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被毒晕

第七章 神经质人格者图和面对失败

自尊不是一种判断,而是一种感觉。他不是依赖于他是什么这样一种毫无感情的思考,而是基于他是谁这样一种充满感情的知觉!

——布朗《自我》

神经质人格的不健康性并不像某些心理异常一样十分显眼,它混杂在人群中不易被发现。如果环境一帆风顺,生活平静,神经质人格几乎不构成对人们的损害,反而是谦和、忍让、有教养的代名词,但如果面对逆境,哪怕是小小的逆境,如丢钱包、丢手机或者考试不及格,神经质人格的心理损害和消极情绪后果就会突显。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许多人以为,自卑如同其字面意义所提,就是指一个人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评价很低,但这与科学研究的结论并不相符。当代有关自尊的研究发现,让一个低自尊的人用心理学问卷进行自我评价时,他的得分并不低。也就是说,即便一个人的确易产生自责的情绪,对自己经常感到不满意,可让他回答心理学问卷,如“是否觉得低人一等”、“是否觉得周围的人都比自己强”、“是否在一般事情上总比别人差”,他与一般人并无明显差异,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那么,自我评价低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表现出来呢?

一、心情取决于最近一次事件的结果

不同的心理学家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人都是比较乐观的。如果让大学生评价自己与周围的同学相比智力水平如何,那么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比周围50%的人要好,但众所周知,从逻辑上看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仅在智力评价上,而且在人品的评价上,如慷慨、诚实、正义等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也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加具备这样的良好品质。

即使是具有神经质人格倾向的人,在日常经验中也不会有意地贬低自我抬高他人。这与阿德勒的观点或者是常识的观点并不相符。根据阿德勒的观点,每个人多少都有点自卑,自卑才能产生超越的力量。常识也告诉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些自卑,自卑是普遍存在的。神经质人格者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不够自信,也可以叫做是低自尊。在我看来,神经质人格几乎可以是低自尊的同义语,神经质人格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临床诊断角度来分析的,而低自尊是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和可测量的操作概念,虽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但所陈述的概念基本是重合的。可以说,神经质人格便是在不安全感和缺少归属感的条件下满足人生重要需求的人格类型,而低自尊则是这种人格在自我评价水平上的心理特点。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有关自尊的情感模型,发现自尊在人类早期形成,包含两种类型的情感感受。第一个是起源于社会交往经验的归属感。“它是指无条件地喜欢或者尊重的感觉,它不需要任何特定的品质和原因,而只是取决于这个人是谁。它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即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受到尊重。归属感还指被爱的感觉,以及由此种感觉带来的安全感。” [1] 第二个是掌控感,掌控感是日常生活中对世界能够施加影响的感觉,具备掌控感并不一定要具备高超的技能和突出的成就,而是指专心做一件事情或努力克服困难而获得的感觉。

自尊的这样两个特点与我们前面所描述的神经质人格缺少自主性的描述具有一致性。自尊是在自我评价这个微观领域内精确地描述了神经质人格者的自我概念的特点。

心理学家设计了自我评价量表[2] ,如有吸引力的、有能力的、富有同情心的、聪明的、慷慨的,量表还包括负面的评价,如轻率的、不受欢迎的、不友好的。结果表明,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周围的大多数人具备更多积极的品质,具备更少消极的品质。总体来说,低自尊的人也像高自尊的人那样,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更具有同情心、更友好和忠诚,更少轻率、不吸引人和愚笨。也就是说,并没有发现低自尊者闲来无事时专门进行自我贬低,损己利人,夸大别人的好处,低估自己的好的方面,似乎他们也是积极的。

但低自尊的人还是与高自尊的人有所区别。第一是评价自我和他人积极品质与消极品质时,高自尊的人总体上对他人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尊重,而低自尊者会通过贬损别人来试图弥补自己的不足感。这一点意味深长,说明低自尊者与他人的关系存在着竞争,即通过你不好来反衬出我好,这可能还是对心灵深处的自卑的一种补偿。而高自尊者显示出“我好—你也好”的人际模式。第二是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在评价自己时,更加不稳定,两次评价之间变化更大,对自己是否明确具备某些品质的报告更加不确定。

但是,上述研究能否得出低自尊者果真也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的结论吗?非也。其实上述研究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评价他人和自我,并不涉及行为的选择,仅仅是一些观点,而不涉及利益。量表中的好与不好,与真实世界中的好与不好并无关系。在纸上谈兵时,不能发现神经质人格者的自卑,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这种低自我评价及其作用。

布朗曾经举过两个例子:第一种情况是,假定你的老板让你准备一个项目报告,在仔细考查了该项目后,你觉得它应当得到批准。你认真准备好了一个报告,里面列出了你的立场,你把它交给了老板。老板读过你的报告后,拒绝了你的建议。第二种情况是,现在是午饭时间,你决定到外面吃点东西。你看到三个同事在一起讨论。12点时,他们三个一起出去了,没有叫你。

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你的感觉如何?你会感觉悲伤和失望吗?还是感觉愤怒和沮丧?你整个下午的心情会受到这个事情的影响吗?你还会集中精力解决手头的问题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暴露你的自尊水平。这样的经历会给低自尊(神经质人格)的人造成伤害,使他们觉得十分羞愧和耻辱,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无用和不受人喜欢;而高自尊的人却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所以,区分高自尊和低自尊的分水岭是受到打击和经历失败后的深深的耻辱感和绝望感。

布朗等人为了验证这个假设,设计了一个诱发失败反馈的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完成一个智力测验,通过改变测验题目,让一半被试通过,而让另一半被试失败。然后根据事先的测验所分的高低自尊组,完成情绪量表。

总体上,无论是高自尊组还是低自尊组的学生,在得知智力测验失败的消息后都是不高兴的或者是悲伤的,没有人得知这样的结果后反而高兴。但在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上,高低自尊组的学生表现出了差异。低自尊组的学生成功时自我评价良好;但失败时则对自己的感觉很差,认为自己很可耻、惭愧、对自我不满意,把小小的失败上升到尊严的高度,觉得很不好意思。而高自尊组的学生没有因为失败就认为自己很差。

布朗得出一个极有启发意义的结论:低自尊者不是在绝对水平上看不起自己,而是在失败的条件下不能接受自己和正确评价自己。他们对自己的接受与良好感觉是有条件的,如果成功了就感觉良好,如果失败了感觉就很差,这导致他们情绪生活的不稳定。对于低自尊的人来说,自己的心情取决于最近一次事件的结果,他们的好心情只为好结果而出现。这可能就是患得患失的来源吧。而高自尊的人并不这样活着,他们的自我感觉不依赖于最近刚刚取得了什么,他们的情绪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二、差劲感是一种情感

分析人类的认知只能回答“我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分析人类的情感才能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情感更能代表一个人是谁。

许又新教授定义神经质概念时,提出了三条标准:第一是缺少道德愉快体验,即神经质人格的人不是不能做道德的或利他的事情,而是做了利他的事情或道德的事情后缺少愉快的情绪体验;第二是违禁性行为的耻辱感和犯罪感,即犯了错误或做了错误的事情之后强烈的自责和卑劣感;第三是手段不能目的化,即只追求结果,不重视过程,不能享受无功利行为的快乐。

本章的重点是讨论第二点。从临床观察上看,神经质人格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不能承受失败的结果,对失败敏感而脆弱。如果生活顺利,他们还能适应,但如果出现不利的结果或灾难,他们就如同惊弓之鸟。比如,离婚或考试不及格,他们就会陷入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耻辱感之中不能自拔,周围人的劝解根本不起作用。

霍妮认为,神经质人格者之所以失败之后具有强烈的耻辱感和罪恶感,在于他们追求过于完美的目标,即自我理想化,在内心中以求完美和做一个神圣无瑕的人作为人生理想,所以会屡屡失望,并因达不到这一理想标准而痛恨自己。但为什么一般人只追求现实的目标或者追求中等难度的目标,而神经质人格的人追求的是巨大的、超人的目标呢?霍妮又用自卑或缺少安全感来解释,即认为是因为存在着焦虑,缺少掌控感,因为不自信而通过追求过高目标而产生一种心理补偿。在此,霍妮还是沿袭了弗洛伊德的冲突模式。她认为神经质人格者的根本特点在于因缺少自信和安全感,反而追求强大的理想自我,通过追求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权力和荣誉来补偿自己的不安全感。也就是说,他们追求权力与荣誉的动机是不健康的,是出于补偿自卑,所以这个追求变得强迫和刻板、走极端而不灵活。然而,从现代心理学研究看,霍妮的理论还不够精细,缺少逻辑性。第一个不足是,她的理论不能区分什么是正常的追求权力与荣誉,什么是神经质式的追求权力与荣誉。霍妮似乎认为作为自卑补偿的对权力与荣誉的追求是神经质式的,但如何区分正常人的不作为补偿效应的对权力和荣誉的追求呢?心理健康的人,似乎也会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通过追求权力和荣誉来弥补自卑的心理,也会在得到权力和荣誉之后滋生比别人优越的自傲情绪。任何人无论如何高尚都难逃虚荣心的庸俗窠臼。雄心就是雄心,把神经质人格的雄心定义为病态的、自我理想化,正常人就是健康的,则区分的界限不清楚。第二个不足是,如果把追求权力和荣誉作为神经质人格的动机特点,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追求优越和超人才是致病的因素,这就导致心理咨询的困难。因为以这个理论为基础的认知治疗就会强调降低抱负、不再把追求名利作为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可是让来访者不好强实在太困难了,让人们不追求名利,而追求潜能的实现,不重视结果,而重视过程,实在是一个格外艰巨的说服任务。往往是劝别人降低抱负容易,但咨询者自己都无法做到放弃对名利的追求。就像赵本山和范伟主演的小品《心病》那样,心理医生把中奖的病人劝好了,自己却因为病人要分给自己一半钱而过于激动晕了过去。其实,对荣誉和名利的追求,使自己成为一个超人、一个卓越的人并不是不正确的,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有当英雄的情结,都有超人情结。每个人多少都有凌驾于他人之上、击败他人的想法和需求。神经质式的病态不是起源于超强的欲望和理想,而是这些理想和欲望在现实面前是无效的,从而转化成为想象和强迫。

况且我们也实在无法区分什么是守财与节约、财迷与理财、官迷与进取、追求名誉与追求成功、追求功利与自我实现。从动机上区分什么是健康的追求,什么是神经质式的心理补偿的追求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从自我和情感方面来分析问题可能更加清晰。

对名利和荣誉的追求本身是中性的,本身具有适应性,对这些需求不能进行价值判断。问题的关键是看这些需求是否能够实现,是否是合理的,是否妨碍了别人的需求。

来访者是因为心灵痛苦、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来咨询室找你的,而不是因为需求的盲目来找你的。但是,来访者通常不了解自己的痛苦,只知道需求的挫折与失败,他不想解除痛苦,只想满足需求。他不知道是自己的自我出了问题,不知道满足了一个需求,下一个满足的痛苦仍然在前面等着他。如果咨询者围绕着需求的调节来解决问题,将面临两个方面的陷阱:一个是陷入事物咨询,沦为帮助人出主意发现如何满足需求的具体方法;另一个是劝说与说教,让人降低抱负。那么,神经质人格的人遇到失败后的过强反应应当如何解释呢?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自尊研究为此提供了线索。低自尊者更易受先前失败结果的影响,失败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很无能,整体上感觉自己很耻辱。这主要是因为先天的和早期的环境使他们形成了缺少掌控感的情感自我。这个情感自我作为一种脆弱的性格或对失败的易感性是不受人控制的,是非理性的、自动化的,它不是推理的,却决定着推理。这种对自己不够热爱或缺少自恋是不能再被分析的,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存在着。它发生于前意识水平,是体验系统,是没有区分的、弥散的有关个人总体价值的模糊的情感态度,如我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种自我情感不涉及对自己的具体能力或品质的概念,它是自上而下地统辖着有关自我的具体的能力和品质的判断,我把它称为被决定的卑劣感。这种与生俱来的卑劣感或自动化的卑劣感决定了神经质人格的人对失败和犯错误更加敏感。

比如,小时候孩子会经常犯错误,如打翻了牛奶或者在幼儿园的墙上挖了一个小洞。正常人也会害怕,也会感觉到自己犯了错误,但并不觉得自己整体上是一个差劲的人,是一个坏孩子。他们犯错误之后注意力还可以集中于做别的事情。而低自尊的或神经质人格的孩子则过分焦虑,甚至会自动化地觉得自己很可耻,觉得自己是一个坏孩子。犯错误后,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于别的事情上,而是被可能到来的惩罚纠缠着,整日觉得不幸福。有一个来访者小李报告了小时候的一次经历。小李记得上幼儿园时,中午睡不着觉,但只能服从老师躺在床上,可他的眼睛时刻都会睁着。无聊之下,他用小棍在墙上划,时间长了挖出了一个小洞,结果越挖越大,最后成了半个拳头大小的洞。老师发现后告诉了家长,那一个星期是最漫长的等待,他什么事都无法做,脑子中只想着一件事——即将到来的末日审判——来自父亲的惩罚。这可是天大的罪行,破坏公物。可没想到,想象中的惩罚并没有来到,父亲只是让人将被损的墙面修补好了而已。长大后,他无论如何就是对错误和失败反应过度,他知道这样想和这样感受并不正确,但还是心烦意乱。

在此,心理学家强调,形成耻辱感并不是一个认知或推理的过程,孩子打翻了牛奶后并不会这样想:“我的身体协调能力很差,精细动作不如别人,而其他具有良好协调能力的孩子就不会这样,所以与他们比我很差劲。”同样,上述挖墙的儿童也不会对自己说:“别人都能睡觉,只有我不能。别人没有破坏性,只有我手欠,不老实、不听话。”而是犯错误之后,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很不好。

当然,教养环境也非常重要,正如爱泼斯坦指出的那样:“高自尊者通常都会有很爱他们的父母,他们以孩子的成就为荣,并会容忍孩子的失败,这样的人倾向于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会容忍外在的压力,而不会因此变得非常焦虑。虽然他们也会因为一些特殊的经历而感到失望和沮丧,但他们会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相反,低自尊者却有一对不赞同他们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失败很苛刻,对成功也只有短暂的快乐。这样的个体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对挫折的容忍度低,容易陷入失败的阴影而难以恢复,生活态度也很悲观。” [3]

这个自我卑劣感一经形成就会发挥过滤镜的功能,使人带着黑色眼镜看问题,透过它来看待自己的经历和品质。一个低自尊的人尽管在容貌、智力、才能和受欢迎程度上,并不比高自尊者差,但他们却对于自己的真实高度产生怀疑,尤其是面对失败和错误时,会放大自己的自我贬低,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差。实际上,他们与其他高自尊者一样具备了同样多的优点和缺点。

此外,研究者还指出,低自尊或神经质人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并不缺少积极的自我评价。当失败没有发生时,他们也会认为自己相当讨人喜欢,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比一般人受欢迎、有吸引力,他们不会没事就自责,自寻烦恼。只是在遇到打击或失败时,他们的心态才会一下子来个180度大转弯,心境一落千丈,几乎是垂直地落入万丈深渊。而高自尊的人不会这样走极端,只是平缓地滑落,缓和地产生坏心情。低自尊者不是缺少积极评价,而是产生比实际需要多余的差劲感和痛苦感。犯错误之后,低自尊的人会这样说:“是的,我知道我是一个聪明的、有吸引力的人,可以把许多事情做好,但我就是不能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在我失败或者犯错误的时候。”

这个不自信的自我对于失败如此敏感,今后再遇到涉及成败利益或面子的事情时,就会感觉紧张和焦虑,对事情的结果格外重视。如果一遇到与名利有关的事情就紧张,就缺少信心,那么给人的感觉是过分重视和追求名利;但实际上,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在对名利的价值判断上几乎是一样的,他们都追求同样多的名利,都重视事情的结果。只不过低自尊者由于缺少掌控感和自信,而过多地纠缠和考虑这些事情,或者在与名利有关事情上,他们比高自尊者更多地耗费了情感能量和注意力,想法更多、顾虑更多、患得患失更多。而在行动上,他们争取名利的有效行为甚至可能更少。

看来,我们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个对自己是谁的深深的情感,即在感情上觉得自己是一个整体,是自主的,是一种活着的力量感,我宁愿称之为“生存的勇气和创造性”。这个古老的自我肯定是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的,被心理学家冠以自尊的差异之称。这个差异几乎是做人起点的差异,也是人性的基本差异,在自我肯定、自己是主人的人性风格下,人才能幸福,才能抵御挫折。相反,在自己都说不清的情况下,就将自己主宰自己的权力交给了别人,交给了权威或内化的权威,或者交给了外部世界,如名誉、金钱、权力,甚至交给了自己都不清楚的力量(如良心),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真实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当环境有风吹草动或危险时,就会缺少抵御的力量,变得焦虑不安。塑造这个被自己深深爱着的自我,成为自己主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自然,主宰本身需要不一般的勇气,因为它后面意味着责任。

三、病态自责的临床分析

挫折与失败后的犯罪感和耻辱感是各类心理疾病形成的主观原因之一,这种超越意志控制的犯错误之后的犯罪感的心理机制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而且从现象上看似乎反映了先验和教养的综合作用。它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从临床心理学进行病态分析,也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斯芬克斯之谜”。

从进化的角度看,经历失败与挫折后,自恨与自责具有一定生物适应性。试想,如果人们经历失败后,还是漫不经心、不当回事或者轻易地就忘记了,就不会吸取教训,就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据说,动物在经历失败后也有自责和自杀的。有一个来自新疆的研究生给我讲述过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故事:“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种老鼠,秋天来到后,它们在洞里储存了许多用来过冬的粮食,而且分门别类地储存,如一个仓库中放着大豆,另一个放着玉米,还有一个放着草籽。同时,草原上有牧人秋天时专门以挖老鼠洞为职业,拿个铁锹,披个麻袋,四处寻找老鼠洞。当在外游荡的老鼠回到家见到被毁的老鼠洞时会痛苦万分,悲伤欲绝——辛辛苦苦积攒了一个夏天的粮食没有了,心爱的配偶让人用铁锹活活拍死了。老鼠会感觉到深深的耻辱和自责,它会迎着太阳,用前爪狠狠地抽打自己的脸,直到把自己抽死或者抽晕过去。”这是一种何等强烈的犯罪感啊!也许上帝在造物的时候,故意在大脑神经中装置了一个专门负责自我惩罚的机构,在经历失败和错误之后,要个体深深地自责,情感上重重地痛苦,使劲地羞辱自己,甚至毁灭自己,为不犯错误的同类腾地方。

一般人在犯错误或失败之后,也会适度自我批评与自我反省,甚至会懊悔或伤感。但一般人的自责本质上是建设性的,是针对错误行为和失败事实的。正常人的“良心”或上进心保护着真实自我的最高利益 [4] ,其懊悔具有明显的建设性,遵循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善意,它的主要功能是审查我们自身某些错误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这个正常过程一开始就与神经质式的病态自责不同。“我们努力公正地面对引起我们重视的错误的行为或态度,而不做任何的渲染或低估。我们努力找出我们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并且采取任何可行的方式,最终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做。”[5] 也可以这样解释,正常人犯错误或失败后的自责是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是有利于改正错误和积极行动的,正常的良心是一种有助于我们人性发展的精神道德力量。我以为,这种自责与自悔之所以能够停留于健康灵活和可控制范围内,是因为正常人的性格具有自主性和归属感,其存在处于基本安全感和掌握感范围内。在这种安全感的人格背景下,一个人犯错误之后就不失镇定,不会精神错乱和情感失控。因为在情感和感觉层面,“一切尽在掌控中”,不会乱了方寸。

相比之下,神经质式的自责或自恨由于发生在焦虑和不自信的人格背景之下,在本质上与正常人的有所不同。如在某些抑郁症患者或强迫症患者身上,这种自责表现得淋漓尽致。病态的自责并不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而是反抗、羞辱甚至打垮自我,严重者以自杀为结局。病态的自责会宣布失败的自我的人性低劣,作出有罪的判决,这对于东山再起或改正错误起着妨碍与阻碍作用。“因为它们使个人不去严肃冷静地审查所面临的困难,而是干扰了人性的发展。”这种自我谴责在起源和结果上都是非精神道德的,是对人性的诋毁和蔑视。这种自责不是审视行为,而攻击整个自我,是指向对人的全面的否定,不留任何余地。而且往往以意像的方式发出攻击指令,“活着只是让人笑话,一死百了”,或者想象子弹射向自己或尖刀刺向自己。

这种病态的自责与邪恶的良心感,与童年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当天性胆小、缺少安全感的儿童受到家长的惩罚或恐吓之后,会产生对权威恐惧的内化或内移,即使长大后家长不在身边,仍然受内化的父母权威的良心惩罚,产生过度的自贬、自辱、自轻、自嘲,产生我有罪的情感反应。最初对自我的攻击来自外部,可最终内化的权威自动产生作用,产生罪恶感和内疚。这种自恨往往会表现在梦中,如梦见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或梦见自己演讲时说不出来话受到嘲笑,或者在酒后表现出来。如小张经营着一家小公司,管理十几个人,平时表现很正常。一次被人骗了钱财,喝酒之后产生异常反应,当着众人面说自己不是人,自己很可耻,是天下最笨的笨蛋。

我以为,自责与自恨几乎是人类最痛苦的情感,也是心理不健康者身上最具有妨碍性的情感反应。首先,自责与自恨会在精力上吞没一个人,使一个人变得绝对内向,以攻击自己为生活目标,整日想着自我毁灭。而且,外界力量令人难以从这个自我攻击中转移出来。其次,这种自责与自恨具有恶性循环的特点,一个人越是自责,就越是对外界不感兴趣,如不关注运动、社交等,这样反过来又加重了自责。同时,这个深深地自责又加强了能量内投,使人更加不关心外部世界。最后,这种自责与自恨还可能与大脑的神经递质产生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具有抑郁症基因的人,连续经受打击而产生自责后,其身体的血清素过滤系统就会停止工作,从而妨碍大脑中多巴胺的正常合成。而多巴胺的减少,使一个人对生活中一切引起欲望的刺激不再起反应,即失去基本的快乐感,自杀念头和行为就会由此产生。

目前,我们虽然对于这个强烈的自恨与自责的力量究竟起源于何处,还没有真正了解,但已经了解这个人类精神枷锁的有害性和严重性,至少我们可以从现象学上精确地描述它、抓住它。对于这个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要学会管理它,制约它。

四、卑劣感的行为后果

失败乃失败之母。

——笔者

一个人隐蔽的卑劣感,特别是犯错误之后强烈的、无止境的羞耻感和差劲感,不仅妨碍了一个人的幸福感,令个体情绪感受不稳定,而且还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对自我的喜爱与否的情绪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决策,因为决定行为选择的既包括认知还包括情感反应,而且决定选择的更加重要的因素是人的感受和情感。

神经质人格者经历失败后的反常心理,使得他们不能适应人生必然要经历的打击与挫折。人在一生中挫折和失败是正常的,任何人都会经历挫折,即使再优秀的人。就算功成名就,万人之上,也终有衰老的那一天,连一支笔都拿不起来,而且这一天必然来到。如果不能以平常心对待挫折与失败,如果失败后产生过度的痛苦反应,总是将失败与做人的尊严联系起来,失败后的行为选择就会不理性,满足需求的行为能力就会受到损害。

神经质人格www.58yuanyou.com者的第一个行为表现是易放弃。对于神经质人格或低自尊的人来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而是失败之母。这并不是说他们总爱无缘无故地放弃。如果没有任何不利的结果,比如第一次做某事或者先前的结果是有利的情况下,他们会表现得很好,与一般人无异。但是,经历失败后一切都会变味,如果前面的事情失败了,神经质人格者就会信心全无,对自己做事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像一般人那样继续坚持下去,在困难面前具有一定的韧性,而是易受失败的暗示,失败之后轻易放弃。当然,如果经历多次失败还不放弃也不利于身心健康,一项研究发现,被电击后发怒挣扎着连续撞击闸门永不放弃的狗,会因为无效的反抗和暴怒而衰竭死去。而选择放弃的狗,每次被电击后不做任何努力,只是哀嚎,但活得更长久。但是,在经历微小的困难或失败后,选择坚持下来通常会获益,成功的概率更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做正确的事情,你就有好心情”,坚持做下来就有好心情,放弃通常没有好心情。

美国大约有50%的企业开业四年后倒闭。亚马逊总裁贝佐斯1995年在一个地下室中创立公司,整整八年没见一分钱的利润,期间经历了互联网的泡沫。谈到什么成功的关键人格因素,他只选择了乐观。因为乐观使他坚持下来。失败后一般人也会悲伤失望,但一般人好像凭借理性知道什么情况下坚持会有收益,放弃会没有收益,能够本能地选择坚持或放弃,好像受理性指导一样。而低自尊的人好像失去了理性的指导,因为陷入自责而不顾眼前的利益,受恶劣情绪的影响而选择放弃或者逃避。

第二个行为表现是自我关注。神经质人格者经历挫折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反省上,变得自我关注,注意力不能放在真正要做的事情上。一个人失去基本自信和掌控感后,会陷入类似自我分化或解体的心情中,眼睛不再注视外部世界,而是变得内向。外界的刺激,如别人和他谈话或别人大笑,他都不起任何反应。深深的耻辱感和绝望感,把他拉入悔恨和自我攻击当中。整个大脑在处理与外部世界有关的信息方面变得迟钝,只是在批评和责备自己方面异常活跃。这个人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个反应也是不由自主,不受意识所控制的。幸运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自我责备的情绪会自动消失。

第三个行为表现是自我保护。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正常人通常坚持一阵子之后才放弃,他们不轻易降低抱负。而低自尊的人经历失败与挫折后,倾向于变得自我保护,为了不冒失面子的危险,他们会选择更加有把握但回报更低的行为。他们更不爱冒险将损失夺回来,而是选择更有把握的和更加安全的事情,变得更加保守,小心翼翼。原来的开朗、敢冒险的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优柔寡断的人。他们从一个要求绝对控制的焦虑者蜕变为一个追求低标准的求安者,选择比自己能力低的事物来做,潜能得不到实现。

第四个行为表现是在人际交往中夸大别人的优点。用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觉得他人更得体、更聪明、更有趣、更自信、更有钱、更年轻、更有活力。即便对方明显各个方面不如自己,也会觉得他比自己年轻健康。

第五个行为表现是对他人的批评更加敏感。如果一个人不自卑,不缺少安全感,他人的批评和拒绝就不会伤及人格,他能够就事论事地面对批评。而内心不自信的人如果面对别人的批评就会觉得不公正,就会想到对方轻视自己、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是有意蔑视自己。戴着这样不自信的眼镜看待批评,就会产生愤怒或攻击性,并因为歪曲了别人的批评的意义而产生多余的痛苦。

五、出路:不要将失败与自我评价相联系

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就寻思再寻思,我咋就那么有才呢!

——潘长江某小品台词

犯错误就改呗,改完了再犯呗。

——赵本山某小品台词

当我们领悟了自卑、不安全感和基本焦虑所引发的对失败与挫折的过度反应和病态反应后,当我们理解了自责与自恨是人类存在的最严重和最普遍的不健康情绪反应后,尤其是我们联系了上述原理区分了正常和病态的自责与自我批评后,我们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自觉之路。

(一)不要把失败与自我评价相联系

缺少安全感的人失败后的明显特点是将失败与整个人的卑劣感相联系。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艾利斯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指出“一个人经常不由自主地怀有一些自我否定的想法和感觉,产生一些自我否定的行动。这样做非常容易,根本没有困难” [6]

多数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较为苛刻的,他们为接纳自己设置了条件,只有当自己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赢得了某些人的赞许和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后,才会接纳自己。比如,一个高中生成功考上了名牌大学,赢得了教师和家长的赞许,他就会为自己鼓掌欢呼,自认为了不起;如果名落孙山则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任何价值,生命的意义大打折扣。

所谓有条件的接受自我是指根据自己行为表现的好坏而决定是否接纳自我,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存在来接纳自我。当依据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评价自我的时候,人们容易自我贬低和缺少安全感。

艾利斯指出,如果根据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是否实现了个人目标而接纳自我,那么就意味着只有当一个人行动成功时,才能接纳自我;当达不到设定的目标时,就要贬低自己。这样,从逻辑上说,贬低自己和否定自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首先,在时间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成功和如意。一个人年轻时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成功的概率大一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精力和体能就会下降,终有一天可能连一支笔都拿不起来。你能说,此时风烛残年的生命便毫无优势和价值,一点意义也没有了吗?其次,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经常会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犯错误。行动的成功有时取决于别人的表现,有时取决于机遇,有时命运不在自己手中掌控。

当设定的这些目标不能实现时,你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就会合逻辑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个笨蛋,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这样的想法和逻辑能给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你会将每一行为的成败后果人为地拔高,上升到关系自尊的高度。将每一件普通的事情都提升为与自我肯定有关的高度,会过于认真和严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保证成功,动不动就会提高到捍卫自己尊严的高度谈论问题。

譬如,生活中有些人特别不爱玩牌,他们本能地回避麻将或者扑克之类带有博弈性质的游戏,或许是由于他们玩不好,或许是怕输。可是输了有什么可怕呢?不就是玩吗?又不会输房子输地的。问题在于他们不能从游戏的角度来对待输赢,而是将输赢置于面子和尊严的高度,所以一旦从事此类游戏,这些人就会过于认真,非常紧张,毫无游戏乐趣而言。他们在玩的过程中的潜台词是:“这可是关系到我是否聪明、是否能干、是否有运气的重要问题,如果我表现不好,我就是一个笨蛋,别人会笑话我。”他们缺少轻松和幽默,就总是将生命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当自我卷入过多,而且自我以抽象的自尊和评价方式卷入某一项活动中时,参与这项活动的心态就会变味,乐趣和自发就会消失,焦虑和担忧则会出现。假定你做事之前的潜台词是,“如果我成功了,就会赢得别人的赞许,我就是一个有面子的人,就是一个有用之人”,同样程度出现的相反的潜台词就会是,“如果我在这个重要的任务上失败了,我就完了,我就是一个笨蛋、一个无用之人”。这就是动机心理学所说的,越是想成功,就越是害怕失败。害怕失败不是因为恐惧,而是由于太想成功了。这种渴求成功与害怕失败之间的矛盾及其形成的张力,会令一个人将大量精力白白耗费在对付焦虑情绪上,而不是事物本身,做事的过程将毫无乐趣可言,而是充满了对成败得失的担忧和焦虑。尤其是对于把握不大、几率不高的事情,你会被害怕失败的焦虑情绪所淹没,恐惧将白白浪费大量的精力。这时,你便不能够抓住机会,因为你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处理事物上,而是只关注自身的利害得失,对于自我的利害得失的关注已经远远胜过对战胜困难的关注了。这样你反而是一个效率最为低下的人,甚至是一个痛苦的人。你越是追求成功,你与这个目标就越远;你越是使劲,目标离你就越远。可以说,你是在使反劲。

当你试图用成败来决定你生命的意义时,还会出现另一个消极后果,即便你取得了成功,事情如你的意了,可你还是照样挣脱不了烦恼的绝境。你只是暂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今天的行为很出色,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了,但又怎么能保证今后会继续成功?今天赢得了某次考试,争得第一名,明天还能保持第一名吗?现在赢得了某人的爱,但明年还能保证爱是这样的吗?如果把成功当做是自我价值的标志,是人生战场的较量,就会在成功后仍然产生无穷的焦虑和担忧,苦恼会永无休止、无穷无尽,真是苦海无边啊。

如果一定要评价自己,非要搞清自身的价值,非要明辨自尊的分量,最好采用一个较为稳妥的标准,即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自尊的,只是因为自己正在活着,只是因为自己存在了。 [7]

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出色,并不是因为我把事情

做好了或者表现出色,也不是因为某些人欣赏我,而是因为我活着,因为我存在着。”瞧,这就是无条件接纳自我的意思。当一个人说,“我好是因为我存在”,他就准备在一生中的任何处境下都如实地接纳自我,不多也不少。只要有一口气,我就是好的,就是有价值的。从这个标准看,只有当一个人生命不存在了,他才是不好的。

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过,“我思故我在”,这里的“思”有评价的意思,这个“思”可以用于评价外界事物,也可以用于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唯独不能用于评价一个完整的自我。本质上,自我不能够被评价,因为自我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不是自己选择的。正如黑格尔所说,“每一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样,也会未经过自己同意就离开这个世界”。你不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选择才出生的,你是被决定的,不是决定者。所以,自我一经出现,也就是说自我从一开始存在就注定是好的,既然是好的,那么任何评价就都是多余的、无意义的。所以,可以将认知治疗的这个哲学命题演绎为“我在故我好”。www.58yuanyou.com

“我在故我好”的角度评价自我,为解决自我价值问题提供了逻辑上的解决途径。这种存在主义的哲学构成了认知治疗的一个理论前提,也是治疗师所应当具备的哲学素养。但是,在治疗中一些聪明的来访者并不能认同这个哲学命题,他们对这个立场不买账。他们反驳说:“你说一个人因为活着就是好的,他不需要别人的赞同就具有自我价值。是的,当人们这样想的时候,即便是行为失败,也不那么过分地自责了,即便是他的某一事情办得很不好,他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但是,你如何证明‘我好是因为我活着’这个命题?为什么它是正确的?为什么‘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坏’这个命题是不正确的?所以‘我活着所以我好’或者‘因为我活着所以我坏’都是不可被证明的,都是假设。”

如何证明“活着=有价值”这一命题呢?这一问题像证明“活着=无价值”一样,是很困难的。对于这个问题,艾利斯是这样回答的,“我的价值是什么”,“我如何证明我是一个好人”之类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一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才就是无意义的。如果我们问:“我做了什么”,“我的特点是什么”,“我的这个行为的价值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样问的是行为特点和行为表现。

行为是可以评价的,因为:(1)一个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2)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测量的和评估的。比如,我踢足球;我踢前锋这个位置不错;今天在球场上赢得了比赛,我踢进了两个球。但是如果你问:“我是谁”,“我的生命价值是什么”这类问题就是不可回答的。除非根据行为表现,否则我们无法评价一个人。

“我”是不可观察和测量的,只要我们说“我是……”只要用了动词“是”,就是在以偏概全了。“我是一个网球运动员”,是说你有时打网球;是说你具备一些打网球的技能,如你的击球速度比一般人快一些,更有力一些。同样,你更不能说“我是一个伟大的球员”,因为你只能是今天表现不错,把所有对手都赢了,但明天就不一定赢。如果硬要给“我”定性,我只能说“我”是复杂的主体,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不能用运动员、教师、心理学家等名称来概括。

“我是什么”也许只有当一个人离开人世,才能盖棺定论,但是既然生命消亡了,这种定论对于死者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我们来到墓地,去观看墓志铭或者从墓志铭的比较中来看待个体的竞争和追逐,将有助于我们消除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想。墓志铭上对一个人评价是各式各样的,有的精彩、有的平淡、有的夸张、有的含蓄,但无论言辞如何表达,对于死者而言,再也不会有什么意义。旁观者一般不会比较两种评价的差别,或者评判哪个人的墓志铭表明了更精彩的人生和更为有价值的人生,“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因为癌症而去世,结束了年仅50岁的生命。他的葬礼上没有任何仪式,也没有一句评价式的语言,只有无言的告别、悲壮的音乐和柔情的电视画面。电视画面上出现的是,得知病情后夫妻间的无言以对,相拥而泣和对生命的留恋。在遗体告别的时刻,我深深感到,此时此刻,任何对死者的评价都是那样苍白,甚至有这个评价的企图都是多余和无用的。此时,只有怀念和回忆是真实的,而评价或者试图评价已经毫无意义。

既然去世后的评价是无意义的,那么我想,生前我们也真得不必在意对自我的评价了,尤其是总体上抽象的自我评价,更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它除了会令我们自责外,恐怕很少有积极的意义。

(二)不要试图评价自我

一个人最好不要评价自我,不要喜欢也不要恨自己。如果你想更有效地做事情,如果你想保持好心情,你最好不要试图评价自己。

难道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吗?不是只有善于自我评价的人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吗?孔子不是说“吾日三省吾身”吗?

这个不证自明的说法可能正是神经质的来源。经常反省自身和频繁的自我对话、自我指导恰恰是心理不健康者的特点。咨询中,我发现强迫症病人经常自言自语,他们好像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检查,反省和评价自己的思维总十分活跃。而一个办事效率高的心理健康者,很少思考或者反思自身,很少有自我对话,他们总是能将精力放在解决外界事物的思考上,经常想的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把事情处理好。

作为人类,我们实在是无能力将自己评价得正确与合理,周围的人也做不到。

首先,因为自我过于复杂,它是复合的,由无数个方面构成。什么是自我?自我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我们形形色色的思想、多种多样的感受、丰富多彩的想象和无穷无尽的行为,我们数不清的身躯体器官和外表,这些都可以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自我。而自我评价试图给这么复杂的事物作一个单一的评价、一个结论性的意见和盖棺定论式的鉴定,我看是不太可能准确的,也是不太可行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豪克指出:“我们有可能评价一个人的自我的不同方面,但不可能对他给出一个单一的评价,因为一个人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无法做到前后一致地评价自我,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的每个方面,只能局部或者就某个特点来评价自己。如果我们不试图在总体上评价自我,而是就事论事地评价自己的某一个缺点或者某一行为失误,在一些情况下,是有利于改进这些缺点和不足的。因为这能促使一个人在不进行自我责备的前提下,让自己的某一行为接近所树立的标准。而自我评价则容易令人产生自责,而不关注具体的缺点了。

其次,人无完人,而且人是很脆弱的。一个人实在太容易犯错误,甚至是太容易犯严重的错误,并且有时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而我们又大都爱苛求,所以一旦评价自己,一定是责备的成分太多太多,而表扬的成分太少太少。所以,一涉及自我评价,大概总会沦为批斗会和声讨会,对于我们的好心情不利。既然可以预测到这个不利后果,我们为什么还要非为之不可呢?

再次,人生是流变的。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人的体验和价值观也在变,而一个人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时,一般以固定的语言和结论式鉴定的方式,这不符合流变的自我。

最后,人生短暂,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有许多新的经验要体验,而自我评价太耗费精力和能量,太浪费时间了,不如用这短暂的时间做些更有益的事情。

为了让自己不去评价自我,一个人应当完全相信自己的经验,不要超越经验作断言。艾利斯为如何打消自我评价的企图开出了思维逻辑的药方 [8] :

1.一个人是明显地存在着,或者活着,这是自己和别人可以观察到的。

2.一个人可以选择继续活下去,或者选择不活下去,这也是自己和别人可观察到的。

3.如果一个人打算继续活下去,他可以选择让快乐多于痛苦,也可以选择让痛苦多于快乐,即他可以决定自己的心情。这一条也是可以观察到的。

4.他可根据如下假设来决定让自己快乐地生活:“我活着并享受生命是好的。”这个假设会导致不评价自我,虽然有时可以评价自己的行为。不是因为我好所以我才有理由活着,而是因为我活着所以才是好的。而另一个假设是:“我之所以活着和享受生命是因为我优秀,因为我比别人过得好。”选择前一个假设就会幸福常在,而选择后一个假设就会苦海无边。这个逻辑的颠倒是决定人的幸福的奥秘。

5.如果你硬要评价自己,较为稳妥的方式是依据三个标准:(1)因为我是人类,所以我是有价值的;(2)因为我活着,所以我是好的;(3)因为我是唯一的,所以我是有价值的。

6.所有的人在人性上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说某一个人的人生比另一个人的人生更有价值,某一个人的生命比另一个人的生命更为重要。记得大学生张华舍身救老农之后,一些人认为一个大学生的生命比一个老农的生命更有价值,张华的行为不值得。其实,这个比较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可以说一个老农在知识上、智力上、身体上,甚至许多方面不如大学生张华,但是就是不能说,作为一个人在整体上、在人性上,老农不如张华有价值。

7.没有了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一个人可以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可以更加充分地实现自己的潜能。他不再会被,如“我是谁”,“什么是我的自我认同”,“什么是我的价值”之类的问题所纠缠、所烦恼,取而代之的问题是“我的特点是什么”,“我欣赏的事情和不欣赏的事情是什么”,“我如何改进某些行为,如何发现新的经验”,“我如何才能丰富我的人生体验,继续生活”。

不必再将时间浪费于自我评价的企图上,发现点有意义的问题,找点有价值的问题去解决吧。不妨根据你的存在和活着这个事实而断定你是好的,将自己定义为是好的。这样,你才会远离焦虑和恐惧,你才会远离自我贬低,甚至当面对死亡时,你都不会有担忧和害怕。

当你去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时,当你怀着热情做事情时,你最好也不要试图评价自己。你要克制自己,不要评价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好坏。你应当怀着中性的态度,你不好也不坏,你不过是你自己。你也许免不了在实现个人重要目标时,如考试成功,交到了好朋友,对自己说“这很好”;你也可以在挫折后,如失恋、把领导交给的任务办砸了时,对自己说“这很糟糕”,“真窝囊”,但是你最好能克制一下,不要不准确地或者概括地说“我很优秀”,也不要自我否定地说“我很没用”。因为某一事情的成功不会令一个人成为优秀的人,一次失误也不会令一个人成为没有用的人。

一个人的个性从来就是不可量化的,一个人也从来不能全面评价自己的个性。一旦你为自己设定了生活的目标,你可以现实地认为,如果你的行为和努力使你达成了所设定的目标就是好的,也可以认为如果你的努力和行为阻碍了你的目标就是坏的。但是你没必要将你的整个自我牵涉进去,你没必要愚蠢地认为,“我很优秀”或者“我很没用”。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也不要给自己作鉴定。当你不断地给自己作鉴定时,你还有时间做事吗?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如果你总是向内部看,你就没有精力往外看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啊!

一个主观的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才会整日检讨自己的灵魂,总是“狠斗私字一闪念”,他们的兴奋点总是系于自身,就好像总是用雷达扫描自身一样。其实雷达是用来搜索和扫描外界事物的,就其功能和构造来说,不适于扫描自身。你可以经常对自己说,我想要什么,我想扫描什么,什么事情令自己兴奋,然后你就去努力地完成这些事情,充分享受这些需求。但是你不必问:“我是谁,从哪里来,我有意义吗?”

一个健康的人经常对自己说:“我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体,我现在活着并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我要为自己找到生活的目标并享受生活的快乐。”一个边走边看风景的人是不会思考自我体会和自我评价的,他的心灵被美景和快乐所充满无暇顾及自我,也不必牵涉自我。此时,任何一种自我观念都是一种累赘,都是一种负担,他将注意力集中于怎样享受生活的乐趣上,而不是证明自己有多么优秀或者是多么没用。

这种无我的方式是解决低自尊的优雅的和哲学的方式。下面还有两个常用的,但不易实施的方法,也不如第一个这么优雅。

(三)健康的自卑

如果你非要减少失败后的自责与自恨,还有一个较为保守的方法,那就是承认自己是自卑的,然后做自卑的事情。这需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勇气,不一定适合你,但值得一试。

如果我们把行为和意向的矛盾与冲突定义为神经质人格者的最为鲜明的特征,那么这一冲突最为精致、典型的表现就是自卑与求完美的同时存在。在一般人身上,自卑总是躲着求完美的,自卑意味着在感情上和认知上觉得自己无能力做某事,实在达不到某项要求,从而降低要求,放弃抱负,适应环境。一个要饭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自卑的人,因为他在行为上甘于将自己定为不能工作的人。一个靠乞讨生存的人,他是不矛盾的、彻头彻尾的和纯粹的自卑者。从他快乐的表情或麻木的表现上,可以看到他已经接受了这一自卑的行为或情感模式,所以行为目标和动力是明确的,不包含犹豫与迟疑。

自卑并不一定意味着情绪痛苦。自卑是人的客观存在的卑劣,是卑劣主体的实在生活,是悲剧性人生的自然运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正的自卑是健康的,是需要勇气的,是勇气和人格刚毅的体现。因为这种自卑已经使人在内心深处承认自己人生的渺小,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屈服有时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自卑如果是人生的主动选择,就是健康的。在主动选择的前提下,我们可引用俗话说,“无欲则刚,无欲则勇”;西方也有类似的谚语,“如果一个人不为金钱工作,他就会把世界踩在自己的脚下”。

有一件事情足以说明健康自卑的含义。我原来居住的楼房像北京许多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一样,普通得让人不屑一顾。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个修车点,修车师傅也是一个让人看多少眼都很难记住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记得他人长得十分清瘦,看起来很干练,眼睛不大,但透着一股南方人的灵气。说实在的,他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修车时为了打破沉默的尴尬,我不得不没话找话,可我却觉得他较为冷淡,对于我的一些闲话并不起反应,只是一味地埋头修车,显得心不在焉。有时我多给他几角钱或一元钱,他总是执意扔回我的车筐里,也不多说一些夸张地客气话或感谢话。总之,我觉得他内心深处对人很冷淡,对所有来客都一个态度,像一个朴实的工人,除了干活还是干活,只有谈起修车的事情,他才有了话题,勉强多说两句。我心中觉得他这个人挺乏味的,似乎只想着挣钱。记得一天一位中年妇女跟他谈起了什么病,问他好没好,我这才将他与什么病联系起来。细观察,他是出奇的瘦,脸色是那么不正常的蜡黄。过了一天我修车时,问他是不是有肝炎,并讨好地说肝炎现在可以治,某某人就得了肝炎,现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用其他话题岔了过去。我心想,这人怎么这么不知趣,人家关心你,可你却不领情。

一段时间以后,我觉得他的脸色越来越黄,人也越来越瘦。修车时,他不时地直起腰来,做两下捶腰的动作。有一次,我的自行车脚蹬子朝里歪了,我拿着修车点的撬棍撬了半天也使不上劲。我让他帮助我弄一下,他却迟疑了一下,但做完手中的活,仍然熟练地一使劲,将脚蹬子正过来了。我心想,今天师傅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好像不太爱理人。

这好像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修车师傅。过了许多天,修车点仍然没有他的身影。记得他从前天气不好时也歇过几天,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直到后来,有一个像他亲眷一样的胖胖的中年人接替他修车。一次修车,我顺便问他,原来那位师傅是不是住院治病去了,病情怎样了。他有些漫不经心地对我说,他人已经死了半个多月了,得了鼻咽癌,是晚期。他还很随便地说了句,他可是一个坚强的人。

我这才恍然大悟,他一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情,可仍然坚持修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修不动了才倒下。他知道自己治不起病,更不愿意借钱治病,给别人造成负担。他选择了一个最简单、最实际的方式,顺其自然,任癌症发展。也许在他心中,这只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在常人看来,这却是一个十分英勇的选择。身边的人,有几个人能在身患绝症,自知只能存活几个月的情况下,每天都从容地准时来修车?这种面对现实的从容和冷静,在人类身上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修车师傅就是健康自卑的化身,因为他用这种最卑微的方式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发挥自身的潜能就意味着成为一个好动物。动物在无奈时,最好的适应就是屈服。一次,我去重病房探望癌症晚期的好友,同情、捐钱、怜悯都显得那么做作和多余,都与环境是那么的不协调。此时无声胜有声,生命就是那么悲剧性地赤裸裸地如实向你展示,就像一个没有穿衣服的人。除了向更加强大的力量屈服,你实在做不了什么。此时,这种缺少自我意识而造成的面对现实,甚至面对死亡的客观、冷静和不那么自我中心,这种以绝对的顺其自然的态度来从容地面对生命消亡,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胸怀啊。这位师傅并没有过多的人生感悟,他只是做了自认为应当做的,即承认。可承认的前提却是最勇敢的承诺。他可以选择尽量治疗以维系生命,哪怕一天也好;也可以选择流泪、悲伤或绝望,但这些选择不是过于奢侈,就是过于无奈,都不是现实的、客观的。他知道除了修车之外,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也不应当有别的奢望。他的求生、渴望康复的愿望与其他人无异,他并不缺少对生的欲望,但与众不同的不是他的欲望和想法(所以我能感觉他修车时的心不在焉),与众不同的是他修车的这一行为。他也怕死,但他选择了以修车来面对必来的死亡,他做到了。

所以,想想那些神经质患者,他们的生命真是有些过于豪华了,无病呻吟、主观想象和夸大幻想,放大自己的不幸。设想如果他们得了只能活几个月的不治之症,他们会将痛苦放大到什么程度?也许自己早就把自己吓死了。

主观性只有在创造和想象时,在幸福时才有用,而客观性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用。在苦难降临时,我们尤其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和超越自我的角度,而不是从个体的角度来面对它。

直到现在,我才理解了他那冷漠背后的含义,他是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和用坚强的意志来修车的,他与每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非凡的勇气和乐观。当我如今尝试着理解他的心情时,每每觉得他的每个动作和每一句话,都是那么伟大。

我以为,健康的自卑就是在人性里面实现了这种人生的境界。当一个人接纳了自己的渺小时,他在主观上可能并不会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他已经大彻大悟了,命运之神已经压倒了他的抗争,此时他是适应的。一个在阳光下慢悠悠地修自行车的人是适应的,也是宁静的,他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缺少焦虑与痛苦。有人经常在精神上同情乞丐,认为他们多没有面子啊,多么受人歧视啊,其实这是你的自作多情。乞丐心中所想的根本不是这个层次的问题,而是如何多要钱,如何提高要钱的效率,中午饭在哪儿吃之类的问题。你所说的精神痛苦,是你的主观投射,是将心比心地想象如果自己是乞丐时的精神痛苦。如果在行为选择时考虑了这种精神痛苦,哪怕是一点点,都会阻止一个人去乞讨的。

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生下岗了,出于生活所迫去推销小商品,去街头摆摊,如果考虑到被大学同学或邻居发现后的被瞧不起,他会惊恐万分,绝对不敢走出家门一步。而一个真正在摆摊的人,就已经不考虑这些面子问题了。

其实,调查显示,乞丐经历的痛苦是身体的,而不是精神的。无论是卑微的还是强大的精神,都会体验身体的痛苦。

但是,让具有神经质人格者放下高追求,将自己降下来很难。他正是因为抱负降不下来才痛苦,现在你说服他,让他将自己变得平凡,他可不干。因为,他们从情感上不认为是自己的过高要求导致不幸福,而是由于没努力将事情做好,没有取得预期的或者无绝对把握取得成功结果而痛苦。他宁愿自责,也不愿意降低抱负。

(四)关注优点

战胜神经质式的自责与自恨的较为优雅的方式就是提高自尊,关注自己的优点。将注意力放在欣赏自身长处上。这也是现代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方法。

关注自己的优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关注优势。优势是做某件事情的持续的近乎完美的表现。其行为定义如下:(1)持续的、稳定的、可预测的;(2)出色的、高超的、近乎完美的,比周围人做得好;(3)轻易优势是做某件事情的持续的近乎完美的表现,是不费劲的;(4)做起来是兴奋的、积极的;(5)产生积极的结果,是有效益的;(6)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从优势的角度讲,所谓的人才就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产生社会效益。

如何识别自己的优势呢?(1)渴望,从内心喜欢它;(2)学得快,比一般活动掌握得快;(3)满足感,即完成某一活动具有深深的满足感。

任何一个人,总会拥有一些相对出众的才能。所谓有才能包括你的才干、知识和技能。才干是指你油然而生的惯性思维、感觉或行为的模式,一种特殊的天生能力或悟性、性向,并能产生社会效益。有些弱点也可以是才干,如说话慢可以使人耐心倾听。知识是指你所学的事实和课程,知识是概念和经验的。技能是指你做一件事的步骤。

从优势的角度看,弱点是妨碍你出色发挥的因素。大脑中有些神经联结是断裂的,如果一个人反复努力修补这个断裂,就会造成能量流失。所以,不需要把重点放在克服弱点上,对于弱点只能控制。那么如何控制弱点呢?第一,把事情做得好一点,即尽量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做得好一些,但不要求必须做好,要宽容一些;第二,设计一个支//www.58yuanyou.com持系统,即可以寻找环境中的资源,如让别人代劳。

2.关注美德。积极心理学认为,美德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每个人都有一些美德。美德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人格中的美德是具有道德取向的,不是中性的,如体能和智力,而是有利于个体自身和他人的利益和幸福。美德主要有六个大类:

(1)智慧:包括认知和动机因素的解决生活难题的综合认知系统,智慧也是解决生活意义和行为的专家系统。智慧是好的智力,有利于自我和他人智力,如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同情心,知道如何幸福生活的智力。在积极心理学看来,智慧与加工速度无关,与内外倾无关,但与经验开放性有关。

智者具有如下特点:以事物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不以结果为中心;不太关心个人享受,而是具有成长的需要,关心社会利益和知识的获得;具有合作精神,能管理冲突;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具有创造性;具有好奇心;具有批判思维;热爱知识;有独立观点。

(2)勇气:勇气是指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情绪力量。包括:勇敢,勤奋与坚韧,真诚,热忱。

(3)爱:作为美德的爱是指人际间的联结的力量。包括:亲密性,社会智力。

(4)正义感:正义感是指维护健康社会的公民的力量。包括:团体性,正义感,领导性。

(5)自制:自制又可称为忍耐,是指防止走极端的力量。包括:宽容,谦逊,审慎,自制。

(6)超越:超越是指这样一种人格美德,即关于寻找生命意义和与比自己更大的世界联系的力量。包括:审美,欣赏,感恩,希望,幽默,精神化。

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美德,要盯着它们,发现它们,注意力集中于它们并运用它们。正是这些美德令你可爱,令别人喜欢你,而不是你固有的邪恶。

积极心理学对优势与美德的强调,在治疗上并不易实施,即使实施了也不见得具有明显成效。因为,提高自尊、强调优势的教育,还是没有脱离成功学的框架。它的一个哲学前提还是因为我优秀、我有优势或美德,才有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本质上仍然是重复自尊教育的老调,如果我们把自己有优点或美德当做幸福的来源,那么就要时刻保有这类优势,一旦我们失去了这些优势和美德,我们仍然是无价值的,这就为情绪不幸福留下了后门。因为一个人几乎不可能总是具有优势,或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即使有优势的人也会经历失败。当你意识到不具备优势时,生命就会没有了价值,你还会陷入抑郁状态。

所以,还是第一种不考虑自我、不评价自我在哲学上是最为优雅的方式。

【注释】

[1] 布朗:《自我》,陈浩鹰等译,173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同上,180页

[3] 布朗:《自我》,陈浩鹰等译,193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 霍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陈收等译,124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

[5] 同上,125页

[6] 艾利斯:《别与自己过不去》,刘守峰译,65页,北京,中信出版公司,2004

[7] A.Ellis,Humanistic Psychotherapy.The institute for Rational living,Inc.1973, p.18

[8] A.Ellis,Humanistic Psychotherapy.The institute for Rational living,Inc.1973, p.20

第八章 病态屈从

神经质人格不仅妨碍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影响人对现实事物的客观感知和真实态度,妨碍人们从自我利益的角度和改造自然的效果角度与现实达成契约,而且妨碍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相处,妨碍他们以平等互爱和相互尊敬的方式与别人交流。在人际交往领域,他们的表现总是与平等互利相反的两极:不是被动依赖,就是专制蛮横。

一、被动与病态屈从

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有妥协和屈从的时候,人们的要求和愿望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受到资源有限的制约,不会永远满足,事事满足。正常的具有思维灵活的人,知道什么时候退让,什么时候争取。重要的是无论他们进取还是退让,强求还是屈从,在人格上都是以健康选择和自主为基础的。这些强求或退让是满足自身利益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环节,退让不是迫不得已,就是为了以后更大的利益的实现。由于是主动和周密思考之后做出的屈从和让步,或迫不得已的让步,正常人的退让便具有适应性,因此退让后容易坦然接受,而不易产生心理失衡或情绪波动。屈从或让步之后,他们的注意力仍然集中于做事上,没有低自尊或羞耻的感受。总而言之,他们的生活中不是总充斥着自责与悔恨,矛盾与犹豫。他们过着正常的生活,有能力应对生活难题,生活就是平凡的,有退让有进取,有得有失,有得意有失意,有高潮有低谷。

相比之下,神经质人格者的屈从与妥协与正常人具有质的不同。他们的屈从总是与不健康的人格有关,由于人格的被动性和无主见性,他们的屈从不仅是以损害自身利益为前提的,而且经常是出于被别人迫使和强求的,是为了某种他们都不了解的东西而屈从于他人。

老周是一个大学教授,研究生论文答辩,他指导的学生所做的研究明显比其他人指导的研究生水平高一些,从选题到实验设计都很出色,也得到评委们的高度评价。一些评委和他本人都同意把他的学生评为优秀论文,然而有个别评委出自某些原因不同意。本来他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可这样公开为自己的学生说好话,争名誉,他觉得不妥当,因为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的评价和名誉应当由别的专家来评说,可在场的其他评委看到有人反对,也都不坚持原来的主张了。周教授真实的本意是坚持为学生讲两句公道话,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那好吧,既然大家都说不评出三六九等,我也没有意见”。但答辩会结束后,老周却特别后悔刚才为什么不敢坚持己见呢?自己的学生优秀就是明摆着的,谁都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主张呢?为什么想要做的和实际做的是截然相反的呢?自己为什么口是心非呢?

记得前些年有一个小品,主人公的行为更加可笑与荒唐,但也可以理解。前些年火车的卧铺票非常紧俏,只有有权有势、走后门的人才能搞到票。有一个普通工人,平时就爱吹牛,总说自己如何有能耐,认识的朋友多,而且都是能人,他觉得这样说自己很有面子,别人就不会瞧不起他了。一天,他的某位同事兼小组长要乘火车出差,但苦于买不到卧铺票就求他帮忙,并给他戴了一顶高帽:“听说你神通广大,什么人都认识,没有办不成的事,在我们全厂都出了名了。求你一件小事,帮买一张卧铺票怎么样?”他不自然地笑了笑说:“没问题,没问题,小事一桩。”可过了一天,还是没有办成,眼看期限就要到了,于是从家中卷起了铺盖卷到火车站排了一夜队,终于买到票了。这下全厂都知道他的本事了,又有一群人求他买火车票,他一下晕了过去。

出于人格的弱点而不能遵从本真的意见或态度而拒绝别人这一行为特点,就可称之为病态屈从。这种屈从的心理或行为特点是缺少精心的思考,没有计划,不能坚持原则。屈从表明了经验的被动性和软弱性,这种被动的经验不是出于要做什么的明确目标,而是出于难以抵制诱惑,难以抗拒面子,是出于害怕失去什么或害怕别人的意见而被迫使的,它包含着正常意图和思考的损害。这个体验的核心不是选择之后的满意感,而是自我的内部冲突。它来源于对他人意见和评价的情感上的害怕和非理性的关注。

神经质人格者遇到事情时,不是首先考虑行为选择和态度的合理性与公正性,而是先考虑个人会遇到什么风险,个人是否会遇到攻击,是否会丢面子,尤其要考虑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别人是否觉得自己是一个能人或好人,要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好人或能人的地位,做事千万不要让对方瞧不起自己。这是一种对他人的焦虑与恐惧的人格特点,这种人格决定了对他人缺少安全感。

二、缺少自主性与对他人的依赖

自主性和安全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掌控感及合作的归属感,是健康人格和积极品质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的正常心理功能和适应功能的综合指标。在这个自主与主动性的人格背景上发生的遵从、让步、退让、屈从就是合理的和灵活的,就是具有适应功能的。所以,定义一个屈从是病原由网态的还是正常的,不能看屈从和让步的行为特点和行为表现,而是要参照屈从的目的和动机来衡量。如果屈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安全的需要,屈从损害了自主功能,没有体验到自主意志,就是不健康的。

神经质式的屈从是出于自身的自卑和焦虑,这不仅是一般的自不如人的态度,而且是存在意义上的自我渺小感,即自我的核心是缺少信心,是对独自决策、独立活着本身的无信心,是生命意志的匮乏,是个体不能直面生存选择和责任的基本焦虑,也可以说是独立意志的缺陷。这种由先天和童年经历综合作用导致的人格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人的屈从关系是病态的,即自动化的、无条件的、被迫的或盲目的,出于病态的感情而依附于他人。所谓无条件或盲目是指,这种屈从与依附出于主观偏见,几乎不取决于交往对象的固有价值。自动化是指缺少精心思考和理性的控制,对于依赖具有优先的选择性。

正常人依赖他人时,是具有现实基础和感情基础的。

首先,依赖或信任别人时,要看作为交往对象的他是否有美好和可信赖的品质,他在交往中是否表现出了对自己的关心和信任,他是否是特殊的、经过时间考验而产生的可信任关系和友谊关系中的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在交往中自发地遵循着现实与互惠原则,即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你对我微笑,我也对你微笑。“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其次,相信自己的感受,如情感上感觉到交往对象的亲切与友好,自己确实在情感上愿意为这样的人付出,自己对自己的付出意愿有明确地把握,则主动向别人示好。而神经质式的依赖不以现实观察为基础,也不取决于自身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病态的需求。对他们而言,生存的基本需要和生命的首要意义是要别人喜欢他、需要他、爱他、接受他、赞扬他、佩服他、离不了他。他需要有人保护他、关心他、指导他、替他选择,甚至完成他生活的希望、帮助他决定善恶,替他生活。 [1]

而神经质式的依赖是盲目的,来自需求的歪曲。在这种病态依赖中,表达了病态的目的与需求:

第一,希望通过顺从、屈从和与他人达成共识来受到保护和关爱,以满足对安全感的无止境的渴求。这是由于缺少独自选择的安全感而导致的必然结果。霍妮指出,这些神经质患者对安全感的需要太迫切了,所以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在这种努力中他要自觉尽力做到无愧于别人对他的期望,为此他开始看不见自己真实的感情了,即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他变得无私,富于自我牺牲、无所求。只有一点是他不断要求的,就是别人对他的温情。他变得屈从人意、赞不绝口,处处感激不尽,随时慷慨大方。” [2] 只有通过这种来自别人的绝对接受和保护,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而实际上,安全感只有自己努力争取,而不能靠别人来满足的,所以对别人寄予过高期望和依赖,必然导致失望。

这种对别人的依赖和病态屈从,是出于自身的病态需求,所以被关心的对象或他人其实并不重要。表面上依赖别人,认为别人十分重要,实际上神经质人格者并不真实的关心别人、在乎别人,而只是关心自己。确切地说,对于他来说,他人的唯一意义就在于是否会嫌弃自己、背叛自己、抛弃自己。他的付出与屈从是要求回报的,他只想看到来自别人的温情与回报,所以给予和付出都是有条件的,都不是真正关心别人,而是要求来自别人的关心与肯定。这种他人的肯定就是自我生命存在的首要意义,没有这种肯定与关心,自己什么也不是。我是谁通过别人认证才能确定,我的价值在于别人的肯定与关爱。没有他人的关爱和肯定,就等于没有自己的身份。他们的自我认同的程度等于别人认同的程度。虽然一般人也有这样被肯定的需求,但不是首要的和唯一关注的,只是众多需求的一部分。

第二,这种病态依赖的第二个目的是指向全面而彻底地回避对别人的不满,避免争吵,躲避竞争。所以神经质人格者在与人交往时,不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由于对于别人的关注的要求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真实情感的一部分或者不是积极情感的一部分,而是来自于消极的恐惧和焦虑,所以这种负面的害怕别人不关爱、不保护和不肯定成为第一优先要考虑的东西,成为一个具有特殊能量的关注点和注意力的核心。他总是从属于别人,站在次要地位上把显赫地位让给别人,委曲求全,但内心却充满了怨恨。把对“报复、攻击别人的欲望都深深地压抑下去。连他自己都奇怪,怎么这样就容易妥协了,又从不对什么事情耿耿于怀” [3]

正如霍妮所指出的,这种人不敢固执己见,对人不敢指责批评、有所要求,不敢发号施令,不敢突出自己,不敢有所追求。他的生活完全是以他人为重心的,有时因为认为别人更加重要而压抑自己的个人爱好或真正想做某事的要求。这样严格地限制自我取悦,不仅使他的生活极度贫乏,而且也增加了对他人的依赖。正常交往中,每个人都作为主体表达着自己的需求,而自己的需求是与别人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从满足自身利益的角度和别人沟通、争取、妥协或控制,或者使用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手段来达成自身的目的。而与别人发生分歧、冲突、争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分歧和争吵正是交往的一部分,是正常人际关系的内容。和别人争吵与个人价值无关,争吵与口角并不等于别人不爱自己了,或者说,别人爱不爱自己与争吵是无关的,争论与分歧是行为水平的,不涉及自己的价值系统,更原由网谈不上人生意义问题和个人存在的确定性问题。不得罪你,就得罪我自己,不是损你,就是损己,重要的是是否有必要,是否有收益。决定争吵的是,从长远的目标看,什么样的行为具有适应性。

由于顺从别人往往损害了自身利益,也由于这种顺从是出于人格的弱点,所以神经质人格者经常在应当顺从他人还是独立于他人的问题上发生冲突。

小王今年高三,看上去很腼腆,她学习成绩优异,经常是全年级的第一名。她不善于交往,但非常好强,只知道学习,没有业余爱好。她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爱面子,每天上学都感觉紧张,主要原因就是周围的同学经常向她借作业或问问题。如果把作业借别人,老师有时就会表扬那些抄作业的人,说他们完成作业质量好,她就感觉不舒服;可不借吧,别人责备的目光和不屑一顾的表情又让她受不了。解答问题也同样如此,如果对每个同学的问题都解答吧,不仅耽误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而且他们还会问自己更多的问题,内心实在不想给他们解答;可不解答同学的问题吧,他们会觉得她自私,损人利己,不愿意帮助别人。

第三,交往时,神经质人格者具有一种自我贬低的特点。他们往往夸大别人的优点,贬低自己的缺点,即扬别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歪曲地认为别人当然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有智慧,比自己教养好,经常把荣誉归结给别人,把错误归结给自己。遇到错误,倾向于主动承担罪责,无论是否真的有过失,都处处谴责自己,愿意检讨自己,随便致歉。他们往往高估别人的实力,低估自己的水平,即使是自己有才华的领域,也是如此。他们具有两个心理账户,一个是记着别人的长处与所有物,只要是别人的优点或长处,别人的财富,如汽车、房子,就会增值,显得极为宝贵,令人羡慕;另一个是自己的,上面记着自己的东西,只要优点是自己的,或者某一东西一经自己拥有,就会贬值,就是理所应当、不值一提的,就会是谁都有的平常物。

第四,神经质人格者是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而不是以自我为参照。他们好像缺少评价自我的稳定标准,对于我是谁没有把握,自我评价总是随着别人褒贬而时高时低,随着他人的赞美或批评而上下波动,随着事情的成功与失败而起伏不定。来自他人的任何贬低都可能是灾难性的打击,被拒绝后表面上他声称自己不在乎,可内心总是耿耿于怀,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可能是这种低评价恰好击中他内心的低自尊的情感世界。因为他觉得自己本来就不够好。

第五,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强烈的对于可能来自别人的伤害的焦虑和恐惧,不仅仅来源于病态的自我,而且也多少来源于对现实的恐惧。神经质人格者,虽然被人贬低和伤害后也会产生还击的冲动,但马上还是想到了来自他人可能的惩罚。他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加强大,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自己都不是别人的对手,如果还击的话,吃亏的和受惩罚的一定是自己。所以,受到伤害后,他们不敢反击,而将仇恨埋在心中,这种攻击别人的能力经过压抑就会变成攻击自己的能量。反过来加重了自卑和自责,所以神经质人格也是抑郁症形成的心理土壤。

小李是中学女教师,平时工作认真,忍让,对人有礼貌,很少与同事发生冲突。一天她与同事发生了口角。对方人高马大,性格泼辣,是一个有名的“泼妇”。她虽然有理,但说不过对方,就说了一句不中听的话,对方马上回击说:“你说什么?有种你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我抽你!”本来小李愤怒之极,最想说的话是,“我就再说一遍怎么着,你敢把我怎么样?”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在关键时刻,她胆怯了。好像看到了对方的拳头挥舞过来,自己打不过对方,被打得头破血流,于是没敢吭声。旁边看热闹的人们沉寂下来,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最后她败下阵来。回到家她开始后返劲,产生了心理反刍,耳畔经常回绕着这样的声音,“你再说一遍,我抽你。你再说一遍,我抽你……”她觉得自己很可耻,无脸再见到同事。以后,她只要在学校里见到这位同事,立即会想到自己受欺侮的可耻镜头。本来有说有笑的她,一见到这位同事的身影,马上感觉到心跳加快、手脚冰凉。她说,她现在都不想上班了,想换一个工作。

小李的问题就在于缺少胆量,没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关键时候害怕惩罚的想法和动机占据了主导地位。一般人也会选择撤退与投降,但只是在感觉到实力明显弱于对手的情况下,或者真的面临人身威胁时,如遇到持刀歹徒抢劫,但在一般的人际冲突中,尤其是口角冲突中,会灵活地捍卫自己的利益,凭借真实的情感来应对。而神经质人格者则背弃自己真实的情感,压抑真实的感受,不能反唇相讥。他们具有强大的抑制能力,在冲突中笨嘴拙舌,但事后却会想起精彩的台词来反击,可是机会已经错过。

三、亲子关系内化与依赖

每个人只要与他人在一起,就一定会产生两人关系与位置的问题,真正平等的时候不多。尤其是年幼儿童与成年人相处时,更加容易发生依赖与屈从的问题。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一个人先天的神经类型和气质,即由遗传决定的人格素质。如有的人生来就顽皮而自信,天生胆大,不怕人,遇到挫折就会起而反抗,善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另一个方面是后天的教养环境,尤其是儿童与重要人物的相处,如与父母的关系。

屈从的人有许多屈从的经历。在神经质人格者的童年经历中,一直与强大而专制的家长在一起,没有发展起来平等相处、自己拿主意的机会,其价值在于这个强大者的评价与肯定,这种关系内化成为人格后,就会在成年以后形成恐惧人的倾向和人格。

小刘小时候就非常害怕父亲。父亲也是一个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人,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父亲一生事业不顺利,倔犟生硬,不会搞人际关系。在外面不顺利,于是就把不好的情绪带回家,每天回家就拉着一张长长的脸,很少有快乐轻松的表现。小刘非常害怕父亲,每天只要听到父亲回家的声音,就大气不敢出,变得紧张焦虑,惊恐万分。即使是没有犯什么错误,也感觉好像时刻要被批评与惩罚,不仅从不与父亲说心里话,而且从不敢对父亲说一声“不”,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小刘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家中没有“后门”,而没有当上“后门兵”,委屈地在床上哭,父亲不仅没有因为自己无能而表现出自责,进而安慰小刘,反而责骂小刘没有出息,这点事情都承受不了。小刘虽然想说父亲无能,没有帮上自己,但又不敢,转而认为自己确实既无能又软弱,应当坚强起来。但实际上他的感情不是这样,而是想表达自己的不满意。这种真实感情的压抑和意愿被强迫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他具有习惯式压抑。这导致他有时不知道自己是谁,只知道争第一,不甘心落后,但究竟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没有目标,在许多事情上,他没有主意。

这种人格影响他成年后的心理成熟,使他在人面前不自在,不会体验人人平等的成年世界的人际关系,没有自己是有权利的,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这样一种情感体验。在他看来,人就是分为两种,要么是比自己差的,是自己瞧不起的;要么是比自己强的,自己要屈从和依赖的。他最害怕与权威人士打交道,只有当官的下台了,他才会轻松地与之交往。而一旦与掌握利益和权力的人接触,他就莫名的紧张,好像重温了与父亲的关系一样。

这种对人的恐惧与依赖是基本的,与人接触时具有优先的反应性,使他不由自主地产生着与人相处时的情感不舒适。小刘已经脱离父亲几十年了,父亲也已经去世多年了,可这种经历好像印刻在了灵魂中,变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他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自我。因为这是他学会的唯一的成为自我的方式。也就是说,尽管在现实中这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消失了,但这种童年的亲子交往的病态的动力关系却保存了下来,被消化吸收了,内化成为自我的一个部分,形成了“我不好—你好,我怕你—你强大”的交互作用模式。

四、对人的回避

渴望有意义的孤独,绝不是神经质的表现。

——霍妮

任何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偶尔也会出现离群独居的需求,一个人有合群的要求,也有孤独的愿望。孤独有利于人的自由思考和创造性,使人有自我反省的机会。正如霍妮所说,渴望有意义的孤独,绝不是神经质的表现。所以,单独从行为表现来定义孤独是没有意义的,通常从神经质人格者的独处时间上也很难看出与一般人的明显区别。定义神经质式的孤独是看孤独是建设性的主动为之,还是被动回避与他人的接触。“只有当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紧张,而孤独主要是为避免这种紧张时,想独自一人的愿望才是神经质的表现”。 [4] 由于害怕了解自我,害怕面对自己的软弱,神经质人格者不敢深入探讨内心世界,失去了享有建设性的孤独的能力,对他们而言,孤独既是追求的状态,又是难以忍受的状态。

首先,正常人的孤独与人际交往的压力无关,而是出于休息和松弛的需求。一个人不能总是生活在没有自己私人空间的环境中,工作与社交之余想一个人听听音乐、散散步、看看电视再自然不过。而神经质人格者是出于与人接触的压力,而主动回避与人的交往;是出于对人的基本恐惧和不信任而逃避接触。神经质人格者甚至特别害怕单独与他人相处,只有两个人时,他特别害怕沉默,明明不想说话或无话可说,但为了防止尴尬也要口是心非地找话说。找话说之后,还心里对自己说,真没有出息,为什么要讨好别人,明明不想说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说。确切地说,在他人面前,他一方面想给人好印象,想努力赢得别人的好感;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表现不好,丢面子。一方面想控制局面,让自己在交往中占据上风,成为优势者;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又对自己的表现很不自信,害怕暴露真实的自我——即隐藏着的自卑感,担心自己不如对方,成为对方的笑柄。所以,注意力和能量都放在了自我控制上,因此行为、语言举止都显得做作或紧张,肩膀是紧张的,话语是不轻松的,思维是不流畅的。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最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观察对方的感受和反应,同时根据这个反应决定自己的反应。正常人面对他人没有基本焦虑,所以能够自动化或下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快速熟练地根据对方的态度来进行反应。而神经质人格者由于冲突,将注意力放在了自我评价上,所以不能快速自如地对对方进行反应,他的精力还要放在自我给人的印象是好还是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否有能力上,所以不能关注话题本身的意义。因此,他的交往是低效的,缺少创造性和有趣性。当有第三者或多人交往时,他不面临着必须说话或必须表现好的压力,因为第三者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会将交往变得容易,这时他就会轻松一些。

其次,正常人的孤独是建设性的,满足了自己的积极需求,是有明确目标的,即我享受着我的孤独。而神经质式的孤独是出于害怕过度卷入而被伤害,其逻辑是,“我不能对任何人表示亲近,以防止我依赖或离不开这个人,或者以防止将来关系破裂后的失落与痛苦”。当然这一逻辑并不总是意识的,而是潜意识的。他宁愿工作、吃喝、看电影、看比赛、睡眠都是一个人,不想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害怕别人会扰乱他。独立与孤独本身并不是目的,关键是要看它给人带来了什么,要看独立与孤独有什么价值,在什么程度上有助于人适应环境。而神经质人格者出于缺少安全感和基本焦虑,出于对自己的不相信,而把孤独和独立当做了目的。对于任何来自他人的影响和要求、对他人的义务和责任都试图摆脱掉,生活在真空中,为自己与环境影响之间划出一道明显的界限。“他们好比在自己周围画一个魔圈,任何人不得侵入,当外部世界擅自闯入他划定的圈子时,他便焦虑不安,这就是他强迫性的表现。” [5]

最后,正常人的孤独反映了自我的主体性,是主动的回避,独立时与自我联系密切。而神经质式的孤独体现了与自我关系的疏远,这种孤独情感体验意味着麻木空虚,即“对自己所是、所爱、所恨、所欲、所想、所惧、所怨、所信均无所知” [6] 。也就是说,这种孤独以否定一切为目的,以脱离接触为价值,失去了与自我接触。他们像活人一样工作生活,但却没有了生命。

小王是省重点中学的学生,今年刚考上大学,由于考试焦虑成绩不理想,去了一所一般的大学。入学后有些不适应,主要是与同学处不好。她平时只知道关心学分、学习、成绩和考试,缺少生活乐趣,同宿舍的人谈论的生活话题,她一概不了解。所以,同学们不带她出去活动。咨询中我问她,你究竟喜欢什么科目,学习用功是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将来想要做什么。她一脸的茫然,回答说:“我从没思考过这些问题。”我问:“那么你为什么要这么用功学习呢?”她说,“好像只是为了争第一。”

我觉得,她争第一并不是出自情感的热爱和热忱,而是出于对落后的恐惧。也许,是受内化了的父母理想的驱使,我看到了一个被驱使的人,而不是一个主动的人;一个自我疏离的人,而不是一个为目标整合的人。

五、神经质人格者是无私的还是自私的

当一个人在交往中追求安全感和他人肯定的动机占据主导时,就必然会损害交往的一个基本意义,即互惠与平等,这也意味着神经质人格者在交往中不会表现出对他人的真正兴趣和关心。在他心目中,他人幸福与利益并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自己的安全感和来自他人的肯定。那么,由此是否可以推导神经质人格者是一个自私的人、一个冷漠的人呢?

行为上看好像如此,但从动机与目的上看并不如此简单。自私是一个道德判断,它的一个前提应当是损害别人的利益,而不仅指的是一个人不关心别人。如果一个人出于安全感的补偿而不真正关心他人的利益,同样意味着他不会关心自己的利益,不会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认为神经质人格者更加自私有失公正。

确切地说,神经质人格者是一个不会关心他人利益和自己利益的人,因为他不会关心他人的利益,所以也不擅长通过与他人合作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在交往中,通常是两败俱伤的,是双输的,因为别人也不能从他的行为中得到什么好处。他完全是出于人类自己都不了解的病态的目的,而牺牲了交往的乐趣与利益。

如果从损人利己这个标准上看,神经质人格者并不自私,反而有些无私;但如果从关心人、帮助人的标准看,神经质人格者并不那么无私,反而有些自私。

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问题就比较清晰。神经质人格者的需求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不灵活的。出于对安全感和别人肯定的优先反应,而歪曲了交往的意义和价值,损害了交往的乐趣。

神经质人格者的需求的病态实质不是高标准和不切实际,而是优先考虑安全感,优先考虑荣誉。他们无论做什么,首先考虑的是别失败,别丢人。就理想自我和高标准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行动标准和需求满足的标准,这个标准虽然不是绝对的,但一定高于这个人的现实自我。如果一个人的需求标准总是在现实自我的领域之内,也就是说总是可以轻易满足的,这个人的生活一定是乏味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足者常乐是人人皆知但人人皆抛的俗套,是心灵鸡肋而不是心灵鸡汤。当一个人给自己制订了高标准,也许在外人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他自己看来却是充满激情的目标,是光辉四射的理想,他为之拼搏,为之献身,即使失败也人生无悔,有什么不对?凭什么说他是心理不健康者?他是疯狂的,但绝不是有病。因为他对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及失败的代价有清醒的认识,这个目标是他的宿命,他的执著与热情正是他生命的意义和精彩所在,虽败犹荣。这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品质正是乐观者的心理素质。研究表明,受电击而不能轻易逃跑的狗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习得性无助型,即轻易认输,再电击时它不逃了,只是在哀嚎;另一种是乐观型,它们经历了无数次电击都没有逃脱但仍然努力挣脱,百折不挠终于取得了成功。你能说这个执著、做了无数次徒劳的努力的狗是心理不健康的吗?只要它感觉良好,与命运抗争,只要不害怕,激情四射,它的成败结果并不重要,这个过程就是心理健康的。这个不带有矛盾的“贪”就是积极的,有利于幸福感和效率,有利于生存。所以“贪”并快乐着、“贪”并行动着、“贪”并执著着、“贪”并有效着就不能算是贪,而叫做勇气或乐观。

另一方面,将“贪”定义为主观不符合客观实际,理想自我不符合现实自我,仍然存在着不当之处。因为什么叫客观是因人而异的,你觉得一个高二学生目前只有400多分想考清华和北大是不切实际的,但某人相信自己的潜能,认为自己还有200分的潜能,并且每天都执著地为提高学习成绩而努力着,你能肯定地说他是白日做梦吗?能说他的目标是主观虚幻的永远不能实现的吗?人生充满变数,不可能的事情有时也是可能的。关键是个体如何看待这种不可能。如果在他心目中这是可能的,他无悔地投入,成功与失败是他的事情,与你我无关,与痛苦无关,与心理不健康无关。一个受幻想支配的人可能是幸福的,旁观者有什么理由打断他的幻想呢?所以,当我们让一个有幻想的人放弃幻想,对他说你主观了,这是无效的,因为什么是主观符合客观对于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理解。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贪”呢?这个“贪”只有结合心理病理学才可能具有真实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从心理疾病的角度看,所谓“贪”是不本真、不真诚,即对于该有的损失和危险采取一种不接纳、不承认的态度,只想得到益处却不肯承受选择的风险和可能的损失。“贪”是指行为选择时,想要好处,同时却不想要这个选择必然导致的坏处。比如,选择毕业工作时,想要挣钱多,又想要离家近;考试时想要考第一,又想身体舒适;找对象时想找有钱的,又想找好看的;选择发言时想出人头地,又害怕表现不好丢面子。这种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态度和行为选择才是真正心理病理学意义上的“贪”。这种不切实际的、不承认不完美的完美主义才是真正的“贪”。它不是执著,而是矛盾和焦虑,是对损失的担忧和对这种担忧的固执意向,其本质是痛苦与焦虑的。

这种贪产生后,一个人会从外向变为内向,从对任务的关注转向对自我利益的关注。这个人的意向从一个失败、对某一损失的精力贯注转向对另一损失的精力贯注,此时是最为无效的痛苦,他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都是原地打转,自我循环。心理病理学意义上的“贪”总是与痛苦焦虑有关,而与行动和执著无关。

这个心理病理学的“贪”的实质是缺少勇气,只想承担选择的好处,而不敢承担选择的坏处,可天下哪有全是好处而没有一点坏处的选择呢?很少有。甚至是纯粹的好事,如有人请我们吃自助餐,也会涉及选择的好坏混合,当我们选择吃鱼,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吃很多的肉;如果选择喝酒,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吃很多的美味,因为我们的胃着实有限。当一个对损失易感的贪婪者来到自助餐厅后可能会产生冲突与焦虑,选择某一个食品,就意味着失去了另一美味,所以他一直紧张、失措,心里不停地算计着、徘徊着,一顿美味变成了心灵的折磨,原本的享受成为心理冲突和煎熬的炼狱。

心理病理学意义上的“贪”还是指对利益的关注与不能超越。当纠缠于损失时,就无法满足需要,这时我们就赋予利益更多的心理能量,总是算计着利益的得失,即患得患失,给旁人的印象是这个人总是算计来算计去的,每天总是在小事情上想来想去,总不想大事。殊不知是他在需求面前因为冲突变得无效,需求的困扰无法解决所以才算计利益。如果他快速有效地选择,努力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有效地实现需求,而实现了的需求就不会带来算计,不会耗费你的注意能量。

所以,心理病理学意义上的“贪”与过高的理想自我无关,与不切实际的行为标准无关,而是与害怕损失和失败的焦虑有关,是达不到标准的焦虑而不是标准本身让我们痛苦,是选择的困难使我们痛苦。真正的贪与不愿意放弃任何损失有关,而不与追求任何高标准的结果有关。

神经质人格者一定是消极的,但不一定是自私的,他们对消极情绪心理而不是积极情绪心理具有优先的反应。

【注释】

[1] 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等译,21-22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2] 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等译,23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3] 同上

[4] 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等译,39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5] 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等译,40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6] 同上

第九章 神经质人格者对人的敌意

一、屈从与敌意

在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不表现出敌意与攻击性,因为总有需求落空的时候,总有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正常人具有安全感和掌控感,不会为追求安全感而压抑敌意,而是会适时适当地表达不满和愤怒。一方面积极地信任他人,善待他人;另一方面由于信任而可以随时随地地表达自己的满意和不同意见。其逻辑是“我信任你,所以必须表达真实的意见和看法,哪怕你不接受或不高兴”。因此,关心、依赖、亲密和信任与不满意、抱怨、愤怒、生气甚至是发火总是被整合得非常和谐。像一个有威严而又慈爱的家长,一方面让孩子感觉到他的无条件的关爱与关注,另一方面又让孩子感觉到他的威严与个性,他的独特的态度和立场。这两个方面的情绪被一个更大的目标整合起来。也就是说,正常人是有原则的、有立场的、有目标的,无论是亲密还是愤怒、依赖还是主见、屈从还是坚持,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适应环境,为了达成一个人生的目标和满足某种重要的需求。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无论是友好还是生气都是无偏见的,都是围绕着适应现实的,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关心与愤怒的表达都不是出于人格偏见和盲目性,所以没有强迫性。亲密和愤怒都是自我的一部分,都在自我掌控之中。“我不等于我的愤怒,我也不等于我的焦虑。”

此外,正常人对他人的存在是真正尊重与感兴趣的。他们不把他人当做是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而是能够平等待人,承认他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承认他人是独立于自己的有见解、有需求的人。所以,合作是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式。而神经质人格者首先关心的是自己比对方差还是比对方强,表面上关心对方,实际上对别人缺少兴趣,他更想要超过别人、利用别人、支配别人,别人只是用来进行与自己比较的参照物或镜子。他人的意义要么是比自己强的,令自己感觉到耻辱;要么是比自己差的,令自己感觉到优越。

神经质人格者由于害怕失去别人的爱和缺少安全感占据主导动机,所以遇到人际冲突时,会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明明想表达自己的立场,却又害怕遭到反驳;明明想责备对方,但因为害怕惩罚而不得不责备自己。当对方不关心、不重视自己了,明明想表达自己的失望与不满意,却害怕失去对方的关心而被迫认为自己不好、不可爱、不值得别人的关心。这种对攻击性和敌意的压抑使人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交往对象,不能及时表达不满意与攻击性,会损害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即本真、自然和流畅,尤其损害了相互的信任。

对攻击与不满的压抑是指不去意识或者不去表现攻击性,或者所表现出来的是攻击行为的反面,如笑的背后是恨、赞同的背后是反对、关心的背后是恶毒、接受的背后是拒绝。压抑后自我处于一种自我分裂的状态,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在神经质人格者看来,任何攻击行为和自我肯定的行为都显得自私,他自己就会首先谴责这种行为,进而认为别人也会谴责这种行为。“绝不敢贸然招来这种谴责,因为他的自我评价完全有赖于别人的赞同。” [1]

然而,事实上攻击、表达不满、坚持自己的见解、拒绝别人、得罪别人、表达立场是不可能被压抑下去的,它们是生命的一个必要内容。你越是压抑它们,它们的力量就越强大,越让它们进入潜意识,它们越有可能冒出来,在你走路时、遐想时、做梦时、喝酒过后表现出来。你越是想无视它们、摆脱它们,它们就越是找上门来。这样一来,你必须动用额外的心理能量去控制它们、压抑它们,你应对现实问题的注意力和精力就会受到损害,你可能会出现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症状,如疲劳、头痛或身体某部位的不舒服。你的性格被冲突的力量所主宰,你等于你的冲突。

二、神经质人格者的敌意

神经质人格者绝不像给人外的印象那样随和与友善,他们表面上屈从和温顺的背后,可能是更加凶狠的敌意与苛求。通常神经质人格者对外人害怕、恐惧,从不敢表达敌意与愤怒,而对配偶或子女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不耐烦、苛求、指责、虐待。心理健康的人在单位上班时表现出厉害、凶狠的一面,然而回到家则表现出温柔、顺从、关心和宽容的一面。用老百姓的话说,神经质人格的人是窝里“横”。

在这个方面他们仍然有两个心理账户,一个是对外人、对生人、对同事和领导的,即千万不能发火,要有好脾气,不能得罪任何人,要让人们说自己有修养是一个儒雅的君子;另一个是专门给亲人,尤其是自己的配偶或孩子,要剥削他们、支配他们、利用他们、虐待他们、严厉要求他们,要让他们服从我、顺从我的旨意。

所以,只要一回到家,他就会拉长了脸,肆意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家庭好像是他专门用来宣泄愤怒情绪的场所。在外面所受的一切窝囊气,一定要在家人身上弥补回来,他所经历的需求的挫折,一定要让家人给争回来。荣誉的损失、社会地位的低下,要让配偶或孩子的努力给挽救回来。被压抑的情绪积累到某种程度一定会爆发出来,所以当着家人的面,他不再焦虑与恐惧,就会将恶劣的情绪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他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无理由地生气,经常在别人有好心情时,表现出阴暗、消极的情绪,与别人的心情显得不协调,而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三、神经质视角下的反抗型人格

人格是由人的需求、情感、认知和行为组成的一个稳定的动力系统,而病态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的需求、情感、认知和行为被一个错误的方向或价值给整合起来了,形成了一个自我妨碍的个性。

以缺少安全感、掌控感和归属感为特点的神经质人格,不仅会导致屈从行为,而且也可以导致反对人或攻击性的行为,可以称之为反抗型。为什么同样的人格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呢?

其实,某种人格并不能精确预测某一行为,而只能说可能产生某种行为倾向。如某一具有攻击性格的儿童,上课时突然想去卫生间,他面前的老师不准许他去,要求他下课才能去。这个儿童会对教师产生攻击与反抗行为吗?不一定。要看这个老师是谁,如果是他的班主任,一个凶狠的男老师,他就会服从。如果是语文老师,柔弱可欺,他就会顶撞,并坚持自己的不合理的要求。如同一个爱压抑自己、易屈从别人的神经质人格者,虽然对外人屈从、依赖,但对家人则凶恶,不耐烦。

在此,我们判断是否为神经质式的问题所困扰的标准并不是行为水平上的,不是在外显水平上的,而是根据行为背后的含义,确切地说根据行为代表的意义、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同样的行为可以代表不同的目的和意义。如屈从别人的目的可能是出于以后实现更多的要求,即理性的预测和现实的检验,也可能是出于害怕受伤害。再比如,对人的反抗与攻击,有的是为了补偿自卑,具有神经质人格的含义;有的则代表对正义的维护,具有健康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对于另一种与屈从型完全相反的反抗行为类型,也可以被我们归入神经质人格一类,因为它们代表的同样是以缺少安全感、低自尊和缺少归属感为实质的人格机制。

这类人从认知、行为与情绪任何方面看都是与屈从型相反的,但动机与目的却是一致的。他们的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经常爱与别人发生冲突,产生强烈的敌意,如认为别人都是不好的,都是有罪的。在他看来生活就是角斗场,与人斗争其乐无穷。他兴致勃勃地与别人辩论,不惜死命相争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第二,与屈从型相反,失败后,他事事怨别人,从不责备自己,总认为别人亏待他,自己总是有理。但是,正如屈从型的人在犯错误后不相信自己真有错只是被驱使着自责一样,他们也并非相信别人不对,而只是武断地认为自己正确,他需要这种主观的自我肯定。

第三,他公开追求名誉,想鹤立鸡群,事事成功,获得某种形式的显赫,要求高人一等,赢得他人的赞美、崇拜和羡慕。他认为,“强权是真理,让仁爱和宽恕去见鬼吧” [2] 。其实,这一切也是屈从型的内心梦想,只不过在屈从型中,这些追求被压抑着,而在反抗型中,这些欲望是外显的。

第四,他行为冲动,对人的反抗与攻击并不是出于深思熟虑和捍卫自己的价值观,不是出于对自身正当利益的保护和对正义感的维护,而是临时起意的、无规律的,是出于个人的私利和偏见,出于自卑感。反对别人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出于不能被打败,不能丢人现眼的动机。无论是谁,只要想压倒我,就必定要受到还击,而且是狠狠的一击。

如果我们分析这种反抗型的人格类型的特点、动机和行为的目的性,我们便能找到神经质人格的原型。无论在动力机制还是需求歪曲上,他们与屈从型的人是一样的。

他们的反抗是盲目的,确切地说,是出于对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补偿。一般人也会表现攻击行为和反抗,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般人只在感觉受到不公正对待或者出于对自己的合理的、正当的利益的维护而发怒去攻击别人,反抗具有一定适应意义和积极意义,是实现整体人生目标的一个必要的手段。因此,反抗与攻击是出于自主选择下的深思熟虑,是有计划的和有目的的、有理有节、有步骤,是主动而为之。因此,正常人的反抗与攻击行为是针对事情的,而不是针对人的,表面上是发火、针锋相对,但实际上并没有想高你一等、胜你一筹的争强好胜,并不涉及我比你强、我比你有权、我要支配你的高低分明的较量,也不涉及尊严、面子、输赢的虚荣。所以,一般人在争吵之后,可以迅速和好,只要维护了利益,达成了有利的目标,实现计划和愿望,刚才的仇人可以成为友好的伙伴,刚才的剑拔弩张可以变成相互问候。这里有一个不言自明的潜规则:人人平等,人心向善。事情和人是分开的,我反对你,只是反对你的立场和所做的事情,但与仇恨你这个人无关。

神经质式的攻击则没有这样人人平等的前提,神经质人格者交往的出发点是人人不平等。由于缺少归属感和掌控感,他们不会尊重别人的基本要求,而是出于战胜对方,获得控制权、获得绝对的安全、绝不能受伤害这种病态的需求来反抗人的。其基本的前提是我比你强,你什么也不是,我要打败你、侮辱你、消灭你,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因此,他们不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人冲突,而是为了维护虚荣与人冲突,这种冲突与对抗的焦点是针对人的,是对人的攻击与蔑视,想胜过对方。由于具有指向毁灭对方和征服对方的动机,所以这种反抗就是过激的,甚至是残忍的、不择手段的、偏执的。不仅如此,由于这种反抗是争高低比输赢的,也就是不讲理的,不论公正、真理、道义和立场的,只要与我对着干,只要表明了反抗我的意图和伤害我的可能,我就要奋起反击,而且不获全胜决不罢休。如谈恋爱,我可以不要你,但你不能拒绝我,如果你移情别恋,对不起,我要让你走向毁灭。其中的逻辑是,你不让我好,我也绝不让你好,看谁能斗得过谁。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反抗型人物的代表,如锤杀同学的马加爵和刺杀教授的中国政法大学的大学生,通过这样两个典型,就能找到反抗型的行为表现和心灵轨迹。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出于缺少自主性,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屈从型的人和反抗型的人在行为表现上产生如此大的差距呢?这其中涉及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说明同样的动机和同样的目的,甚至同一病态人格,并不能精确预测具体的行为,决定行为表现的还有其他的心理变量或中介变量。

屈从型的人大脑抑制功能占优势,将焦虑外化。他们并不缺少攻击性和争强好胜心,内心也非常渴望荣誉和自尊,为了弥补低自尊而活着,但由于胆小和焦虑,他们害怕受到报复和伤害,也就是说,他们对灾难、不利的后果具有优先选择性,性格懦弱缺少勇气。只有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有把握时,如对待弱者或亲爱的人,只要确认对方不会伤害自己后,他们受到压抑的攻击性就会表现出来。屈从类型的人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发泄攻击性,条件适宜时就会本性大暴露。比如,通常他们只针对老人、小孩及配偶表现出恶毒的攻击和残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贬低对方的基本尊严。如果时机不成熟,他们的攻击能量就会转向自身,自虐与自责。所以,他们是不稳定的攻击者。

而反抗型的人,大脑中的冲动与兴奋占据主导,胆大暴躁,他们不善于压抑自己,而是将自己的内心展示给别人。他们压抑了亲情与柔弱,将内心的自卑、对尊严的维护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内心与外表是一致的。由于缺少压抑,他们的行为就是情绪化的、冲动的,直接指向对他人的羞辱,表现为随时准备击败他人。但是要看到,当遇到明显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或能决定自己命运的对手时,反抗型的人也不会选择对抗,而是选择回避和屈从,但他们在内心会记仇,以报复对手为生活目标。通常他们只是在面对实力相等或实力稍弱的人时才会展开攻击性。

神经的气质类型作为中介,影响了自卑和缺少安全感的这样的人格类型在具体环境下的具体行为表现。但两个类型背后的人人不平等、人分贵贱高低、三六九等这样的神经质式的价值观却是相同的,相反的行为可以来自同一个价值观,同一种需求。

【注释】

[1] 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等译,26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 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等译,35页,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梦见被毒晕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emeng/16627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