友离多聚少的一个主要原因。白居易和元稹为此留下数首思慕唱和的诗篇: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该诗题为《蓝桥驿见元九诗》,为白居易所写。元和五年,元稹被贬江陵,元和十年,元稹从贬地江陵奉诏回京,路过蓝桥驿题诗于此。而这一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经过蓝桥驿时读到元稹的诗,悲喜交集——悲的是两人仕途蹭蹬,守官正直的元稹正月回京,三月又被贬通州;喜的是自己在贬谪途中读到老友的诗,凄惨的心情得到几许安慰,尤为重要的是老友之情况可由诗句透露一二。之后,每到驿站,便细细寻觅元稹的诗,这首诗就是描写了这种心理与行为。诗里作者连用三个动词:循、绕、觅,生动刻画出白居易急切要得到老友消息的心情;循墙绕柱写其觅寻的细而全,对朋友的挂念之情读之而出。

同样,元稹也深深牵念着白居易: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州。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是元稹写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写于通州贬地。当时元稹身染疟疾,差点死去。听到好友的坏消息,他于病重陡然惊坐。如果不是来自心底深处对朋友的关切,一个重病之人不可能迸发出这样的力量。

写于同一时期的《得乐天书》抒发相同情意,全诗如下: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用自己弹泪、妻女惊哭、平素对比、妻女推断,一层深一层点出白居易的来信及自己的强烈反应。诗人对白居易的情意不言自明。吟着元白的诗,两人患难互慰、肝胆相照的情谊给今人多少感触。诚然,今人非常忙碌,要为生存奔波、为事业操神……但忙碌之余,也别忘了问候下不在身边的朋友,让暖暖情意舒散朋友身心的疲劳,让融融友情化解朋友暂时的失意。

◎本文转载自“诗词文学”,原文有大量修改,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人生知己最难求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1657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