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攸布鞋

蓄势

为雷锋家乡文学大潮蓄势

给望城名望之城建设添彩

编者语

望城70年来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一个缩影,是千千万万个区县发展的典型代表,透过望城看全国,以望城看天下,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望城区委宣传部面向全国举办主题征文活动。征文活动结束后,共收到稿件838篇,在初审过程中根据征文要求删除不符合要求稿件后,余下199篇,现将初审后的稿件集中在蓄势公众号上进行展示。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望城区首届

“我与我的祖国”全国征文活动初审

散文

望城区首届“我和我的祖国”全国征文比赛作品

初选入选作品目录:

55号——《有梦一缕遗乔口》

56号——《望城人家》

57号——《望城通信巨变七十年》

58号——《望城——我的守望,我的根》

59号——《望城,在祖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绘就一万分之一的精彩华章》

60号——《望远但由高处去 城春只为贤达来》

61号——《微风吹过那片田野》

62号——《我的望城外婆》

……

55号——《有梦一缕遗乔口》

得知我将去侗乡通道领奖,在长沙工作的乡党学斌一定要尽地主之谊,嘱咐提前一日“飞”长沙,带我去望城区乔口渔都呷鱼。在黄花机场对上“接头暗号”后,一路向西,向北。途中,学斌给我“填鸭式”恶补望城的有关文史知识:这里是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是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的“快乐老家”,也是雷锋精神的根系所在。近几年,望城区着力打造“一江两岸三镇四岛”大旅游发展战略,湘江西岸的乔口便是其中“三镇”之一。

“长沙十万户,乔口八千家。”我从江海之滨出发,自东吴大司马吕岱的故乡来,到达周瑜当年逆流而上迎娶小乔的乔江与湘江交汇口。有三国文化这根线“串联”着,也便不至于唐突。

乔口永远不会老去,荡漾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青葱着,如同1800年后我们依旧称呼那个俊俏绝代的庐江女子为“小乔”。雄姿英发的英雄长剑一指,平定天下去了,而那一道迎亲的河流依旧合着唢呐高亢的音韵,流来淌去。

乔口有条不紊地咂巴着山水神韵,远道而来的我,则静静梳理着这里的悠远文脉。

依水而居的乔口镇,见证着半部湖湘文化史!

划江为界,此岸乔口,彼岸湘阴。两县的距离,不过钓翁一根鱼线的长度。从湘江、柳林江、团头湖三面游过来的水,占了乔口十分之六的尺幅。有了这一泓好水,研不研墨都无所谓,即便不用羊毫笔,以柔韧的柳枝沾点湛蓝的湖水,也照样能写出靓丽文字,画出山水长轴。

占地45平方千米,算不得大,但是,有着“老得嚼不动”的老。“乔口镇”这三个字,宜于以甲骨文字镌刻,才般配得了团头湖古遗址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才能与湖尾春秋战国部落古迹合辙押韵,才对得起“长沙郡”亮起的人类文明第一束火种。

处吴楚要塞,乔口之胜,首推团头湖。与撇洪河相连,畅通湘江,浩浩渺渺8000余亩,成为长沙市内陆湖泊中的“大姐大”。作为南洞庭湖的汊口之一,这般出自名门的显赫身世,自然得让人高看一眼。

湖岸曲折多弯,似锯齿,若鱼牙,有仙泥墩、黑公咀、塔山咀等48咀。那些河螺晒孔、兔子望月等自然景观,给人无限遐想。学斌介绍,吕洞宾飞渡洞庭湖时,望见团头湖山清水秀。正待诗兴大发,忽闻排班鼓响,慌忙之中,木屐上掉下一块泥土落在团湖头中,便形成了今日的仙泥墩。神仙哥哥出上一两回镜,这湖,这墩,便不同于寻常的水、土了!

远远望去,犁湾图案的甑皮州犹如风波中永不沉没的绿色舰艇。学斌说,有一年,湘江涨大水,引发管涌,填沙袋、堵木材都无济如事,乔口镇有一个做糕点的师傅奋不顾身,提着甑皮跳下去,管涌堵住了!后来,这里取名“甑皮州”以纪念那位奋不顾身的英雄。我想,这大爱的襟怀与雷锋精神当是一脉传承。

传说一拎就是一长串,一抓便是一大把。我揣摩,这地界半是水流半是掌故了!

鹿角形状的团头湖水域分十湖十洲,那些婚姻湖、游鱼泡洲的地名,清一色地俗气、土气,接地气。据说团头湖有16处文化遗址,15处窑址。我俩在湖滨的桔林间漫步,本想着捡拾一两片被悠悠岁月遗忘了的碎瓷旧砖,最终空手而归。

这里,是属于鳊鱼、鲢鱼、泥鳅、嫩子鱼等几十种鱼类的;是属于雀鹰、红隼、白额雁、虎纹蛙等370多种动物的;是属于柑橘、杜仲、桂树、湿地松等320种植物的。

游弋,是飞翔的另一种姿势!两只我叫不出名字的禽鸟好生亲昵,你一口我一口地,啄浅水中对方的影子,弄得满原由网是泥污。然后,又孩子气地泅入水中晃荡脑袋,左边一撇,右边一捺地汰洗。不意叼出一尾小鱼。谦让,分享。活脱脱三国周郎与初嫁小乔一般的卿卿我我。

这时,有一只松雀鹰用喙在草甸上描彩,红角鸮近过身来帮忙着色。此刻,我好生羡慕那些领角鸮、斑头鸺鹠们能有与垂柳、红豆杉朝夕相处的福分。我若是一只翠鸟,能在林带湿地间衔来枯枝、苔藓,就着肥大叶片的水杉,搭个暖暖的窠,那该有多好!且不说以虾虫为吃食,只单单啄食这水天一色,也够混个肚大腰圆的……

再回首,关刀山、熊虎山逶迤连绵,林峦攒秀,团头湖白帆点点,鱼跃水欢。其实,我们每个人心头总住着一条河流或一个湖泊,那是属于私人情感的“蓄水池”。有梦一缕遗乔口!在樟树的根脚系上缆绳,便能抛锚渔船和我的乡愁。

向晚时分,你若是荡一叶扁舟,在古镇最柔软的部位划桨,千万别使太大的劲儿,不要惊到鸟雀归巢,不要扰到鱼儿产卵,不要淹没了莲藕拔节的声响。

“山青青水悠悠,摇着湘江走乔口……”《走乔口》的歌声湿漉漉、水灵灵的,雾霭一般缥缈。

此地自古乃商贾云集之地,亦是入长沙水道必由之路。遥忆当年,鹭鸟翻飞,燕尾点波,樯帆猎猎迎风,双桨欸乃拂水。

水道是阿姊,码头为二弟。水滨码头,在岁月沉浮中任凭浪涛吞噬或吐纳。这码头,这客栈,这老街,一直在虔诚地等待,等待一位往着潭州(今长沙)去的旅人,挥舞如椽之笔状景抒情。

大历四年(769)春。煦风拂面,袍袖飞扬。文竹一般清瘦的身影走下甲板,踏上码头,就近寻一处干净的客栈小住。也不知是杜甫有意要提携一下这内敛、羞涩的江南古镇,还是这里的一壶甜酒赋予了诗圣以灵感。

唐朝的文字大半作诗,仓廪的粮食小半酿酒。开坛香十里,限量计划调拨诗人,多半定向定量供应朱门。在门内馊了、臭了的酒肉,成为门外浮肿诗人的喻体或意象。杜老夫子仕途不畅,兵燹流离,避乱颠沛,漂泊一生,也许命中注定,并非渔人的一代鸿儒,不得不以舟为家,寄身泽国。

西北望,“漠漠旧京远”。心怀北而身已南,归路正遥远,羁旅苦愁何时是个头?风烛残年的诗人推开花格窗棂,水霭气漫过来。但见惠风和畅,丽日朗天,且莫辜负了眼前春景: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乔口的生态美景,让诗人心旷神怡,兴致勃发。

我即便挖空心事把船票“仿真”成唐代大历年间的旧时模样,也是无法登上杜老夫子的客船。眼前依水而居的杜甫码头、杜甫客栈、工部亭,并不是诗圣私有的,也不是大唐专属的,旅人的诗歌和重台履迹,已被古镇收藏,列为臻品。居民怡然,游人如织,岁月静好,暖阳满怀。

公元前295年,三闾大夫屈原遭贬,放逐沅湘,曾寓居乔口,为创作人神恋歌《九歌》而拾掇素材,采风集歌。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时常过乔口往汨罗江凭吊屈大夫,惺惺相惜。“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少陵遗老老矣!人生迟暮之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想当年贾谊呈《治安策》,杜甫也曾献《三大礼赋》,处方开得再好,那些坐在镂空龙椅上不肯挪步的皇帝老儿拒绝服药,有着七窍玲珑心的忠臣也是无可奈何!

“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贾谊作赋凭吊诗神屈原。而时隔900年的维度,又在同一凄切的时空相念,杜甫借诗遣怀惜贾生,又何尝不是顾影自怜呢?

地以景胜,景以文载。因了《入乔口》这首诗,古镇平添了丰韵和内涵。

始建于南宋的三贤祠,供奉着忠肝义胆的屈原、贾谊、杜甫,系古代文人墨客瞻拜楚、汉、唐三贤之所,可惜于上世纪被毁。眼前的祠堂为近几年修葺。

“文光明万古,天下仰三贤。”心忧天下,情系民生,针砭时弊,壮志未酬,忠心义烈,日月可鉴,硕德高风,光照千秋。到得三贤祠,我俩岂有不拜谒之理?我没有能耐步大儒的仄韵唱和,学不会比兴赋的那一套雅致,只能在蹩脚文字的垄畦里对着三贤顿首叩拜了!

拍照时,我在杜甫诗碑上蹭了蹭身子,试图濡染点诗人的才气。样子有些夸张、滑稽,惹得学斌和近旁的游客笑了。此刻,一只油菜黄色彩的蜜蜂“嗡嗡嗡”地由远及近,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以《入乔口》那首唐诗为起点飞扑而来?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字一句吐心声,一碑一楼书历史,一砖一石尽掌故。光溜溜的青石板和纹理清晰的小木楼,在诉说着什么?

我是巷道间风一样的过客,根本不敢逗留太久,不然的话,兴许会成了马头墙内入赘的女婿。转而一想,能由一名“驴友”立定成了乔口的“居民”,这当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

势利一点说,在这地界,那个掌管门禁锁匙的杜甫虽然算是一个角儿、腕儿,但是,数不上名角、大腕,因为有唐、元、清三朝的皇帝老倌给乔口御笔题过词呢。渐源寺、乔江书院、百岁坊,分别由唐太宗、元顺帝、乾隆皇帝在绢帛上“秀”书法,并且正儿八经钤盖了玉玺的。如此这般,为湘江之畔的小镇争得了不小的面子。至今说道起这些,当地居民依旧脸上泛光,眉角上扬。

元顺帝有着干木匠活计的嗜好,作为蒙古人,那书院匾额上的行书绝对是拿得出手了。泱泱中华,儒学渊源久远,棋子般散落各地的书院为数不少,而在国祚不足百年的元朝兴建的极为罕见,乔江书院算是“个例”。那题字居然有汉文、蒙古文对照版,倒也别致。“行同道合,思与贤齐”,书院的篆字楹联,让我琢磨了好一会。

乔江书院规模不大,但是来头不小。在湖湘地界,可是与岳麓书院比肩齐名的。书院内塑着三尊雕像,居中端坐者为书院山长黄澹,主讲儒家经典。右边是参知政事、黄澹的至交许有壬,他上奏《修乔江书院疏》,得皇帝拨专款修筑并诏赐匾额,乃书院的功臣。另一位是进士刘权之,就读书院时的“学霸”,后世学子的楷模。嘉庆十六年(1811),拜体仁阁大学士,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一同成为光耀在大清的三位湘人翘楚,为“唯楚有才”做了生动的注解。

我若是生在元末明初的乱世,也不受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的蛊惑,不去做那打打杀杀的武夫,甘愿投在黄澹先生门下,粗读些“四书五经”。冬夜漫长,就着松明灯,先生翻阅《春秋》《诗经》时,我弓腰侧立,跟着默诵,就便为一些残破的古籍做些修补裱糊。能成为乔江书院的门生,潜心修身,不枉此生矣!

我正走神间,学斌惋惜地说:“可叹明朝洪武年间,书院毁于大火,几度重修,因陋就简办学,依旧延续了六百年而气脉不断。”现在所见到的书院堂构恢宏,规模远胜开办之初。

书香墨境,半显半藏。漫步藏书阁,流连博雅轩,仿佛有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余音绕梁,盘旋回荡。古朴的书院,是儒生放飞梦想的驿站。从青石铺就一丈宽的街巷,一位相公,携一名书童,吟诵着道德文章,奔赴顺天府赶考,博取功名。

走得累了,歇歇脚力;渴了,喝一杯豆子芝麻茶吧。轻轻揭开茶杯,热腾腾的雾、香喷喷的烟直往鼻翼里钻。炒芝麻、熟黄豆、磨姜丝、细精盐、嫩茶叶与湖水的味道,一股脑儿搅合在杯盏里。这些谷子、姜丝、茶叶在琥珀色泽的茶汤里沉浮着,如一幅颇有立体感的丰收画,像柳林湖里层次分明地游来游去的淡水鱼。

哥俩相向而坐,是在品香茗,是在品人生况味,也是在品味乔口古镇独特的饮食文化。“盐损添常戒,姜宜著更夸。”这豆子芝麻茶,早已在晚唐诗人薛能的诗句里袅袅着香气了。

出书院,至万寿宫。青砖灰瓦,方石拱门,壁画人物栩栩如生。此地又名江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9),系敖、林、谢三姓合资共建。前后两进,建有化字炉,正殿供奉着武财神关公,这是会馆的“凡例”。南面是戏楼,可容观众千人。可以想象,大户人家的老爷小姐各自灯笼照明,次第前来,把着茶盏,磕着瓜子,兴致勃勃地观赏湘剧、地花鼓、皮影戏,自是一番祥和闹腾景象。

街巷贯穿,衔接着历史、文化;老屋襟连,并联着血脉、亲情。楚国的风,西汉的雨,大唐的霜,把墙面由白斑驳成黄色,那彩如同水墨画粉。柱、枋、檩、梁等木料上的桐油原色过渡为灰褐,纹理裸露着,但依旧干练。这色、这彩,像民国年间的黑白照片一般恰到好处,甚为耐看。

一块青石,一扇窗格,一曲老戏,一阕旧词,都能唠叨出这长沙城边上水乡古镇的前世今生。被时光有些遗忘了的小镇,越发淡定。远道而来的画家们一坐就是半天,左眼瞄着远处的景色,右眼落在近处的画板。画着画着,颜料不够了,就近在墙壁、门扇、苔藓、竹影,甚至懒散的看家狗屁股上蹭上几下,画笔依旧饱蘸着,画板接着有声有色、近密远疏。

饮食文化与长寿文化的脉络是相通的,难怪这里百岁人瑞辈出,这里的茶,这里的鱼,都是盖了乔口“钢印硬戳”的。百寿街与哑河平行,有清朝遗存至今的百寿牌坊,镌刻了30多位寿享期颐老者的姓氏和生卒年份,如今健在的百岁寿星还有几十位呢。其实,长寿文化与孝道文化,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百寿街静谧清幽,麻石路中央刻着各不相同的一百个篆体“寿”字。据说,走到尽头,能步步踩在“寿”字上,便是与百寿同步了。这创意绝妙,点赞!乔口镇长寿历史源远流长,长寿文化缤纷璀璨,长寿基因根深蒂固,长寿现象令人瞩目。百岁寿星脸上的老年斑,当是这座古镇长寿文化鲜明的“胎记”了!

回首钓鱼雕塑、鱼形门庭,踏上沿湖栈道,往着预先订好的酒楼赶。学斌说,一大波江苏老乡已经到齐了。此刻,一盏渔火,抑或灯笼,把小镇的心事率先点亮。

作为一名资深食客,江河湖海的鱼类可没少吃,然而,在乔口渔都,我算是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场饕餮盛宴。那摆盘,那刀功,那品相,那色泽,怎一个“精致”了得。食材有鳙鱼、财鱼、银鱼、狗鱼等,还有泥鳅、田螺、河蚌、鳝鱼。“四季生财”(财鱼)、狗鱼过河、香煎白刁、剁椒鱼头、松鼠鳜鱼、瘦身香鱼、金毛狮子鱼、江河一锅鲜,炸、焗、煎、炒,式式都有;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据说,这里曾经举办过一场烹饪大赛。由本土厨师组成50支参赛队伍,以乔口镇江湖打捞的鱼类为食材,现场烹饪近200道做法不一的鱼都“土菜”。那场面,那架势,定然壮观。

吃在碗里,看在锅里,我的心思却早已在湘江、团头湖里泛舟。杜甫的诗在这里,我的远方在这里。我是属蛇的,甘愿做一条水蛇,在柳林湖里蛰伏下来。我若是老街“原住民”家的一只懒散的花猫,能吃遍这江里、湖里的鱼类,那该有多解馋惬意!

这半日里,逛街巷,访古宅,拜寿星,谒书院,入民宅,品美食,领略景色宜人的湖湘风光,聆听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全景浏览湖湘文化进程、历史演进,别有意趣,收获满满当当。

月色朦胧,柳枝摇曳。浓浓的夜,酽酽如豆子芝麻的色、甜酒的醇。雾霭一般缥缈的渔歌传来,曲随词风,词由曲韵,把渔家、船家、枕河人家的静谧撩拨得恰到好处。打着香鼾的古镇,流来淌去的梦是有色彩的。枕着柳林江,和着涛声,我当做一个好梦。梦里真切,醒来醉美。

子时,入住客栈,将拥着有2.3万亩水域的江南小镇共眠。微醺,起身,夜游古镇。我自提一盏走马灯,当会与美髯飘逸的楚国诗人、道风仙骨的剑侠仙人、春风得意的新科进士们擦肩而过,或相向而行……

56号——《望城人家》

这是一则往事。

1994年农历年前,益阳龙光桥镇漆家桥村民熊益群带着哑妻黄伏元上市里扯布,扯过布后,他去基建工地做事,便嘱咐妻子沿原路回家。不想,待他晚上回家,妻子却并没有回来。问遍布市的人,才知一布老板误会他妻子扯布没给钱,哑妻受了惊吓,回家路上走丢了。

此后6年,熊益群走上了漫漫寻妻路。

他到处贴启事,托人打听,都没有能得到妻子消息。后来,他做了个小货担,边贩卖小百货,边寻妻。可是,从益阳出发,到益阳邻近的常德,岳阳,以及湖北、广东一带,他一双脚走过上万里路程,胶鞋也走坏了10多双,问遍千家万户,却仍是没有找到妻子。

这6年里,多少人劝他再找个女人过日子,他谢绝了。

黄伏元到底去了哪里?

原来,迷了路,黄伏元一路风餐露宿,边讨边走,在37天后,在1995年的正月十八,来到了当时归属于望城的雨敞坪镇的南冲村。南冲邻长沙市区约30公里,山青水秀,民风淳朴。黄伏元一出现在村头小河边时,就刺痛了善良的南冲人:这是一个受了多少磨难的哑女呀,她眼睛深陷,下身只一条单裤,手上脚上冻疮已经溃烂,嘴又不能说话,见了人一个劲做要吃的手势。当即,村民带黄伏元到村子里一五保户老人家住下,此后,家家户户来给她送吃的。

其时,湖南省外贸粮油食品公司职工刘允文病退住在雨敞坪南冲老家。他想,这哑女东家吃几天西家吃几天也不是长远之计,却又不能送她回去——她一不能说,二不能写,该往哪送?!所以,得为她找个长久落脚的地方。于是,他想到了正单身一人的侄儿刘光荣,便叫他来,撮合两人的事。刘光荣来了,看到黄伏元模样,直说叔叔糊涂:这不是叫我背一个包袱吗?可是,想到好事总该有人做,自己不收留这个女人,又有谁收留呢?于是,他将黄伏元接回家中,先用木炭在房中间浇了一盆火,请嫂子为她洗了个长时间的澡,换上给她新买的毛线衣及棉衣棉裤。之后,又给她治疗冻疮及其它疾病。

刘光荣与黄伏元就这样开始了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因不知名姓,刘家称黄伏元为“刘家屋里的”。

黄伏元初来雨敞坪一年,虽然有刘光荣的百般疼爱,但仍克制不住想家,时不时在家哭,或者在门前水泥坪中或小河边喊叫。刘光荣与兄嫂劝过多次,但言语不通,无法交流。刘光荣及兄嫂便想她是不是讨厌住在一起的老爹老娘呢?兄嫂便将两老接到自己家中。可是,并没有多少改变。有一天,刘光荣的侄儿从长沙带回一套印有小孩子图案的挂历,黄伏元指着挂历上的孩子又哭又叫,此时,刘光荣一家才猜想到她是有家有孩子的人。一年多过去,也许是估计自己再难回益阳的家,“丈夫”又真的是疼爱她的,黄伏元的情绪才渐渐平定下来。

6年过去,刘光荣夫“妻”恩爱在雨敞坪传为佳话。

2000年,刘光荣夫“妻”用积蓄改建了楼房。2001年正月二十八——黄伏元来到刘家的日子,刘家上下一致议定,将这天定为她的生日,并设定她这天满四十岁,为她做四十大寿。这一天,黄伏元受到了南冲人最高的礼遇,每家每户都放着鞭炮,前来庆生。黄伏元说不了话,感动得“嗷嗷”哭叫。

黄伏元与刘光荣正准备白头偕老时,巧遇发生了。

当年9月18日,刘光荣嫂子去长沙下河街看在那做生意的儿子。黄伏元同去。就在下河街的人行天桥上,黄伏元紧跟在嫂子身后穿行在人流中时,恰被从小与她长大的邻居黄雪梅看见了。黄雪梅大吃一惊,忙叫来两位同伴:你们快来看,刚才那个拿小喇叭的是不是伏元姐?哪个伏元姐呀?同伴问。“就是熊益群6年前走失的堂客呀。”真有这等巧事?三人跟了上去。黄伏元看到黄雪梅,一声尖叫,搂住了她。刘光荣嫂子先是感到莫名其妙,后问清原委,连忙将益阳客人邀回家中。在雨敞坪,益阳客人受到刘家热情款待。当问清“刘家屋里的”——黄伏元的身世及经历后,才知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面前——要么,留黄伏元在雨敞坪;要么,拆散刘光荣6年的姻缘,或者,让黄伏元在法定婚姻与事实婚姻中选择。当然,也可提出索取合理的收养费用。最痛苦的是刘光荣。6年的“夫妻”生活,他给了黄伏元全部爱,黄伏元也回报了他一个女人的全部温暖,如今她要走,他如何舍得?但是,能不让她走吗?她的根在益阳,她那边有两个亲生骨肉,有苦寻她6年也一直不娶的痴心男人……刘光荣一夜无眠。

次日一早,闻迅前来南冲的熊益群坐到了刘光荣面前,感谢这6年对他妻子的收留,说出想接妻回家的想法,及问他要多少钱补偿。刘光荣半晌没说话,最后说:“兄弟,其它不说了,还说什么呢,怎么说呢…… 我想了一夜,只能把她还给你,但是,你要答应我,要待她好……”

一句话,让所有在场人流下了眼泪。

2001年9月2日上午11时,在离家6年之后,黄伏元回到益阳。

时光一晃过去近20年。这个我20年前听到的故事,一直在心中不曾磨灭。那么,刘光荣及他一家人日子过得如何?黄伏元与熊益群的情况又怎么样?近日,我再度走进了益阳光桥镇熊益群家中。60来岁的人了,他们都老了,说到这件事,两人仍泪水汪汪的。熊益群一直不停地说,“望城的人好啊”。我告诉他们,现在雨敞坪划给了岳麓区了,熊益群说:“划到哪里我不管,反正我就管南冲人叫望城人家,望城人好,现在记得,告诉儿子孙子也要记得……”

57号——《望城通信巨变七十年》

2019年,我们将喜迎建国七十周年,这些年来,随着时代发展,我们普通望城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其中,通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显著,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最意想不到的而又最激动人心的变化。

从前慢,书信、电报,甚至风靡一时的传呼机,如今回想起来,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甚至,就是在建国初期,“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被国人视为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象征之一。但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如今司空见惯的手机,即使是对于迈入改革开放时代的望城区的普通家庭来说,也都还是一件奢侈品。那时候,家庭固定电话都还没有完全普及呢,人们打电话多通过单位或公用电话。记得当年乡下的亲威有急事找我们,只能专门跑趟县城打个电话来,这多耽误事啊。

但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大概九十年代前期吧,手机横空出世,并且已经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普及,而且由传统的“砖头”式的模拟机向数字机的转化,由白屏机向彩屏机挺进,也只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九十年代后期,手机是通信时代的新宠,没有手机,成为极为不便的事情。当时笔者刚毕业,四处应聘工作,由于缺少手机联系方式,错过了不少好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我买了第一部手机,是合资品牌,相对固定电话而言,因为可移动,更便捷,当然是通信的首选。记得那部手机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的,首付若干元,此后连续一年每月付话费若干元,期满后恢复正常缴费。按现在的资费标准衡量它还是相当昂贵的,但在当时已经算是大大降低了门槛,且办理方式更灵活。有了自己的手机,我终于首次享受了通信时代的便利,心里美滋滋的。正处于热恋之中,“煲电话粥”成了每日的必修课且屡创通话时间的最高纪录。

但其实那里的手机通话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有时需要使用者打电话时不停挪动位置,以寻找最好的信号源,这就导致在现实生活中闹出了很多笑话,有小品把这个作为素材,演员夸张地转圈挪移,或蹲或卧,可手机信号却时断时续,非常可笑。然而,没过多久,随着基站建设的逐步完善,信号越来越好,而且就连电梯等地方也逐步实现了信号的全覆盖,信号已不成问题。

然而,发展和变化总是以超过人们想象的速度进行着。不久,家兄买了一部新款的手机。紧跟着,家庭成员三三两两、不约而同地换成了新的品牌手机。一个家庭同时拥有三四部手机毫不稀奇,我家迈入了“手机时代”。有了手机,沟通确实更直接更方便了,找人再不用焦急万分地等着回电话或在街上东张西望寻觅公用电话了。再加上短信息服务等各种优惠活动,话费也不那么可怕了。我到上海出差、哥嫂去九寨沟旅游,一条短信即轻松搞定与家里的联络,虽远隔千里,只需一毛钱而已。

这些年,手机俨然是望城区都市男女的必备通信工具,而且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年轻一代耍酷、炫耀以示追逐潮流、赶上时代的道具。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手机层出不穷,功能和款式推陈出新。此时,不少人已经换了多个手机,比如家兄和我也换了几部新的,旧的嘛,就给老妈用,她买菜或晨练也好联系了,而且她开始练习发短信,成为老龄的“姆指一族”,往往一个家庭人手一机还多有富余呢。

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又成为市场新宠,从1G到4G,直至现在离5G也越来越近了,具备高网速、新功能的高科技手机层出不穷。手机越来越先进,国外大品牌三星与苹果走进了中国市场,民族品牌华为手机等也强势崛起,领衔5G发呢,有超车之势。手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手机价格与通信费用反而越来越便宜了。近年来,国产手机越来越强势,像华为等名牌手机甚至进入了外国市场,具有了很强的竞争力。我国国民手机的拥有量更是位居世界首位,民族品牌手机、电信等运营商的发展壮大可谓居功至伟,这简直是个奇迹,只要保持这种发展势头,深化改革,加强竞争,就一定会逐步完善,而我们国民作为手机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将是最大的。

建国的这70年来,望城区通信时代日新月异,我家的一部手机变迁史,普通得没有任何“传奇色彩”,但唯其普通,才更是中国亿万个家庭的缩影,见证了祖国建设、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的沧桑巨变,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通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成就,并雄辩地证明以移动、电信等为代表的中国通信企业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的良好发展势头,并以他们卓越的服务正在如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通信方式,提高着国人的生活品质!

58号——《望城——我的守望,我的根》

一棵枝繁叶茂大树,必定有着强劲庞大的根须,树冠有多大,它的根就有多深多远,每一片绿叶都是根须生命的延展。于是,绿叶对根说:无论我是在云中起舞,还是在风中歌唱,我都只为你深情守望。

我的根在望城。回望半生年华,除了最初离家几年的军营生涯,我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这片生养我的土地上行走和耕耘。时间没有改变我对她的眷念,反而日久弥深。

岁月从指间悄然划过。岁月更迭,日升月落。天地如一夜春风后云舒霞卷,面貌斐然。我眺望远方,双眼渐渐模糊,似梦非梦间,泪水湿了衣衫。

回首耕耘的点点滴滴,无论是跋涉的艰辛,还是奋斗的荣光,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这生我幸好,感恩春天的眷顾。

1992年的春天,我的人生峰回路转。那个春天格外温暖,我从农村走进了报社,我从一个农民成为了一名记者。从此,我便与镜头和文字为伍,成为了望城发展的参与者、记录者和见证者。

那一年,望城已是春风拂暖,处处呈现盎然生机,特别是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已经大步向前。无论是雷锋大道的建成通车、望城坡经开区的迅速崛起,还是湖南旺旺的鸣炮起航,这些盛况都被我的镜头所捕捉,这些重要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望城发展进程中的珍贵史料。

那时的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没日没夜的工作。白天在一线采访拍摄,晚上钻进暗室,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处理照片。同期,我还是县委龙书记的随行记者。他是一个实干型的“公仆”,要求严,节奏快。实地调研、跋山涉水、饥肠辘辘……这几乎成了我们那段日子每天的常态。工作的激情居然可以生发出自己想象不出的能量,我们常常忘了苦,忘了累,眼里只有望城900多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脚下只有望城34个乡镇和上百个村组,心里只有望城50多万父老乡亲。

我常常想,千百年来,多少望城人生于斯、长于斯,为这座城市的蜕变贡献着心血与智慧啊。今天,这个古镇群落密集、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希望之城已经走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道,先后收获了美丽山水州城、幸福名望之城、优美宜居之城等诸多美誉。

蓦然回首,多少往事恍如昨天。昨天是什么样子呢?

记得小时候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刚换的干净衣服没走几步就会甩上一裤子的烂泥巴,而且泥巴沾在鞋子上甩都甩不掉,非常苦恼。

我的高中是在离家十五里路的青峰中学读的。每天雄鸡叫的第一声我就起床,母亲也起来帮我烧火炒剩饭。炒饭后再打一碗酸菜汤,用筷子在油碗里蘸几滴油珠子来回搅动几下。这就是我的早饭了,我匆匆咽下就赶往学校。

遇到雨雪天,因为没钱买套鞋穿,脚上的布鞋一出门就湿得拧出水来,我浑身冻得瑟瑟发抖。没办法,只好双手使劲来回搓,哈着气往前赶路。到学校时早已精疲力尽,上气不接下气了,一上课就伏在课桌上睡着了……

学校里的饭是大锅炉蒸的,一钵1斤2两,4两一份,家庭条件好点的同学花5分钱可买一碗酸菜汤,没钱买的就吃自己用罐子带的酱辣椒,一口饭蘸一口辣椒。

还有一件事说出来让人难以置信。那时候的人百分之八、九十的裤带都是一根布带子,有的还是自己拧的草绳子,经常不注意草绳子就断了,说多难堪有多难堪。

四十年前,望城还不是城。放眼望去,三三两两几栋房,断断续续几段路,雨天一路泥,晴天满天灰。

那时从我的乔口老家到县城来回一趟要整整一天。不坐轮船就得走湘江大堤,坐轮船的话“突突突”慢悠悠,一个上午也到不了望城码头。湘江大堤砂卵石路面,坑坑洼洼好难走,雨落久一点,路中间的大坑有一二尺深,面积有好几个平方大,小坑更是筛子一样密密麻麻。

1981年冬天,我退伍回乡到县武部登记役备役。那天我决定走湘江大堤。因为怕误事,我借了一辆破自行车一大清早就出发了,想不到途中自行车掉了好几次链子,急得我满头冒汗,手忙脚乱的自己装链条,搞得一手黑呼呼的机油。就这样一路狼狈的奔到武装部完成了登记,然后又火急火燎的往回赶。回到家时天已经煞黑了,几许微弱的煤油灯光忽明忽暗的投向窗外。我累得像散了架,屁股被颠簸得冒起了血泡,火辣辣钻心的痛。

年龄大一点的人都还记得,那时的郭亮路还是一条几百米长的鸡肠路,工农路、体工路、雷锋路、五银路两边都是零星几栋屋,好远一段段全是黄土。

我到报社工作那年,报社办公租住在望城广播电台的一栋矮小的杂屋里,好几个人挤在一间小房间里工作,有时转一下身都困难。那时的交通工具也与高档舒适沾不上边。县委龙书记坐的是一台旧“切诺基”,县政府仅有一台老掉牙的“伏尔加”,大办委局也只配一辆帆布顶的吉普车。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今天的望城早已不是昨天的望城。40余年的改革发展,励精图强,望城的交通网络已纵横交错,实现了城乡全覆盖。高铁站、城际铁路站、高速路、省道、区道和镇村道路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立体交通网。村村通公交,村道水泥改柏油,家家户户出进都是宽阔平整的路面,泥巴路早已没了踪影。

距离也不再是问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车了。我从县城回老家乔口苏家祠堂一脚油门二十多分钟就到了。从望城城区到望城全境的每一个角落,打个电话去吃顿饭,一会儿功夫说到就到。

城里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公园星罗棋布,产业园比比皆是。村庄清新洁净,村村有公园,组组有美丽庭院。

望城,这个省会长沙的美丽后花园,越来越成为人们来了不想走、走了忘不了的地方。春之温暖、夏之热烈、秋之丰盈、冬之沉静,四季景象不同。特别是夏邀赏荷,满湖满塘的荷叶青翠欲滴,密匝匝的荷花竞相开放,清香袅袅;秋约写生,听蝉鸣蛙咏合奏丰收乐章,看田野稻穗泛起层层金浪……望城的每一处都散发出浓浓的生机与活力,一如这里的人们,无论匆忙或闲适,无论年少和成熟,脸上洋溢的幸福,眉宇散发的自信,眼底流淌的希望,无一不是那样真切而生动。

我相信,望城,这方养育我的土地,这个成长中的城市,明天的模样将更加明丽与惊艳。我也知道,有一天我终将老去,但是无论年华几许,我内心依然是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有梦想,有责任,更有深深的眷念与守望。我更坚信,还有无数个年轻的“我”在为望城的明天风雨兼程,携手前行。

59号——《望城,在祖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绘就一万分的精彩华章》

提起湖南望城,脑海里会瞬间闪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雷锋。是呀,望城是既是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的故里,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也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故乡,是万里挑一的精神起源处。光阴漫过望城九百六十九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成长足迹和珍贵记忆,回望或者遥想,望城人用双手和汗水在祖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绘就一万分的精彩华章。

作为一座由县改区的蝶变新城,望城正因智能制造的“望城速度”在全球生产基地建设中创造一个个记录。看一看如今的望城大地,一个“处处是风景、时时有服务、人人齐参与、个个都受益”的全域发展格局正生动呈现,这里让你望山望水忘忧,这里可以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望城是湖南省会长沙市辖区,地处湘中东北部,湘江下游两岸,东南部黑麋峰、九峰山、书堂山、麻潭山群山绵亘,俯瞰江流;西南部观音山、谷山、白鹤山、乌山层峦叠翠,秀甲四方。资源丰富的望城素有“望城大公园”、“陶瓷之乡”、“麻石之乡”、“鱼米之乡”的美称,被誉为“希望之城”。

进年来,这个湘江之畔的名望之城,因全域旅游焕发新颜:自2016年入选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望城通过改革驱动、项目带动、融合联动、宣传促动,“点、线、面”全方位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形成了以“一群三园”为龙头、以“湘江古镇游”和“乡村休闲游”为双翼的全域旅游主体格局,全域公共配套大提升,全域旅游成果广覆盖,优质旅游供给新升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于此安放乡愁和心灵。雷锋纪念馆新馆已建成开馆,团山湖雷锋公园启动招商引资,黑麋峰森林公园启动环保主题公园规划,望城铜官创客中心10月投运,书堂山国学小镇一期研修园拟于今年迎客,靖港产镇融合项目加速推进……在这片土地上,以湘江古镇为龙头、美丽乡村为星阵、精品线路为纽带,大项目、新业态、优产品喷涌出现。

望城的故事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写下序言,那些记载了风雨。让那些念念不忘的情怀,扩写成委婉或者激昂的章节。如果可以,就让那些章节里加入有关生命的描素,就让那些有故事的人演绎这些章节,就让那些没有故事的人走进这些章节。

千年的岁月模糊了望城的容颜,千年的历史增添了望城的光彩。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故事,望城,它从来都不是一个孤单的地方。

你看,从沉寂走向复兴的湘江古镇群,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近年来,望城强力实施湘江古镇群建设,不断深入推进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丁字等古镇“二次创业”,修复古宅古景,延续历史文脉,留住望城底色,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如今,中青旅进驻古镇,乔口入选全国特色小镇,铜官获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湘军小镇靖港、湘陶小镇铜官、湘食小镇乔口、湘戏小镇新康、湘学小镇书堂、湘艺小镇丁字”以崭新的面貌惊艳世界,成为海外游客最向往的目的地。

靖港寻古、乔口吃鱼、新康看戏、铜官玩陶、书堂润墨、丁字鉴石……踏着季节的风,人们沿湘江而上,穿梭在古镇群,寻找渴望已久的湖湘慢生活。茶亭镇、白箬铺镇的乡野里,干净的公路、清澈的山塘、蜿蜒的民居、碧绿的菜地、成群的鸡鸭、起舞的蝴蝶、新落成的民宿,召唤着人们归园田居。

你看,月亮岛如一弯修长的新月吮吸湘水,两头银白的沙滩吻着湘水碧波。岛边的柳林随风起舞,群莺纷飞;岛上长满又厚又密匍匐的青草,像一张绿油油的无边的席梦思;南向滩头是一片青翠欲滴的芦苇林,清风吹来,摆弄着苇叶,习习有声,如箫声悠扬,偶然惊起鸥鹭盘旋而飞,引发人们诗情画意无穷。

你看,历史悠久的团头湖内有仙泥墩、塔山咀、樟木咀、黑公咀等48咀,有美女晒羞、河螺晒孔、兔子望月等自然景观,关刀山、熊虎山威猛突出,团洲、长洲静卧湖中。其美丽的传说,不胜枚举: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飞渡洞庭湖时,发现团头湖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便停下来歇息,从其木屐上掉下一块泥土到团湖头中,便形成了仙泥墩。民间流传着“团头湖四十八咀,如果葬得起,代代有人在朝里”的说法。同时,团头湖是我市主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据1987年文物考查发现,团头湖共有16处文化遗址,15处窑址,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有大量的磨制石器和陶片,距今有3000年以上。

你看,位于望城区乔口镇的乔口渔都正成为秀美的水乡古镇,成为集商贸、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省城乡一体化示范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当然,望城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有很多,70年来,望城经县到区,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巨变,湘江两岸70公里星罗棋布的古镇群落自唐代以来历经了多次的兴衰荣辱,承载着中华文化、文明发展的缩影,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逐步推进,湘江古镇群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美古镇群落。山水洲城的望城,农村处处是美丽村落,家家是美丽庭院,人人是文明市民,经济逐年攀升,人民脱贫致富,生活幸福。望城70年来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一个缩影,是千千万万个区县发展的典型代表。

无论你是游客还是望城本地居民,你会发现如今的望城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身边的大项目大产业加速聚集, 1小时供应链生态圈逐渐完善,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崛起,望城人描绘的壮美蓝图正逐步成为现实,成为望城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2019年,www.58yuanyou.com望城将围绕“三大攻坚战”、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城市建管品质、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样板区、文明宜居首善区,建设美丽强盛幸福的名望之城。

望城的故事,分集点缀在望城的风景里。望城的故事,精彩在望城人的日子里。四季被收藏进了有着自己个性的那些建筑,望城的四季诠释了风景这边独好,述说着蓝天下的望城发生过的和正发生故事,望城人把生态山水画卷成就在望城的天生丽质,如同把一个个靓丽的仙子写进望城历史悠久的传说。

这些年,拼搏、自强不息的望城人把古老而年轻的望城建设的如诗如画,这里城乡居民健康差异不断缩小,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教育体育事业持续向好发展,就业工作更加稳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职工工资不断上涨……

小民生,大政治。新的航程,新的期待,伴随着望城日新月异的发展,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到这里,用汗水和勤劳在这片土地上建设起来了一座美丽的城市。如今,即便你是外乡人,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也可以迅速走出乡土融入到这里人们的生活中去。所以这里的人们没有人抱怨自己生活、工作的这个地方,即使有些时候望城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完美。其实很多时候,身在别处,望城竟成了很多人常常思念的地方。如今的望城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区,在美丽的风景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繁荣,这里的四季都成为非常怡人的风景。据当地的朋友介绍,未来望城发展的新蓝图已经展开,望城,将以更从容的姿态,迈向美好明天!

这些年,望城的变化不是可以用语言就描绘出来的,那些变化在我们的眼里也在我们的心上。望城是一个包容的地方,很多外乡人在这里创业。他们的普通话中有的还掺着浓浓的乡土味,文化的融合让望城成为一座现代生态宜居的地方。在望城,那些记忆,或许就是最初的色彩,站在明处或者暗处之间,有那么一刹那,我就隐身在望城的那些故事里面了。在望城,谁把那些故事揉进了生活,我们却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描绘我们的心情和这里的美丽。历史每天见证望城那些唯美的故事,可以扯下一片蓝天白云做纸,可以摘下一片绿色做笔,可以写下所有的心情,让望城的风做书童,让望城的幸福做线装订。把那些光阴汇聚成一条宽阔的河,踏着望城四季不容的色彩,去品味望城的美,你会感到望城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所有的喧嚣,仿佛都与这里无关,望城人就这样诗一样写意地生活着。目光里,蹁跹的思绪随风起伏,此刻,我们的脚步无论如何也丈量不出这座小城的历史,山绵延着、水延绵着、日子延绵着,望城在午后的阳光中柔情似水。

那山那些树那些老屋,见证了经年的故事,一切都是静谧的,历史长河中,望城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灿烂的文化,来过望城,你会忘记返程的时间,因为你会发现对这里美得实在无可救药、爱的实在不能自拔。在望城,放慢脚步可以迎合古朴的风姿,谁渲染了这副水墨丹青,谁雕刻记载着岁月的流逝,那些残缺的美遮挡不住大气宏伟,多少遗踪在走走停停的脚步里复原,多少至情至深的故事在风中成为追忆。

深沉而时尚的望城,只要来过,不管时光如何流逝,这个小城都会在你的心头打上了烙印,留给你许多的人生启迪,望城人绘就的那些精彩华章都会让你在每次回味的时候是那样幸福、安详。

60号——《望远但由高处去 城春只为贤达来》

湖湘是人间的天堂,那么望城就是长沙这颗皇冠上的明珠,望城的美,今生不去一趟,怕是要后悔不迭的。

月亮岛位于湘江西岸,东部是霞凝港、长沙北站,西部是月亮岛街道。自然风光优美,空间十分大,空旷,有露营的意境,可以骑马奔驰,是一个以美丽的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新辟旅游点。

岛如一弯修长的新月吮吸湘水,两头银白的沙滩吻着湘水碧波。岛边的柳林随风起舞,群莺纷飞;岛上长满又厚又密匍匐的青草,像一张绿油油的无边的席梦思;南向滩头是一片青翠欲滴的芦苇林,清风吹来,摆弄着苇叶,习习有声,如箫声悠扬,偶然惊起鸥鹭盘旋而飞,引发人们诗情画意无穷

那诱人的团头湖呢,浩渺无垠,东起靖港樟木古桥,西至马转坳古闸,南连宁乡左家山果园,年产鲜鱼3000担。湖内有仙泥墩、48咀等自然景观,也是不得不去的。

历史悠久的团头湖,当然是名扬在外的。湖内有仙泥墩、塔山咀、樟木咀、黑公咀等48咀,有美女晒羞、河螺晒孔、兔子望月等自然景观,关刀山、熊虎山威猛突出,团洲、长洲静卧湖中。相传吕洞宾,飞渡洞庭湖时,发现团头湖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便停下来歇息,从其木屐上掉下一块泥土到团湖头中,便形成了仙泥墩。民间流传着“团头湖四十八咀,如果葬得起,代代有人在朝里”的说法。

望城的一切,都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望城是一个镜头,在诉说着这几千年的历史。不吃点好的,就对不住你来望城一趟。湘粉,又名"南粉",与山东的龙口粉丝、北京的清河粉丝同享盛名。湘粉以蚕豆、绿豆、豌豆、川豆、四季豆等豆类为原料,以纯蚕豆粉作成的粉丝叫做"银丝细粉"或"龙须粉丝",其色如银,细如丝,轻柔起伏,象龙须一般。这是湘粉中的上品。洁白细长、柔软爽滑、易熟耐煮、吸鲜力强,冬天吃火锅,以粉丝作底料,拌以肉丝、冬笋丝,可作成"三丝火锅";夏季作凉拌菜,佐以姜丝、辣椒丝,开味爽口,食用方便,价廉味美。湘粉还可作出素席中的烩鱼翅。经过厨师的精工细作,能使其色、香、味、形均可与真鱼翅媲美,是素席中的高档名菜。故湘粉又有"河西鱼翅"的美名。

湘粉的味道鲜美,既柔软,又爽口,佳节喜庆,常有湘粉上席。洁白透明,拉力强,耐煮,品咋,是爽快的。

望城酸辣汤也是一大特色,汤汁有干货所没有的妙处,这是钟情于望城美食的食客的感悟。这是地地道道的望城家常菜,以肉丝、豆腐、冬笋等料经清汤煮制而成。酸、辣、咸、鲜、香。饭后饮用,也好,饭中喝也罢,你是欲罢不能的。嫩豆腐切丝,肉丝,用少许蛋清、盐、太白粉稍抓,海叁切丝,木耳切丝,笋丝切丝;葱花,姜末,麻油少许;蛋清一个打散,太白粉水。不说了,不说了,再说,你就把望城的秘密学去了。

美味叫化鸡又称“煨鸡”。将鸡挖去内脏,放入干贝、开洋、火腿片及适量调味品,用荷叶将鸡包裹,于在外面涂上一层泥,放在火上煨烤。熟后异香扑鼻,鲜嫩酥烂,别有风味。此鸡皮色金黄橙亮,肉质鲜嫩酥软,香味浓郁,原汁原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这菜的味儿如何?那只能品尝了。

百闻不如一试,发丝百页,原为清真馆李合盛“牛中三杰”之首,闻名遐迩。用料为牛百页肚经过加工煮熟后,切成发丝细,与玉兰片一起煸炒。这个菜吃起来脆嫩香滑,略有辣味,极其爽口。百页牛肚质地软韧,炒出菜来却脆嫩无比,堪为奇绝。

“乡里”牌系列肉制品作为湖南特产,腊制品、熟食、礼盒等三大系列六十余个品种,来望城,你不带点回去,你会遗憾终生的。“乡里”牌腊肉、瘦肉、香肠、腊鸡、腊鸭、腊鱼等产品深受大众喜爱,四喜礼盒、六顺礼盒、十全十美礼盒成为人们送礼时尚。

长沙望城区是一个千年的古镇,美食名满天下,风景美成了意外。靖港古镇别具一格的古朴韵味,你会领略的。不少人初识靖港,就是从汪涵这本《有味》中开始。“我想念每一个时刻的靖港,它的天空在清晨是鱼肚的白色,黄昏时令人心醉的玫瑰红,有可能刚刚放晴,有可能雨还没有落下。”

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系沩水入湘江口。靖港的得名源于唐朝大将李靖,靖港系沩水入湘江口,扼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美味如此,言传总不如身教见效,品尝望城的美味,如同见识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望城人一样。

靖港人好吃、会吃,赫赫有名。而在靖港饮食中,屈指第一的要数“靖港八大碗”。靖港八大碗是中国八大菜系湘菜组成的重要地方菜,楚越文化的蕴育,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湖湘饮食文化的地方特色。若逢贵宾招待或重大节日,常以“八大碗”烹制。从第一碗到最后一碗分别是什锦杂烩、鱿鱼笋子、五圆肚片、五圆整鸡、八宝果饭、清炖牛肉、黄焖鲜鱼和虎皮扣肉。

“甜酒,小钵子甜酒,沁甜的甜酒!”这是长沙人最熟悉的声音。在古镇,有一家名叫“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的铺子里,所有老长沙人的味蕾,都能在这里邂逅到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甜酒端出来的刹那儿,香醇的甜酒味儿扑面而来,逼得你迫不及待地呼吸。轻轻地舀上一小勺,粒粒白米清晰可见,送进嘴里香醇软糯,回味悠长。

糍粑象征的是团圆和圆满,浓浓的糯米香味,黏住的是亲情和幸福味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的习俗。

制作糍粑已经不需要完全依赖手工,但依旧有一群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手工打糍粑,只为了留住记忆里那熟悉的味道。

闻着糯米的清香味,想起了小的时候,每次香到自己都忍不住去偷吃。

靖港人都爱吃茶,一般人家都有饭后吃茶的习惯。家中来客人,主人总得沏一罐滚烫滚烫、清香可口的“姜盐豆子芝麻茶”来招待。

炒熟的川豆裂开一道可爱的口子,和熟芝麻、茶叶在热水的蒸腾下,冒出了一种结合了炒货干咸香和绿茶清香的特别气味。

吹一吹,抿上一小口,带着咸丝丝芝麻香的茶水,和着淡淡的姜味,那是一种至今我都记忆犹新的味道。

木锤酥是以熬好的糖稀和炒熟的干果搅拌后,放在自制的案板上,迅速由俩壮汉抡木锤暴砸至糖稀干果仁碎的薄饼状,趁热裁切而成。

在其制作过程中,击打出有节奏的“嗒嗒”的声音和捶打人的吆喝声,并伴随着阵阵的香味,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光。

除了这些,街上还有各种靖港特色风味小吃:小花片、胡椒饼、手工杠子面、火焙鱼、靖港香干等。

来望城,你不欣赏一段皮影,那你就可惜了这段光阴。五尺生绡做戏台,一面布屏,两个世界。台前观众屏息静候,台后皮影人指尖飞舞。几根竹棍,几张皮影,唱念做打,喜怒哀乐,将人间市井的细密与美好情景都一一表现,惟妙惟肖。

走进小巷街道,但见古桥古建巧立水上、岸边,传统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在风中隐约传来“吱呀”声。似乎在悄悄向每一个“误闯”的游人讲述曾经的故事,百年的老店铺也循着青石板路延伸,历久弥新。踱着步子往偏处走去,又在古镇的支脉里遇见江南园林,“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瞬间惊艳了时光,忘了岁月。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节来靖港不仅有美食美景,还有“端午万棕节”等你!千年靖港,湘楚汉风,与子同袍,衣袂飘飘,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再见“小汉口”繁荣景象。还有中国民间艺术赏龙舞、民国风情街头演艺、古典诗词诵读大会、等有趣的活动等你来解锁。

在古镇的行列中,靖港就是最好的证例之一。靖港镇自古得水运优势,坐落于湘江西岸,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 当时有一个民谣说到: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靖港古镇历史的厚重源于她有着悠久的历史。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

李靖,字药师,唐朝军事家。他少时即研读兵书,受大人赏识。后随李世民征战、屡立战功,官至兵部尚书。他才兼文武,长于料敌,用兵果断。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部扰唐,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受阻。此时,年已六十有三,且告老在家休养的李靖闻讯,即主动向太宗请命,率部进入吐谷浑。他以远程奔袭战,彻底击败吐谷浑。此战以“李靖攻吐谷浑之战”之名,被中外军事辞典收录。唐代开国之初,李靖曾奉唐高祖之命,领军击败萧铣平定江南,并镇守长沙湘江一带。他的兵营驻扎在沩水港口。李靖治军有方,对部下又要求严格,因此李靖的军队纪律严明,很受老百姓爱戴。他离开长沙去漠北之后,人们一直很怀念他,于是就把他驻扎过的“沩港”改名为“靖港”。

长沙铜官窑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自铜官镇至石渚湖两岸约5公里的范围内,是中国唐代的一处重要的窑址,初烧于唐初,衰于五代,主要的窑区分布在兰岸嘴、瓦渣坪、兰家坡一带,出土的大量釉下彩器物证明了中国瓷器釉下彩工艺最迟始于唐代,而不是创始于宋。长沙铜官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脉络最清晰的唐代瓷器生产遗址,也是世界釉下彩瓷的发源地,打破了当时只有青瓷和白瓷的单一格局。登上园内觉华塔,可俯瞰湘江、一览铜官窑全景。

望城惜字塔,因塔上生树,树塔共生而闻名遐迩,备受当地人推崇,奉为神塔、神树,为当地一宝。茶亭惜字塔的塔檐较短,檐角微翘,起坡平缓,每个檐角上饰有鸟形的石雕,这倒是与植基塔和高陵塔檐角的饰物相似。该塔的塔身内空,有简陋的石梯可以登高,每当夕阳西下,塔顶倒映,有“九峰夕照”之说。

黑麋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自古号称”洞天福地”。登临绝顶,群山莽莽,奔来眼底,朝赏日出,暮观落霞,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山高林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曾游历黑麋峰,唐大诗人刘长卿尝上山寻幽访胜,故道家称此山为”洞阳山”,列入全国”三十六洞天”之二十四位。

长沙欧阳询文化园由“一山一镇”组成。一入此地,以卷轴和笔筒为造型的集贤门便映入眼帘。漫步小镇,由麻石、青砖铺砌的街道蜿蜒延伸,淡黄色调的古式建筑群错落其间,镇内矗立着集贤、忠勇、尚孝、书香、厚德五门,这里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谆谆教诲,有“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贰过”的处事之道,也有“千经万典,孝悌为先”的传世警醒......国学之经典历经岁月沉淀,仿佛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洗笔泉的源头活水;驻坐书堂山读书台址,细读泱泱大国之千古绝唱,字字玑珠。置身欧阳阁峙,品经典,品人生,领略中华文化之美。行至稻香泉,听潺潺之音,看清澈见底,保持心中清明。小镇的每个角落都隐约透露着国学的气息,溺于中文雅美,恍恍不似人间……想必在此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后,下笔更有神。

一家人来到书堂山,最好先拾级而上,拜欧阳阁以敬先贤,至洗笔泉临摹欧阳询的八分隶书,登文笔塔一览美景;再下山至欧阳询书法学校体验书法学习乐趣;农家乐内钓河鱼、挖紫薯、摘野菜、品美味;午后还可去铜官窑看龙窑遗址感叹先人之智、登觉华宝塔俯瞰湘江北去、观博物展览感受唐朝文化、做传统瓷器体验工艺精湛……

长沙巴溪洲是湘江长沙段继橘子洲、月亮岛之后的第三大洲,建设了九溪烟树、石龙花园、木龙花园、水影广场、林映荷潭、天鹅剧场、柳堤春晓、苇风芦影、长河红霞等9大景点。巴溪洲水上乐园的景色重现了楚辞中江心沙洲水草依依、江花浪漫、山水环绕的人间美景;表达了国画中长河落日、九溪烟树、柳浪莺啼的水乡神韵。

位于望城县雨敞坪的泉水湖,群山环抱,碧水如玉,峰峦叠嶂,绿树成荫。初至泉水湖,你一定会惊叹在闹市的一角竟会有如此一处仙鲩。泉水湖乃因湖中靠岸处有一处神泉日夜吐出湖水而得名,湖光山色,水天相接。清晨傍晚,碧绿的湖面常常薄雾蒸腾,荡舟其上,恰如古人云:人在雾中走,船在画中游,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又如待字闺中的绝色处子,期待着您展现卓越丰姿。

长沙月亮岛如一弯修长的新月吮吸湘水,两头银白的沙滩吻着湘水碧波。岛边的柳林随风起舞,群莺纷飞;岛上长满又厚又密匍匐的青草,象一张绿油油的无边的席梦思;南向滩头是一片青翠欲滴的芦苇林,清风吹来,摆弄着苇叶,习习有声,如箫声悠扬,偶然惊起鸥鹭盘旋而飞,引发人们诗情画意无穷。

”洞天福地”黑麋峰,登临绝顶,群山莽莽,奔来眼底,朝赏日出,暮观落霞,令人心旷神怡。

旧时,靖港米粉所用稻米要早稻粒谷米,磨出的粉,细嫩,粘性好,韧度适中,为加工米粉之最佳。米要淘洗得无丝毫泥沙和残留糠皮,干干净净。从前玉春楼、长春阁等靖港知名米粉馆,还有专人挑拣米中无法淘洗掉的谷粒,以确保米粉的洁白无瑕。无了瑕疵的米用清水泡发,掺适量现饭,湿磨成粉,再蒸。蒸有专用的蒸盘,为铝制品,圆底浅边,像是一面锣。湿粉要在盘中敷得厚薄均匀,若坑坑洼洼,蒸成形后会当做次品报废,拿去喂猪。蒸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过生则粉皮易碎,过熟则粉皮不嫩。蒸熟后的粉皮还要趁热从蒸盘中一张张揭下来,搭在竹篙上,使其汽水挥发,凝固而不粘。把粉皮切成粉丝则需刀功,先把粉皮卷成条状,一刀刀切下去,每根粉丝皆宽窄一致方为高手,若切得宽窄不一,夹到汤碗里后,外观上首先就打了折扣,而且影响食欲。从前靖港街上那些吃惯了米粉的“老口子”,如果端给他一碗“三不六齐”的米粉,他会起身走人。

靖港米粉的汤最是讲究。白白的米粉本是淡而无味之物,若无鲜汤几乎难以下咽。鲜汤乃猪骨熬成,是为“原汤”。从前靖港街上各家屠行的猪骨,均被面粉馆订购了去。各米粉馆的大灶旁,都安置着专门用来熬骨头汤的砂锅,乳白色的汤汁在锅内微微地沸滚着,散发着诱人的鲜香。吃米粉的顾客来了,舀一勺原汤在预先放好酱油、盐、葱花、芫荽的碗里,然后把烫热的米粉夹到碗中,原汤之鲜和葱花之香渗入米粉丝中,淡而无味之物顿成鲜而爽口的美食。何况还有盖码:酱汁、牛肉、牛杂、三鲜、猪蹄、猪肚丝、红烧肉……任君选取。码子盖到原汤米粉上,乃鲜上加鲜,味中添味,吃一碗靖港原汤盖码粉,真乃人生的一大口福。

靖港香干历史悠久,那是在清朝年间靖港“秦玉太”香干就闻名遐尔,后来,秦玉太香干改名为“闲太干子”。

靖港香干按颜色分为黄、白、青干子,材料都一样,只是做法不同,味道不一样。黄、青干子多一道囟的程序。而白干子不需要囟。囟料不一样,而囟出的干子分为黄、青两种香干子。

靖港香干,按包、压程序不同,可分打抱干子、菊花干子,先压后包,是打抱干子的做法;先包后压是菊花干子的做法。打包干子技术是以前从湘谭传过来的。

白干子没有下囱锅这道程序,每道程序都有讲究。选豆:要求新鲜、饱满、质量好的豆子;磨豆:原来是手工磨、腰磨豆,现在是电磨,要求磨得很细;打浆,技术要求更高,靖港有句俗语:“杀猪打豆腐称不得老手”意思是冲浆不要冲得过“老”、“过嫩”,冲浆要“老”、“嫩”适度;包,一般包两次,香干非要手工包;压,原来所有香干只包不压,现在的香干既包又压;下囱锅,桂皮、八角回、红糖、少许盐、怡糖等做成的囟料,双囟“两次”,两次兑料不同。

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包子选料精细,糖陷用白糖、冰糖、玫瑰糖或桂花糖相拌而成,香甜爽口;肉陷则选用猪前夹缝肉或好瘦肉,拌以香菇、冻油等调料,油而不腻。

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原由网年间,初为一唐姓业主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徕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人包点馅芯,谁知这竞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从此,德园包子大振名声,遂有“出笼热喷喷,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菇爽鲜嫩”的民谣之赞。长沙“文夕”大火后,原班部分师傅重新集资,再度建店,取名德园茶馆,继续经营饭菜、包点,并逐步形成驰名长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为: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长沙解放后,德园茶馆获得了新生,曾荟萃一批烹任名师和白案高手,使德园的美食形成五大系列,三百个品种。

长沙姐妹汤圆是著名风味小吃,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花菇无黄蛋,闻名遐迩。花菇无黄蛋制作的关键在于掌握火候,既要蒸熟,又不能让蛋清流出,破坏造型。蔡海云制作的无黄蛋,蛋面光滑不破,质地异常鲜嫩。顾客吃到这种没有蛋黄的鸡蛋,往往惊叹不已。

“牛中三杰”曾在李合盛餐馆显赫一时。所谓“牛中三杰”是指:“发丝牛百页”、“红烧牛蹄筋”和“烩牛脑髓”。著名剧作家田汉在湘时,对李合盛牛肉餐馆的“牛中三杰”怀有特殊的感情。有一天,田汉与湘乡名士邓攸园共饮时,邓酒酣脱口说出一联:“穆斯林合资开牛肉餐馆”;田汉应声对出:“李老板盛情款湘上酒徒”。正好镶入“李合盛”三字,李大喜,拿来笔砚,请田汉书赠留念,传为美谈。“牛中三杰”精工制作。发丝牛百页要选用牛肚内壁皱褶部位,切细如发,色泽美观,味道酸辣,质地脆嫩,入口酸、辣、咸、鲜、脆五味俱全。红烧牛蹄筋选用牛蹄筋,加桂皮、绍酒、葱节、姜片等精制而成,软糯可口,味道鲜香。

香味、湘味,是文化,也是历史,你说,望城,这本妙不可言的书,你舍得合上吗?

61号——《微风吹过那片田野》

1993年的春天,整个故乡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一个千万家同的茅屋里诞出了一个女婴,从此将一个外乡女人牢牢地系在了这片土地上。

这个故事此刻从她和那个女婴的记忆里流淌出来。

一个90后的小女孩,四口之家,父亲作为爷爷的过继子,奶奶英年缺席。爷爷很不爱言笑,一个沉默的老头儿,唯一善谈的场合是逢上三乡下四邻村人逝去母辈亲人时,被请坐于席间,几夜几夜诵念一些口诀,长大后才偶然得知为《血盆经》,一种专为女性往生超度的佛经,但仅此而已。那时老茅屋旁有座小竹山,是女孩和附近大大小小孩子们的专属快乐乐园。

“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背笆篓。一背背到汉门口,汉门口,啄石榴,石榴兜里三姊妹,三个大姐会梳头,一姐梳个巴巴头、二姐梳个溜溜头、三姐不晓得梳,左一梳,右一梳,梳得狮子滚绣球。”

“月亮粑粑,兜里坐个嗲嗲,嗲嗲出来买菜,兜里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绣个糍粑,糍粑跌得井里,变成蛤蟆,蛤蟆上树,变成斑鸠,斑鸠子咕咕咕,和尚呷豆腐,豆腐一朴壳,害得和尚呷不着。”

夏夜,月明星朗的时候,女孩都会缠着爷爷要他讲故事,可是他只喜欢教她反复念这两首童谣,就好像经文在他口里一样熟稔,那时他的脸庞舒畅,女孩也跟着心生小小欢喜,因为她开始喜欢上这歌谣一样的句子和那平仄叹息式的语调,经常为童谣里的三姐为什么狮子要给她滚个绣球?为什么糍粑跌到井里会变成蛤蟆而疑惑。

女人整日整日忙于去工厂工作,往返奔波,为一家人生活而操心,女孩早晚醒榻时娘两常经久不见。多年后,回忆起女婴发蒙那段日子,女人偶尔会说:小时候,女孩不会喊“妈妈”,见面就叫“姑姑”。女人的面上曾闪过一丝阴霾,那是她最不愿听到的,比身累更重。

后来,女婴4岁开始读书了。竹山阻隔旁三塘相连,却无泥路相通,出门往往绕远费时,于是女人便开始了她个人艰巨的乡野土木工程。先从竹山临学校那面开始斧斫荷锄,挑土填沟,硬生生地踩通了一条通往池塘塘基的小路,与塘边故乡初中学校旁那条简易的土公路隔岸相望,虽然危险多一分,但胜过绕远费时,耽搁上学。从此爷孙、父女和女人的脚印常傍塘基。

还是这片土地,每日从高塘岭镇街上制衣厂回家的女人农忙时还帮着家中两个男人一起种植水稻。一年两种。记忆中那时村人因着家旁这三口水塘的灌溉,又因小路的开通,记事起便水利通畅年年热闹,人声不绝。因着男人家人少田少,分配的田地位置也东一块西一块,家中田记得是田中两块相连,单过河坝一块。田中河坝一侧立有一座小土地庙,每逢土地爷生日、戴公嗲嗲生日,乡人都要郑重而虔诚地手执一只雄鸡另一手拿着装满一袋子的香烛纸钱和一挂浏阳小鞭炮。每次牵着爷爷的手站在一旁等待祭拜时,女孩满耳朵都是轰鸣,闻着冲鼻浓烈的火药味,既雀跃又怕听到一旁宰鸡传来不绝如缕的惨鸣,那声凄厉似闪电,使她不敢睁眼直视。唯紧紧拽住爷爷粗壑的手掌。

后来大一点时女孩读到了愚公与智叟的故事,女人也开始了她的新时代“移山计划”。女孩每日上下学看着竹山一点点刨平变小,心里想着:那可怜的上百根清俊坚直的小斑竹,还有从腐竹叶里拱出的一片片浓密的地茶,那些竹林里跳跃嬉闹的小麻雀们的竹鸟窝子里带着小斑点的鸟蛋,那些竹子间用粗尼龙绳、麻绳还有编织袋打造的林间秋千,那些与竹同色隐匿无声的专吃麻雀的竹叶青蛇,那些冬雪过后,负雪垂坠的竹与竹叶间相互碰撞摩挲的清音,那些早晨起来争着与小孩踩地雷般小心翼翼守着的,那些霜降后从泥地里悄然拱出的一根根红艳直挺形如男人雄器的有毒鸡屎菌子(学名红鬼笔)……都慢慢消失在眼前了。

在女人一锄簸箕一扁担的挥动中泥土被纷纷运到附近各个地势低洼处,女孩的竹山慢慢瘦了、小了、最后只剩下最顶端那一棵油桐和几棵香樟,细细小小地站在那里观望女人的每一次挥锄,并且都神情紧张。

不过也有惊喜,原来土里还会挖出泥蛋,泥土还会有分层,当时觉得原来大地母亲是真的,常思考自己是不是从泥蛋里爬出来的。女人询问过爷爷后,于是在燥热的天气里变成了一锅锅热汤。后来,女孩上学、女人出门的路一下子宽敞而辽阔了。外面世界更远的光开始照进女孩的心里。

农人天生与泥土打交道,双季稻的年代,夏夜耳边总是流淌着门前小渠过水时急匆匆的哗哗声响。有年夏季,天久未雨,水稻田看着看着开始一块块开裂,三口水塘也被抽干现底,村人商量多级取水,每家按人口与田土出资从湘江通过抽水机接水管至水塘,然后经门前小渠过到垄间村人田地的各个渴水的入水口。那年夏夜各家候水的村人们纷纷围聚停歇在女孩家门前小小的晒谷水泥坪上,女孩分吃了几夜的守夜包子,睡梦中透着甘甜。而女人总是沉默,独那年,家中农田出的稻子不是稻子,却被野蛮坚悍的草稗子整亩占领,那年交粮的时光,女孩已完全失了记忆。

小女孩曾经做过多次一模一样的梦,梦见家门前发生月全食,然后天空刮起狂风,女孩吓得跑进大门躲避,待风停,出来一看,蔚蓝色的地球正静静转动在家的正前方,田垄中央会突然出现一座小土山,土山自动向右移开,一条小龙从山底洞口冲天而起,翩然飞去。梦始终是梦,女孩天真烂漫的童年就这样在女人无数个黑白操劳的日夜里呼啸着飞过。

种稻谷、抢水、抢收、抢送粮站,爷爷每次挑着一担箩筐一步一摇,一摇几喘,许久未见归影;爸爸平日总不见踪影,女人总是心急火燎地赶到菜地又奔回猪栏,水渠、池塘、田垄……清晨和傍晚有革命草疯长的地方,就有女人的一把刃口不平锃亮的镰刀、一担撮箕,家门边那个剁猪菜的圆木砧板和着菜刀的“嚓嚓嚓嚓”声日夜响起。一个黑瘦短发低头沉默汗珠无声淌落的影子总在坐在眼前晃动着。此刻田野的风正吹过那片片不曾倒下的狗尾巴草。

几年后,女孩又有了一个弟弟。一家人搬进了女人积蓄存建的小平房,那些年的夏夜女人和男人商量着一起开始尝试在夜宵一条街做生意,晚间凌晨女孩和弟弟会准时被女人特意带回剩余的臭干子、兰花干子等小www.58yuanyou.com油炸的诱人香味给馋醒,有了晚饭后一家人散步的旺旺广场花坛子一游,有了从此不用缴纳国粮卸下重担后家人的笑脸。那几年田地被附近的大学集体租种,女人开始专心养猪种菜,不用插秧不用抢收不用与村人多次火辣而伤心的争水,那时女人开始全心播种自己最大的希望——女孩和儿子。

高三那年,女孩爷爷猝然去世,爷爷的茅屋从此便荒废了,一家四口还是一家四口。每年七月十五烧包时,看着青烟直上黛青的夜空,女孩还是会想起她和爷爷的那个月亮粑粑,那两支童谣就像魔笛吹过,每每在耳边唱呀唱,直到小草低伏,雏菊带露。

现在女人活成了一朵清荷,女人的巧手裁剪凝聚成家的温馨港湾。男孩也已茁壮成长,女孩伴着馨香走出了平房,踏上了更新的路途。故乡一回头间,已征拆得七零八落,梦中的龙地,已成今日的花海公园。曾经缓步于旺旺广场路中央的那个供人休憩的花坛子和旁边那条夜宵一条街,已纷纷被通衢大道直铺而过,似一列列快车,将陈旧掩埋,透出新的微光。

昂首继续朝前走,心中早已湖光微漾,故乡的田野,正被微风吹亮,送我缕缕荷香。

62号——《我的望城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名长寿老人,今年已经九十岁了,仍然眼不花,耳不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外婆一直生活在长沙市望城区的偏远乡村,建国这些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望城区乡村振兴方兴未艾,乡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比如,现在外婆就能享受了村里缴纳社保的养老待遇,每月能领取一笔养老金呢!

外婆在农村一生辛劳,经历了抗战、解放、建国以及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改革开放直到现在,前前后后生育了六个子女,开枝散叶,把他们一一带大,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到了晚年,她终于能过上吃得好、穿得暖的幸福生活。

现在每逢双休,外婆的儿女们,还有我们这些孙子辈的,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她住的乡村来共享天伦之乐。有的带来菜肴、水果、药品、保健品,有的捎来孝敬她老人家的衣物,有的帮忙她洗澡、洗衣服床单、晒被子、做卫生,把这位老寿星照顾得非常好。其实,外婆的子女们大多在望城区甚至长沙市里安了家,也都愿意把她带到城区里住,可外婆故土难离,总说乡下空气好,蔬菜新鲜,不像城里到处是车,汽油味重,让人浑身不自在。

外婆的邻居们对她颇为羡慕,都赞扬她是有福之人,晚年有这么多子女孝顺。可外婆却说,是社保卡带给她晚年的幸福生活。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知道,作为一介乡村农民,外婆早年哪里会想到自己会像城镇人一样,晚年可以靠每月领取退休金生活呢?这是一笔固定的收入,可以保障外婆在乡村的基本生活,不需要向子女们伸手,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自己能经济独立,这是外婆这个从旧时代生活过来、跨越了九十年沧桑岁月的女性最引为自豪的地方。

所以,外婆对望城区政府发给她的社保卡尤其看重,她把社保卡用手帕层层叠叠地包好,压在枕头下面,仿佛有社保卡就有了生活的保障。然而有一次,社保卡不知所踪,她急得什么似的,紧张得打电话让我们大家都回乡下帮她找。后来,还是我在她的床底下找到了。外婆一把抢过去,当宝贝似的,这次她把卡放在床头的柜子里,还上了锁,钥匙由自己保管,说再也不怕丢失了。

可是,那些年,每个月她又不得不把卡拿出来,交到我们手里。因为要从银行取钱,而最近的村镇银行也有几里路,她自己是没办法去取的,只有靠我们回去的时候,让我们去代领。不过,这是在以前,也就是最近这几年,望城区社保改革进入了快车道,社保卡也大大地改进了。就在村里,也设立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就选在外婆隔壁的小超市里。这大大地方便了外婆,每月到了发退休金的日子,她不慌不忙,只要把卡交给小超市的老板,然后就可以通过安装在小超市里的POS机取钱。插卡、输入密码、取钱、拔卡,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方便极了。外婆年老但记性好,记密码对她来说只是“小菜一碟”。自从有了这个取款服务点,她再也不用望穿秋水地等子女们回乡来帮忙取款了,而我们也不必来来回回地折腾。除了养老金,政府有时发些补助款,慰问款,包括长寿老人每月的补贴,就都通过社保卡发放,外婆总能在第一时间领取到这些福利,享受社会关爱的温暖。

说起社保卡的好处,还远远不止这些呢,这一点外婆最有发言权。其实,老人最担心的还是健康,最怕的还是疾病,倒不是没人照顾,毕竟外婆拥有子女众多的优势,她最怕的是看病不方便。以前也确实如此,医疗机构不健全,老人有个三病两痛,我们//www.58yuanyou.com担心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前几年,外婆得过一次急病,最后转到望城区里来住大医院,只有在这么正规的大型医院诊治才能让我们放心,毕竟外婆年岁太大。但是,折腾不说,手续还非常复杂,转院、报销都要找医保机构审批,差点耽搁治疗。因此,那次外婆痊愈后,我们都劝她到城区里来住,万一有事,可以就近治疗。可她老是不肯,说是死也要死在“乡下”。我们劝不动她,也只好由她,但心里隐隐不安。

后来,外婆打电话来报喜,说再也不用担心这个了。怎么回事呢?我了解后才知道,随着望城区乡村建设日新月异,为了给乡村带来便利,医疗条件最优的区里的一家医院在此设立了分院,外婆家离医院很近,可以方便地随时就诊。而且,她只用带一张社保卡,就一切搞定了。我曾带她去做过一次医疗检查,只须用她的社保卡在自助服务终端机上刷一下,就能挂号,还能通过刷卡缴费、 打印检查报告单,在定点药店买药,可以实现即时结算,方便异常,于是就连困扰外婆晚年幸福生活的最后一个问题,也因社保卡的进步而迎刃而解。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外婆的九十大寿,对我家来说,可谓“双喜临门”。为庆祝外婆寿诞宴会的时候,我们在望城区的一家大酒店包了一个大包房,子孙们几十人济济一堂,大家一同祝贺外婆寿诞,并纷纷祝愿外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当大家排队敬酒,气氛到最高潮的时候,外婆从内衣口袋里掏出那张视若珍宝的社保卡(含医保卡功能),高高举起来,说:“有了这个作保障,我有信心活到100岁哩!”

END

望城区作家协会

责编 余海燕|美编 顺子

投稿邮箱1507335304@qq.com

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蓄势公众号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梦见攸布鞋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emeng/4892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