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下一句什么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下一句什么意思

说 春

春是诗的季节,花开花落,天机流行,都是自然之诗。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想必还会一直流传下去。《千家诗》第一篇,就是程明道的《春日偶成》:“云原由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具见编者安排的匠心。(《清稗类钞》写惧内者之诗,改易此诗:“云淡风轻近夜天,傍花随柳跪窗前。时人不识予心怕,将谓偷闲学百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日偶成》诗的流行)

一年四季,在天事上,本是平等的。但在政治家手里,春比夏秋冬重要得多。这里引一段古书,《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汉朝的何休注解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一种天地的气机,古人总结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生生不息,是所谓“仁”,因此,古人也把春的性质,概括为“仁”,《公羊传》正义就引《乾凿度》说:“震生万物于东方。”夫万物始生于震,震,东方之卦也,阳气施生,爱利之道,故东方为仁。所谓“仁政”,效法春生之谓也。

春,是自然现象,给人的印象,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是所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春风又绿江南岸”、“无边光景一时新”。然则这种自然的现象,古人为什么叫它为“春”,不叫其他的名字呢?这是一个语言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春,正体作“萅”,隶变为“春”。

《说文解字》:萅,推也。从艸,从日。艸,萅时生也。屯声。

《说文》以“推”释“萅”,兼顾声、义,非www.58yuanyou.com漫然作训。

艸萅时生,即推陈出新之谓,是萅、推义近。

又,萅从屯声,推从隹声。屯、隹微文对转,古音甚近,《史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应邵注:“准,颊权准也。”是“隆准”之准,即《说文》之肫,是肫、准声通之证。按,肫从屯声,准从隼声;隼为鵻之或体,鵻从隹声,是隼、隹、屯三字声相近。(《章太炎《成均图》》说,谆与脂队对转,举春推、钝椎、敦堆等字为例)

故云,《说文》训萅为推,兼顾声义。下一字而精确不移,可见鄦君深思熟虑之迹。

又,《史记》“隆准”,服虔曰:“准,音拙。”(本字为“出页”,《集韵》:或作“肫”)。按,拙从出声,是萅、出声亦相通,《尚书大传》“春,出也”,是亦以声为训。萅,推也;推亦出也,要皆推陈出新之谓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春日之象。施之于人,则为鬊,堕发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亦推陈出新之义也。

春,从艸,艸木初生,为春的最大特征。此说艸。

艸,《说文解字》说“从二屮”,是个会意字。他的古文字以及他的是个象形字.是仅次于“水”部的第二大部。艸的初文,可以看作是“屮”,这是个象形字,也是草木的意思,现在常用的屯、每是“屮”。《说文》说:“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段玉裁认为“厚”是“毒”的引申义,我的朋友李科先生认为是假借义,这是对的。

两个“屮”就是“艸”,三个就是“卉”,四个就是“茻”(“莫”字就是太阳在四个屮之中,一看字形就很清楚,说明是傍晚时分。后来“莫”多用作否定虚词,因此又创造了一个“暮”字作为“莫”的本义使用,这就是后起字。)莽、猛可以看作是一个字,一个形容草,一个形容犬,后皆以拟人。猛烈、鲁莽同,孟浪、莽浪、猛烈同。

讲艸部,最重要是需把艸、草两个字分清楚。草的本义是栎树的果实,但是因为他跟艸的读音很相近,所以被用做“艸”的通假字,通假久了,反而成了“艸”的通行字,“艸”反而很少有人写了(《汉书》多写作“艸”)。草的本义是栎树的果实,但是草这个字后来多用为“艸”的意思,那么他的本义怎么办了?于是后人又把“草”字的形体稍微变化一下,变成了“皂”字,这个“皂”字是后起字,他的本字就是“草”,我们现在所说的“草”,他的本字是“艸”。栎树的果实里面的核是黑色的,因此“皂”也有黑色的意思,比如“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不问青红黑白”的意思。草,本音zao,与“造”的读音基本一样,所以又可以通假,《论语》“裨諶草创之”,草创,就是“造创”的意思,现在通行作“创造”。相当于“起草”的意思,“起草”也即“起造”,“裨諶草创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件是裨諶起草的”。

在古代农业社会,草与农作物是一对冤家,草的生长速度比农作物快,因此草的引申义就是“快速”,重言则为“草草”,比如古人书信里常用辞“草草不尽”、“匆匆不尽”,草草,就是匆匆的意思;引申则为慌忙、紧张,比如《论语》:“造次必于是”,马融注:“造次,急遽”,造、草相通。凡快速,则行事多粗糙,因此“草草”又有粗糙、马虎之义,比如“草草了事”、“毛毛糙糙”(草,与“造”、“糙”音近义通)。古代农业社会,草CrTFxo与农作物是一对冤家,知道了这个道理,才能更好地了解“艸”部中的字。比如“艸”部有两个字:荒、芜,我们现在还常用“荒芜”这个词,感觉好像是“没有、空虚”的意思,其实不然,“荒”、“芜”表示草生长得特别茂盛,草茂盛,也就说明农作物少了。因此,我们要了解汉字,必须结合古代社会尤其是农业社会的生活、生产情况,这样才能更加深入。

萅,从艸从日,屯声,本义为草木初生。省文为“芚”,初文为“屯”。《说文》:屯,象艸木之初生。萅,即屯之孳乳字,变象形为形声者也。春从屯声,屯又春之初文,故椿、杶同字。

春,推也,此主植物而言。推,有动义,施之于动物,则为蠢,《说文》:蠢,动也。《释名》:“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此正春时启蛰之象。动极则乱,《说文》:“惷,乱也。”动、乱义近,故世人恒连言之,《诗》“有女怀春”,正以草木孳乳隐喻人欲之动,春者,惷也。俗所谓“春心”,也即蠢动之心。唐朝人名酒,好以“春”名,所谓“玉壶买春”,亦以酒能蠢动人心故也。

春之初文为屯,屯,象艸木初生之形。凡物之初,皆有难义,俗所谓“万事开头难”是也,在《易》则为“刚柔始交而难生”,春生艸木,非如夏日之畅茂,故屯又有屯积之义,在车为軘,屯守之车;在屋为庉,楼墙也。楼墙所以屯积。屯积之屯,本字为庉。在邑为邨(本义为地名),所以屯人,俗作“村”。

凡能屯积者必厚、大。

《说文》:

惷,一曰厚也。

窀,葬之厚。

【上“大”下“屯”】,大也。按,经典以“纯”为之,《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郑笺:纯,大也。

凡物厚、www.58yuanyou.com大则重,重则下,《说文》:“顿,下首也。原由网”兵刃厚大则为钝,不利也。顿、钝经典通假。人厚重则行蹇,通作“顿”,或作“拙”,《史记》“隆准”音拙,拙与顿声近,俗所谓笨手笨脚是也。语言蹇涩亦为顿。不慧为邨,俗作村,《水浒》燕青云:“李大哥,你怎地好村!”村,今通作“蠢”(又,春、憃旁转)。凡斯之类,皆屯声之孳乳也。

今日天好,总算像一个春天的样子了。说春,不如走出去看看春色,偷闲学少年又何妨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下一句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0417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