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王昌龄的《从军行》意境高远,境像宏阔,可对于孩子来说背诵起来却有很大的困难。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熟悉王昌龄在诗中描写的景物,无法体会那种意境,也无法领悟诗作的情绪。对此,需要多花些心思来引导孩子。

配图来自网络

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在聊这首诗的助背之前,我们要先说个我在这里自创的词:借境。唐诗中很多精品诗句,寥寥数字,就能勾勒出一派万千气象。这些句子,或者是实写,或者是虚写,有的时候虚实相融很难分别。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义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可是古人无论是写境还是造境,都和现代人的生活相去甚远。比如李白的《忆秦娥》中有一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有一定传统文学基础和生活阅历的人读起来无不惊为天人。然而对于十来岁的小朋友来说,这就是天书了:夕阳里的宫殿在西风中一片萧瑟,哪来的气象万千百感交集?可是,如果我们让他原由网回忆在摩天大楼的楼顶眺望整个城市,或者在游乐场的摩天轮上俯瞰周围,或者爬到山顶时原由网骋目四顾的场景,他或许就能感觉到这种类似的情感。这就是我在孩子背古诗词时提倡的“借境”:人类的情感是共同的,千百年来没有什么变化,你要让他体味一种情感,需要把他放到和古诗描摹类似的场景中去才行。

配图来自网络

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回到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我们来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老实说,除了有些孩子可能去过或者路过玉门关外,这首诗描述的情况基本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无关。如果要实现助背,势必要用借境法,找到让他们熟悉的场景,来理解这种情感。

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先拿出王之涣的《凉州词》来做对比。“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的意境同样广阔疏落,境像和王昌龄的《从军行》有部分重叠,但主旨却截然不同:《凉州词》哀怨消沉,而《从军行》积极昂扬。而作为边塞的标志性景物,黄河、白云、孤城、高山、羌笛、杨柳、玉门关这些词都是热门词汇。孩子之前学过这首《凉州词》,马上就对王昌龄《从军行》里的青海、长云、雪山、孤城、遥望www.58yuanyou.com、玉门关等有了一定的印象。当然,我明确告诉他,这里的青海指的是苍茫草原,代指西北边塞,而非我们现在的青海省,尽管青海省的原由网得名也多少与此相关,但王昌龄当时写的并不是青海省。孩子对此撇撇嘴,用个同情弱智的眼神看了我半晌。好吧,我承认我有些多虑了。

配图来自网络

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为了让他充分理解“青海长云暗雪山”里这个“暗”字,我拿出了带他去哈密巴里坤玩时拍的照片,让他直观的看到云层之下山峦明暗的变化,以及凝眸回望荒野孤城的孤寂与失落。

配图来自网络

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而对于“黄沙百战穿金甲”,我提醒他他回忆下那双穿破了的球鞋进沙子的感觉,这就是当时的边关将士常年征战衣甲破损的场景。当然,至于说盔甲被沙子磨穿,自然是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当我说到金甲只是代指盔甲并不是真的用黄金做的是盔甲的时候,孩子又露出了关怀弱智的眼神,不屑的对我说:要是都能用黄金给士兵发作战服了,还艰苦个毛啊,直接买买买啊!谈到楼兰的时候,孩子突然冒出来一句“鬼吹灯里的精绝古城!楼兰女尸!”好吧,这么想也没什么错,毕竟楼兰作为西域的指代,自然也包括精绝文明。不管怎样,孩子能记住就好。

配图来自网络

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在谈到这种不杀敌不还家的情绪时,我和孩子聊到最近的抗击肺炎工作。这是每www.58yuanyou.com天的新闻里都在播放的,孩子的网课里也有要学习的内容。我告诉他广大医护人员就是抱着这种必胜的信念在工作的。尽管一度医疗物资紧缺,防护服和口罩都供应不足,就像被磨破进了沙子的征袍,但他们却奋然逆行,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孩子这一次没有再鄙视我,反而沉默了一会儿,问我:“爸爸,这是不是虽千万人,我往矣?”我一愣,没想到他居然想起了孟子这句话,真令我惊喜不已。

配图来自网络

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经过这番介绍,孩子很快背会了这首《从军行》,这是这几天来他最快背会的古诗之一。孩子的长大,总是在一点一滴之间完成的,不是吗?

配图来自网络

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儿童的古诗自创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9427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