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践单位评语怎么写

本文授权转载自悦惠合作伙伴——晔问仁医

上海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的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当时中国人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孙中山纪念医院,后更名为中山医院。解放后曾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1年改用现名,沿用至今。1991年12月经卫生部批准,成为上海市第一批三级甲等医院。

中山医院门诊夜景

经过80年的发展,中山医院本部目前占地面积96501.6㎡,总建筑面积324278.2㎡,核定床位1905张。2016年门急诊就诊量380.71万人次,出院病人13万人次,住院手术病人8.4万人次www.58yuanyou.com全院职工40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高级职称近600人。

陆炎

这是一块有使命感的拼图

人 物 介 绍

医院实践单位评语怎么写

陆炎,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研究员。主要从事肝脏糖脂代谢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并主持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工作期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CI、Cell Metabolism、Diabet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多次在中华医学会全国内分泌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糖尿病学术年会上开展专题报告。

采访笔记

面前这个年轻人,不是临床医生,是科室一位研究员,他整天打交道的,不是病人,而是生化检验仪、免疫检验仪器、微生物检验仪,当然,还有用来做实验的小动物

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研究员陆炎,主要研究肝脏糖脂代谢的调控机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荣誉称号基金并主持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一个研究员,最大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自己。”他说,从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天,就在与时间苦熬,不知道哪一天可以有怎样的新发现,而也就是在那一天开始,他必须说服内心的自己,这是你自己选择的生活,不要埋怨,不要焦虑,不要慌馁。

事实上,他还年轻,刚跨过而立,有自己的心事和目标。“最开心的是,终于发现哪种基因、蛋白同肥胖,或者糖尿病有关,而这在之前的文献上并未报道过。”

他坦言,那时候的内心是喜忧参半的,他必须抑制狂喜,“最怕接近研究尾声时,甚至是论文正在划上一个句号,天方破晓,突然发现当天的文献,赫然已经有一篇影响因子高的同一类论文,此时的打击是巨大的,如洪水滔天一般的崩溃,沮丧。”但是,研究还得继续,他说,这就是生活,总得学会与之妥协,言和。这些年,他学会了写词,在困顿或喜悦时原由网,可以寄情鹧鸪天,水调歌头,满江红。

七八年来,差不多以每年一篇的速度,他的研究成果出现在影响因子高的SCI,也拿到了不少荣誉与研究基金,他说,最希望看到,研究的课题能有朝一日转化为临床,从药厂到病房,到药房。“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研究员最美好的愿景,毕竟,这条路上充满未知,不确定性,还没走一半,孤独或者诱惑就把许多人毁灭了。”

看得出,他对工作有嗜好一样的热忱,可以每天泡在实验室直至深夜,可以每天花三四个小时读文献,可以一有空就同临床医生谈谈疾病,病种,和病人,他的身上自有一种沉静的力量。

“我所历练的,都是一个研究员最应该具备的素养,与临床医生相比,我也有我的成就感,在于日常的充实和满足。我对研究生化是着了迷的,你永远不会想到,两种司空见惯的元素,一旦环境发生冲突,撞在一起会衍变成什么,参破未知奥秘,揭开哪怕冰山一角的真相,这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至今我都有火一样的热情。”

我问他,你觉得在科室的角色是什么呢,怎么定义自己呢?他的回答出人意料:我喜欢读金庸的武侠,你知道我最喜欢哪一部作品?天龙八部。其他作品都是一个主角,韦小宝,张无忌,令狐冲,胡斐,但这部小说不是,乔峰,段誉和虚竹。

“对科室来说,研究员是拼图中的一块,即使再小,再不起眼,没有这块拼图,学科发展就不完整,更何况,这是一块有使命感的拼图。”

医院实践单位评语怎么写

口述实录

1

研究员的自我修养

唐晔:您好,请问研究员在科室里是一个怎样的定义呢?

陆炎:顾名思义,研究员就是做研究,搞科研的。大家可能对研究员这个“角色”比较陌生,其实,对于一个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是离不开这个群体的——医教研缺哪一块都不行。我平时的工作,就是带着学生做课题研究,研究方向更偏向于临床——基于临床问题作出假设与前提来开展研究。比如,通常会选取一些模拟疾病的动物模型,用一些技术方法(比如说芯片方法,测序方法等)通过实验,发现新的致病基因,然后再做功能试验,来验证致病基因的确跟疾病有关。

研究员理想化的状态是,能通过研究揭示临床症状背后的机制与原因,并且反馈到临床,服务于临床,最终能为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些新的线索,为临床医疗提供帮助。

我认为,如果科室是一张图画,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块拼图,与其他职能的同事一样,相互交流与融合,最终拼成完成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每一块拼图都是不可缺少的。

唐晔:那么,对于研究员本身来说,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陆炎:第一,最新的国内外文献,必须及时跟踪国内外的最先进的研究报道——这是我们一项重要的工作,哪怕下班之后,还是会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文献,我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在类似PubMed这样的数据库里精读1-2篇论文,泛读10来篇论文;第二,跟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大家研究方向不同,通过交流合作,可以开拓新思路,我们科室每周都会有这些活动,通过互相讨论,彼此取长补短;第三,了解临床疾病。我们虽然不直接跟病人接触,但还是要跟疾病打交道的,我的研究以疾病为对象,所以对于疾病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通常,这些知识是通过课堂学习、跟踪文献、参加会议、或者跟临床医生沟通获得。

唐晔:作为研究生导师,您会怎么要求您的学生?

陆炎: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要求学生首先要勤动手——所有研究课题都需要实验去验证;其次,要大量阅读文献。我们做课题之前,会有一个大的规划,相当于盖房子之前的规划图纸,先商量好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大的研究框架,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可能通过实验发现想法是不成立,那就要根据实验结果,再通过研究文献等考虑转换方向。

唐晔:怎么来看研究员这个岗位的价值和意义呢?

陆炎:坦率说,这个岗位,很多时候并不能为科室带来直接的效益。但是,科研成果一旦转化应用于临床,它对于国家与社会的效益是无穷大的——虽然转化需要耐心与时间,需要坚持与等待。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会思考两个问题:一、能不能转化为临床——制成药品;二、如果可以制成药品,需要多久才能上市造福百姓。

其实,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医院里,有很多以科研为任务的人员。所以,对未来大型医院来说,会担任引领医学科技发展潮流的角色,而不仅仅是看病。

2

科研与成果

唐晔:目前,您主要研究什么呢?

陆炎:我是2006年来到上海,攻读李小英主任的研究生,2008-2009年开始研究肥胖,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疾病背后的病理生理引发机制。目前,课题名称是《肥胖以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肥胖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疾病,广义上的结论大家都知道——遗传因素加环境因素导致了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看到原因背后更深层次的分析,比如分子机制——前段时间的一些研究,发现了一些基因或分子,可能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唐晔:这些可以转化到临床吗?

陆炎:打个比方。我们在前几年做的一个基因研究叫做FXR(作为一种胆汁酸激活的核受体,通过调控一系列基因,在胆汁酸代谢、脂代谢、糖代谢、肝脏保护、肠道细菌的生长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时发现,FXR可以改善脂肪肝,还可以改善糖尿病。现在,已经陆续有一些药厂研制了FXR的激动剂,发现它的确可以改善动物的脂肪肝等症状,开始慢慢将这些药物往前推,最终将药物用于人体。

比如,美国生物制药公司Intercept已经开发了一款肝病新药奥贝胆酸(Ocaliva),作为FXR基因的激动剂,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抵抗,也可以改善其它肝脏疾病。2017年已经进入三期临床了,效果非常好,研究已经发表在《The Lancet》。(《The Lancet》(中文译名《柳叶刀》)杂志是目前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也是影响因子最高的SCI刊物之一,其在医学界的影响甚至超过了《Nature》和《Science》。)我对这个药物是有很大的信心和期待的,应该很快就会在中国上市。

唐晔:您目前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陆炎:最大的困扰在于,怎么把研究工作做得更好,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目前评价的硬指标就是发表高质量论文,比如《nature》、《science》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3

生物医学研究充满奥妙

唐晔:谈谈您的学医经历好吗?后来为什么会走上科研这条路呢?

陆炎:我是1986年生人。读高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化学,化学成绩是全班最好的。高考时,父母要我去学医——大家普遍认为,无论怎样的年代,医生一直都会是被需要的。当时我对学医有些抵触情绪,我更想干化工。但最后,还是阴差阳错进了医科大学,这真是一种缘分。

大学一年级,很多同学觉得生化非常复杂、枯燥、昏昏欲睡——学生中流传着“四大名补”,生化就是其中一门。但我觉得生化特别有意思,全班一百多人,我是唯一一个生化考了90多分的人,剩下的都是七八十分。就因为对生化感兴趣,考研究生的时候,我偏好研究与基础课程方向,当时发现内分泌这个领域对医生在逻辑性与思考性上的要求更高——内分泌最经典的就是各种调控轴,对整个内分泌系统的各种调控,所以,本科毕业后直接来上海读李小英主任的研究生。

当我真正踏入内分泌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这个系统太庞大,太复杂,尤其是代谢性疾病。毕业那么多年,前几天跟李主任讨论我们最近开展的一个课题时,当时觉得做得特别漂亮,但讨论的过程中,又发现有很多地方没法给出一个清晰明了的解答。

唐晔:从实习研究员到研究员,这条路径对您来说,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陆炎:我们是从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的一个过程。我们最大的工作成果就是将最终的研究写成论文,发表在SCI杂志上,级别越高的杂志越好,那么,这里的困难就不胜枚举了。比如,在投稿过程中,会被杂志社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与修回建议,用我们的词叫challenge,这段时间是非常难熬的。记得两三年前,当时将一篇研究论文投到《JCI》杂志上,杂志提出了几十条修改意见,而且给的修回时间非常短,那段时间,我天天晚上只有三四个小时睡眠,心理压力特别大,这是一个比较焦虑的地方。

另一个焦虑的地方是,我们很容易陷入科研成果被抢先发表的情境。科研界有一句话:只认第一,不认第二——这个规则很残酷——是谁先发现,谁就是王者。在这个规则中,亚军是最大的失败者。

我们最近有一篇研究论文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境,刚结束一个项目的时候,就发现国外实验室已经弄出结果了,而且论文已发表在了Cell上面。当时非常沮丧,但不能说我们的研究毫无意义,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研究有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仍然会去完善一些跟他们不同的观点,去修补。最终我们的论文也发表了,还发表在本领域较好的杂志上,虽然发表的内容在“第一新”方面不如国外,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

唐晔:成为研究员这段过程中,您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在哪?

陆炎:当我发现了一些新事物、新现象的时候,会感到很满意。举个例子,最近我们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基因跟脂肪肝关系非常大,然后我们用细胞、动物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的确跟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有关系。

唐晔:研究员的工作枯燥吗?

陆炎:我读大学时就特别喜欢生理、生化这些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探索性与思考性更多,而且我的性格喜欢尝试,做细胞或者动物实验与研究的时候,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去思考与尝试新的调整,甚至反着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被激发,被触动,不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这个过程让我很享受。

生物医学研究其实是充满奥妙的,生物医学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也是自然科学。但是生物跟物理化学不同,我跟学生说,在化学领域里,碳跟氧气发生反应,永远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一氧化碳,一个是二氧化碳。但在生物领域,如果把碳跟氧气放在一起,很可能会生成别的东西,你会发现新大陆。

很早以前,很多国外的生物科学家就已经开始回到物种的开端,做起了生物的起源研究,在一个“试管”里模拟地球最开始的环境,比如高温、高压等,然后在里面放入很多无机元素:碳、氮、磷等。他们想通过研究知道在这些条件下,这些元素合在一起能不能变成一个生命体,比如说,能不能变成一个细菌。我想,这些就是生命的奥妙和奇妙之处。

唐晔:从实习研究员一直到现在,您获得哪些成绩?

陆炎:到目前为止,我们课题组10分以上的影响因子的论文已经发表了7篇,可以保证每年一篇的速度。以我为第一作者的10分以上影响因子的论文大概有6篇;除了论文之外,就是课题方面,我们会拿到更多的国家基金、科技部等重量级的课题原由网;另外就是获得一些对人才计划的资助,这几年拿到了国家级别、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的各项资助基金将近300万。

唐晔:您有没有医学领原由网域内特别欣赏的人物?

陆炎:我被两个人震撼过。一位是我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见习时的老师许建明——别人的胸牌一般都是某某主任医师,而他的胸牌后缀是——教授,这在当时医院里是非常罕见的,我当时就想,这位医生一定学识渊博。果然,跟着老师查房的时候,他能将最基础的知识,从解剖、生理、生化、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干预,所有的内容系统讲授一遍,在他门下听一段时间,等于把整个系统知识梳理一遍了。许教授让我非常佩服。

另一位是现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曹雪涛院士,我刚来上海读研究生的时候,朋友带我去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现海军军医大学)参观,那里有一栋“红楼”,朋友说,这一整栋楼都是曹院士的实验室,我听了目瞪口呆,仰为天人。

唐晔:与临床医生相比,研究员体验成就感的机会是否会少很多?

陆炎:是的,临床医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对于这方面的挫败感是很强的。所以我对学生说,实验室是充满挑战的,做实验不可能次次都成功,很多实验都会以失败告终,但每个人都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和兴趣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不会觉得累。话又说回来,事实上,如果长时间没有出成就,真的会有很大压力。

唐晔:现在您30岁,如果再过20年,会怎么样呢?

陆炎:可能会一直走在研究员这条路上。最后能走多高,就要看自己了。

唐晔:临床医生需要人文情怀,研究员是否也需要?

陆炎:肯定是需要的。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是不可分割的,同样需要原由网想象力。像爱因斯坦,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出色的小提琴家。我个人喜好文学,以前写过中短篇小说,现在喜欢读古诗词,在朋友圈写点《西江月》《鹧鸪天》。

唐晔:您怎么评价自己的性格呢?

陆炎:比较安静,平淡生活。

唐晔:再来一次选择的话,您还会选择做研究这条路吗?

陆炎:是的。比起在中科院或者学校做科研,医院的环境非常适合我,我能跟临床医生交流,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不同角度的观点可以相互融合,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医院实践单位评语怎么写

悦惠将推出更多上海名医介绍

敬请关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医院实践单位评语怎么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6132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