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昨天,我们推出文章为什么层次低的父母都喜欢玩手机?看完你就明白了!》后,有家长说我们竟然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如果现在有这样一个命题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特别重要。如果有0.0001%的人有胆量站出来否认,相信剩下的99.9999%的群众们一定会用唾沫淹死他。这个命题简直就是一个如真理般不证自明的事。

那么,家庭环境是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呢?家庭中有哪些合理的运行原则呢?家庭成员应该如何合理分工呢?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聊的东西。

今天要分享的内容较长,共9983个字

如果你是一个很关注家庭教育的父母,本文一定会给你很多启发

话题

起源

想聊这个话题起源颇早,在去年十一月十五号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教育理念的讲座(《思源之旅——学而思教育理念宣讲》),主讲人把教育理念的核心总结到了一个九宫格里面,其中就提到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后来我又看了李睿老师关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的讲座,这两场讲座让我感触颇深,于是产生了很强的动力想将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精华与大家分享。

教育理念这个九宫格十分高大上,感觉完全就是教育理念中的九阴真经,有一种参透其一便可秒杀众人,参透其二即可叱咤教育圈,参透其三则立于不败之地的感觉。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从这个九宫格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动力要解决的是学生“愿不愿”学习的问题;学习能力要解决的是学生“能不能”学好的问题;而学习环境要解决的是“让不让”学生学习的问题。前两个因素都属于主动性因素,而环境却属于被动性因素,这么说是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们都是被动地去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受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可能受益其中,也可能为其所害。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学习环境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说了这么多,那什么叫学习环境呢?不夸张地说:一个孩子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他的学习环境

根据影响力的覆盖面从大到小排列,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如何影响学生呢?如果我们处在古代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环境下,大家都认为学习是走上仕途最重要的途径,才会十年寒窗苦读,争取一朝金榜题名然后天下知之,从此平步青云;如果社会上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言论导向,学生和家长大都觉得读书不是所谓的“正途”,没有前途也没有钱途,那学习自然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所在。

学校环境就更不用时候了,拿西安来说,你瞅瞅多少家长挤破头想让孩子上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等等这些好学校的高中?为嘛?你再瞅瞅这些学校每年的一本上线率、清北人数、C9人数、竞赛获奖人数……硬实力在那摆着呢。学校环境就成为了一种软实力,它隐藏在学校硬实力的背后,决定了学校的学风(学生是比学习,还是比吃比喝比穿比玩)、班级的学习气氛(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风甚至比校风更重要,如果学校有晚自习,看一个班晚自习的情况基本就能判断出这个班的班风如何)、你周围是什么样的同伴(不是有一种理论说一个人的能力由身边五个朋友能力的平均值决定麽)等。

相比社会和学校,家庭作为一种更小的单位,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更加具体、也更加亲密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同时,家庭环境也是这三者中,家长们唯一可以把控、改变、改善的因素,甚至家长本身就是家庭环境的构成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我想系统地分析一下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从一个测试题开始

在写这篇帖子时,我先和一些家长交流过,想听听他们对于家庭环境的看法。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家长们听到我要写这个东西时,第一反应竟然都是,让我写一下如何解决他们孩子存在的诸多问题。

废话不多说,先上结论:孩子的绝大多数问题,归根到底是父母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从原件上去解决复印件的问题的观点。

很多家长可能坐不住了,孩子的问题怎么就和我有关系了,你知道我为了教育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吗?是的,每个父母一定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自己最多的精力所在。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但这是另一回事,和付出多少无关!这就像孩子只想吃一个苹果,你硬是每天塞给他一筐香蕉一样。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的特殊性,恰在于其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耳濡目染的,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问题的看法,从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而可能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猜每一个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都会这样的感受,以我自己为例,刚毕业投身教育行业的时候,一腔青春热血,抱负满怀,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这位家长你说你孩子有问题是吧?没事,我和他聊,包在我身上,我来帮你解决!又过了几年以后,发现自己其实能直接解决的就是把自己每周那几个小时的课上好,改变孩子在课堂上那几个小时的表现,剩下的很难改变,甚至基本没法改变。为啥很难改变呢?因为你很难改变他的父母,很难改变他所处的家庭环境。

很多从教五六年以上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技能:和家长聊着聊着,很快就能判断出来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问题。有时候甚至不用见孩子,只跟家长交流就能看出来家庭环境是啥样。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那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哪里看呢?

给大家看一组有趣的测试题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版权标注:该测试题版权归学而思李睿老师所有!使用请注明出处!)

这个测试题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做,我很推荐让孩子也做一下(第五个是家长专属题)。

第一个问题:家里有几口人?这个根据你的第一反应直接说出来,三口人?四口人?还是10口人?其实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原由网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对家庭范围(或者说家庭边界)的定义。尤其是那种三、四世同堂的家庭,对家里几口人这件事的定义就非常有趣,有的人会说三口人(爸爸妈妈和孩子),肯定会有人答五口人,因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上有老下小,再要是抓住机会生了二胎那就是六口了。这个就决定了你对家庭范围的看法。

第二个问题:家庭中每年最重要的一天是哪一天?每个家庭大概都会有这么一个日子,而且这一天肯定是人为定义出来的。比如说,春节就是一个特别常见的日子。比如思想传统的家庭可能会有祭祖的日子。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一定还有这样一个答案:我们家最重要的日子是孩子的生日那一天。这个答案是我个人最接受不了的。孩子应该只是家庭中的一个普通成员而已,如果上升到家庭的核心地位中,就会无形中削弱夫妻的关系。从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家庭的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导向的。

第三个问题:明年的家庭目标是什么?是不是感觉有点像年终述职。如果没有明年的目标,那么三到五年之内的目标www.58yuanyou.com是不是就更无从谈起了?当然,很多家长可能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说我们想不了那么远,想那么远也没用。其实家庭内成员的目标一般都是不一样的,但应该都是为家庭发展服务的,并且成员个人的目标应该是共享的。正所谓“家庭同心,其利断金”嘛!

第四个问题:在家庭中你个人的目标是什么?家庭的目标以及个人的目标这个问出来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是不是太正式了,都一家人了还分这个。这个恰恰是待会儿我要讲到的家庭组织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块。

第五个问题:当孩子上大学、工作、结婚离开家后家庭有什么计划?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孩子还在幼儿园蹦跶呢,是不是考虑得太远了。虽然你的孩子才刚进入学校,这个问题你还是要琢磨琢磨,因为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你对未来的期望和规划,以及你对孩子的未来的期望和规划。

问完这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一个家庭有必要问这么多问题么?

是不是还觉得我问的问题都特别正式,正是如此。在我心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非常严肃而正式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如此正式地去聊这个话题。家庭,是一个非常正式的组织(organization),是一个社会实体。当然在管理学上对这个“正式组织”有很多的定义,今天咱们说的是最简单的。

家庭,作为一个正式的组织,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与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

简而言之,家庭要有目标,有分工,有权利义务。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家庭范围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现在我们来回想第一个问题:家庭里有几口人,就是在问这个组织的范围。如果你是一个小家庭主义者,那父母和孩子就构成了一个完整家庭,家庭中最核心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

与之相反的就是大家庭主义,这也是封建社会中国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家族主义,一个大家族中的好几十号人以姓氏、血缘、婚姻等为纽带联系在一起。

家庭组织的不同形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目标。

在大家庭主义下的组织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血统传承。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很重的,可能大家会觉得这就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余孽。其实也不一定,因为在那样一个家庭里,目标是血缘的传承。有了目标,就会有了分工。大家应该看过很多宫廷剧吧,像《甄嬛传》、《芈月传》、《金枝欲孽》、《美人心计》,太多了……看过的话你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有了血脉传承的目标以后,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事要去做的,比如说皇上的目标就是广播龙种,妃子们的任务就是为皇上诞下子嗣,这些事都是为了那同一个目标,并且皇家又很有钱,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不同的义务。这就是以家族为核心的家庭组织形式。

同样,如果是小家庭组织形式,虽然只有三、四个人,那你们有没有目标呢?有的家长说我有啊,我们的目标就是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啊。这也算是目标,但是这个应该是孩子的目标。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家庭分工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那有了目标以后是不是就该具体分工干活了?这就要思考父母双方、孩子在家庭中各自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

谈到在家庭里孩子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就回到了家长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我怎样跟孩子讲你要好好学习,孩子才能接受啊。我就问他你是怎么说的,家长说:我给孩子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只能吃土了。我说这个好像有点过时了吧。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孩子可能比你懂得多得多得多(一般这个事不是可能,是确实就是懂得多),他会非常清楚地告诉你:第一,我不好好学习以后也不会吃土。而且这是真的,这才是最尴尬的。第二,他理解不了什么是真正的吃土。我们小时候一个新玩具、一顿好吃的、一套新文具就可以成为我们奋斗一学期的目标。现在的孩子不是说他们有钱了,而是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已经比他对信息的消化能力多太多了。一个新玩具、一顿好吃的已经引不起他的兴趣了。基本上他想要就能得到新玩具,吃到好吃的,买到新玩具。所以这种话对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啥刺激了。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那么我们怎么给现在的孩子说要好好学习呢?呢?

这个就属于家庭的分工。现在有很多全职妈妈,直接在学校周围租房子陪小孩读书(你去问问西工大周围的小区里租房子的价格就会了解这一点),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合理分工。这并不代表你是在家为孩子的学习付出就亏了或者赚了,这是一种正常的分工。我们必须要充分认可这种现象,只不过社会和舆论对这种分工还没有达到一个最认可的程度。所以导致很多为了孩子在家付出的爸爸妈妈(可能妈妈居多)其实是不开心的,她会觉得她就是在牺牲自己。这其实跟你在单位的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老板会给你发工资而已。

父母在家庭中承担分工这个还好说,家长们觉得抚养子女天经地义,但是如果我们说,孩子一定要在这个家庭里有分工,家长可能就有点接受不了了。

其实呢,孩子一定要知道他在这个家庭里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在家庭里非常放肆,就是因为他以为他自己有这样那样的权利,但是不知道他自己还有为这个家庭做贡献的义务。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样把一个家庭搞成什么样了啊,你要这么搞那还能叫家庭吗。其实,越是按照这样组//www.58yuanyou.com织管理起来的家庭,反而越可能是我们所羡慕的那种健康的家庭。越是把家庭团伙化,或者越是把家庭变成个人化的这种极端化组织,这种组织的家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会越多。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顺着这个思路,再回想我刚才的那些问题,你可能就能明白了。比如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日子是哪一天,有一个答案是不能接受的,对这个组织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孩子的生日。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是父母的生日呢?为什么不是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呢?父母可能会说我都多大了早都不在乎这个了,还是把这种节日的喜悦让给孩子吧。其实生日这个事情属于家庭的一个仪式。再比如说家里有没有例会制度刚才已经说过了,家庭和公司是很像的,维持公司运行的很多良好制度完全可以copy到家庭中来。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那些你认为的优秀家庭,他们一定会有类似于例会制度的一些事情。比如周日早上一起出去吃个饭啊聊聊天啊。夫妻之间、父母之间有没有比较正式的沟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对大家认识论的一个突破。有的人说我工作了一天了多累啊,回到家还要这样。其实家庭的运营比工作的运营更加重要。今天在公司领导喷我了啊,我工作很累啊,回到家了我就想撇开所有的事放松一下。相信我,站在几年后的视角回想现在的事情,你一定不会后悔哪天没有加班,更可能会后悔没有陪孩子去公园、没有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这样的事情。

所以,既然说到这是一个正式的组织,就一定要有分工和责任那么首先要说明的一点的就是一定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

我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发现大家或多或少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完美主义。就是当孩子出现某个缺点的时候,就特别不能忍,尤其是群里有其他家长在嘚瑟的时候。这个从情理上完全能理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非常优秀非常完美出去了特别能拿得出手吹得出口?但事实上完全没必要。

所以我们平时与孩子讨论学习,一定不要说这个要做好,那个要做好。一定要谈的是分工和责任。像是我们家的核心日子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以后会和我的孩子一起谈一谈明年的目标,如果我的孩子他明年万一不想上幼儿园呢?我给他说上了幼儿园有糖吃?不能这样说。我会说那爸爸妈妈不想上班能不能不上呢?显然不能啊。那我们上班和你上幼儿园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不要说他要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上幼儿园其实就是他的一个分工和责任。我们在让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告诉他有什么好处,要说的是每一个人都要为这个家庭承担责任

自从国家放开二胎以后,很多家长就给我讲了他们家里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李睿老师做讲座时给我们分享过他家的事,他家里要生二胎的时候,老大反应就比较大,肯定是想到以后自己在家里要地位不保了。他就给了老大一个分工:给他的妹妹起名字。你看这就是一个分工,这个分工就明显地培养了他的责任心,至少让他觉得他在家里承担了一定的责任,给这个家里的事情在做自己的贡献,这样他也越能接受妹妹的出生。

这个事情就是在说一定要跟孩子谈分工!谈责任!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家庭文化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一个家庭有了明确分工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家庭文化建设。之前热播过一个叫《虎妈猫爸》的都市家庭喜剧,然后就引起了整个社会的热议。当然,任何教育的话题都很容易引起社会热议,不管是有孩子的没孩子的,是老师的不是老师的,反正大家都能说出一套理论来。再加上咱们中国本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优良传统”。甚至之前有一本名噪一时的书叫《哈佛女孩刘亦婷》,里面记录了她的父母让她在大冬天双手握冰块来锻炼她的意志力(个人观点:这就是虐待儿童,毫无疑问!)。关于这种教养方式的评论就分成了很两极化的两派。一派人说就得这么教育,你看多少人就这么一路严格要求最后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甚至出国了,一派人说绝对不能这样,这样太缺乏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了。其实我觉得这些回答并不是事情的真相。一群和这个家庭无关的人跳出来讨论这个事情本来就没啥意义。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它的文化是什么呢?是不是他们父母说的那样呢?还是他们在作秀?这些我们都无法判断。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但是家庭文化这个事情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鼓励什么、不鼓励什么,//www.58yuanyou.com应该是有一个说法的

在家庭文化建设中,存在很多原则性的东西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这里我提一个: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有“针对性规则”。什么叫做“针对性规则”呢?就是说这个规则是专门针对孩子的。比如家长让孩子不要躺着看书,然后父母搁那儿躺着玩手机。再比如说父母要求孩子看书的时候不能玩手机,但是父母一边看书一边还要玩手机。这就是典型的“双重规则”。孩子会觉得这个规则完全是针对他的,他被特殊对待了,他会觉得特别不公平。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会导致他对很多事情的认知失调,甚至会上升到父母是不是不爱他这样的高度去看问题。

所以说,建立一个规则一定要有它相应的合理性你不能让孩子觉得这个规则纯粹是针对他的,是为他“量身制定”。比如刚才说的看书的时候不玩手机,那父母和孩子就都要做到学习、工作的时候真的不玩手机,尤其是父母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你自己都做不到,孩子怎么可能做到呢。

我特别鼓励的一个规则就是玩电脑、玩手机、iPad等就必须在客厅进行,这样父母在玩的时候也必须在客厅进行。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这个规则是针对他的了,而是一种家庭文化,大家都这样,大家一起遵守这个规则,大家互相监督。

从家庭的正式组织形式,到分工责任,再到文化,相信大家根据这个框架去看一个好的家庭,一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些让我们羡慕的所谓好的家庭,并不是没有问题,并不是不吵架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是因为有了很好的组织,有了分工,有了权力义务,有了文化以后,这些问题会在他们内部得到解决。不管是通过合适的制度或者规则解决的,还是通过家庭内部会议协商解决的,反正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三句箴言

如果你看完这些以后,还是对家庭环境建设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那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碰到一个赐给你三句箴言的人。(北北看到这句话,感觉自己要出戏了。)

在这里给大家留三句箴言,跟家庭教育有关,也是学而思教育理念巡讲里非常重要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父母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陪伴的力量,可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陪伴。很多在学而思学习的家长并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在学而思学习以后成绩提高了。其实他的成绩提高都是小问题,他的学习习惯改变了,对学习的看法改变了。你明显能感受到孩子是在变化。我估计有人把这个归功于老师讲得好,我觉得并不一定,我觉得更多是来自于老师的陪伴,还有家长的陪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一点我们一直在强调,谁陪伴,谁是英雄。所以说在学习上我们的老师一定会陪伴着孩子,孩子做作业一定要反馈,孩子做作业是很不容易的,一定要给孩子正面的反馈。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相比老师的陪伴,父母的陪伴是更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非常多,就是因为缺少了陪伴。在陪伴中孩子是可以获得信心和力量的。

第二句话:家庭和睦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回到刚才聊过的家庭分工。我觉得家庭和睦不仅只是家长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这么简单。当然,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是最愚蠢的行为,没有之一。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这个事吧,我自己的家庭感觉还好,但是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

记得有一次我和吴向宏老师聊天时,就说到了他小时候很害怕过年,他爸妈两个人特别“喜欢”吵架,有时候还动手,尤其是到过年的时候两人必吵无疑,就跟中了邪一样,所以他和他哥(他哥一定和他一样帅吧——北北注)小时候就特别害怕过年。也不知道吴老师现在有没有好一点。甚至有一次说到父母带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原由网吴老师直接甩了一句:“我以后打死都不会让他们帮我带孩子的,不想让孩子整天看他们在那置气。“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是最愚蠢的行为,没有之一,是真得没有之一。

其实每个家庭都可能有过这样愚蠢的行为,但只要别把这种行为当成家庭主流行为就行了。

我今天想再说得再深入一些:你一定要假设你背着孩子说的每一句有关孩子的话一定会被孩子知道。

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开始和你疏远了。有家长会在微信上给我发一长串甚至好几页的话去说自己孩子的问题,那么我就会问她,你觉得你作为家长有什么问题呢?家长就会说我我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啊,我做的特别好。这样的家庭是很难不出问题的。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们的每一个评价,至少要假设他们会知道,这样我们在评价他们时就会谨慎很多。当孩子发现父母在当面和背后对自己的评价截然不同的时候,这对家庭文化是有很大冲击的。你可以想象有一天你知道了一个平时特别要好的朋友在背后嚼你舌根你啥感觉?家长言行一致,我觉得这个是要归在家庭和睦的范畴内的。

我们之前讲到成就感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说孩子每次做完作业后我都会装作我很弱的样子,然后说孩子你真棒,然后孩子根本就不理我,对我的表扬一点都不感冒。我就要说一下了,活该他不理你。你自己都说了你是装出来的。孩子能不知道么?那家长就会说那我要给孩子鼓励啊。这种鼓励一定不是装出来的,一定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我总觉得有必要开个专门的课程,教一下家长怎么去合适、合情、合理地去夸孩子。说个简单的可操作的方法,你就找一些很细节的地方夸,而且最好是和之前的表现有对比的,比如”儿子,你今天做作业效果高了很多了,比昨天少用了半个小时呢。“”你今天作业写得比昨天整齐了很多呢。“”今天解方程前面的解字一个不拉地写了呢。“ 这样的都行。

感知孩子进步也是家庭和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父母双方要能同时感知到孩子的进步。

第三句 以身作则给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Children SeeChildren Do.

任何生物的学习行为中,最基本的就是“模仿”。

不要认为你做的事情,你说的话孩子不知道。负能量、阴谋论、读书无用论都是潜伏在家庭文化中的杀手!一个负能量充斥的父母,一个负能量的家庭里,孩子一定也是负能量的。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大家可以看看这两个环境,你觉得哪个环境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好?不言而喻。

当然并不是在鄙视打麻将这个事情,有一些孩子说自己从小就会打麻将,为啥啊?看图还不明白。不同的家庭会给孩子赋予不同的天赋点。那我们是不是都要做到左图那样呢?我觉得也不一定,有些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注:俗称多动症,这是有严格定义的,不是说孩子活泼点就是多动症了)的孩子他就是看不进去书这你也没办法。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组织形式,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

当你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父母也是有问题的。没有这样的反思的家庭,他的文化一定是不健全的。就像一个公司里,如果所有人都推卸责任,没有人承担责任,除了问题都说是别人的问题,那这个公司可能很快就要倒闭了。

【Children See Children Do】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不得不说,这是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的总结里最为经典的一句话。

言传身教中,身教比言传更加重要。

这句话不仅是作为老师给大家的提出的一句话,也是一种由己度人的处事态度。孩子为什么会出问题,我们能够反思到自己,这种处事态度我觉得是这个社会甚至中国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种态度。

而且,这句话反映了一种平等开放的价值取向。

家长们可以想一下,在你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平等么?你会把孩子当成一个已经心智成熟的人和他去谈他的问题吗?你会觉得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你的问题吗?

这就像是在公司里,一个组织的问题一定是Leader的问题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开放平等的组织才能有这样的文化。你从政治角度上来说,是不是每次出了事故总是一把手先出来承认错误。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你不能每次出了问题撤个厂长开除个临时工就完事,那肯定不行。

家长们再想想,当孩子出问题的时候,你们是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呢?推到老师身上呢?推到学校身上呢?还是推到他周围的小伙伴身上呢?甚至还有人推到培训学校身上。前一段时间有个很火的说学而思的帖子,说学而思怎么怎么没有人性地剥夺了孩子的童年。把责任推到父母之外的因素上,这都没有意义。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的原因

第三个,我觉得这是一种慎独平和的人生哲学。我今天在这说的所有内容,我在群里说的所有的话,我会默认我的孩子都会知道。就像是上天多了个眼睛一样,每一个环节都想让自己做好。而不是哎呀反正孩子不在身边,赶快吐吐槽。这种想法要不得。你对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一定是能捕捉到的。所以你会发现孩子对你的态度,和你希望孩子对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当你看懂这个事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平和许多。孩子不会因为一个事对你态度转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信只要我们长期践行children see children do 这个理念,我们的家庭文化就一定能建立起来。

如果这三句箴言和我们一直在提的children see children do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如果我们都能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正式组织,有权力、有义务、有分工,我们能意识到应该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开放的家庭文化,那么孩子学习层面的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知识层面的问题,交给老师就好。

这次就说到这里,我争取以后创造更多机会和家长们聊聊别的问题。

还有,我这个人说话太土了,写东西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希望家长们不要介意哈。

本文作者

贾永娜老师

贾永娜老师:学而思双师主讲老师。211院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集美貌、智慧、贤德(排名不分先后)于一身的传奇女子,目前已经带过两轮初中,经验丰富。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34754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