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怎么说

经典电影《喜剧之王》里,周星驰作为一个跑龙套的,即便演个死人很多时候都没有机会,但在生活如此失意的情况下,他连睡觉前都要手捧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前苏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代表作)学习,而正是这其中巨大的反差效果使电影成为“喜剧之王”。

该书认为,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应该具备的是第三种层次——通过体验与共情来传达艺术效果。

或许你也经历过这样一些读研生活:看了一天的文献,眼睛干涩,做了一天的冷板凳,腰酸背痛,明明这一天已经筋疲力尽了,可到了晚上,偏偏是无法入眠;忍受着头发越来越稀少的烦恼,继续愁着越来越难发的SCI;长时间充满压力的实验循环和文献苦读引发了胃部等疾病困扰。等等。

套用《演员的修养》来看读研的最高境界:“当一个人想要领会重要的、隐秘的、深藏的思想和体验的时候,他总是离群索居,深思默考,极力要在想象中用字句来表明所想的是什么,所感觉的是什么。”

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怎么说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硕士生发帖子,自己喜欢的是编程专业,然而一直读的是电力专业,因而十分迷茫和痛苦,追问自己该怎么办?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废人”。可见,任何时候,研究生的自我成长和管理是必须的。

身边很多读研学子并不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热爱学术,只是觉得靠自己的努力可以有所收获。而事实上情况并不总是//www.58yuanyou.com乐观的,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为了保持自己的的教育优势和学历优势,更应该做好自我成长和自我管理。

清华博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而被高晓松痛批“有愧于清华”、“没有心怀天下”时,殊不知,迷茫才是散布在这个时代最浓重的“雾霾”。

归根结底,我们所受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根本没有把我们教育成对自己未来有想法,有思考,会规划的人,甚至连这样的引导都没有。当我们接受的教育只是教会我们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生活的更加美好时,学子们就需要自己找寻自我成长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了。

研究生的自我成长

1.管控自己

研究生有着较高的学历,是比较优秀的知识份子(读中学时,老师已经会说我们是半个知识份子了,读到研究生,应该可以算是比较优秀的知识份子)。尽管这样,因为很多研究生没有漂亮的履历,却有着在学校里积淀的“眼高手低”的毛病。很多在学校里表现优秀的学生,其实在社会上往往平平,因为曾经的优秀到优越感,让他们一开始就把自己放的很高,难免在实际工作中受挫,在社会这个不断洗牌的“棋局”中很难适GvdAKkNXU应。

一个自信有为的研究生,应该以社会为重新开始的起点,把学校里学到的方法,用于自己不断地成长和实践经历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保持警惕性和革命感,深挖自己内在的潜力,特别是知识积累的优势,将其与现有的工作结合。

管理学中有一套PDCA循环法,指的是反复进行“计划、执行、检查、改善”等改善。在研究生的自我成长规划中,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对自我进行“管控”

首先,要有计划性。读到研究生,发现很多都没有以前勤奋了,做事拖拖踏踏。一部分人还在焦虑和迷茫www.58yuanyou.com中度过,也有一部分人在每天愁发论文毕业的恐惧中度过。研究生既要做一个日常形成和安排的demo,长短期的都需要,现在也流行叫手帐。无论论文、项目还是实习,都应该在整个三年的规划中做好。

其次,要养成强的执行力。基于人的惰性本能,执行力是很多硕博为之焦头烂额的事情,很多人打开电脑相要写东西,总是会告诉自己先看一下今天的新闻,或者常去的论坛,再看看手机好友的消息,最后一整个上午就没了。“不去做”什么也不会有,“不去做”造成了一切痛苦的根源。学术是个脑力劳动,更需要意志力的驱使。提高执行力,需要突破自我,俗话说: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才是成长!

再次,对照计划和执行,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又称蔡加尼克效应),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个现象是由蔡格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当你对照自己的计划,发现图表还未绘制,关键实验步骤还未完成,你又会陷入焦虑、压力和紧张中。恶性循坏,会导致你的受挫感更强。明智的做法是,及时悬崖勒马,用尽全力追赶进度。

最后,不断予以反馈和改善。读研真是一场难打的旷日三年的战役。我读研的时候,也会为了项目、论文和其它任务而失眠,经常的情况是我会准备纸和笔放在我的床头,或者将手机的笔记页打开,躺在床上思考什么,就记下什么,有时候灵感来了,还能帮助自己写下一篇论文的提纲。再也没有比第二天早早爬起来,只是为了那篇行将完成的论文更兴奋的事情了,接近成功总是让人展现出更高的效率。

2.积极去争取

很多人说自己对奖学金不感兴趣,但你不知道,努力去获得一份奖学金你能从中提升多少。我们很多时候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就要学会积极融入。长江学者不是别人主动封的,据我了解,申请人要准备各种材料和答辩,还要应付各种审查。最后还得筛下一部分。争取与所谓的争强好胜,追名逐利毫不相干,而是说,要抓住机会,去做自己能够成长的事情,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很多机会和利益,不去追逐,你就不会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也就缺少前进的动力。就像我们读文献的时候,你应该时刻想着这篇论文与你的研究方向或者在写的论文有什么联系,否则,茫茫“论”海,你看多少年也看不完,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正确的研究方法,提取最关键的内容,才是王道。

3.走出去

不要总呆在校园里,试着去接触这个社会,和这个你们觉得陌生的社会来一次正面的接触。本科生还有gap year,读研的4个寒暑假相当于给了你一个gap year。当然有人会说,自己在实验室或者图书挂呆着,但个人认为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哲学上有个名词叫剧院效应,指的是当你认可了那种系统,你就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对外在事物或者自身行为进行自圆其说的解释。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最害怕的就是用这种有限的眼界和认知去看待身边的事情,自圆其说的进行“合理化”,这样会让自己事情办得不好,关系处理的不恰,付出相关损失与代价。

心理学上也有一个词叫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强调就是通过不断升级系统获知真相与解决。第一序改变发生在系统内部,第二序改变是从第一序改变跳出这个系统框架,用高级的方式处理问题。很多人形象的理解第二序改变为借助外力,其实,两个“序”的改变,都是认知的升级和格局的提升,随之带来自我决策或者系统性解决www.58yuanyou.com方案的优化。

走出去的三条通路:首先,你可以去旅行。这是最不需要成本的,住一次青年旅社,很可能就可以让你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做理工的,人文知识欠缺;做人文的,对数字却毫不敏感,这需要互相去补充。其次,还可以去参加会议。今年,我的一个985研究生同学已经准备了三篇稿子,分别对应三个国内会议,而且在不同地方,其中两个食宿都是主办方提供。平日里计划好自己的论文写作计划,等到会议来了,只需要拿出来就行(很多会议对研究生参会都有优待)最后,参加实习也是不错的选择。知识的增长只有和眼界同步才能以立方的速度让你获得成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得真知,见识一下职场里“光鲜亮丽”后的争强好胜、追名逐利,CBD里鲜衣怒马下的“都市猎人”生存法则。一个即使只是短暂的在职场中历练过的研究生,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都会有很大的改变。你我身边都遇到了太多工作了又来读研或者在工作却准备读研的人,他们都经过社会的霜刃,更明白知识和教育的价值。

研究生的自我管理

拿破仑说:没有什么比决策能力更困难,因而也更珍贵了。

我国的教育体制里面,学术研究这一块的本硕连接做的不好。本科的毕业论文草草了之,研究生的选拔也是以成绩为依据。使得初来乍到的研究生总是不会知道自己该研究什么。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不会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1.究竟选择一个什么研究方向?

有一个草坪铺路的故事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并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分明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此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可想而知。

具体到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是这样,在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张开你的所有触角,去看,去读,去感受,你会不自觉地爱看一些东西,那是你的兴趣,也是你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日子久了,也会出现几条路,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标。

我写过一篇文章,里面的方法适合选定一个研究方向后在进入这个研究领域的方法,即通过该领域的专业经典著作,时间要早,文献要经典,来理清楚这个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先前的研究大框架范围,这样就可以真实进入一个研究领域了。

多读文献和期刊,如果连图书馆专业刊物的摆放位置都不知道,就别谈自己做过学术。我甚至还记得本科时的学校期刊室的期刊摆放位置。

2.我究竟适合从事什么工作?

布兰登罗伊尔曾经提出一个“效用分析法”,用于各类决策,并且,他给出了每份职业的期望值(expected value,简称EV)的计算公式,即EV=效用(某种结果带给我们心理满足度)x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

举个例子:

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怎么说

假设读研后有三种选择,分别是:考公务员、进入高校和应聘企业。成为公务员当然是中国孩子的首选;其次是进入事业单位—高校;再次是进入企业(平均水平)。这时候,通过计算每份职业的期望值,可以得知,高校的期望值最高,就可以分析出理性的职业选择是去高校。现实情况也是,虽然你非常想成为一名公务员(因此效用界定为100)//www.58yuanyou.com,但公务员竞争压力大,需要准备专门的考试;企业的进入虽然比较轻松,但是并不是很合自己的心意(效用最低);而高校,进入难度居中,但是却比较符合研究生的心理定位需求(效用居上)。当然,每个人拥有的资源,获取信息的渠道,个人技能水平等都会有差别,其它社会因素也会有所影响。比如,如果你出生在一个从政的家庭,可能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政治上的东西,所以在效用和概率上都会不一样。同样,你的父母经商,开办企业也会对你的效用等产生影响。所以,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抉择。

另外的方法是,你可以找一张纸,将几个工作的优缺点各自写出来,如果哪一个缺点你不能容忍,那你就不要做这一行。如果都还可以,你就要给所有优缺点打分。优点打正分,缺点打负分,最后算算总分。如果分值差不多,还做不了决定,就想像一下,如果选择ABC三个工作中的一点,我会不会后悔,或许,你就能得出答案来。

总之,你要明白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大海里的鱼分为深海鱼和浅海鱼等,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喜好,并且无论在哪一个深浅,鱼儿都能找到自己的领地、食物和快乐。人又何尝不是这样。认识的人中,不乏硕博毕业之后回到乡下“种田养猪”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因为厌烦了城市的高节奏和高污染的生活,很多人也通过田园找到了商机,实现了人生财富理想。所以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外表西装革履、光鲜亮丽,实则步步为营、优胜劣汰的“都市猎人”;还是鲜衣怒马、行色匆匆的小资阶级;亦或是粗茶淡饭、快乐怡然的普通工薪阶层,你要有自己的定位和追求。

人生有很多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只是不同的路而已,苦难与甘甜也是相对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还是要遵从自己内心。

来源:募格学术

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怎么说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34762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