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亲人尸变

梦见亲人尸变

梦见亲人尸变

养生金句

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

导读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道德思想建设的基础,她对于构建和谐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历代明智的统治者和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视孝道的教育提倡和宣传普及,因而她具有重要的社会普世价值。

这套图绘制难度较高,不仅因为工程量巨大,创作众多人物、场景需要耗费极大精力,而且这套图融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四大画科于一体,非技法全面的画家莫能为。这套画逸笔写意结合,人物造型生动传神,景物描绘雅致精细,墨色晕染浑然天成,整套图册厚重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的全部基本技法,还融入了刘安祥先生自创的多种绘画技法,因而她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套图总量达一百多幅,480多平尺,古今少有,可称难能一见的稀有之物,她即可作展览教育观赏之用,也可作儿童读物、书刊插图,当然也是有着巨大升值潜力的最具收藏价值的极佳收藏精品。

51、丁兰思亲刻木像

梦见亲人尸变

木雕双亲供堂前,香火不断日问安

妻试针刺像滴血,丁兰责怒跪慈严

丁兰,汉时河内人也。寓居湖北之宜城。幼时父即去世,后母又以忧伤成疾,不久亦亡。兰此时怙恃俱失,伶仃孤苦。幸赖族人抚养,始克成立。及稍长后,念劬劳顾复之恩罔极莫报,抱终天风木之痛追远永怀,终日思亲,一刻难忘。

因思不如刻父母之像,虔诚供养,虽色笑难亲,而精神如在也。乃召来良工雕刻,神相酷肖。兰于是奉之案间,视如同在,饮食必荐,出入必面,事死如生,以慰永慕之思。其妻初奉兰教,尚知恭谨,后以积久生玩,因玩而起渎慢之端。

闻人言,凡是草木之灵,享受人间香火既久,则精气俱全,以针刺之,当能有血。于是又因渎慢而生好奇之心。且对于其夫之供养木像,甚为厌烦。一日,适值兰外出,竞用针刺木像身上,不料针刺血出,与生人无异,遂惊惧,不敢复刺。

及兰由外回家,照常赴像前禀告。乃像见兰回,突然眼中流泪不止,面现痛苦之状。兰大骇,乃问其妻。妻初尚不肯实言,经兰再三盘诘,方知针刺一事。兰甚怒,痛责其妻,赶逐出门而去。时称真孝子。

52、郯子扮鹿求鹿乳

梦见亲人尸变

鹿乳能医父母疾,郯子进山披鹿皮

跪求鹿乳甘护鹿,身挡猎杀阻弩镝

郯子,春秋时期人。生性非常孝顺,能够竭尽全力令父母高兴。父母都还健在,只是都患有眼病,治疗没有效果。父母经常想食鹿乳,却苦于无处寻觅。

郯子自己寻思,鹿乳既然不能从集市上买来,又不是人力能够做成的。想到山中寻觅,却是很不容易。况且鹿在山中,多是成群结队,野性十足,见人就奔驰躲避。如果乔扮成鹿,混在鹿群中,真假不辨,应能得到鹿乳。于是就身穿鹿皮,前往深山。

群鹿果然把他认为同类,并不躲避。郯子也模仿鹿的各种举动,居然混到鹿的队伍中,顺势取到鹿乳,装进器皿中藏起来,准备回到家中奉给双亲,医治双亲的眼疾。

就在他寻路回家的时候,忽然遇到了几个猎户。猎户把他当做真鹿,举箭就要射。郯子急忙举手作揖,向猎户说明详情。猎户感到很惊奇,称赞他孝顺,就一路护送,把他送出山。

53、赵至泣耕伤父劬

梦见亲人尸变

母盼赵至求仕途,八岁塾堂苦诵读

闻父呵牛伏案泣,年幼无为愧自哭

赵至,字景真,晋时山西代郡人也,幼有至性,不同凡儿同,里以“神童“呼之,当至年十二时,一日值新县令到任,士民遮道聚观,至亦随母在旁观看。仪仗森列,驹从甚盛,观者啧啧称羡。母笑语至曰:“有何不能?儿亦愿读书上进,藉慰母心。”

次早入塾就师读,正在执卷自诵间,忽闻其父在耕田作叱牛声,连续不断,遂抛书案上。其师怪而问之。至哽咽言曰:“弟干悲泣非他,因闻声伤情,故不觉废书而悲。”其师怪而问之。至哽咽言曰:“弟子悲泣非他,因闻声伤情,故不觉废书而悲。”

师惊异曰:“适闻何声,何至悲痛如此?”良久,至继续言曰:“弟子自愧年幼,学尚未成,名尚未立,不能有所建树,光宗耀祖,致使老父以衰迈残年,尚不得安享温饱清闲之福,每日劳苦农事,心中抱愧非常。倾间所言闻声伤情者,正因闻父叱牛声,不禁悲从中来耳。”师大加赞叹,曰:“奇哉!此儿必成大器。”及长,入洛游学,从中散康受业,刻志砺行,勇猛精进,遂为一代通儒,士论宗之。

54、沈起弃官侍父疾

梦见亲人尸变

沈起孝名自古传,为侍父疾甘弃官

擅离职守遭弹劾,仁宗不究禄如前

沈起,字兴宗,宋朝明州郑县人。侍奉父母十分孝顺,孝顺之名传于当时。他在朝做官,父亲患有重病,思念儿子心切,家人写信告诉他。他得到家书,大吃一惊,心中暗想:“前几天就坐卧不安,已经有预兆。父亲卧病在床,我在外为官,家中无人侍奉,父亲无限大恩一点儿还没有报,倘若父亲有什么不测,纵然高官厚禄,也简只是天地间一大罪人!”

宋朝官制没有请假的明文规定,沈起于是弃官回到家乡,看望父亲。大凡人们年老多病,总是喜欢与子女相见,病情马上可以减轻。父亲见儿子归来,喜出望外,病果然慢慢好了。

上司以为沈起擅离职守,上疏弹劾他。宋仁宗对群臣说:“因为侍奉亲人而获罪,这怎么能够激励劝勉做儿子的人呢?”下诏不予追究。后来,沈起做官一直做到天章阁待制。

55、古初捍火全父柩

梦见亲人尸变

古初事孝有传奇,火殃父柩重难移

舍身忘死伏榇上,天怜转风焰顿熄

古初,后汉时湖南临湘人也。性至孝,事亲无微不至,阖县称为孝子。父以病医药无效,展转床榻。初日夜服侍,衣不解带,目不交睫,食不知味。父殁,忽抢悲号,痛不欲生。

不料当停柩未殡之际,邻家某姓不戒于火,一时烈焰飞腾,火蛇乱舞,人声鼎沸,哭喊声与犬吠声互相嘈杂。只因火势浩大,虽竭力泼救,仍不济事,顷刻之间延烧已近古家。初即急速摒档一切,作避火计。所有什物,尚易挪动,惟中堂灵柩沉重异常,废尽气力,终未移出。

尔时火焰猛烈,人心慌乱,柩重难举,束手无策,眼看尸棺将付灰烬。初此时涕泣滂沱,焦急欲死。火势无情,瞬间已烧至中堂。初忙中无计,只知保护父柩,遑能计及己身,于是冒突烈焰,爬伏在父柩上面,放声痛哭,抱一与柩同殉之决心。孰知孝心所感,彼苍见怜,风转火减,父柩安然无恙。此种爱亲拼命之精神可敬哉!

56、刘安世直谏慰亲

梦见亲人尸变

直谏报国缘老母,言无不尽甘受辱

百折未挠矢忠心,时人皆称殿上虎

刘安世,字器之,北宋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人。父名觥,历任虞城和犀浦知县,虞城多奸猾之徒,人们喜欢打打劫偷盗,犀浦的自姓生性善良懦弱,风俗驯顺。刘觥治理两县采取的政策,宽缓和威猛各不相同,把两个县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安世小时候就很有见识,尊奉母亲的教诲十分恭谨,跟着司马光读书学习。

司马光任宰相推荐他为秘书省正字,对他说:“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我赋闲的时候,你经常不断地书信问候;我现在做了宰相,你却不再来信。这就是我推荐你的原因。”刘安世相貌憨实硕大,声如洪钟。初任谏官时,想以母亲老迈为由辞职,所以没有接受任命。

回到家中,对母亲说:“朝廷不认为儿子无能,让我做谏官。谏官必须明日张胆地以目家大事为己任,如果触犯了权贵,灾祸就会随之而来。皇上正以孝治天下,儿子如果以母亲年迈辞官,就可以不做这个官。”

母亲长叹数声,对他说:“你的话大错特错!我听说谏官就是直言劝谏天子的官,你的父亲一生就想做这样的官却没有能够做成,如今你有幸做了这样的官,应该舍身报国,完成你父亲的遗志,如果真的获罪被流放,不论远近,老娘我都拼着老命随你去。”刘安世遵从母亲的命令,接受了这个官职,所以能够正色立于朝堂之上,当着皇上的面抗争,不屈不挠,当时的人都把他视为“殿上虎”。

有人与苏东坡论元祐时期的人才,论及刘安世时,苏轼说:“器之真是个铁汉子,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刘安世在家居住的时候,谢绝和人交往,闭门不出,隐匿踪迹。然而农夫野叟和小商小贩路过南京,都一定要见他,否则就像是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而没有见到“大圣人”一样。刘安世的名声在当时如何之大已经可想而知了。他和别人最不同的地方,是能坐很久却连身子也不欠一下,写字从不写草字。世人因此称其为“元城先生”。

57、何叔度推爱姨母

梦见亲人尸变

母姨情笃日难离,母病姨守夜不息

叔度孝遵慈恩愿,双份香烛供母姨

何叔度,南朝宋潜(今安徽霍山东北,一说即潜水,在今湖北)人。生性十分孝顺,小时候就做事诚实持重,受到乡里父老的称赞。当初,叔度的母亲在娘家时与妹妹感情很深,形影不离。

到了叔度的母亲出嫁以后,其姨母也嫁人了。虽然已经是各自成家,但姊妹二人的情感还像未出嫁时一样,相互往来赠送不断。有时母亲到姨母家,有时姨母来叔度家,姊妹二人同吃同住,衣服鞋子互相换着穿。叔度的母亲见不到妹妹不高兴,其原由网姨母见不到姐姐也是高兴不起来。

叔度的母亲病了,所需要的一切,都由姨母主持。姨母日夜不得休息,吃饭也不香。母亲临死前嘱咐叔度说:“你的姨母与我是同胞姊妹,相亲相爱。我死之后,你能像侍奉我那样侍奉姨母,我就可以瞑目了。”叔度哭泣着答应了。

自此以后,叔度侍奉姨母就像侍奉母亲一样,非常孝顺。姨母对叔度,也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后来姨母病死,叔度悲痛得就像母亲去世一样哭泣。每到初一、十五,一定要携带鸡、豚、香和纸钱一类的祭品,到姨母墓前哭泣祭祀。当时人都感慨叔度贤德厚道。

叔度官至太常,颇有好名声,后来因年老退休。孝子侍奉父母,父母喜爱的也要喜爱,父母敬重的也要敬重。所以顺承父母的心意,比让父母吃好穿好还要重要。像何叔度这样孝敬姨母,难道说不是顺承父母的心意吗?

58、尹伯奇采婷抚琴

梦见亲人尸变

后母毒计害伯奇,荷叶为裳果填饥

履霜操曲盟孝志,尹父愧悔弑后妻

尹伯奇,西周宣王时靡国人。父亲尹吉甫,先世封于尹(今山西汾阳一带)。当时猃狁(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即后来所说的戎羌)进逼周期京师,尹吉甫率兵将猃狁驱逐出境。这件事记载在《诗经小雅六月》中。

伯奇的母亲死后,父亲又续娶妻。伯奇对后母十分孝顺,后母却是非常厌恶他,在他父亲面前诋毁他,伯奇被逐出家门,当天没有吃的,就采婷花为食。清晨.尹伯奇踏着地上的白霜,仔细想这件事,以为自己没有过错,就拿琴弹了起来,琴声凄惨幽咽,听到的人都感动的落下泪来。唐朝著名文人韩愈为尹伯奇之事所感动,写下了《履霜操》;宋代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一文中说:“尹伯奇是勇于做事而又能顺从命令的人。”

明代有一人名归钺,字汝威,嘉定县(今上海市)人。归钺小时候就死了母亲,父亲又娶妻生子,归钺因此失去宠爱。父亲偶尔鞭挞归钺,继母就把大木棍递过去,对归钺说:“不要让你父亲太费力气。”家中贫穷,吃的东西常常不足。所以,每到饭快做好的时候,继母就向父亲诉说归钺的不是。父亲非常愤怒,就把他赶出去。这样,继母和她的儿子就可以吃饱饭了。

归钺又饥又困,在路上徘徊。等他回到家中,继母对父亲说:“养个儿子不住家里,到外面做贼去!”父亲对归铖又是一顿痛打,差点儿打死。父亲死后,继母更加容不下他,不让他在家里住。归钺就靠贩卖盐为生。他时常向弟弟问继母是否安好,并且送给她好吃的东西。明朝正德三年(1508),天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继母无法自己养活自己。归钺就哭着迎接继母奉养。继母心中愧疚,想要不去,确实没有地方获得食物,不得已只好随归钺而去。归钺侍奉继母十分真诚。

59、梁诏孝行感甘露

梦见亲人尸变

梁庭松枝甘露生,皆因孝道感神灵

东坡仰慕留墨迹,读书之地曰熏风

梁诏。宋朝广两贵县(治今广西玉林)人。一向以纯厚孝顺著名。他家有一棵古松,相传已经生长很多年了。一天,松树上忽然出现甘露,点点如珠。人们认为是梁诏孝思所感的结果。梁沼后来任广东提刑干官(官员属下的办事人员)。

当时,苏轼在广东,早就听说梁诏的孝子之名,询知实情,感慨称异,特意亲笔为其住处题写匾额“甘露”,题其林曰“瑞松”,题其读书处曰“薰风”。当时人都把这件事传为美谈。

据史书记载,和这件事相似的还有三件:一是宋朝的易延庆,字余庆,筠州上高(今江西上高)人,父亲去世后,在父亲墓旁结庐守丧,居处生长出18棵玉芝,人们因此称他为“纯孝先生”;二是江西丰城人徐定//www.58yuanyou.com,父母去世,他结庐守丧三年,家中种植的红牡丹、紫牡丹都变成了白色,人们以为是孝行所感;三是明朝晋府西河,王朱奇溯,太原人,母亲去世,朱奇溯十分悲痛,宫殿台阶上的古柏开出花来。当时都认为是孝心所感。这三件事可以和梁诏的事相互参证。

苏东坡,本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亲苏洵,就是世人所说的“苏老泉”,20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苏轼10岁的时候,父亲到外地做官,母亲程氏教他读书。一天,母亲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放下书而感慨。苏轼说:“儿子若是做范滂,母亲答应吗?”母亲说:“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苏轼因才气过人而遭世人嫉妒,多次遭到诬陷被贬谪。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他头戴方巾,脚穿草鞋,与农夫野老在溪水山谷间谈笑风生。宋仁宗读了他的文章,不停地感慨说“奇才奇才”。

贬居儋耳(今海南儋州)时,那个地方不适宜居住,他就独自著书自娱。他任杭州知府时,在西湖上修筑长堤,到处栽种荷花和杨柳树,西湖俨然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其长堤被称为“苏公堤”。孝子和才子,在苏轼这里相得益彰。

60、汤霖泣水夏结冰

梦见亲人尸变

盛夏母病欲冷淋,池边哭冰泪倾盆

天感其诚水塘冻,母浴康复赖孝心

汤霖,字伯雨,元朝龙兴新建(今江西就新建)人。侍奉母亲常孝顺,能够顺从母亲的意思。母亲曾经在盛夏时患有内热病,身如火烧,经常说胡话。汤霖遍求名医,为母亲治疗,吃了很多药,却是不见效果。汤霖日夜服侍,觉都没有睡过。

一天,母亲在昏迷中忽然睁开眼睛,对汤霖说:“苦了我的儿了!但是我这个病不是药能治的,如果能够找到冰块吃,热才能退去,病或许就好了。如果没有冰,恐怕没有生的希望了!只是现在正是盛夏,去哪里找冰呢?我大概要随你父到地下去了吧?”说罢,忽然昏厥,差点死去。汤霖又哭又唤,母亲才逐渐苏醒,又睁眼四望,喘吁不止。

汤霖见母亲病情危险,心中悲恸,难以言说。暗想:“母亲既然想吃冰,病或许可以治愈。母亲如果不治,我何以苟活人世?”于是就到池塘上求冰。只见池水潺潺,微浪如纹,波光明亮,可以照见人影,根本不可能结冰。汤霖站在水边怅望,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时辰。想到母亲生命垂危,却找不到冰,汤霖放声痛哭,一哭就是几天不停。

夏日炎炎,赤日如火,似乎能把金石融化。一天,汤霖正在水边号啕痛哭,忽然听到池中嘎嘎作响,像是冰裂的声音。汤霖大惊,只见满池的水都结成了冰。汤霖大喜过望,知道是神灵在帮助他,急忙肃立向神灵拜谢,然后取冰回去。母亲吃了冰块,烧立刻退了,病于是就好了。人们都说是汤霖的孝行感动了神灵。郡守把汤霖的孝行上报朝廷.朝廷颁旨嘉奖。

61、解叔谦藤酒疗亲

梦见亲人尸变

心忧母病孝叔谦,夜祈忽听天音传

志诚终得丁公藤,拜翁求治母亲安

解叔谦,字楚梁,一字仲恭,南朝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侍奉母亲一向很孝顺,受到乡人称赞。母亲有病,叔谦于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院子里虔诚地祈祷上天。恍恍惚惚中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对他说:“你母亲的病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只要能得到公藤泡制的酒,喝下去就可以痊愈。”

叔谦大惊,朝空中望去,却是什么也没有,但余音却仍在耳边缭绕。第二天,他就走访懂得药理的人询问丁公藤,竟然都没有听说过。接着又查阅各种药方书和药物书,也没有这种药名。叔谦十分焦虑,以为神明既然告诉了他,就不可能没有这种藤。于是就外出访问,也是没有人知道,心中很是懊丧。

他立誓不找到这种药物决不罢休。到了宜都(属今湖北),经过一座山时,忽然看见一个老叟正在用斧伐树,树的形状很特别。叔谦看见后,心有所动,急忙上前问道:“这是什么树?老翁砍伐它干什么用?”老叟说:“这种树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您既然问我,我就告诉您。这就是丁公藤,善于治疗风湿病。用它泡酒,让病人喝,效果神奇无比。”当即赠给他四段,并向他说明泡酒的方法叔谦拜谢,接过丁公藤,忽然间老叟却不见了。

叔谦知道是神明指示,就携带丁公藤回到家中,按照老叟说的办法泡酒,给老母服用,老母的风湿病果然痊愈了。这件事足以证明孝子的诚心能够感动上天。

与叔谦同时,南阳有一个名叫宗元卿的人,字希蒋,性情淳厚。小时候死了父母,由祖母抚养。祖母有了病,宗元卿在远地就心痛,祖母大病,他心痛得就厉害;祖母小病,他的心痛就轻一些。

62、李密辞官养祖母

梦见亲人尸变

侍奉祖母尽孝行,频诏高官总不应

服孝三年始出仕,独行高士颇有名

李密,字令伯,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乐山东南)人。父母先后去世,李密当时年幼,是祖母把他抚养成人。祖母年高多病,李密日夜侍奉在其身边,片刻不离,衣不解带,连打盹的工夫就不曾有。三国时为蜀郎官。蜀灭亡后,晋武帝聘他为太子洗马。

李密上书说明情况,其中有这样的话:“臣如果没有袒母,就不会有今天;祖母如果没有臣,就无法安度晚年。臣今年44岁,祖母刘氏今年96岁,这就是说臣为陛下效力的时间长,报答祖母的时间短。臣这种心情就像是乌鸦反哺一样,希望能够侍奉祖母终身。”晋武帝嘉奖其忠诚,怜爱其孝顺,赐给他两个奴婢,命令郡县供给其祖母的农食之需。

祖母死后,李密悲伤得超过了礼数。守孝三年后,朝廷提升他为汉中太守,后来因事离职,于是就回到家乡,不再出来做官,而是靠耕种读书自我消遣。当时的人钦佩其节操。他曾经对人说:“我独立于世,孤身一人,没有同伴。但是,我却不害怕,这是因为我对人从来没有彼此之分的缘故。”听了他的话,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才可以做独立于世的高士。像李密这样的人,在西晋人物中,可以说是铁骨铮铮、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63、刘殷哭芹孝感天

梦见亲人尸变

隆冬祖母欲食芹,望野痛哭愿成真

梦验七年粟百石,铭文天赐孝子殷

刘殷,字长盛,西晋新兴(今陕西榆林)人。7岁的时候死了父亲,他囚悲伤过度而损毁了身体,守孝三年从来不笑。祖母王氏冬天想吃芹菜,刘殷这时才9岁,就到田野痛哭,忽然听刽有人在他耳边说:“不要哭,给你芹菜。”刘殷大惊,四下看了看,却没有一人,等看地下时,芹菜已经长出来了,采得一斛(五斗)多回家,给祖母吃。

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人对他说:“你家西墙下有小米。”醒后还记得。就把地挖歼,果然得到十五钟(合计为百石)小米,并有铭文说:“七年粟百石,天赐孝子殷。”这些小米,吃了七年才吃完。同郡张宜子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妻子帮助丈夫,孝敬祖母,也有贤惠之名。王氏死后,灵柩尚未殡葬,两邻忽然失火。刘殷夫妇磕头哭泣,祈祷上苍,大火竟然越过他家烧到东邻。

后来,两只白斑鸠在他家院子中的树上筑巢。西晋永嘉末年,汉刘聪即位,听说刘殷贤德,越级提拔,升至太子太保。刘殷有七儿二女。五个儿子每人各传授一经,一个儿子传授《史记》,一个儿子传授《汉书》,五经和《史记》、《汉书》之学因此得以兴旺。两个女儿娥和英都是刘聪的贵嫔。刘娥精通书史,生性贤德,后来被立为皇后。

当时,刘聪准备修建凤仪殿,廷尉陈元达直言进涑。刘聪很恼火,下命斩陈元达。刘娥上疏云:“白古以来,败国丧家,都是由妇人引起的。我对这种现象曾经也很痛恨,没想到今天让我遇到这样的事,恐怕后人看我,也像我看前人一样。我确实没有脸面再侍奉陛下。希望陛下把我赐死在这座宫殿中。”刘聪读了,立刻释放了陈元达,命人把他领到殿上,把皇后的上疏给他看,说:“外面有你这样的人辅佐,后宫有皇后这样的人辅佐,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于是凤仪殿的工程停了下来。

64、程通上书代祖役

梦见亲人尸变

祖孙相依情笃系,祖父获罪谪边地

程通上书以身代,帝感孝诚赦苦役

程通,明朝绩溪(今属安徽)人。自幼性格淳厚。父亲去世早,依靠祖父为生,祖父对他十分疼爱。祖父程平,已经年纪大了,因犯罪发配到延安。延安是陕北重镇,其地与河套相接,明代在这里驻扎重兵防守。遇有重犯,往往发配到这里充军,叫做戍边,实际上和古代发配到四方边疆抵御夷族、清代发配给士兵为奴仆一样。

程通心想,祖父年龄已大,怎么能够到远方的边关经受风霜之苦呢?从这里到延安,路途遥远,再加上拿起枪保卫边关,在战场上卖命,也不是老人能够做得到的。有句话说:父亲有难,儿子担当;父亲有事,儿子去做。如今祖父遇到这种到远方戍边的事,不幸的是我父亲早早去世,没有人代替祖父服役。我既然是长孙,儿子应承担父亲的责任,替祖父前去服役,这也是应尽的义务。

于是就刺破手指写下血书,上奏朝廷说:“臣是罪犯程平的孙子,本不应冒犯天威,但情势所迫,不容沉默不语。臣幼年丧父,孤苦伶仃,依赖祖父抚养,才得以成人,祖父等同于臣的父亲;祖父老迈没有儿子,视臣如命,爱孙如子,臣也就等同于祖父的儿子。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臣不忍心看着祖父风烛残年在边疆疲于奔命。臣是祖父的孙子,愿意自己代替祖父去服役,万死不辞!”

书信上奏后,明朝皇帝见他的书信措词沉痛,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血性和真诚,就对身边的人感叹道:“此人是一个壮烈的汉子,可以用他来教育人们行孝道!”急忙下诏刑部,把其祖父从戍边的名册上除名,特意赦免他的罪过,给予嘉奖,并令负责其案仲的官员送他回故乡。

65、徐亨为母代兄死

梦见亲人尸变

兄落贼手不得回,哀恸终日老母悲

徐亨舍己入虎穴,以身替死换兄归

徐亨,宋朝浙江桐庐人。父亲死得早,与兄长侍奉母亲同住,侍候母亲非常孝顺,对待兄长非常恭敬。方腊作乱,其兄被乱贼掠去,母亲因长子被乱贼抓去,不住地悲伤忧愁。徐亨既为兄长被贼人抓去痛心,又因母亲忧愁而悲哀,就急忙冒死去见乱贼头领,跪下来乞求释放兄长。乱贼头领不答应,徐亨就又磕头哀求,说家中有老母亲,兄长能够奉养,小人愿意代替兄长,请求开恩把兄长放了,免除老母亲的挂念,本人万死没有什么遗憾。徐亨再三哭求,乱贼首领才释放其兄长。兄弟二人痛哭而别,徐亨很快就被乱贼杀害。后人有诗赞叹此事:“泣奔方腊跪陈辞,壮气全忘百万师。那惜挺身投//www.58yuanyou.com虎穴,赎兄归养慰亲慈。”

据《明史》列传记载,明英宗天顺年间,石康(www.58yuanyou.com今属广西)人郭英,母亲外出途中被淫贼抓去。这年郭英16岁,得知母亲被贼人抓去,放声大哭,急忙赶到贼人的堡垒。贼人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到这里寻找母亲,并且骗贼人说:“我专门是为赎母亲而来,需要再多金钱也在所不惜。只是我家的金钱都被母亲埋藏起来了,没有人知道藏在什么地力,本人愿意做人质代替母亲,把母亲放回去取金钱。”贼人信了他的话,释放了他的母亲,把他抓了起来。然而他家中实际上并没有金钱,郭英于是被贼人杀害。廉州(今广两钦州)知府张岳敬仰郭英孝顺,建祠堂祭祀他。郭英的事迹可以和徐亨之事一起流传。

另据《轮科》记载,梓潼县(今属四川)有一人名叫米恒丰,是米定诚的儿子,兄弟四人。他的叔父米定训已经去世,留下个儿子米恒达,因上私塾时打死教书先生,依法当斩。其祖父感叹道:“恒达如果救不下来,定训就绝后了!”米恒丰听后,为顺祖父的心意,自己顶替米恒达认罪,被斩首。恒达感谢其恩德,每月初一十五到他的坟前祭拜,数年问未曾间断。一天,他哭得很悲痛,昏迷了过去。等到苏醒过来,对家人说:“恒丰兄已经在慈云庵成神了!”这件事也属于孝友一类的故事。

66、陈孝妇顺夫养姑

梦见亲人尸变

陈妇临别诺其夫,一醮不改奉养姑

二十八载担信义,贞节美行几人如

陈孝妇,汉朝陈州(今河南淮阳)人。自幼熟知女子应遵守的礼仪,贤淑贞静。未出嫁时,邻居就都赞扬她贤德。16岁那年嫁到丈夫家,侍奉婆婆尽到了媳妇的职责,一言一行都按礼仪要求去做。

当时边关吃紧,军书纷至沓来,征召士兵戍边,军令十万火急。她的丈夫也在被征调的名单中,起程戍边之时,全家人凄凄惨惨的情形自不待说。丈夫含泪指着母亲对她说:“我如今就要长久与你们分别了!沙场无情,生死难以预料。能够活着回来固然是万幸,万一不能回来,我母亲老了,你念我们夫妻的情分,代我奉养老母,我即使死了也能瞑目了。”

陈孝妇哭泣着答应他说:“媳妇如同儿子,侍奉老母,是我分内的事。你放心去吧,不要挂念老母。我既然答应了你,无论生死都不会改变。”这时,老母亲也是老泪纵横。陈孝妇百般劝说安慰。丈夫到了前线,战死在沙场。噩耗传到家中,婆婆和媳妇相对大哭。然而,陈孝妇自此以后奉养婆婆,仍旧和丈夫在世时一样,纺织缝纫,作为家业。

陈孝妇的父母见女儿年轻,又没有生儿育女,劝她改嫁。陈孝妇说:“丈夫离开时嘱咐我奉养婆婆,我已经答应他了。已经答应而不能有始有终,就是对丈夫失信,我死了有什么脸面再与丈夫相见!”说罢准备自杀。父母这才作罢。

陈孝妇奉养婆婆28年。婆婆80多岁去世。陈孝妇把家中的田产、宅院和财物都卖掉,用这些钱安葬了婆婆。淮阳太守把这件事上奏朝廷,汉朝帛帝嘉奖其孝行,赐给她40斤黄金。陈孝妇坚辞不受,终身不乞求下他人,所需各种费用,都是己辛勤劳动所得。世人称赞她是孝顺媳妇。她的事迹可以教化世人。

67、鲍苏妻一心事姑

梦见亲人尸变

鲍苏得志弃前媳,妻守贤德仍如一

善待老小遵孝道,宽容仁义世上奇

鲍苏的妻子是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其娘家的姓氏失传,没地方考查。她自从嫁到鲍家之后,侍奉长辈,对待下人,都能以礼相待,在处理家庭事务方面,特别能吃苦耐劳,亲戚邻居都夸奖这个新媳妇贤惠。

婆婆因为她服侍得周到殷勤,也非常喜欢她,所以婆媳间的感情很深厚。后来,鲍苏到卫国做官,做到大夫这样的高官。富贵之后,鲍苏忘记了糟糠之妻,在卫国另娶一个妻子,竟把原来的妻子弃置不顾。

从此以后是只见新人笑,哪管旧人哭。这事传到家中,妯娌都对鲍苏的妻子说:“我们的兄长既然不把嫂嫂当妻子,另娶新媳妇,夫妻之间的恩情已经断绝,嫂嫂又何必尊他为夫,而不想一想改变自己的景况呢?”

鲍苏妻感叹道:“我也知道他不义,丢下我不管了。但是我自从嫁到鲍家以来,并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女子从一而终,以顺从丈夫为正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只是坚守正理罢了,至于他是喜欢还是抛弃,随他便好了。”此后,她侍奉婆婆更加孝顺。当时人称她为女中典范。

68、元氏女投水殉父

梦见亲人尸变

父送公文丧儒滩,女儿寻尸往舟船

苦觅无影身投水,负父同浮雪沉冤

元姓女子,名绍,汉朝四川NZgAJIklbD合江县(今四川合江)人。生性坚贞柔顺,笃于孝道。父元尼和是符县的一个小吏,奉公守法,深得县令的信任。县令赵君偶尔因重要公文要投送到巴郡,事关重大,恐怕有闪失,一定要派一个谨慎老练的属史前往,于是特意召元尼和入衙,再三嘱咐他要珍重。

元尼和受命前行,不料上船之后,行至江中,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把船冲到成儒滩。那里浪高水急,刹那间船就沉没了,元尼和遂丧身险滩中。恶耗传到县里,县令赵君非常震惊,令水手和渔夫分头打捞,最后什么也没捞上来。

元绍接到父亲遇难的消息,悲恸不已。等听到县令派人打捞尸首一无所得,就自己驾一叶小舟,快速划到父亲遇难的地方,只见那里波平如镜,水光涟涟,流水潺潺,举目四望,茫茫一片。元绍仰天长嚎,对着流水呼唤父亲。正徘徊间,突然跳进江中。人们看见后,急忙赶过来抢救,已经来不及了,尸身转眼问就不见了。

夜里,她托梦给弟弟说:“现在不要急着找我的尸体,二十天后,自然与父亲的尸体一同出来。”到了那天,父亲的尸体果然浮出水面,颜色和生时一样,看到的人都感慨元绍是孝女。郡县官员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汉朝命立碑旌表孝女元绍。元绍诚然是一个孝女,但她也太刚烈了一些。

69、匡昕号叫返母魂

梦见亲人尸变

匡昕奉母金华山,母亡旬日泪不干

昼夜嚎啕天地动,死而复生娘亲还

匡昕,字令先,南朝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性淳厚,非常孝顺。平时侍奉母亲,能够令母亲欢心,片刻也不离开母亲,其母也是匡听不在身边就不快乐。母亲患病时,匡昕请医生给母亲看病,侍奉母亲服药,日夜服侍。无奈母亲已是病入膏盲,药物无效,以致病情日见沉重,竟至于卧床不起。待母亲病亡,已经过了一天,匡昕抚尸哭号,悲哀声感动了邻里。

不料就在匡听呼天抢地之时,忽见母亲身体微微转动。匡昕大惊,擦去泪水,仔细观察,心中怀疑是不是俗话所说的尸变,于是就在尸体一旁静静守候,观察究竟。接着见母亲翻动身躯,仰面长吁,慢慢坐起。匡昕急忙到跟前问候。母亲说:“我正在黄沙茫茫四望无人的地方,忽然听到我儿的哭喊声,连续不断地传来。我心如刀割锥刺,想想我死之后.我儿怎么能够生存,所以就又回来了。”

匡昕转悲为喜,说:“我母亲果然又重生了!”从此以后,匡昕侍奉母亲和平时一样,母亲得享高寿,后来无疾而终。人们都称赞匡昕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明朝桐城(今属安徽)有一人名檀郁,字道清,一字子复。平时侍奉母亲很孝顺,当时很有名。老母生病时,他每天晚上都拜祭北斗,恳求减去自己的寿命,延长母亲的寿命,后来母亲的病果然好了。这两件事情,一是精诚尽孝使母亲的魂灵复还,一是拜祭北斗为母亲延寿,孝心之诚,都足以为世人效法。

70、窦娥含冤三年旱

梦见亲人尸变

贞烈窦娥蒙奇冤,守节伺姑孝感天

是非不辨含恨死,东海遭谴旱三年

窦娥,西汉东海(治今山东郯城)人。 嫁到夫家不久,丈夫就死了。窦娥矢志守节,不再另嫁。每次哭祭死去的丈大。都非常悲痛,悲伤之情感动邻里。只有婆婆见窦娥年纪轻轻,担心她难以守节,想再为她找个婆家。但是,窦娥平时就贤淑孝顺,不幸死了丈夫,服侍婆婆比往日更加周到。

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婆婆也不忍心片刻离开窦娥,所以虽然有这种意思,却是始终不忍心说出口。一天,婆婆偶然患病,一连多天都没有好。窦娥早晚侍候,吃不香,睡不安。婆婆哽咽着对她说:“你不幸嫁到我家,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我又老病不死,累得你每天辛苦伺候。像这个样子,什么时候是个结局?以我的意思,你不如改嫁为好。”

窦娥哭着说:“媳妇好比是女儿,丈夫好比是天,我决不会背弃母亲和丈夫!”婆婆知道窦娥不会在她活着时改嫁,就自缢而死。其女控告嫂嫂杀母。太守审理此案,严刑拷打。窦娥受不了酷刑折磨,含冤认罪。

当时东海郡有一小吏于公,极力辩称窦娥冤枉。太守不听,竟把窦娥处以极刑。窦娥死后,东海大旱三年。前任太守因事离职,新太守就任。于公借机向他陈述东海大旱的缘由,并且说明窦娥的冤情,劝新任太守祭祀窦娥墓。太守刚刚焚香下拜,天就下起了大雨。于公能够为孝妇窦娥申明冤狱,也得到了丰厚的报偿。

71、姬公旦克尽子道

梦见亲人尸变

公旦逢事父为先,遵循教诲心至虔

谨言慎行鞠躬瘁,圣人评赞谓孝贤

姬公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也。生有圣德,敦行孝悌。《逸论语》载,孔子尝言:昔周公之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如不胜衣,言如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时,洞洞属属,如将不胜,如恐失之,可谓能子矣。

文王殁后,武王继位,大会诸侯于盂津,以伐商。商纣兵败自焚,王遂代商有天下,除商苛政,封建诸国,以鲁封周公。十四年迂都于镐,王忽有疾,甚笃。周公立三坛以祷天,并告宗庙神祗,请以身代兄命。次日王愈,其通于神明也如此!

《尚书》大传载:伯禽尝与康叔见周公,三见三笞,往请教商子,语以“南山有乔木,高而仰,父道也;有梓木,低而俯,子道也。”及往观,果然,乃大悟。复往见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怪问,据实以对。公叹曰:“君子哉,商子也!”故先儒谓孝悌之道,周公盖尽之矣。

72、颍考叔借母悟君

梦见亲人尸变

考叔借母说郑公,悔誓掘水泉下同

孝子不匮多大爱,永锡尔类贤德通

颍考叔,春秋时期郑国人。自幼性情淳厚。母亲教导他要做仁义正直的人,明确区分是非邪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务必要合乎礼法。颍考叔少年时就以力大无比而声名远扬。郑国大夫公子吕一天在山路上遇到一只老虎,正在窘迫无奈的时候,正好颍考叔赶来了,他挥起拳头对付老虎,老虎被他打跑了。

公子吕认为他是个奇人,问他的姓名,并劝他出来做官,颖考叔以母亲年纪大为由推辞了。公子吕更加认为他是一个贤士,就把他推荐给郑伯(即郑庄公),任命他为颍谷(今河南登封颍水源头)封人(官名),满足他不远离老母的心愿。不久,郑伯因与弟弟叔段争夺郑国的统治权相互兴兵攻杀。

母亲姜氏偏爱小儿子叔段,想让他为一国之君,谋划让叔段领兵袭击郑国都城,自己做内应。事情泄露出去,郑伯亲自领兵在京这个地方打败了叔段,叔段逃到共(今河南卫辉市)。郑伯就把母亲安置在颍(今河南临颍),誓言“不及黄泉不要相见”(意思是不死不再相见)。颍考叔感慨道:“儿子断绝和母亲的关系,这就不是人了!”于是就以献野味为名入朝。

郑伯设宴款待他,见颍考叔留下肉不吃,感到奇怪,问是怎么回事。颍考叔说:“我有老母,经常吃我做的食物,没有尝过君主的赏赐,所以就把它留下来,准备给母亲吃。”郑伯哭泣道:“你有母亲,我没有母亲了!”于是就把发誓不再和母亲相见的事对颍考叔讲了,表示如今已是后悔不及。

颍考叔说:“如果挖地见到水,挖个隧道相见,这和约定的'黄泉’有什么区别?”郑伯于是就照颍考叔说的去做,母子得以和好如初。左丘明在《左传》中引《诗》称赞这件事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像颍考叔这样的人,真可以当得上这样的赞誉了。

73、曾氏守节奉瞽姑

梦见亲人尸变

夫丧养姑志烈刚,守节侍瞽铁石肠

五十七年哺长幼,贤孝美名远流芳

曾氏是明朝广州庠生张思进的妻子。自从嫁到张家以后,夫妇二人感情很深。婆母年纪大了,两眼昏花,曾氏侍奉十分恭谨,婆母很喜欢她。曾氏生有一子,年龄还小,张思进忽然得病,医治无效而死。这年曾氏仅23岁。婆母因哭儿了伤心过度,双日失明,动一动就需要人伺候。曾氏早晚服侍,每一顿饭都一定要让婆母高兴。

这时,家中上有瞎眼婆婆,下有年幼小儿,全靠曾氏一人照应。娘家怜爱女儿青春年少,想让她改变守节的念头,再嫁他人。在曾氏同娘家看望父母时,对她婉言劝说。曾氏不等说完就大哭起来,说:“张家留下的一个子嗣,女儿即使改嫁,别人或许可以代为抚养,保全其性命。不过,女儿的婆婆已经73岁了,风烛残年,双目失明,女儿离开后,婆婆将靠何人奉养,何人服侍?今天如果让女儿再嫁,女儿只有一死。女儿死了,婆婆也肯定活不下去。试想一想,人和禽兽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人存有良心。假如让女儿抛弃婆婆蒙受耻辱再去嫁人而生,那和禽兽有什么不同?女儿与婆婆已经是相依为命,婆婆因女儿改嫁而死,女儿怎么忍心一人独生?”

父母见女儿心坚如铁石,也不敢强迫她。曾氏由此依旧和婆婆一起生活。婆婆活到80岁寿终,曾氏为其举行丧葬,因悲哀过度而消瘦得变了样,一说话就要流泪。曾氏教导养育儿子成人。当时没有人不称赞曾氏孝顺刚烈。后来,州里的士绅一起上书当权者,请求表彰曾氏,州官在其门首挂上“孝节”匾额,以示表彰。曾氏确实是当之无愧啊!

74、沈云英孝烈兼全

梦见亲人尸变

随军报国父阵亡,浴血夺尸敌遁惶

夫殇扶柩葬故里,服孝慰母守黄杨

沈云英是明朝末年萧山守备沈至绪的女儿。她自幼聪明柔顺,懂得尽孝道。经常在闲暇的时候学习武艺。父亲曾经对人说:“我家日后一定会出一位女将军。”沈至绪平时以英勇果敢出名,就把自己擅长的武艺都传授给她,所以云英的武艺日益进步。沈至绪任湖广道守备,携云英一同赴任。值贼兵进犯,气势狷獗。沈至绪率兵抵御,凶贼兵势众,官军势单力薄,没有援军,被贼兵包围,战死阵中。

云英得到消息,悲愤万分,率领十几个敢死之士突然杀人敌阵中,纵横驰骋,杀敌无数,夺回父亲的尸体。贼兵忌惮云英神勇,知道不是对手,夜里拔营而去,城池得以保全。明朝皇帝下诏,令云英接任父亲的职位,仍然率领本部人马。后来,云英的丈夫都司贾万策也战死。云英非常悲痛,决意辞职,奉父亲的灵柩回故乡安葬。

明朝灭亡后,云英准备为国而死。母亲对她说:“你死了,我怎么办?”云英抱住母亲大哭,就奉养母亲终身。沈云英可以说是孝烈女子啊!

清朝末年,滁州张茝馨女士作《沈将军行》,摘录如下。词曰:“将军小字名云英,匹马单枪沙场行。霎时杀贼百十余,先轸元帅如初生。父死军兮夫阵亡,愿奉骸骨葬家乡。道路纷传天子死,舍身欲赴江流水。阿母殷勤苦劝止,白发无凭我老矣。含痛忍死奉萱堂。朝断樵苏夕断粮。拮据经营十余载,一朝寝疾葬黄杨。”其词慷慨激昂,苍凉悲壮,有声有色。云英固然是女中奇人,得张女士这首诗极力表彰,这位女将军就更加名垂不朽了。

75、谢小娥手刃父仇

梦见亲人尸变

父夫双双遭贼杀,梦托小娥雪仇家

寻凶假佣刃二寇,孝烈巾帼谁不夸

谢小娥,唐朝洪州豫章(今江西南昌)人。自幼性情淳厚,侍奉父母能够令父母离兴。成人之后,嫁到段家。丈夫名段居正,以做生意为职业。小娥的父亲也是生意人。岳父和女婿商议集资到外地做生意,赚点微薄的利润,于是二人一起离家出发。

一天,二人来到江边,呼唤渡船,这时已是天快黑的时候,渡口没有傍岸的船。正在犹豫之时,一只小舟破浪而来。船夫申兰和申春本是强盗,暗中观察段居正翁婿行囊甚为沉重,又没有别的同伴,想杀人劫财,于是就不计较船费多少,愿意送他们过江。小娥的父亲和丈夫都很高兴,就雇这条船过江、不料,船行到江中,天色黑暗,江中无行船。二人心中害怕,悄悄观察,见船夫面有杀气。二人正在疑虑之时,只见船大手持快刀来到他们面前,二话不说,迎头一顿乱砍。小娥的父亲和丈夫手无寸铁,立时毙命。

自从父亲和丈夫走后,小娥心惊肉跳,坐卧不安。 一天夜里,忽然梦见父亲和丈夫对她说:“我们已经成了鬼了!”于是就把如何遇害的事对小娥讲了一遍,说:“杀死你父亲的人是申兰,杀死你丈夫的人是申春。你一定要为父亲和丈夫报仇!”小娥醒来之后,悲恸不已,不久就得到了父亲和丈夫遇害的噩耗。

小娥于是就到处暗访,访得实情果如梦中所言。她乔装改扮成男子,请求到申家做佣人,平时不露声色。后来,趁申兰、申春喝醉酒时,手持快刀把申兰的头砍了下来。申春受伤后到处乱窜。小娥大喊“抓杀人贼啊”!邻居听到喊声跑过来,擒获申春,送到官府,依法处死。官府嘉奖小娥孝顺节烈,给她很多奖励。小娥回到豫章,当地人争相聘她为媳妇。小娥不答应,削发为尼,以此而终。

梦见亲人尸变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梦见亲人尸变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emeng/3677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