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小区怎么说

疫情爆发后,不少居民小区的防控等级不断升级,全面消杀、测量体温、防范提醒……各种措施纷纷上马。小区的管理服务人员尽心尽力,居民们也都秉承着“哪都不去,就是为国效力”的精神在家闭关,小区入口画风纷纷变成这样。

出小区怎么说

但有时候出行也不可避免,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就在出行方面有所限制。一时间,“凭证出入”成为很多小区的规定,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或者回家,先把“门票”拿来看看。而这东西也没有统一格式,全国人民的想象力,都在这里放飞了,先一起来感受下。

这种初代的通行证,制作简易效率高,反正是一次性的,用完便扔掉。

出小区怎么说

这样能用很多次,像积分卡,画个勾就是出门的见证。

出小区怎么说

这样就方便多了,即撕即用。

出小区怎么说

对于封闭管理的小区,参与疫情防控、正常上班的人们怎么办呢,这里有专属定制出入凭证。

出小区怎么说

出小区怎么说

有了外壳,消毒方便,易于保存。

出小区怎么说

复古的既视感扑面而//www.58yuanyou.com来,疫情过后,还能留个纪念。

出小区怎么说

不得不说,凭证制作人真是有心了,虽然是抄网络段子,也算美好的祝愿。

出小区怎么说

话说回来,如今我们出门连现金都不怎么用了,二维码扫一切,小卡片是不是略显原始,这不就来了,在有的小区,居民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小程序,填写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端生成填写居民的出入登记电子档案,轻松搞定。

出小区怎么说

每次出入小区大门时,只要扫码就可以完成登记。社区工作人员在后台马上能够查看到扫码人员的出入次数、家庭人员的出入总次数等详细信息。

出小区怎么说

在凭证随身带、原由网手机随身揣的时节,我们还要面对服务管理人员的拷问灵魂三连: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但这还不放心,现在据说开始流行小区门口对暗号了。白纸黑字流传开来也就罢了,网络上还有视频还原这一场景。

比如这样的暗号,实在太狠了。

出小区怎么说

虽说初中水平,但也太考验人的记忆力了!

出小区怎么说

先别急着转发,此类暗号已经被证实是娱乐产物,其实并没有使用。

不过,对暗号进小区现象确实存在。宁波一小区物业每天一早会在小区宣传窗内张贴当日“暗号”,对于一些不识字的老年业主,工作人员在门岗准备了自制的暗号小纸条作为免登记信息凭证。如果遇到没纸条也报不出当日暗号的人,物业会详细登记,并视其身体状况和接触史情况GPjDoRYMcT进行居家观察并报备。

长沙一小区每天晚上12点更新口令,工作人员还会将其打印并张贴在小区门岗和电梯内。

这下,受到启发的网友脑洞更大了,各地定制的暗号纷纷出炉。

比如,胡建人招谁惹谁了!

出小区怎么说

散装江苏又皮一下。

出小区怎么说

还记得火锅啥子味道吗。

出小区怎么说

玩笑归玩笑,廉政君要说点正经的,如今这些凭证,也是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在一些地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也应该积极适应疫情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在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基础防线的基础上,做到防控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助力复工复产,促进城市有序运行。

昨天,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就发出了《关于规范城镇居住小区(院落)防控管理的通知》,严禁层层加码,未经区(市)原由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擅自封闭小区(院落)、单元、楼层、住户等区域。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管理原由网措施是必须坚持的,比如对外地返回本地的人员、特别是来自疫情较重地区的人员做好排查,对已确诊和疑似人员、以及与疫情较重地区人员有接触史的居民做好跟踪统计。

但另一方面,服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从业人员也不该被一刀切拒之门外,像“无接触式”生鲜售卖人员、维修人员、快递员等,只要他们持有相关健康证明,经体温测量正常的,就应该允许其快进快出开展相关服务,要不然居民扎堆在小区门口,不也是一种健康隐患。

归根结底,利于工作、利于健康的好点子、好创意应该点赞,同时也要防着点过度防疫给社会秩序恢复带来的伤害。

编辑 / 康琴

视觉 / 杨晓东

审核 / 徐浩程

廉政瞭望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后台

▼下滑到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出小区怎么说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34594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