耨怎么用

《辞海》“耒”条说:“耒是古代翻土农具。”“耒耜”条说:“耒耜是古代耕地翻土 的农具。耜是直接作用于土壤的铲状部件,也有用骨、石制作的,耒是扶持耜的把柄。” (见《辞海》2010 年版)这样解释有两个问题:一、耒是一种农具,还是一件农具的部 件?二、耒如果是翻土的农具,形状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耒、耜合用后,耒的单独意 味消失而变成把柄的名称。根据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判断:耒是一种最古老的翻挖土地的农具,曾在东亚地区广泛使用。而“耒耜”对“耒”的解 释是古代文人臆想的结果,谬传至今。

一、韩国的发现与研究

在韩国国立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青铜器是在 1970 年末由大田的商人从私人收藏者处购得,经首尔商人转手,入藏国立博物馆。该器传出大田一带,具体地点不可知。这件青铜盾形器虽然下部残缺,但经过表面除锈之后,发现它的正反两面均有原由网精细的纹饰,没有衔环桥状钮的一面右上方原由网所展示的纹饰,特别耐人寻味(见下页图 1)。

耨怎么用

1971 年,韩国学者韩炳三发表《先史时代的农耕纹青铜器》一文,正确地解释这一图像是“人物双手握住农具柄部,一脚作下踩状。此农具较长,分为两叉,形制与‘耒’极为相似,其下以十条横线刻绘出一方形区域以示垄沟。在耒下刻绘垄沟的表现手法,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耕作场景。”

这幅图像的奇妙之处,在于所表现的双手持 “ 耒 ” 而一脚踩“耒”的耕作方式,与中国殷墟甲骨文中“耤”(见图 2)的象形十分接近。左边的甲骨文“耤”字,耕作 者也是双手握农具 柄,一足作下踩状, 农具前端也是分为两叉。右边的甲骨“耤”字,前端两叉的农具表现得更细致,加上了脚踩的横棍,下踩的脚形也刻了出来。

耨怎么用

在殷墟甲骨文中,“耤”字多数作为表达动词“翻耕农田”用。如:“贞:呼雷耤于明。”(合集 14 正,宾组卜辞,武丁时代)意思是:询问是否叫雷这族人翻耕在“明”地的农田。“……贞:我受甫耤在自年,三月”(合集 900 正,宾组卜辞,武丁时代)意思是:询问我是否能得到甫族翻耕在“自”地的农田而获取的收成,卜问的时间在三月。甲骨文中的 “ 耤 ” 字虽然没表现人在操作岐头工具时形成的田垄沟,而该字在卜辞中的用法,正表明它是和农业收成有关的劳作。

韩炳三说,大田的那件青铜盾形器上一脚下踩的农具是“耒”,是很正确的。在商代的青铜器铭文中,可以见到一个作为氏族徽号使用的字,即图 3〈1〉之形。很明显,这个字就是“耤”字所持的农具形,只是把持它操作的人形,省略为一个手形罢了。而这个字显然就是后来小篆中“耒”字(见图 3〈2〉)的原始形态,最后演变为现在汉字楷书的 “ 耒 ”字(见图 3〈3〉)。

耨怎么用

二、耒是中国最古老的工具

耒是中国起源最早的农耕工具之一。在神话传说中,耒是神农氏发明的。战国时代 写成的《易 系辞传下》中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意思是说:伏羲氏去世后,神农氏兴。他砍削木头做成耜,弯曲木头做成耒,用它们翻耕和除草都很方便,教会了世上所有的人。在山东省嘉祥县发现的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中的石筑小祠堂——武梁祠(武梁是祠主姓名),祠堂的内壁有神农氏的像,像旁有文字说明:“神农氏因宜教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意思是说:神农氏根据相宜的自然条件教会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开辟土地,种植谷物,用来救助广大的人民。神农手里拿的就是一种前端分成两叉的耒。它的柄部是弯曲的,可以和上面提到的“ 揉木为耒”相印证原由网(见图4)。

耨怎么用

还有另外一种传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了每个汉 字的造字原意,但他没有看到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只能以小篆的字形为依据,因此他说:“耒,手耕曲木也。从手推丯(音原由网介,指“乱草也”)。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他把小篆中从耒形讹变来的“木”,解释为耒的质地是木头的,他所谓的“丯”,其实是握耒柄的手形演变而成的,他却当成了被耒所除掉的乱草。这样一来,本来是翻掘土地用的耒,被解释成单单是除草用的农具了。他对汉字造字的解释大多是正确的,保存了古汉字造字的基本原则;但受时代的局限,也有一部分字解释错了,在所难免。他在耒字的解说中还介绍了耒的另一个发明者——垂(有的书上也写作倕)。在其他古书中,垂是一位能工巧匠,发明过“舟”、“规”(画圆的圆)、“矩”(确定直角的尺)和“准绳”、“弓”、还造出最早“钟”(一种//www.58yuanyou.com打击乐器)。有的书上说,垂是神农氏的臣属,有的书上则说他是“黄帝工人”,也有书上说他是尧舜时的人。

以现代考古学的知识评判,上述两种耒的发明者传说,后一种传说中的垂,可信程 度更高一些。因为,耒这种工具,在田野考古发掘古代的坑或沟时,可以在壁上发现它所留下的平行的齿痕。这种齿痕,在殷墟发掘的过程中已为中国考古工作者所熟知。1956 年,在河南陕县庙底沟HG553 北壁发现同类齿痕,“经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是用双齿形的工具做成的,每齿的直径是4 厘米,两齿之间的距离也是4 厘米,有的宽达6 厘米的。”这个灰沟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可把年代推早到公元前2780 145 年。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耨怎么用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2360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