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无穷上一句

□昂云

巢湖位于江淮,居皖中要冲,各种历史事件在这块土地交替上演,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大多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存在,譬如秧歌、倒七戏、传说故事,以及谚语、俗语、歇后语等等,尤其是俗语、歇后语,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真实反映了巢湖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俚语里的巢湖先人

康熙《巢县志》云:“杨于芳曰:有不同者,地也;无不同者,天也。夫人质因乎地,而性命于天。故彝伦民秉,尽人皆同,而风气习尚,不无少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巢湖地域先祖的“风气习尚”与外界是有区别的,这从巢湖人日常脱口而出的俗言俚语中能够窥探一二。

巢湖先人安土重迁。巢湖先人大多矢志农耕不改,注重经营自给自足、按部就班的小农生活,信奉“一生不出门是贵人”,不喜远途跋涉;加上过去世道较乱,“巢湖三百六十汊,汊汊有王八”,湖匪、山大王猖獗,出门谋利的人往往不能确保人财安全——“走马行船三分命”,风险很高。鉴于此,巢湖先人自己安乡守土的同时,还不忘忠告劝诫“不安分”的人:“远处摸鱼,不如近处摸虾。”提醒人不要“打了外面的麻雀子,丢了家里的老母鸡”。其实,“半夜起来下扬州,天亮还在屋后头”的情形,也一定程度反映人们受到劝说后的犹疑和徘徊。对于那些不听忠言、固执闯荡的少数人,巢湖先人一概冠以“劳碌命”,或者“春不作,下作”。在这种情况下,更不要谈论搬迁移民了,一句“搬家三年穷”即可将迁移念头轻轻打发。画地为牢,把自己固定在了周遭十来里的小圈子里,巢湖先人基本形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观念和乡邻关系,“家隔三五里,各处一乡风”也就不足为奇。当然了,巢湖先人如此自封自闭,也是迫不得已。人生于世,必得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地域、人文等各方面的环境相适宜才行。《汉书》有言:“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其为性情,均摆脱不了环境的约束。

巢湖先人未雨绸缪。虽与外界缺乏沟通,但巢湖先人通情达理、勤劳淳朴的民风却不输域外,至于有备无患、未雨绸缪也是独树一帜。农家厨房就在大屋内,柴草烧锅、井水做饭,存在安全隐患。巢湖先人终生恪守“穷灶门,富水缸”的生活原则。锅灶门前,一贯清理的干干净净,不堆积柴薪,以防灶火蔓延出灶门,引起火灾;与之对应,再累再忙也要保证水缸里井水充裕,万一厨房失火,能够迅速扑灭。这个原则很有哲理很有见地,它与“晴带雨伞饱带干粮”一样,是巢湖先人目光长远、防微杜渐的精明体现。类似的还有“穷家富路”www.58yuanyou.com一语,别看就四个字,背后的空间足够诗人和画家们驰骋遐思。它不但是数代人生活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睿智。尽管巢湖先人少有条件诵读四书五经,但是“话糙理不糙”,其俚语俗言不比孔夫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逊色分毫。至今尚且流传的“三年烂饭买条牛,三年硬饭卖条牛”、“稀粥烂饭小灯头,三年省条大牯牛”、“在家无新旧,出门穿破衣”,也都是巢湖先人“要想来日好,眼前多思量”的朴素思想和生活智慧,颇具现实意义。

今之巢湖民间,仍有许多旧年遗赠的俗言俚语,朗朗上口,富于生活气息。它们反映了先人的思想认识、处世态度和生活情趣。如“十字街卖鱼的,一条活的搭一条死的”,是巢湖先人对好与差、长与短、大与小等矛盾事物合理搭配的辩证认同;“亚父山的小刀戏,张口就来”,则说明巢湖先人望风采柳、劳作而歌,积极乐观……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传承的先人话语非但不会褪色,反倒历久弥新愈见鲜活凝练,令人听之受益,读之回味。

俚语检出二三句,揣摩内容胜书山

王充在《论衡书解篇》中写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老百姓是知漏者、知失者、知误者,巢湖民间那些精辟的俗语俚言歇后语,就是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经验的总结,凝结着老百姓的思想和智慧,值得平时用心领悟体会。

包家坊的大菩萨——招远不招近

包家坊,在巢湖北部的东黄山山麓,以包姓故事得名。至于包家何坊?暂不知晓。但那里的孵坊确实远近闻名,仅何氏兄弟开办孵坊的历史,已有150多年了。

东黄山山清水秀,因各个山衖都有泉水,又称龙泉山。自然环境优美,人多欣赏其独特风水,故山间也多寺庙庵堂,名气较响的有龙华寺、广佛寺、古人庵等,其中古人庵楹联:“龙头开古刹,鸡足望人天”。即是对风水环境的赞美。坐享东黄山地利的包家坊,也有一座寺庙,叫包家坊大庙,“包家坊的大菩萨——招远不招近”歇后语,源出于此。只是这尊大菩萨到底是谁,似是一个谜团。有人指认牛皋,说宋金柘皋大战时,宋军在石梁河获得“柘皋大捷”,包家坊周边至今还有岳家将牛皋的灵异传说;有人归于姚兴,说姚兴抗金牺牲后建庙祭祀……观其背景,均与宋金对峙关联,暗合历史www.58yuanyou.com,未必空穴来风。不论人们持有哪一种观点,都饱含着百姓对志士先烈的敬仰和追怀。

包家坊有“神灵最异”的大菩萨,却屡屡应验在合肥、滁州、全椒等外地香客的身上,致使名声在外。于是,巢湖北乡人叹息:“包家坊的大菩萨——招远不招近。”这里的“招”字,应作照顾、照拂、照应、关照来理解,与巢湖另一句歇后语“九华山的和尚——招远不招近”有所区别。“九华山的和尚——招远不招近”中的“招”字,应是招收、招徕的意思,意指僧源。

裕溪口的纤夫——搭到就背

巢湖属于长江水系,依赖湖区地表径流和降雨补充水源,水位季节性变化大。汛期,江水倒灌,湖水不得排泄,容易内涝;枯水期,水落石出,大量浅滩裸露,迟滞航运。这种看老天脸色的盈缩变化,对巢湖通江水道濡须河的航运影响特别明显。个别河段,如:东龟山与七宝山之间的濡须口,枯水季节若无外力,舟楫断难行驶。

东龟山,古称濡须山,原建濡须寺,存楹联“日曜三竿,到处湖光海色;峰青一点,飞来竹影松声。”现仅存明代魁星塔,俗作“龟山锥子”,为“巢邑儒学之巽峰”。七宝山,曾以“七宝烟霞”入选巢县八景,后颓废。曹魏时期,濡须山为东关,七宝山为西关,两关对峙为险,曹操屡屡出兵于此,均未逞其志,他在船头望着朝气蓬勃的孙权,怅然叹息:“生子当如孙仲谋”。前人龚相www.58yuanyou.com《过东关》诗“南北安危限两关,奔流一去几时还?凄凉千古干戈地,春水方生鸥自闲”即凭吊此事。

兵家相持的险隘转眼烟云落寞,水上运输的鬼门关“濡须口”屹立古今,始终是水上交通的瓶颈,必须借助外在的人力才能通过。于是,以背纤养家糊口的群体应运而生。当地至今流传“船过背纤石,家书报平安”。即由此而来。纤夫们风里来雨里去,一日重复一日、一代传承一代,默默地把背纤当作家传职业。但本土人民“性惮远涉、风俗淳厚”,习于农耕而耻于商贸等事,他们见到舟船习惯性地拉了就走,非但不讨论价钱,连人家走还是不走也不询问,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过往客商交口称赞曰:“濡须口的纤夫——搭到就背。”后来,发达的陆路交通取代了水运,且上下游先后建www.58yuanyou.com起了巢湖闸、裕溪闸,河湖水位常年保证通航,背纤行业彻底消失,唯余一两句俗言俚语,引人回味。

如今,濡须河讹传成了裕溪河,歇后语随之变成“裕溪口的纤夫——搭到就背”,让人误以为故事发生在长江边上芜湖北岸的裕溪口。而且该歇后语的性质也遭受扭曲,被等同于巢湖的另一句歇后语“西峰庵的裁缝——胡搭嘴”,用来嘲笑不分青红皂白接上话茬就乱说一气的人,成为奚落某些人多嘴多舌多话的代名词。“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果然可叹。

张家山的锣鼓——各敲各的

巢湖南部石壁山有一座朝阳庵,为明代宗教遗迹。是处群山环绕,溪声鸟语,置身其中疑似世外。清人陆龙腾触景撰联:“石瘦云肥,时看鹿踪来竹户;人幽山僻,莫教渔艇问桃源。”元明之际,张氏先人为避战乱,选择石壁山为耕读家园:“张姓民人世居其地,因概名张家山。”

张氏族人在适宜人居的石壁山生齿日繁,先后修谱建祠以正源流、明辈分,祠堂每年祭祀时都例行唱戏。巢湖流域有望风采柳习俗,百姓似乎生来爱唱,所以本地既有秧歌、门歌,“民歌之乡”的称号着实经过官方认可;又有含弓戏、庐剧,“亚父山小刀戏,自原由网来腔”足以表明庐剧的起源。作为巢湖百姓的一份子,张家山张氏族人的歌唱传统,比其他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甚至在祭祀唱戏的基础上,自发组织成立了亦耕亦唱的宗族戏班——徽剧班,每当农闲或者邻村重大喜庆,均出场演出。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张氏祠堂还保存着一套可拆卸戏台与相关表演道具,锣鼓家伙,样样俱全。

“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唱戏离不开锣鼓,要用它们来开场、显示情节、烘托氛围,也离不开唢呐、离不开二胡,这些道具,张氏戏班一应俱全,这些技艺,张氏族内均有其人。歇后语“张家山的锣鼓——各敲各的”,就是说他们能够做到按职分工、各司其职、互不干涉,配合得非常默契,显示张家戏班是一个成熟的戏班、一个走上了轨道的戏班,不是民间所谓的草台班子。不知何年何月,这句原本褒义的歇后语蜕变成为贬义词,被用作贬斥各自为营、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的思想和行为。

笔者近年曾于银屏秀芙一带游历,见过旧貌仍存的张氏宗祠,目下巢湖难得的老祠堂之一,甚是喜爱。不意之间,听闻了本土歇后语“张家山的锣鼓——各敲各的”,尤为高兴。对于这一句土语,笔者以为应该灵活运用。即强调分工时,就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刻意“各敲各的”,把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做好;强调合作时,就要注重大局意识,批评我行我素……如此,俗语自然鲜活。

店埠的西瓜——红到了边

巢湖与合肥自南至北以系列山丘为界,其中最著名的为浮槎山。浮槎山两侧自古亲近,互相之间仅以山前山后、山东山西、东大山西大山作为区分,店埠在山后。祖辈们讲,店埠过去是个非常繁华的地方,不比柘皋差。他们儿时听上辈人说过,那年打仗,长毛一把火把店埠烧个清净……“店埠出西瓜,‘店埠的西瓜——红到了边’,就是讲那里的西瓜好。”店埠的西瓜——红到了边,是巢湖北乡日常生活中,涉及山后的常用歇后语之一。

祖辈们谈及店埠滔滔不绝,讲到山后其他集镇,像指点自家门前。父祖辈到柘皋称为上街,去方老人洼称为上集。但上街限用于柘皋,上集则包括去浮槎山山后的文集、马集、阚集、高亮集以及西山驿。两地百姓互为集市,交易禽畜、农具、五福等各类土特、手工产品。市贸交流拉近了大山两侧百姓,使得民风人情日益融合,互为婚姻在当地遂习以为常,童谣“粗布裹脚细布鞋,摇摇摆摆下山来”,即反映外嫁女子翻山回娘家探亲的情形。笔者习惯以“我是巢县柘皋人”自豪,也是祖上在融合的大环境下,从山后移居山前的结果。

地理相邻,民风相近,习俗相似,血脉相亲,若非口音上的差别,几乎难分彼此。所以,该地1949年设置肥东县时,归于巢湖地区管辖。当然了,两地农作物也基本相同。如大麦、小麦、水稻、山芋、棉花、花生等等;前面提到的西瓜,山这边的巢湖北乡也普遍种植,但面积不大,仅各家各户在田地拐角随意种二三棵,自家用。那种西瓜,不是现今市面上的杂交西瓜,而是所谓土品种,叫作马陵瓜,传说由朱洪武的大脚皇后马娘娘培育出来,属皇家贡品。偶然间,马陵瓜流落到了民间,在浮槎山一带演变成土特产品。

浮槎山下的马陵瓜,外皮青黑、内瓤红沙、瓜籽乌黑,深得百姓欢喜。其中,数店埠出产的马陵瓜质地最好。《合肥县志》有记载说:西瓜,以产店埠者为佳。店埠的瓜,脆甜、瓤沙、皮薄,百姓交口称赞,谓:“店埠的西瓜——红到了边。”此语在浮槎山两侧广为流传,近乎口头禅。后来,这个歇后语被用来形容某些走红的人一时炙手可热,红到了极致,借以讽喻当事人注意低调、不要过于张扬,暗含劝诫。这也是浮槎山百姓质朴谦恭的一种体现。

上述种种,只是巢湖百姓日常生活中庞杂俗语的一小部分。这些俚语俗言,尽管褒贬不一,却形神俱备、情态兼有,是巢湖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体现,是巢湖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巢湖风土人情的鲜活材料。巢湖地域文化的魅力,尽在村言俗语中。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魅力无穷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484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