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的上一句是什么

殿前的上一句是什么

“般舟渡”上五席二十六人,在九华山间的一叶扁舟上自在吃茶,并不知道它要驶向何方,也不知道殿前的长明灯为谁而亮。但是此刻我们在这里,灯在眼前,茶汤在手上。不论何种因缘,因茶在此处,彼岸应有你。

九华山甘露寺,建寺之初因老和尚的一个梦而命名,梦里满山松树尽披白露,故此得名,百年间寺里高僧辈出。甘露寺上头有一石,名曰定心石,此行虽未得见,却也在藏学法师《转眼看世间》中得已神游。

茶过三盏,出了屋子便是一处开阔平台,有凌虚之感,九华山色扑面而来。顺着台阶向下,阶上的苔渗着苍绿,铺了一地的翠,润且幽。院里一株枫树早已染透了红霞,相扶着一树金黄的银杏,偶有片叶飘零,落在地上无声无息。

吃茶闲叙间,因屋内闷热便上至“日照台”透个气儿,此间漫天星光闪烁,九华山在星空下更原由网显幽邃,不远处青阳城内灯火通明,山外山中,红尘禅境,只在须臾间。偶尔有上山下山的车灯在松竹影间晃过,尘世的光影在此间晃过。

漫行寺中,有树亭亭似华盖,荫翳遍洒。究竟是山里,枇杷树还开着花,静静的开着花,院内的清净院外的喧嚣都无关,它只管开着它的花,无关春夏与秋冬。大雄宝殿前有两树芭蕉,交相呼应,叶叶声声,交汇处框成一门,门扉间望见殿前所悬“千佛含笑”一匾,禅www.58yuanyou.com意于此处无言。寺院里处处芭蕉,想是大和尚们喜爱这宽厚的叶子,载满了各个角落。想起王摩诘雪中芭蕉故事,于冬日观此蕉叶应会有www.58yuanyou.com离尘的心思吧?

殿前的上一句是什么

翌日,邀请藏学师父讲授“煎茶七类”,寓禅心茶意于其中,师父融古炼今,天真性情机锋迭现,风趣幽默,课堂间欢声笑声一阵一阵,众学人获益良多。午间过堂行斋,远山的云雾竹海,维那师唱诵供养咒,止语肃穆,仪式感在一顿午饭里。佛家肃穆也不单出自简单仪式,而是通过这仪式,让我们更怀敬畏心,珍惜感怀之心。

晚上,大家一起在“般舟渡”上一同吃茶,共享这山间夜色。“般舟渡”,位于甘露寺西北角,临近“日照台”,于台上观“般舟渡”恰如山中一叶扁舟,船首向着九华山深处,船尾对着不远处的青阳城。细思“般舟渡”颇具深意,“般若”出自梵语“般若密多”,释义为彼岸,这一叶扁舟不知接引了多少,也不知送达了多少,总归是立在那里载着走上来的人。

日色渐沉,“般舟渡”上的席一一铺开,席上的烛光与青阳城里的灯火遥相呼应。殿前灯依旧明着,光芒微弱却有力。应着“般舟渡”,应着城里万家灯火,应着这满山的孤寂。这灯能照亮的也只有你的心,长明的灯是长明的心。

殿前的上一句是什么

立了冬的山里毕竟寒凉。偶尔一阵风过,炉中的炭炸出火星,吐着蓝舌舐着壶底,水声渐起听得见涌泉声,山里竹子摩挲的沙沙声。褐色的茶叶入了水化成琥珀色的汤,四下原由网无声,只晏坐吃茶。几只蝙蝠在上空飞过,不知道是闻见了茶香还是看见了灯光,也知道是从那头来,还是要从这头出去……

“般舟渡”上五席二十六人,在九华山间的一叶扁舟上自在吃茶,并不知道它要驶向何方,也不知道殿前的长明灯为谁而亮。但是此刻我们在这里,灯在眼前,茶汤在手上。不论何种因缘,因茶在此处,彼岸应有你。

殿前的上一句是什么

最后一日,于“多宝广场”集“九华甘露”茶会。午后,诸席主依次抽得茶签,便至多宝广场布席,或取山花于瓶内,或置松竹于瓦间,就地取材尽得九华灵秀。多宝广场上起了风,此间有智有缘,绝红尘于外。前夜“般舟渡”见的光,仍依旧在殿前长明。

诸席主入席行礼落座、行茶,水沸原由网时升腾着热气,汇入进九华山的云雾里再弥散开茶的滋味。点滴茶汤入杯,荡开的涟漪,种种在杯中慢慢融。琥珀色的汤映着天上的流云,映着山间的蓊郁,映着吃茶人的齿颊。

茶会在水沸声中徐徐进行,炉中的炭偶发出噼啪的声响。一杯茶温暖了多宝广场,空气中传递着暖意。食毕茶点,瀹起第四道茶,此刻的多宝广场有茶的律动。茶会近尾声,茶在此刻也结束了,但在九华山甘露寺中的遐思不会结束,在这里的记忆不会结束,在心里的那盏长明灯不会结束。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8年1月刊

编辑:越山

殿前的上一句是什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殿前的上一句是什么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0333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