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已有耻作文开头怎么写

【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读解】这一段很有味道。子贡向孔夫子请教“如何才配得上‘士’这样的称谓呢?”在欧洲中世纪,如果一个人能够得到“骑士”的称谓,就表示这个人进入了贵族阶层,已经很有地位。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把英国女王册封的“爵士”、“骑士”称号视为无上荣誉。在日本,有“武士”的称号是不得了的事情。在中国,自古以来能够进士及第,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中国几千年来,从春秋直至清代,严格来说士阶层一直占居着国家重要的地位,是社会健康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机器的基础部件。首先从上到下的官僚网络是由士阶层组成的,他们操纵着政府机构;其次,国家的文化体制、文化建设也都是由士阶层完成的。

相比之下,士阶层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就逊色www.58yuanyou.com多了,因为在古代中国一直是重农轻商,重本抑末,对工、商两方面都看得不是很重,一直被压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在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的《盐铁论》。当年,汉昭帝召集天下贤良到长安,“问以民所疾苦”,并让他们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讨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至宣帝时,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文献,进行加工和概括,“推衍盐铁之议,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著成《盐铁论》60篇,其文涉及国家垄断盐铁及工商国有化政策等一系列问题。

话又说回来,士阶层的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脊梁,自古以来士都是一个极崇高的称谓。在《三国志》里面,对张飞和关羽有一个简单但很高的评价:“羽、飞皆国士也。”但到底什么是士?我们该如何理解古代中国这样一个重要的称谓呢?孔夫子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里孔子是针对子贡而言,因为子贡是经常使于四方的人,这样的人首先要“行已有耻”,自己要有荣辱感,以约束自己的行为。知耻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耻辱感,到了不知耻的地步,就已经接近地狱魔鬼了。知耻是最后的精神防线,有了这个防线,一个人才不至于堕落,才不敢轻易胡作非为,所以“行已有耻”,必须要有这个警惕性,经常防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使之不误入歧途。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也是君子和小人的分野所在。

除此之外,还需“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行已有耻”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但有道德的人未必是有能耐的人。如果出使四方,受国之重任,仅“行已有耻”的道德修养还是不够的。就像现在我们国家驻联合国大使、驻外使节,在国与国的交涉中,不但要注重个人修养,还要善于应对,应对得体。他们既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轻易受人所制,合理地保障自己国家的利益;同时又能不得罪邻国,不伤害他人利益,才算不辱使命,这是外交人才所必需的修为和能耐,“不辱君命”就是捍卫国家利益。合乎这两个条件的人才,Teznd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和“才”兼备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士”。子贡听到老师这样说,心里很了然,就像老师在表扬他一样。事实上,他也做到了这两点。当时,子贡经常受鲁国国君的任命出使他国,都能做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多亏他游说八方,才保住了鲁国的平安。

士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当然还包括国士,所以子贡说:“请问比‘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次一等的士又如何呢?”孔夫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先不要说在社会上担当责任,为国家做贡献,你只要能在本地、在自己的家族里教化一方,以身作则,使宗族里的父老兄弟都认为你是一个孝顺的人。这里的孝不是狭义地对父母的孝敬,而是广泛地对长者的尊敬和爱戴,朋友兄弟都很尊敬你,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能和谐一方,那你就可以配得上“士”的称谓了。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辛亥革命以前,一般的士大夫都能做到以身作则。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曾国藩家书》?上千封家书涉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等各个方面。特别是曾国藩身处激烈的内外政治的争战中,写给家人的信件,其内容全是要求子孙不要象他那样带兵打仗,而是等www.58yuanyou.com到国家太平了,去过男耕女织的平常生活,要多读圣贤书,调理好乡邻关系,要忍辱为上……,所表达的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千古不变的主题。用这里的话说就是,他并不要求其后人能“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只要求他们能够“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而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令整个家族、子孙后代福泽绵长。

子贡又问:“再下一等士是怎样的人呢?”孔夫子告诉他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我们常说一个人做事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做人的规范;但孔夫子在这里并没有把这样的人当成歌颂的对象,因为还跟了一句“硁硁然小人哉!”“硁硁然”是指不分是非黑白,固执而不知变通。有人就是这样,做事情不管起因,也不问这件事情的背景,说到做原由网到,“言必信,行必果”,但是善恶后果如何?对社会影响如何?他是说不清楚也全然不会考虑的。尽管如此,原由网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一个人不是“硁硁然小人哉”,既能知权达变,明辨是非,又能“言必信,行必果”的话,那就可以归于上士的范畴了。

子贡又问:“今之从政者何如?”——现在从政的官员怎么样呢?孔子不屑一顾地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他们不过是一群拿着笊篱筲箕盘算几斗米,为了一点伙食勾心斗角,器量见识浅狭的家伙,何足道也?可见孔夫子对当政者简直是伤透了心,对他们的挖苦也毫不吝啬。当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所说的“五斗米”就是指“斗筲之人”。现在在企业或是在机关工作的人,可以随时检点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斗筲之人”?自己的心思放在什么地方?是不是朝求升暮求合,为了一点点的生活资粮而丧失了远大的抱负?是不是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更高的生活目标和更高的价值观念?

转自:冯学成博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行已有耻作文开头怎么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17910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