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危殆造句

用危殆造句

红林悟道《韩非子-用人》 第十四章 危殆

红林悟道《韩非子-用人》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君主不善为人。善为人者必是与环境完美融合,与他人和睦相处,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原则。中国传统经典中所有思想与学说都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道”,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就是“法”国家法律、社会规则、规矩。道,指导并规范我们与自然界要和谐共生,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下也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法则,指导并规范我们与人相处要遵法律,守规则,懂规矩,有信用,讲情理。

为人之道在于在原则基础上有人情,也许这就是人类特有或是高于其灵长类动物的地方,人情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人之所以是人就是有“情”,一个“情”字囊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所有关系。圣贤用“道”与“法”来明确与规范这个“情”,让其形成规则与共识,人类社会才能长久。韩非子//www.58yuanyou.com告诉君主在法规的原则基础上对臣子要有“原由网情”,体现出君主的胸怀与人文情感,切不能“苦不抚循,忧悲不哀怜。” 君主对臣子的劳苦不抚慰,忧伤不同情。这显然违背了圣贤的“道德”观,臣子劳苦忧伤需要君主的抚慰同情,君主的抚慰同情能使臣子恢复常态重获新生,这是“道”的体现。

同样,韩非子反对君主按自己的喜好心情对待臣子,心情好连小人都称赞,心情坏连贤者都骂,这是典型的情商低下。韩非子希望君主最好喜怒不露,依法治臣,这是“德”的表现,君主能容得下阴阳事物与事物的阴阳,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最好是在朝堂上无喜无怒,不露声色。关于这一点韩非子有很多论述,总之希望君主能像“道”一样:无形无相,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对于君主不善为人的结果韩非子举例说“使燕王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而燕不用而鲁不附。”意思是:假如燕王对内憎恨本国民众,对外喜爱鲁国人,那么燕人就不为他所用,鲁人也不会依附他。燕国民众是燕王的根本与存在基础,如果一个人忘了根本与生存基础就会灭亡。君主憎恨本国民众而喜爱外国民众,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结果就是国本民众不喜欢他,国外民众也不喜欢他。在现实中,有的老板为了讨好其它公司的老板,有意无意的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己公司的员工,夸奖其它公司的员工,结果就是让自己公司的员工讨厌,其它公司的员工也不喜欢,原因很简单谁会喜欢一个随意贬低自己员工的老板呢!

君主憎内喜外的结果就是“民见憎,不能尽力而无功;鲁见说,而不能离死命而亲他主。”意思是:燕人被憎恨,就不能尽力来求得功劳;鲁人被喜爱,但不能冒死罪去亲近别国君主。憎内喜外是君主最大的不善为人,憎恨本国国民,就不能与其和睦相处,就得到支持与力量,喜爱外国国民,同样得不到支持与原由网力量,结果就是孤家寡人。所以韩非子说“如此,则人臣为隙www.58yuanyou.com穴,而人主独立。”意思是:如果这样,臣子就成了缝隙一样的隐患,君主就会陷于孤立。隙穴,比喻感情上的裂痕和隐患。君主憎内喜外,臣子人心惶惶,自然与君主的关系出现裂痕,臣子有叛君的隐患。我们说人是群体动物,这是人类发展与基因决定的,一个人一旦陷入独立状态就会很危险,就像一个人处在危境一样。在隐患重重的朝堂君主孤立无援,如入险境。韩非子的结论是“以隙穴之臣而事独立之主,此之谓危殆。”意思是:用成了隐患的臣子去侍奉孤立的君主,这就叫危险。

【使燕王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而燕不用而鲁不附。民见憎,不能尽力而务功;鲁见说,而不能离死命而亲他主。如此,则人臣为隙穴,而人主独立。以隙穴之臣而事独立之主,此之谓危殆。】

为人之道,与人和善。和则与人无争,善则看人长处。世上最好的相处之道就是赞美,天地本不全,人自然不全,人人都长处也有短处,赞美他人的长处,是一种美德。中国ikazZiWk人最讨厌“那壶不开提那壶”意思就是不要揭别人的短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用危殆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9687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