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诗 经

园林绿化知识

在《诗经国风》的《豳风》、《秦风》、《周南》、《召南》,以及《小雅》、《大雅》诗篇中,有许多诗句描述了园林和人们对花卉园林的欣赏游览以及植树活动。说明园林绿化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

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人造园林景观

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今西安西南灵沼乡建灵台公园,《大雅灵台》“王(文王)在灵囿(“囿”,围起来的园子)”。园内“糜鹿攸伏”,“白鸟翯翯(白亮)”,“於牣(满)鱼跃”,“矇瞍奏公”,盲人乐队成功地演奏出美妙的乐章。孟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与民同之”。“灵台”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园”,而西安莲湖、革命、兴庆宫等公园,基本上仿照了“灵台”公园的模式。

《小雅鹤鸣》“乐彼之园”,园内“九皋(曲折的湖泊沼泽)”,“树檀(乔木)”,“其下维萚(满地落叶)”,“鱼潜在渊,或在于渚。”园后有山,悠扬的鹤鸣,“声闻天下”,真乃中国第一首山水田园诗!近几年,西安市民建议,对于深秋落叶(“其下维萚”),留出几条路不清扫,让人们长期观赏。这乃是三千年延续下来的欣赏习惯!

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朝初期,已有了岐山卷阿和临潼骊山风景区。《大雅卷阿》是写周成王出游的卷阿,《岐山县志》载,“卷阿”在今岐山县城西北20里的岐山山麓,今存周公庙。诗中描述,“飘风自南(南风习习)”,“梧桐生矣”,“凤凰//www.58yuanyou.com于飞,屏屏其羽”,成王“伴奂尔游矣(悠闲自得地游玩)”。

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花卉、树木和果园

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诗经//www.58yuanyou.com》中描述了百余种草及树木、果类,也多处综合性地提到了“草”,如《小//www.58yuanyou.com雅小弁》“鞠(多)为茂草”,《小雅湛露》“在彼丰草”原由网。而《小雅出车》中却用了“卉木萋萋”,以及《小雅四月》“山有嘉卉”,说明当时的“卉木”、“嘉卉”,已与一般草木有所区别,被视为绿色植物中的精华。这些诗句的描述,说明当时人们在看待树木花草时已经愈来愈侧重于观赏了。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妖艳),PGIILTHmKd灼灼(鲜亮)其华。”描述出嫁姑娘艳若桃花的面庞。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桃夭》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桃花比作少女的诗篇,实为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藤缠树在《诗经》时期,已经成了一道园林景观。《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萦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子出嫁后需像藤萝依附树木那样依靠丈夫,也借喻夫妻相爱、亲密无间。《小雅苕之华》载曰:“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国风陈风防有鹊巢》载曰:“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苕”即凌霄花,沿着《诗经》的河岸,凌霄一路盛开,逐渐被人们认识。现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里说:“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也是《诗经》花木寓意的延续。

写于公元前十世纪的《小雅采薇》“杨柳依依”诗句,尽显春日杨柳婀娜多姿的景致,乃不朽名句!有学者说,此句一经创造出来,便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再想不出更好的词来代替它。

不仅如此,《诗经》时期已有了果园。《郑风将仲子》中,有“将仲子兮,无逾我园”,“园”即是果园;《小雅青蝇》“止于棘”中的棘即为枣树;《秦风晨风》中的“树檖”意为栽培梨。《小雅巷伯》中有“杨园之道,猗于亩丘。”这是一处靠近亩丘的树园,并且有个名字叫“杨园”,是“杨家”的园子,还是以杨树为主的园子,虽不得而知,但是,它让我们知道,这也许是中国园子命名的开始。

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植树、纪念树及其他

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周时宫、庙均栽植树木。西周时官员上朝前必在殿外等候,“在外朝树槐棘以分朝臣品位”,“三公”位列三棵槐树下,其他官员列于“左九棘”和“右九棘”。一般认为,“朿”左右布局为棘(酸枣),灌木;“朿”上下重叠为“枣”,乔木。几千年以来,许多农户在前院和大门外栽三棵槐树,意为期望后代“官至三槐”。

《召南甘棠》“蔽芾(茂盛)甘棠”,“召伯所憩”,“勿剪勿伐”,“勿剪勿拜(瓣枝)”,因为辅佐周宣王而功绩卓著的召伯曾在这棵树下休息过,所以,百姓们相传保护。另外,陕西黄帝陵前的柏树,相传为黄帝手植柏;周至楼观台老子传道时期的古银杏树,生长了几千年。国内许多名胜古迹里的古树,都蕴含着名人的趣闻轶事,千百年来被人们景仰并保护下来,树与人的关系,是深植于我国百姓心中的无形信仰。

《小雅小弁》“维桑维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父母在房前屋后种的树,理应恭敬保护,借以瞻仰父亲,依恋母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经》时期,栽树已注意到了各种树木的生长条件。如《秦风晨风》“隰有树檖(梨)”,《秦风东邻》“阪有漆,隰有栗”、“阪有桑,隰有杨”,漆树、桑树栽在山坡,梨、栗、杨栽在坡下低湿地。现今,国内植树造林中“适地适树”原则,应该是几千年来的经验结晶。另外,周初已经开始对园林树木进行整枝、管理。如《周南汝坟》中的“伐其条肆”,意思是应该剪去树枝剪伐后发出新的丛生枝。而《豳风七月》也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的诗句,意思是剪伐长得过长(远扬)枝条,以保持树形圆满。千百年来,这些整枝、修剪理念人们一直沿用着。

部分信息来自:西安晚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诗经里描写园林风景的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4658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