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昔日一片垃圾场,封场之后华丽变身,种草、植树、开发成生态公园,那会是怎原由网样的一幅景象,今天一起来看看。

美国:封场覆盖建公园岛

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佛来雪基尔斯

斯坦顿岛是美国纽约市的5个行原由网政区域之一,全球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佛来雪基尔斯就位于此处。这个垃圾场面积达800余公顷,自1948年启用,是纽约最主要的固体生活垃圾填埋场,曾经形成了6座垃圾山。如今,这里已被规划建设为公园岛。

德国汉堡:垃圾山变身“能源之丘”

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能源山上的“原由网空中走廊”

二战后,位于德国汉堡威廉斯堡东北部的平整草地不仅堆积了大片建筑废料和民用垃圾,后来更是填满了各种工业废弃物。最后,政府出面喊停,垃圾山变身为汉堡的“能源之丘“,长约千米的空中走廊更为游人提供了俯瞰汉堡市区的绝佳视角

如今,这座能源原由网山向公众开放面积约22公顷。入YXTHuAI夜,高约40米的能源山亮起环山照明灯,为易北河岸的夜景增添了许多光彩。

以色列:Hiriya垃圾山上的“城市绿肺”

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Hiriya

赫利亚(Hiriya),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东南部,从1952年起就建有垃圾填埋场,经年累月,这里埋了数千万吨的垃圾,一度成为高逾80米的垃圾山。这座垃圾填埋场于1998年关闭。2005年开始建设公园——阿里埃勒沙龙公园,计划于2020年建成,目前大部分土地已经被绿色植被覆盖。公园的部分设施,例如环保教育展馆、自行车健身车道、小型动物园等现已对游人开放。

新加坡:人工海堤围建填埋场

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实马高岛

距新加坡本岛以南约8公里的实马高岛,是不少新加坡人周末踏青的选择地。这里的吸引力不仅源于各种珍稀动植物,还源自它的传奇之处:以优秀生态环境著称的垃圾场——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1999年启用,全国90%的垃圾在此处理。

小岛附近种植了两片红树林,不仅能保护岛上的野生动植物,还能起到环境质量告示牌的作用。如果树叶脱落或变黄,就说明附近的水质有所变化,海水可能受到垃圾污染。

上海老港:填埋场上是7600亩森林

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作为上海垃圾处理系统的一部分,老港固废基地肩负着上海市70%的生活垃圾处置任务,每天处置1万余吨。过去两年中,老港对垃圾填埋场实施土壤改良、地形微整,昔日恶臭扑鼻的填埋场已变成满眼葱茏的树林。

今年年底,经过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后,老港固废基地将成为上海市首个以“环保再生”为主题的郊野公园。

悉尼:填埋场变身水资源管理公园

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公园全景

悉尼公园的基地曾经是工业用地和垃圾填埋场,人们经过努力,终于将其转变成了占地44公顷的公园,对促进悉尼东南部的社区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内容来自固废观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垃圾场的环境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0592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