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伊戚造句

西晋博陵公王浚——王浚这个名字,西晋就有两个,加一个博陵公以示区别。

王浚生于公元252年,年长刘琨19岁,不过出现在历史舞台中心时间比刘琨还要晚几年。之后,他们就一起成为西晋北方最重要的力量。直到314年,王浚被杀;之后两年,刘琨镇守的晋阳失守,318年被杀。有十来年,他们俩也是争来斗去的。不过,最后都没逃过悲剧的命运。

王浚最后一段时间有自立为王的打算,在晋王朝的评价体系中被贴上了不轨的标签,各代史//www.58yuanyou.com书基本也是一样的视角,所以比起刘琨来,王浚的历史名气要差很多。

史书上,臣与不臣是一条红线,一旦越过了,想博得好名声就很难了。但具体的历史处境里,处境不同,其实很难一概而论的。这句话,不关王浚的历史评价,只是一个感慨。

王浚,字彭祖,出自著名士族的太原王家。太原王家出了很多人,从东汉开始,一直到唐。绵延这么长时间,以至不少人冒名攀附//www.58yuanyou.com,可见其影响之深。不亚于刘胜这样的皇族。

王浚是个私生子,一直不怎么入他老爸王沈的眼。一直到王沈去世,王沈没有继承的子嗣,亲戚们才想起来有个王浚,继承了博陵公的爵位。

他的父亲王沈也值得提一下。和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的被杀有关系,这事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被演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就是这为皇帝对着王沈说的,只不过王沈没跟着皇帝去讨伐权臣司马昭,而是跑去了司马昭那边告状。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原文:《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已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裴注:“《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待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曹髦见自己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于公元260年(甘露五年)五月初六夜里命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王沈、王经、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黜的耻辱,今日我将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去讨伐他。”王经劝阻,曹髦从怀中拿出黄绢诏书扔在地上说:“这样就已经决定了,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不一定会死呢!”说完就进内宫禀告郭太后。王沈、王业跑出去告诉司马昭,想叫王经与他们一起去,但王经原由网不去。之后,曹髦被弑,王经也被杀害,王沈却因此立功,被封为安平侯,食邑二千户。

而王浚在这方面比他老爸更识时务,而且走的更远。先是参与杀害“不是肉糜”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贾南风于元康九年(299)废太子司马遹后,于次年将司马遹幽禁在许昌的宫殿中,并下旨王浚协助她派的宦官孙虑毒杀司马遹。”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八王之乱,王浚深深参与其中。赵王司马伦胁迫晋惠原由网帝退位自己当皇帝之后,王浚支持司马伦。齐王司马囧的三王(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隅)为首讨伐司马伦时,王浚没收了所有发往幽州的讨伐檄书,令幽州境内人士都不能支援。因为此事,王浚与成都王司马颖结怨。

永兴元年(304年),河间王司马颙和司马颖联手攻洛阳,最终击败并杀害当政的长沙王司马乂之后。司马颖任命右司马和演为幽州刺史,密令刺杀王浚。和演不但没杀成王浚,反被王浚所杀,整个事情很有戏剧性。这样王浚和司马颖结缘更深。

【和演暗杀王浚事件的反转】

永兴元年(304年),司马颖掌控朝政之后,以右司马和演为幽州刺史,并且密令和演刺杀王浚并吞并他的部众。和演于是勾结乌丸单于审登,乘一次与王浚同游蓟城南边的清泉时刺杀王浚;但当天下雨令兵器全部沾湿,计划失败。事后审登认为计划不成是因为上天帮助王浚,于是决定改站在王浚那一边,并把和演的意图告诉王浚。王浚于是与东嬴公司马腾秘密起兵与审登围攻和演,和演被逼投降,王浚于是杀死和演,自领幽州。

王浚联合之前被成都王司马颖打被的司马越的弟弟东嬴公司马腾、鲜卑段务勿尘和乌桓羯朱,联合讨伐掌控朝政的司马颖。因手握乌桓骑兵,和战斗力很强的鲜卑段氏,连连获胜,占领司马颖经营多年的邺城。逼的司马颖从邺城逃回洛阳。

之后,永兴二年(305年),王浚与范阳王司马虓推司马越为共主,成功迎接被劫持到长安的晋惠帝返回洛阳,奠定了司马越成为“八王之乱”最后胜利者的基础。

之后,王浚面临的威胁变成了逐步崛起的后赵创始人、羯族领袖石勒。虽//www.58yuanyou.com然,多次大败石勒,但石勒巧妙的利用了王浚依托的鲜卑段氏的内部矛盾,消除了王浚最为依仗的力量。

【石勒巧用人质】

永嘉二年(308年),石勒侵袭常山郡,王浚领兵击破。次年石勒再攻常山郡,王浚派鲜卑骑兵支援常山,最终在飞龙山大败石勒,同年冀州刺史王斌被石勒杀害,王浚又领冀州。永嘉四年(310年),石勒攻襄城郡,王浚又派鲜卑段文鸯领骑兵营救,将石勒击退。王浚在晋怀帝被虏之后立军令,主征伐,并派督护王昌、中山太守阮豹等率诸军以及段疾陆眷、段文鸯和段末柸一同攻击在襄国的石勒。石勒虽然屡被击败,但还是能设计生擒段末柸。段部鲜卑见此唯有求和,段疾陆眷更送了马匹和金银作为礼品,又与石勒结盟,及后石勒又安抚了段末柸,不但任官亦将他送回辽西,令段末柸大为感动,对王浚亦渐见离心。

攻破刘希后,王浚打算再次讨伐石勒,于是命女婿枣嵩督诸军屯易水,并召合段疾陆眷一同进攻石勒。但段疾陆眷已多次违命,害怕应召会被诛杀;同时石勒亦以厚资贿赂,于是段疾陆眷等都不应召。王浚知道后大怒,利诱代王拓跋猗卢儿子,右贤王拓跋日律孙攻打段疾陆眷,但反被段氏所击败。

这期间,王浚与并州刺史刘琨,也因为地盘长期不睦,你争我夺。西晋的灭亡,回头看,不在自身力量的不足,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或民心失丧,而在于人人各怀心思,个个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之后,王浚因中原战乱,士族归附的很多,力量逐步壮大,有了自立的野心。而且为政苛暴,骂名也因此而来。

王浚的死,也非常的有意思,被收集到了著名的三十六计里面欲擒故纵的著名案例里,讲的就是王浚被石勒欺骗的事。之后王浚遇害。

史书用“自贻伊戚”来形容王浚,还是挺传神的。

【自贻伊戚】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诗描写一个因公外出办事的官员恋家的故事:他在二月份被派往西方处理政事。在遥远的地方,心里老是惦记家乡的亲人,从播种时节一直忙到收获季节还不能回家,心里堆积着无限的烦恼。

【释义】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相近词】自诒伊戚、自寻烦恼、自贻伊咎

自贻伊戚造句

【石勒欲擒故纵除王浚】

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自贻伊戚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2249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