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绿树水中翠上一句

苏轼虽然以词出名(代表作《江城子》、《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但不代表他就不会写诗。只不过苏轼毕生致力于改变“诗尊词卑”的文学格局,所以大部分心思放在了创作词上。至于苏轼的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几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www.58yuanyou.com,淡妆浓抹总相宜”,都是苏轼留下的千古名句,我们耳熟能详。这两首诗写得已经够令人赞叹了,但要论神奇的话,可能还是比不上苏轼的另一首诗《题金山寺》,这首诗神奇在哪呢? 它顺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是天黑了。先来看看顺着读的诗文: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苏轼慕镇江金山寺的名气而来,微醉后赏了一番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经典回文诗。

《乐府古题要解》解释://www.58yuanyou.com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苏轼写的这种属于最难的“通体回文”,要求一首诗从末尾那个字按顺序往回读,照样能成一首新诗,且意思通顺。

岸边绿树水中翠上一句

可以看出,顺着读是“江天破晓”美景:原由网月夜下,江潮涌来阵阵巨浪,浪花拍打到岸边像是雪山倾倒一般;远远的江面上有一叶渔舟,舟上有人正垂钓着水中明月。江上的桥正对着金山寺大门,寺里的松树小路十分狭窄;寺门门www.58yuanyou.com槛和泉眼相对,石头上流过的泉水清澈无比。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东方破晓,绵延不绝的江边绿树迎来了天明,忽然焕发生机;天边云蒸霞蔚,晓日初升,江面上泛着金色波光,晴朗的一天开始了。我远远望去,江面上视野开阔极了,天上的云好像跟江水连在了一起,周围众多山峰青翠盈盈,几只飞鸿lOAGD轻快地掠了过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而反过来读,就变成了“月夜泛舟”美景:江面上几只飞鸿掠过,江边许多山峰围绕着,翠意盎然。水天一色、水接云,放眼望去,江水无穷无尽。正值晴好天气,阳光和云霞把江面也映得红了,江边的树被阳光照着,看起来也格外生机勃勃。

岸边绿树水中翠上一句

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石上,那泉眼正对着金山寺的门槛,寺内有松树小径,寺的对面就是江上的桥,一天时间过去了,日落月升,那月光格外皎洁,有渔夫趁着月色明朗出来垂钓,他所在之处离江河边可以打渔的入口还远着;忽然,潮水涌起,如同雪浪,带着倾山之势卷来。

这是一首内容、形式俱佳的写景诗,在苏轼笔下,它顺着读、倒着读意境不一样,更妙的是时间线也不一样,完全可以当成两首诗来赏析

作为汉文学的特殊表现形式,“回文诗”别出心裁、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玩“回文”游戏,个人遣词造句的功力,都在一句又一句的“回文”里了。

文章来源丨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编辑丨Lily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岸边绿树水中翠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844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