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浩涆而皓溔上一句

坐落在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是一座名载《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的千古名山,是魏武帝曹操吟出山水绝唱《碣石篇观沧海》之地。数千年来,历朝历代出现了不少讴歌碣石山,或涉及到碣石山的诗词歌赋。

最早在碣石山留下诗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帝王——秦始皇,他在公元前215年北巡碣石时,令宰相李斯在碣石门刻下颂扬秦王朝统一中国业绩的镌铭,后人称之为《碣石门辞》或《碣石门铭》。只是,此铭仅是刻于碣石,并未描写碣石山的风光。在汉朝时,又有一些歌赋涉及到碣石山,不过,主要是作为“神岳”歌咏的,//www.58yuanyou.com如东汉著名学者、文学家班固的《西都赋》有“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句,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梁竦的《悼骚赋》有“临众渎之神林兮,东敕职于蓬碣”句(“蓬碣”指蓬莱与碣石,喻仙境神山),等等。

迄今为止,第一首描写碣石山一带山光水色的诗歌,当属曹操的《碣石篇》(一名《步出夏门行》,东府旧题,又名《陇西行》)中的《观沧海》。《碣石篇》为曹操“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碣石篇艳》)而作,《观沧海》为组诗的第一章,诗写得气魄雄伟,想像丰富,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碣石篇》的第二章《冬十月》、第三章《土不同》,也是写景诗,略逊于第一章;第四章《龟虽寿》则是抒怀言志的名篇,同《观沧海》一样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一个能拨乱世的英雄,还是开魏晋一代新的诗风的文学家。他自己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辞,其诗能够摆脱古典的束缚而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往往透着慷慨悲凉的气魄和韵调。他所作的诗全部是乐府歌辞,史家说他“御军卅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其中《碣石篇》属《相和歌瑟调曲》。《碣石篇》在晋朝时成了《碣石舞》的所奏歌辞。此外,相传陈、隋间的隐士丘明(494~590)传谱的琴曲《碣石调幽兰》(一名《倚兰》)亦源于此。

河汾浩涆而皓溔上一句

▲ 民国版《昌黎县志》所录秦始皇《碣石铭》与曹操《碣石篇》

在曹操之后,除晋朝的左思《魏都赋》中有“恒碣嵁崿于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句外,还有南北朝时庾信的《和李司录喜雨诗》有“海童还碣石,神女向阳台”句。“恒碣嵁崿于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是说山川大势,“恒碣”是指恒山和碣石山,语出《尚书禹贡》导山“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海童还碣石,神女向阳台”,喻碣石山为神岳仙境。此外,南北朝时曾在宋、齐、梁三朝为官,著有《晋书》、《宋书》、《齐纪》等史书,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的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沈约(441~513),曾写有一首题曰《临碣石》的五言山水诗:“碣石送返潮,登罘礼朝日。溟涨无端倪,山岛互崇崒。骥老心未穷,酬恩岂终毕。”彭城(今江苏徐州)官宦人家出身的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刘孝威 (496~549)亦吟有《小临海》:“碣石望山海,留连降尊极。秦帝枉钩陈,汉家增礼秩。石桥终不成,桑田竟难测。蜃气远生楼,鲛人近潜织。空劳帝女填,讵动波神色。”

到隋朝,被隋炀帝杨广拜为司徒,改封楚国公的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杨素(544~606)在《出塞》诗中有“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www.58yuanyou.com。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句,其中“碣石指辽东”,是在说碣石山的地理位置,恰在发兵前往的辽东的军事要道上。西汉学者桓宽的《盐铁论卷第十险固第五十》有“燕塞碣石,绝邪谷,绕援辽”句。

时至唐朝,“碣石”频频入诗,并又产生了直接描写碣石山的诗作。

唐朝时,“碣石”入诗始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春天,李世民率领大军亲征高丽时,禁不住引吭高歌,吟出《春日望海》诗: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轴,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出桑。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河汾浩涆而皓溔上一句

在这首诗中,“碣石”是与“秦皇”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代英主”的李世民路经古碣石之地,自然会想起登过碣石山,留下《碣石门辞》刻铭的秦始皇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壮举。当时,跟在唐太宗身旁侍中杨师道写有《奉和〈春日望海〉》诗:“春日临渤海,征旅辍晨装。迥瞰卢龙塞,斜瞻肃镇乡。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仙台隐螭驾,水府泛鼋梁。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搴旗羽林客,拔距少年场。龙击驱辽水,鹏飞出带方。将举青邱檄,安访白霓裳!”其中“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句,则有点实写碣石山景色的味道了。此外,唐太宗李世民的《辽城望月》有“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句,以“辽碣”指辽东和辽西大地。

唐诗中直接描写碣石山风光的是刘叉的《爱碣石山》:“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刘叉的《爱碣山石》,虽不能与曹操大气磅礴、气吞山河的《碣石篇观沧海》相比,却也有自己独特的风韵与情感,堪称古人描写碣石山的佳作。

唐诗中其它与“碣石”有关联的诗句,则有多种。一是主要是以碣石山点明地理位置的,二是直指或借指古代的军事要塞和战场的。如,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中有“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句,其中的“碣石”显然是专指作为主要战场的碣石山了;又如,卢照邻《www.58yuanyou.com关山月》中的“塞坦通碣石,虏障抵祁连”句,高适的《别冯判官》中的“碣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高适的《信安王幕府诗》中的“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云端临碣石,波际隐朝鲜”等句,杜甫的《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中的“人安若泰山,蓟北断右胁。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高视笑禄山,公又大献捷”,杜甫的《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中的“碣石岁峥嵘,天地日蛙黾”,杜甫的《昔游》中的“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杜甫的《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之三》中的“短衣防战地,匹马逐秋风。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等句,钱起的《送上官侍御》中的“碣石春云色,邯郸古树花。飞书报明主,烽火静天涯”,武元衡的《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的“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杨巨源的《上刘侍中》中的“曙华分碣石,秋色入衡阳”,姚合的赞颂“将军身在城,讵得虏尘清”的《赠卢大夫将军》有“苍鹰春不下,战马夜空鸣。碣石应无业,皇州独有名”等句。此外,还有以碣石山为北方的名山,用其泛指北方边远地区的,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斜月沉沉藏雾海,碣石潇湘无限路”,韦应物《弹棋歌》中的“岂如昆明与碣石,一箭飞中隔远天”等句,卢照邻的《明月引》中亦有“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浮云卷霭,明月流光。荆南兮赵北,碣石兮潇湘”句。这种用法也被后代诗人广泛采用,使得“碣石”几乎成了北国战地或远塞的代名词。

在唐诗中,也有把“碣石”作为神山仙境来记述的,如白居易的《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就有“海神移碣石,画障簇天台”句;还有像刘叉那样,也以“碣石”喻作孤傲的品格的,如贾岛的从弟释无可的《吊从兄岛》:“尽日叹沉沦,孤高碣石人。诗名从盖代,谪宦竟终身。”

唐朝以后,特别是辽、金时碣石山下的今昌黎县城成为营州城和广宁县城,乃至昌黎县城以后,在碣石山留下旅迹游踪的文人墨客越来越多,诗作也就越来越多了。但是,名篇留下来的极少,若说其中有一定影响的,当推明朝诗人李攀龙的《碣石篇》了。

河汾浩涆而皓溔上一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山东历城人,嘉靖进士,历任陕西提学副史、河南按察使等职。他生平嗜诗歌,诗以声调胜人,与谢榛、王世贞等称“五子”,又与吴国伦、徐中行等称“后七子”,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著有《古今诗册》、《李沧溟集》等。他在文学创作上倡导摹拟、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所作诗文多摹拟古人。他的《碣石篇》与曹操的《碣石篇》一样,共4章,为四言诗,很有古乐府歌辞的味道,兼有曹操诗歌的气魄,写得气势不凡,声响雄健,一时传颂甚广。其诗第一章为:

碣石中怒,沧海北倚。元气吐合,若偃若起。长风相薄,跳波千里。悬流冒颠,天汉外纪。地轴高标,毂转白日;与齐俱入,与汩俱出。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李攀龙在诗中将碣石山雄踞渤海北岸的非凡之势描绘得形象逼真,并把孤标傲世、异峰突起的碣石山喻为“地轴高标”,以至“毂转白日”,使得碣石山的气势强盛之貌跃然纸上,令人读后顿觉天高地远,海阔山奇,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无独有偶,与李攀龙同为有名的复古派后七子盟主的王世贞,也摹仿曹操笔意作有《碣石篇》,其摹作的艺术含量与李攀龙不相上下。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江苏太仓人,亦为嘉靖年间进士,得任刑部主事,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他平生善诗,好古文,在任刑部主事时即与人结诗社,与李攀龙、谢榛等称“五子”,又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之首。他在任刑部主事时,曾经奉旨巡行碣石山所在的永平府地区,并留有一些诗作。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版《永平府志艺苑志》辑有他的《卢龙署中偶成》、《卢龙署中有寄》;清朝顺治年间,时任永平道的山东莱阳进士宋琬在主纂康熙二年(1663年)版《永平府志》时,在《艺文下》加辑他的另外两首诗作,一为《永平道中》,一为其摹作的《碣石篇》的第一章《观沧海》。其《永平道中》为:“卢龙左冯翊,白马旧安西。浴日沧溟小,摧天碣石低。虎沉飞将羽,龙出慕容题。驱传令支塞,问津卑耳溪。荒祠孤竹并,让国大名齐。引首哀兵镞,沾膺愧马蹄。榆关秋一带,慎莫动征鼙。”其《观沧海》写得更有气势和风韵:“六神诸山,沦涟大壑。北风勃来,簸荡不息。帝命巨鳌,更负危揭。冠簪东出,以为碣石。烛龙双眸,以为日月。下苞苍苍,浩荡靡极。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颇令人费解的是,时隔110多年,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重修的《永平府志》,不知为何把王世贞这首《观沧海》载为曹操的另一首《观沧海》;而光绪版《永平府志》也以错就错,把王世贞的《观沧海》误为曹操的又一首《观沧海》加以转载,乃至今人多误以为曹操又作有另一首《观沧海》。山东莱阳人、清顺治四年进士宋琬(1614~1674),是清朝初期著名的诗人,善诗能词,与安徽宣城人施闰章齐名,当时即有“南施北宋”之称。他在任永平兵仆道时,曾留有不少诗作,其《云峰寺》、《宿五峰山》、《东五峰》、《西峰雨中》等诗碑现存昌黎五峰山韩文公祠。宋琬本身是诗人,距离王世贞在世的年代较近,按理他是断不会把王世贞的诗作搞错的,绝不会把//www.58yuanyou.com曹操的“遗篇”记到王世贞的名下。乾隆三十九年版《永平府志》把王世贞的摹作《观沧海》,张冠李戴到曹操名下,实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纰误。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留下名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押解到大都的路途,在吟《北行第九十二》时提到了“碣石”:“浮云连海岱,寒芜际碣石。落景惜登临,人烟渺萧瑟。”“浮云连海岱,寒芜际碣石”,其中“浮云连海岱”出自杜甫《登兖州城楼》的“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寒芜际碣石”出自杜甫《昔游》的“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文天祥在此,仅仅是在集杜甫的“浮云连海岱”、“寒芜际碣石”诗句,借以抒发见到北国山河以后的苍凉心境而已。此外,元大都宛平人、至治元年(1321年)左榜状元、翰林国史院修撰,累官至翰林直学士的宋褧(1294~1346),在其《燕石集》辑有《题道者山》:“元气肇融结,律兀蟠厚坤。蓬瀛讶虚无,五岳名号尊。兹山介平营,特与太古存。碣石拱其侧,水岩何足论。东北医巫闾,罗列为弟昆。境迥称瞻眺,多景移晨昏。烟霏杂草树,海气时吐吞。幽深閟灵怪,胜丽难具言。谓宜栖隐沦,秋鹤仍春猿。丛桂赋骚雅,萝薜相婵媛。顾此缁衣流,结构开只园。陈迹纷惚恍,纪载深本原。屡闻贤侯王,游观驻朱轩。从容乐觞咏,风日摇旌幡。我昔延佑末,东迈窥其藩。望望不原由网得登,予怀未能谖。于时秋雨霁,仰羡思攀援。谁为持此意,洒翰题空门。”

河汾浩涆而皓溔上一句

▲ 范志完《游水岩歌》拓片

明、清以来,描写碣石山风光的诗作留下来的较多,尽管其中不乏佳句,但多为一般的风景诗或纪行诗,超越前人的不多,除李攀龙、王世贞、宋琬等人的诗作之外,还有明朝徐学古的《秋日边报有警》:“秋气何萧萧,千山落木空。黄霾吹野戍,赤羽急山戎。碣石雕戈拥,榆关铁骑雄。将军频授钺,一战报重瞳。”明末范志完的长诗《游水岩歌》,清初顾炎武的长诗《永平怀古》(其中有“茫茫碣石东,此关自天作”句),等等,不一一赘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河汾浩涆而皓溔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4100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