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百姓苦的上一句

兴百姓苦的上一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通俗易懂,却残酷又真实,令人震撼,读之难忘,久久不能平静。它出自元代张养浩的名篇《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原由网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www.58yuanyou.com躇。(踌躇 一作: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张养浩,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品德高尚,在路上看到别人掉钱了,赶忙捡起来追着赶着还给人家;而且读书刻苦,父母怕他太勤奋还制止过他,他却下有对策,"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更难得的是,成年后的张养浩官职很高,却不改初心,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为民除害。《元史》记载他:"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他辞官十年后,老百姓还在为他歌功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张养浩以60岁高龄出任救灾,后来目睹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有感而发,写下这千古名篇。不久,就因过度操劳而殉职了,谥号"文忠"

兴百姓苦的上一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好像聚集在一起,波涛汹涌如同怒吼,潼关之路内连华山,外接黄河。

"聚"之一字,化静为动,使得诗句更加有画面感,突出了潼关层峦叠嶂、山势险要的特点。

"怒"之一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波涛"以人格和情绪,生动有趣。其实,不是波涛在怒吼,而是作者觉得波涛在怒吼。

潼关历来是兵家要地,这里发生过很多战争,看着眼前雄奇险要的山水,作者仿佛穿过了历史的河流,看到了一场场血腥残忍的战争。而"峰峦"和"波涛",则是这一幕幕历史的见证者。

兴百姓苦的上一句

眼前,青山依旧在,而舞榭歌台,却早已被雨打风吹去了。

"望西都,意踌躇"——看着西都长安,我不禁思绪起伏,感慨万千。

西都长安,曾经是大秦和西汉的京城。只不过如今,这两个辉煌的王朝却已经不复存在了。

"意踌躇"仅仅只有三个字,但是内涵却十分丰富,可以带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兴百姓苦的上一句

也许,张养浩是在思考,秦汉那么强大的王朝为何也会灭亡?如果这样,自己的朝代肯定也不会千秋万代吧,那么自己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他的脑海中的闪过秦始皇、汉高祖这样的开国皇帝原由网,想到白起、韩信这样的战神居然被君原由网主怀疑,想到商鞅的变法,想到贾谊的上书……

当然,他想得更多的,恐怕是历朝历代百姓的生活状况吧!

毕竟,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谓是点睛之笔。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经过秦汉遗址时,我感到十分伤心,历史上的万间宫阙都成了泥土。

本句中,"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与"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形成了对比,大自然的山河依旧,而历史上的豪华宫殿却已经不复存在。说明世事无常,人生如梦。

兴百姓苦的上一句

一方面,他为秦汉这样盛世王朝的灭亡而伤心;另一方面,他为建造这些宫阙的百姓伤心,当初原由网被压榨血汗的成果,如今都面目全非,化为泥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朝兴盛,苦的是百姓,王朝衰亡,苦的也是百姓。

这一句是千古名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历史上百姓生活的异常艰辛。如果不是真心忧国忧民,爱民如子,是很难发出这种催人泪下、令人揪心的感慨的。

王朝兴盛的时候,大兴土木,享乐的是皇族、贵族、官僚,流血流汗的是百姓;王朝衰败的时候,战火连天,坐镇后方,疲于逃命的是特权阶级,当炮灰、被屠杀的是百姓。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百姓的悲惨遭遇,鲜明透彻,意义深刻,脍炙人口,引人共鸣。

兴百姓苦的上一句

怀古诗中,感叹王朝兴衰、时运不济,评论君王是非功过、得失对错的很多,但像张养浩这样心忧百姓的却不多。总觉得,张养浩颇有杜甫遗风,只不过,他的官职比杜甫高,文学成就比杜甫低而已。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兴百姓苦的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0445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