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性别的电影

关于描写性别的电影

在刚刚结束的第88届奥斯卡颁奖活动中,原本长时间被坐冷板凳的女性题材电影不仅“怒刷存在”,占据“最佳女主角”单元四席,还分别有两部影片强势提名“最佳电影”及“最佳导演”奖。然而,经历改变的不仅是数量。从人类历史上首位变性人的自我觉醒(《丹麦女孩》),到被拐骗少女和儿子的心灵逃脱(《房间》);从坚忍的女性同性之爱(《卡罗尔》),到末世背景下女性英雄的救赎之路(《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这些竞逐奥斯卡的电影少了男性视角的窥探、判定之眼,多了以女性为出发点的同理心的目光。

“碾压一切”的救世主被设置

成了一名女性

关于描写性别的电影

《丹麦女孩》

从第一次穿上丝袜,将纱裙比在胸前,变身妻子模特的那一刻,艾纳便开始模糊地明白,身体里的那个“她”或许才是真正的自己。电影《丹麦女孩》脱胎于根据世界上首位变性人生平改编的同名小说,艾纳便是这位在当时饱受争议的丹麦风景画家。

然而,在艾纳最终认清自己、做出前无古人的决定之前,他首先要面对的难题竟看似不值一提。那天,艾纳第一次以游戏的心态扮作女装参加活动。高挑的身材、别样的风情为他带来了不少来自男性的回头率。他低头、害羞,浑zYSnzVWL身不自在。妻子则在旁边耳语:做女人,先要习惯男人的“观赏”。这样的观念在故事发生的上世纪20年代来说,并不稀奇。

关于“被凝视的性别角色”,影片还有另一处相关情节。艾纳的妻子戈尔达也是位画家,她的模特以女性为主,但也偶有男性,且但凡遇到,对方必定会要求“清场”。这还不算,对于从来习惯打量女性的男人们来说,被戈尔达这位女画家从头看到脚的滋味实在让他们坐立不安。

就像片中所讲,很长时间以来,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地位是如此普遍,她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很重要的条件是符合男性审美——长发垂肩、身材有致。久而久之,女性角色在大银幕上,尤其是商业大片中成为花瓶一般的存在,有时只是为了给男主角增加一条感情线。好像越是大众的东西,就越zYSnzVWL要为无处贲张的男性荷尔蒙做代言。

然而,横扫本次奥斯卡各大技术奖项的《疯狂的麦克斯》同样也是一部生猛的商业片,但它却将“碾压一切”的救世主设置成了一名女性。

关于描写性别的电影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

影片的故事在未来世界展开,水资源短缺引发了连绵的战争。“不死乔”在戈壁山谷建立了强大的武装王国,地球变成了血腥的杀戮战场。末世之中,几乎没人明白“生死”的真正意义。而女主角弗瑞奥萨便是“不死乔”手下的得力将士,她带着“生育者”们(专门负责帮“不死乔”生儿育女的年轻女性)叛逃,想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绿洲”。

弗瑞奥萨的扮演者是著名影星理查兹塞隆,连年被评为全球最美女性前十名的她在片中衣着腌臜,剪了几近光头的圆寸,还有半条臂膀消失在未可知的大战中。换句话说,电影将所有这位金发尤物“该有的”都捂了起来。在这一路的众多肉搏战中,观众丝毫不会因为她是女人而有任何违和感;且直到影片结束,她和男主角之间也“出人意料”地没有迸发出什么爱情的火花。你甚至会觉得:同样的角色,换一个男演员也未尝不可。在这部影片中,女性不再因为其生理特征而被眼球消费,她仅仅是作为一个末世英雄的角色本身而存在着。

“母性”在许多电影中深具

象征意义

关于描写性别的电影

《房间》

在很多女性题材的作品中,生育、母职等都是被广泛涉及的主题,这在今天我们要说的电影中也同样如此。《房间》改编自诱拐少女的真实案件。影片并没有悲悲戚戚地撕裂少女的不幸,而是用她5岁儿子的眼睛和口吻,温柔并倔强地讲述他们母子二人如何逃离魔爪,艰难适应外面的世界、重建心灵的过程。

儿子杰克的存在对他的妈妈乔伊来说是一个苦难和希望的共同体。他是恶魔对自己犯罪的证据,却更是活下去的原因和支柱;他是自己花季少女时期的残忍终结,更是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性后越加坚忍的动力。

除此之外,“母性”在许多电影中还深具象征意义。《疯狂的麦克斯》这部充满末世救赎意味的作品在很多设置上颇值得玩味。在“不死乔”充斥着“战争男孩”的王国里,除了弗瑞奥萨一人之外,女性要不就作为“生育者”,要不就作为“奶妈”,极具//www.58yuanyou.com病态。

然而,弗瑞奥萨带着“生育者”们一路逃亡,最终发现,让她豁出性命也要带着大家前往的“绿洲”,如今却已然变成乌鸦横行的沼泽,她的族群也仅剩几位妇孺老弱。而她们唯一//www.58yuanyou.com视作珍宝的东西,却是很久以前留下的生命迹象——树种、花种和草种。想象中的乌托邦不复存在,弗瑞奥萨从痛苦中恢复理智,听从劝告,带着种子杀回了“不死乔”的基地——黄沙漫漫,只有那里才有孕育生命的希望。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不死乔”那看似坚不可摧的武装王国,其致命弱点却被弗瑞奥萨抓住了——带走了“生育者”,生命都将无法延续,“不死”也将是笑谈。而在浴血奋战的途中,手捧种子的老妪即便已然身亡,却仍因抱稳了生命的希望而含笑。这一趟救赎之旅,不是传统意义上对强权的浪漫主义逃亡,而是女性自知的,打破旧制度、获得新生的直面与抗争。

性别角色和性向的流变性

能被大家认同吗

看过《丹麦女孩》的观众,可能很多都感动于艾纳完成变形手术后,虽饱受身体的痛苦却无比欣慰的那句话:“我终于能彻彻底底地做我自己了!”此时的艾纳,终于获得了作为一名女性的身心灵的统一。虽然仅仅4天后她便因为排异反应而去世,但哪怕这短暂的对于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对她来说也是莫大的快乐。

女性性别除了需要来自女性自身的认同,来自他者的对其社会角色的认同也在不断地经历着变化。这从众多电影的视角中就可见一斑,尤其是在女性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中。曾有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末路狂花》,讲的是两位女性在遭受丈夫的压抑和忽视、陌生男子的欺骗和凌辱后意外杀人,最终开车坠崖的故事。影片结尾将二人坠崖的镜头表现得极具诗意,寓意她们终于摆脱了“男权”社会,即便结束了生命也无比恣意。但归根结底,《末路zYSnzVWL狂花》还是把女性置于被同情和被迫选择的境地。

关于描写性别的电影

《卡罗尔》

而同样是女同题材,获得本届奥斯卡提名的《卡罗尔》,镜头极尽柔美,刻意用模仿女性目光的视角打量和欣赏身边的人。事实上,片中的两位女性并不“缺爱”:一个有迁就她的丈夫,另一个有着众多追求者。她们之间感情的滋生没有外界的逼仄,也没有男性的霸凌作为借口。她们相遇、遭遇挫折、克服压力而选择彼此……全世界仿佛只剩她们二人,一切男性角色甚至只沦为脸谱化的呈现——虽然这可能算是电影中性别视角相对于之前的矫枉过正,但也足可以作为女性社会角色演进的一项凭证了。

如今,男女角色和视角在电影中的界限可能越来越模糊起来:《丹麦女孩》中,妻子在后半段剪去了长发,不但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成为艾纳的精神支柱;《疯狂的麦克斯》中,能打能杀的壮汉麦克斯隐晦锋芒,把垂死英雄的角色交给了弗瑞奥萨,自己却反而充当起了为她输血的治愈者。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中,我们都已经开始承认性别社会角色的多样化。而性别角色本身和性向的流变性,是不是也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呢?

文/健康报记者 魏婉笛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关于描写性别的电影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004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