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虚实造句

不知虚实造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 古典诗词中的虚实结合的第二种形式:

物象为实,想像为虚。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www.58yuanyou.com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家通过画面上的物象启示观众,充分调动观众的想像,从而展现艺术的美好境界。

比如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齐白石画一对的鲜活的虾,除此之www.58yuanyou.com外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感到满眼碧波荡漾。

他们运用的就是留白的手法,使画面显得空灵而有韵味。同样,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们通过想像补充画面内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

不知虚实造句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诗:

寻隐者不遇

唐:贾//www.58yuanyou.com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翻译:在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通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而诗人们往往以此来抒发自己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趣和志向。

诗的第一句“松下问童子”,从表面上看是作者没有见到隐者,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而深层次上则渲染出隐者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致。

而诗的后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而意思却是层层递进,令人回味无穷。

不知虚实造句

我们看童子的第一次回答: 言师采药去。

在我国的古代,都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比如秦皇汉武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皇帝想长生不老,所以导致了江湖术士盛行,欺诈成风。但与秦皇汉武不同的是,隐居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

在隐者的生活中,悟道、养生与采药是构成隐者生活的主要内容。同时,对隐者说来,采药又www.58yuanyou.com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采药需要攀山越岭,是一项极好的体育锻炼。

所以,道行高深的隐者往往都是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所以“言师采药去”这一句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展示出来。同时,又包含了诗人访隐者而不遇的惆怅心情。

我们再来看童子的第二答: 只在此山中。

答案很明确,师父就在这山里。很显然作者在这里已经看到了希望,毕竟就在这山里,想必相距不远。

但是作者高兴的似乎太早了一些,童子紧接着给出了第三个回答: 云深不知处。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作者的希望算是彻底断绝了:因为这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隐者,这一次我算是见不着了。

不知虚实造句

围绕着童子的这三个答案,实际上有两条暗线在交织。

第一条暗线,是隐者的行为。他不在此地而在此山,但云深不知处,真宛如天外游龙,充分体现了隐者的风骨。

第二条暗线,原由网是诗人自己的情绪。它由惆怅再到看到希望,再由希望到最后的无望,可谓起起落落,五味杂陈。

年轻时的贾岛是个和尚,后来还了俗踏上了仕途,但仕途却始终不得意,因此非常向往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所以诗的最后两句 “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单单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同时反映了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人生境界。

这一首诗,作者重点写了童子的回答。而诗人“问”的具体内容却省去了。同时,隐者究竟是什么样子,作者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想像得出隐者的神采: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歇脚于山涧小溪之旁,闲云野鹤,自在逍遥。

在这一首诗里,诗歌里出现的物象为实,在物象的启示下所产生的想像则为虚。

这种诗歌中的空白艺术,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手法。

(未完待续)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不知虚实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7771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