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篆书怎么写

毒篆书怎么写

书写之美与字库之殇——有感于字库之“毒”

书写之美与字库之殇

刘光(《中国书画》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前不久,龙友兄组织的“镜庐燕谈”以“书写中的美”为题,邀请了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进行了座谈。之所以用“书写”而不用“书法”,我想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受众群体,一方面是由于“书写”这个概念既宽泛又精准。随着技术的发达,书写与字库之间的关原由网系其实也越来越密切和直观。

毒篆书怎么写

镜庐燕谈第二期,畅谈“书写中的美”

在刘守安先生看来,书写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别:

一种是“为表示一定意义,显示文字内容的书写”,它在历史上是一种主流式的存在,我们姑且把它称为实用书写”

一种是“主要为展示字体形态美的书写,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书法艺术’的‘创作’”;

还有一种,是“学书书写”,即为学习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而临摹碑帖、反复练习,也“写”出了大量字迹。那么,毫无疑问,从艺术性上来讲,“书法艺术”自然是凝聚了最为理想化和最为丰富样态的书写之美。

这样的书写之“美”美在何处呢?恐怕不同层次的读者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尽管国人对于书法的热爱和亲切程度一定会超乎我们的预期,但不得不强调的是,国人对于书法艺术中的美的认知还普遍非常欠缺。一个人如果真想去感受书法艺术中的美,至少需要四个角度的“能力”储备:

一,对于不同风格的差异的感受,即敏感度;

二,对于书法史(特别是风格史)的熟悉,即了解其脉络传承;

三,识字基础,比如,就笔者的观察,不认识篆书和草书字形的欣赏者,在面临篆、草书作品时,往往会审美“弃权”,但要知道,篆隶和草书决定了欣赏的深入程度;

四,适当的技法学习,不见得要写得多好,但要有感受,有了这个基础有助于欣赏者体会到不同作品中技法的难易程度。但是很遗憾的是,在真正的经典之作面前,大众往往是无动于衷的。并且,对于大众而言,也往往将“学书书写”(甚至非常粗浅层次的学书书写)理解为书法艺术。这本是书法教育应该解决的问题,但,即便在今天“书法教育热”的状况之下,也并没有太大改善。

所以,当我们谈到书法创作中的美时,它决不单单是指横平竖直、笔画优美,它还可能是创作过程中伴随时间徐徐展开的过程美,它也体现出书法家所掌控的技法难度以及个人的才情、状态,它甚至囊括了这个书法家对于下一个时代的美的预判,它是一种在进程中但有预判性、在脉络上却追求发展、于约束中获得最大自由的美——当然或许还包括创作过程中的器具之美。当代学者邓宝剑先生更为深刻地指出:经验中的美总是呈现为可感的“有意味的形式”,心灵祈向中的绝对的美则示人以一种至高的形式——“元形式”。如果用最直白的话来解释“元形式”的话,那大概可以理解为高明的书法家在落笔前,形成于脑海中的那个最理想化的存在。但,在书法欣赏中,如果缺乏了欣赏书法的几个基础,自然也无法接近和揣测书法家脑海中的那个“元形式”。

和书法欣赏相比较,按说,对字库中的字体(本文所谈字库中的字体,仅针对字库中的汉字字体而言)之美的欣赏、高下评判就简单多了。但,事实恰恰相反。近日,网上关于汉仪“某巍体”(图1)的大讨论,将书法家和“字体设计师”(姑且这样称呼)彻底划成了两个水火不容的阵营。

毒篆书怎么写

图1 “某巍手书”字例,转自“书法报”公众号。

起初,《书法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江湖字体进入字库,污染审美,贻害无穷!》的推送,文章对汉仪字库中的“某巍体”的艺术格调进行了质疑和抨击。一石激起千层浪,其观点引发了广大书法家和爱好者的认同;随后不久,公众号“汉仪字库”也推送了一则《<书法报>请向这个勤奋的年轻人道歉》予以还击——让广大书法家感到极度匪夷所思的是,留言中有大把“某巍体”的支持者,更有不少字体设计师认为:你们书法家凭什www.58yuanyou.com么干涉我们的“产品”!

是什么把“某巍体”推到了风口浪尖呢?笔者以为,一定是“某巍体”基于毛笔书写的这种方式,引发了书法家和字体设计师的“对决”。在书法家看来,既然你用毛笔书写,那就应该追求书法应有的深刻;但在设计师看来,毛笔只是一种工具,我为什么不能够借用它的一些性能或者特点?所以,书法家所苛责的那个点,恰恰是字体设计师所回避的。

其实,汉字字库中//www.58yuanyou.com能体现毛笔书写的目前看来只占一部分,其他如广告字体、卡通字体、可爱字体之类,也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只是这些年来大众对毛笔字体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字体设计师加入到毛笔字体的设计中来。从“汉仪字库”的公众号可以知道,“某巍体”的作者“依然战战兢兢地称自己是一个手写人,丝毫不敢触及书法这个词”,但该公众号却“诚然”地坚信“某巍体”的作者“深受中国传统书法的影响”——这样讲,无疑是对“某巍体”作者的误解,更是对深受中国传统书法影响的受众们的羞辱。

使用什么元素,并不能决定效果的雅俗,不管是书法创作还是字体设计师的“生产”。书法家中也有不甚高明的,恐怕在当时就广受批评了,字体设计师也应当如此。笔者无意批评“某巍体”的格调,却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日本的书法字体(因为是毛笔、汉字书写)更是良莠不齐(图2),并且有一些字体粗俗甚至恶俗的审美取向,貌似影响了当下新生的一些中国字库的毛笔字体。

毒篆书怎么写

图2 日本书法字库中的一些字体,在笔者看来,“某巍体”等如果放进此类字库,也毫无违和感。也就是说,他们的审美格调是接近的。

当然,书法家对字库中毛笔字体非常计较的另一个原因是,能称为“某某体”必须先要经过历史的检验。举个例子,就笔者的调查,离我们时间最近的、深受大众喜欢的毛笔字体,莫过于基于启功先生书风创造的“启体”,及舒同的“舒同体”、刘炳森的“炳森隶”。这三种“字体”的相似处在于,从中都可以看出它们与传统书法史的联系,并且,这三种“字体”的产生,都是基于群众对他们书法的喜爱。“字库”应当具有一种权威性,因为它已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了水准上的高地——在他们的概念中,不好的字体怎么可能会进入字库呢?

促使笔者完成这篇文章的动力之一,就是笔者在一些书法大赛的评审中,比如从小学生的比赛到职工的书法大赛,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作品(尤其是篆书作品)抄自字库中的“某篆体”(图3),甚至一些篆刻作品,直接把字库中的“某篆体”字形入印。问题在于,这些篆书字形完全讲不通。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字体设计师并不太关注,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本来就是一个商业的“生产”嘛!审美其实就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对于环境污染,可以实行“谁污染谁治理”,但是对于审美这件事,又能拿罪魁祸首奈何呢。

毒篆书怎么写

图3 某小学书法展览上的一件篆书作品“中国梦”,其结构并非源自经典法帖,而是根据字库中的字形而来。注意“国”字和图4的联系,更有很多民间的印人,在刻印的时候直接照抄该字库。

其实就笔者所见到的字库中的毛笔字体,大体可以推断出这些字体设计师的水准大部分属于“学书书写”阶段,甚至还没有到。自作多情也罢,强加于人也好,衷心地向毛笔字体的字体设计师们提出以下意见:

一,不要违背“正确”的原则。所谓“正确”,主要是针对造字原理,特别是篆书和行草书。比如某字库中的篆书“国”字,把“或”里面的部件直接对应成“口”字的小篆字形,这就违背了造字的原理(图4);再比如,某行书字体的“鱼”字(图5),往往容易让人认成“龟”字,试想一下,菜单上这样字体的“剁椒鱼头”念错了会多尴尬;还有去年春节时候出现在央www.58yuanyou.com视节目上的“恭”字错字(图6),后来笔者才知道,已经进入某字库了。

毒篆书怎么写

图4 左图是某字库中的篆体,注意“或”这个部件的“口”字处理,再对比右图《说文解字》中的写法,即发现其差别。

毒篆书怎么写

图5 某菜单上的“剁椒鱼头”,不得不说,这位字体设计师还是对草书进行了一番琢磨的,但是他只是错了那么一点。“真亏点画犹以记文,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草书字形的严谨程度其实是超乎大家想象的。

毒篆书怎么写

图6 某电视节目截图,转自“书法报”公众号。请注意“恭”字的写法,非常不严谨。同时,该字体格调不高,不敢想象这样的字,怎么能鼓舞大家“奋进新时代”。

二,不要违背“美观”的原则。尽管美观是比较粗浅层次的要求,但在书法家看来,字体设计师们经常因为“猎奇”而“生产”出“四不像”来。例如,不少字体喜欢借用隶书的标致性笔画形态“蚕头雁尾”进行设计,但很多时候,却既丢失了古意又显得画蛇添足,导致审美格调不高(图7)。其实,唐人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便”,各种字体应该有各自的追求,以颠覆的方式“创造”,或以“杂糅”的方式创新,只能产生怪胎。

毒篆书怎么写

毒篆书怎么写

图7 这两种字体都借鉴了隶书的一些元素,但是违背了隶书应追求的美感,殊不知好的隶书应该是意味上的隶书,扭捏的蚕头雁尾就像“乱入”了一般。

如果我们往前追溯,会发现字库中字体的风格相对书写而言,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时候,后人会根据前代优秀的字形或者风格进行字库的扩充。宋浙本中的欧体、宋建本中使用的颜体、宋蜀本所掺入的柳//www.58yuanyou.com体,明刻本(特别是内府本)对赵孟頫、沈度以及姜立纲书风的借鉴运用,都大大地丰富了当时的字库。从宋人的典雅(图8)到明人的娟秀,再到民国时期字库中的市井审美,以及再往后的甜美,字库的发展也迎合着时代的审美。

毒篆书怎么写

图8 宋本《河东先生集》,其刊刻之精、字体之美,向有“无上神品”之美誉,如对其妙处如无法领略,真“眼前蒙了牛皮”一般!

今天的大众追求的审美是什么?我想可以归结为“张扬”,或者是“冲击”。其实,就像“自由”不意味着对法律的践踏,“张扬”也不意味着就可以违反书写的底线。当你强调毛笔书写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逍遥法外,更不能以“我这不是书法”作为借口。汉字之美是两千多年的中国人在实践中的结晶,是两千多年的坚守。向字体设计师提出苛刻要求的不仅是书法家,还恰恰是中国人普遍的对于文字的情感。我相信不同时代的书写中的美都可能会成为后来者字库中优秀字体的基础而非束缚,前提是字体设计师有“取法乎上”的自觉。当然,笔者也欣喜地获悉,近期方正字库正在推出一款“方正侠客体”(图9),该字体的设计者张弥迪在追求“张扬”的同时,很好地化用了书法史上一些优秀的榜书作品,参考了如颜真卿、张即之、朱熹等的风格,既充满张力,又尽显格调之美。

毒篆书怎么写

图9 正在调试阶段的方正侠客体,张弥迪设计,不知大家怎么看

柏拉图说,“美是难的”。其实,美育也一样。笔者认为,只要涉及到关乎大众审美的事儿,都不是小事儿(图10),比如字体——总之,愿用书写之美,疗字库之殇。

毒篆书怎么写

图10 这是笔者每天路过的一条街,特别是在傍晚的时候,黑底白字儿的感觉总让人联想到追悼会上的氛围。美吗?吉利吗?但据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推广。当然,这属于字体运用的“不合时宜”,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毒篆书怎么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19906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