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水洞救人

天上圣母宝诰:

志心皈命礼

莆田福主 昭烈上宫 飘飘玉体 闪闪金袍 慈莲开竖于九州 祥云布泽于四海 护国君王 庇民黎庶 救难除病 灭灾消劫 德配天地 荫贯乾坤 无极圣众 孚感慧光 护国庇民 大慈大悲 天后元君 救苦救难天尊。

天妃娘娘,又称天后娘娘,简称天妃,俗称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是历代航海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灵。汉族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

梦见水洞救人

天妃娘娘原名林默,出生于仕宦之家,世居福建莆田湄洲屿。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是当地的望族。闽粤台尊为妈祖,望族九牧林之后裔,其祖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字惟殷,宋初官居都巡检。父亲林愿,母亲王氏,多行善积德。一天晚上,王氏梦见观音大士慈详地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于是便怀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将近分娩,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入室中,光辉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又听得四周隆隆作响,好似春雷轰鸣,地变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动,妈祖于是降生。因生得奇,甚为疼爱。她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 其父林愿曾任宋代都巡检。林默在家最小,长得眉清目秀,聪明惹人喜爱。少年时,一日在家//www.58yuanyou.com静思熟读诗书,偶见一怪异道人从门前过,心中顿悟,拜之为师,得"玄微真法"。故长大后,能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乡民若以病告,辄意。

又传其八岁从塾师启蒙而就读,自小聪明而颖悟,十三岁受上仙化作道士为弟子,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疗伤,防疫消灾,並引导乡众避凶趋吉,因而深得民众的感颂及爱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年仅二十八岁的妈祖,离家登湄洲高峰,得道而成仙。尔后常传闻妈祖身着红装,飞翔于海上,救助遇难之人。她一生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无数渔舟商船,立志行善济世,慈悲为怀。鉴于妈祖一生伟业,历代帝王给妈祖之褒封,自宋徽宗御炳(顺治)庙额始封号从二字累增至六十四字,爵位从(夫人)(二妃)(天妃)(天上圣母)(天后之神)清代且列为国家大事祀典,春秋祭祀,至今香火犹旺也。

关于天妃的来历和身世,据史书记载,生卒年就有六种说法,只是稍有差异而已,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宋太祖建隆(960-963年)元年(960年)至宋太宗雍熙(984-988年)四年(987年),即元朝王之恭《四明续志》卷九中所讲的"室居未三十而卒",仅行世二十七载。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关于她的生平,说法不一,一曰唐天宝年间生人,另说生于宋建隆年间,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妈祖是人,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据史料记载,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畔一个美丽的小渔村--贤良港。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307)以黄门侍郎琅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业(今南京市)。妈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时仕闽。曾祖林保吉,仕后周,显德元年(954)任统军兵马使,鉴于天下纷乱,弃官归隐。祖父名孚,官福建总管。妈祖的父亲名林愿(一说名惟悫),宋初官都巡检,母亲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妈祖为家中之小女。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生前,父母已有五女,切盼再生一男,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然终胎又是一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在她即要降生之傍晚,邻里乡亲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映得岛屿上之岩石红光四射,父母察觉此婴必非等闲之女,遂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因其出生至弥月间均不啼哭,故取名林默。 林默幼时聪明颖悟,胜于姐妹,八岁入塾师读书,勤学强记且过目成诵。她年小志弘,不满封建婚姻,立志FnZyq不嫁。自小钻研医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情,排难解纷,行善济世,均乐事为。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后人缘以“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视她升天为神,专门到海上抢险助人去了。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亦时常见她于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嗣后,乡里之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觐祭祀者络绎不绝。 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济险拯溺,护国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后,她仍以行善济世为已任,救逢凶遇难于众,人们最终将妈祖奉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女神”。

她在人间只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妈祖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八岁时到一所私塾读书,老师所教文章她能很快融会贯通。十岁余,她信道焚香念经,早晚不懈。十三岁时,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经常往来她家,对她说:“你具仙性,应得渡入正果。”于是授以“玄微秘法”。她依法修炼,均能领悟要旨。

梦见水洞救人

遇仙人古井赐符

由于她先天具有救苦救难的善愿,从小就很关心海洋的天气、风浪、潮流及航道等知识妈祖十六岁时,与群女闲游,照妆于井中。忽见神人捧铜符一双,拥井而上,后有仙班簇拥着,把铜符授给她,女伴们都骇得跑开,妈祖则受之不疑,不一会便灵通变化。此后,她虽身在室中,却能时常神游方外,谈吉凶祸福,无不奇中。能驾云飞渡大海,拯救海难,还经常为人治病消灾,远近的人都很感激她,并称她为“神姑”、“龙女”。

妈祖长到十六岁,到了出嫁的年龄,求亲的人们踏破门坎,妈祖矢志不嫁。她把自己关在闺房里独自待了三天三夜,梳成了一个别致的发髻,然后告诉父母自己的志向:“阿爸阿妈,我将终生妆成这样的绾髻,髻为帆,针为碇,线为缆,已将身心许给大海。”作为一个具有大愿力的女神,不为世俗婚姻所网罗,妈祖直到二十八岁时羽化升天,始终以少女神的形象出现。如今闽南的渔家女出嫁,一定要梳这种帆形髻,以示对海神妈祖的敬意。从此以后妈祖云游四方,到处救人行善,保护舟船,靖除海氛,为海员和渔民所信赖,人们都称她为“神姑”。

北宋末年,朝廷破大辽,伐田虎、王庆,征方腊,军费开支大增,财政匮乏,又值金兵开始向南挺进,人心惶惶,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宋徽宗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谕谏议大夫安焘出班奏道:“如今金兵南下,兵荒马乱,只可利用海上通道,北上高丽,互通有无,以补国库之不足。”宋徽宗听了安焘的话,觉得十分有理,就决心扩大海外贸易,派人前往高丽等国。

为了能顺利到达高丽,宋徽宗下旨镇海招宝山船场即刻动工,建造万斛神舟二艘,并谕赐名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和“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到了宣和五年,“循流安逸通济神舟”和“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终于建造成功了。这两只神舟长300尺,宽65尺,两杆桅竿一杆高十丈,另一杆高八丈。号称“万斛神舟”。FnZyq远远望去,这两艘神舟像两座小山漂浮在碧波之中,煞是壮观。

谕谏议大夫安焘向宋徽宗推荐了给事中路允迪作为大宋使者,以中书舍人傅墨卿、奉议郎徐兢为副使,出海赴高丽。

五月,正是初夏季节,镇海口风和日丽,海平浪静,二艘神舟,六艘客船,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船队,聚集在镇海利涉道头,整装待发。宋徽宗特地派遣中使武功大夫容彭年为特使,在镇海城内总持院做了七天七夜道场,并在招宝山下新建了昭利庙,以祈求海神保佑船队的平安。

五月二十四日,正是黄道吉日。庞大的船队金鼓齐鸣、彩旗飘扬,甬江两岸人群攒动,镇海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齐聚江边,都来观看这千载难逢的壮丽景观。

吉时一到,中使关弼率明州及镇海官员齐登招宝山焚御香祈祷,望洋再拜。愿苍天有眼,保佑我大宋船队一路顺风,平安归来。

一路上果然是风平浪静,不到一个月,船队就顺利到达朝鲜半岛。这时候,整个高丽国沸腾了,朝野轰动,不论是贵官达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纷纷涌向神舟停泊的码头,以一睹神舟风采为快,人们望着这巨大而又富丽堂皇的神舟,无不为之欢呼赞叹。

允迪一行在高丽国拜会了高丽国国王王楷和各位大臣, 就从高丽回国,船队满载着各种货物一路顺风过了竹岛,快到黑山时,忽东南风暴发,狂风暴雨向着船队扑面而来,几艘神舟桅折舟倾,船员人人恐惧,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偌大的船队眼看就原由网要被海浪吞噬在茫茫大海之中。

允迪在情急之中,率领全体官员冒着大风大浪跪拜船头,祈求上天平风息浪,保佑船队平安回国。忽然间,南方飘来一片祥云,云头上一个妇人的身影若隐若现,此人面慈目善,罗袖长裙,手提红灯,似观音而不是观音,象王母也不是王母。

神女缓缓降落在“通济”号神舟面前,半云半雾,她对大家说:“尔等不必惊慌,我乃湄州林氏妈祖,玉帝知你们有难,命我前来指引你们回到大宋,快快随我来吧!”说着就腾空而起,向着西南方,缓缓而去。

尽管海上暴风依旧,但妈祖所过之处却是风平浪静,波澜//www.58yuanyou.com不兴,允迪大喜过望,命令船队紧紧跟上。过了三天三夜,妈祖对众人说道,“再往西不到十里就是蛟川大浃江口,前途已无险情,护送至此,我去也!”话音未落,妈祖已是影踪不见,允迪及全体船员望空叩拜,感谢妈祖救命之恩。

不多时,招宝山已遥遥在望。众人在历尽艰险以后,终于回到了镇海,心里顿时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受。允迪等人回头看看自己的船队,十船九损,有的折了桅杆,有的掀了舱顶,五颜六色的锦帆旌旗更是七零八落,破残不堪。几天后,允迪等人回到京城,宋徽宗闻讯召见了允迪和副使傅墨卿、徐兢,并详细询问了出使高丽的情况。允迪等人就将当时海上遇险,遇妈祖相救的事奏告皇上。并对徽宗说:“臣等奉旨出使高丽,遇暴风雨而不至鲸鲵之腹,皆妈祖之力也,望圣上能诏封妈祖,以报相救之恩。”

“妈祖乃是何方神圣?”宋徽宗问道。

“启奏陛下,” 谕谏议大夫安焘躬身答道:“妈祖姓林氏,福建莆田人,乃是本朝都巡检林愿之女,生而神灵,能预言人祸福。没后乡人立庙于湄洲之屿。被乡人尊称为妈祖。”

宋徽宗闻讯大悦,即下诏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允迪等出使高丽,途遇飓风,船队几近复溺,幸赖湄州林氏奉天意相救,使将溺之人不至鱼腹,国之财物不至飘零。为昭其功绩,特册封林氏为天妃,号顺济夫人,并赐“顺济”庙额。旨到之日,着镇海地方兴建天妃宫,岁岁祭祀。钦此。”

从此以后,妈祖被尊为最高海神,成了海上航行安全圣母。元、明、清历代皇帝多次册封妈祖,其封号也从天妃上升到天后,而四海龙王则成了妈祖的属下。直到今天,镇海一带还流传着当年宋徽宗册封妈祖的故事!

梦见水洞救人

道教封号: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志心皈命礼

母仪配地,圣德参天。通玄灵体,默静神仙。闽省威灵赫赫,湄州惠泽绵绵。阳神每显,救世垂怜。比比振彝伦之化,悠悠效道学之玄。抱慈悲扶危济困,施侧隐广度善缘。圣德在水,妙法大干。至贞至节,无袒无偏。寻声救苦救难,随心消祸消愆。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封天后,天上圣母元君。

志心皈命礼

普陀胜境,兴化湄州。圣德参天,国家忠孝无双女;母恩配地,闽省功名第一人。灵应威德,非常孝感。传古圣之道统,学先祖之慈仁。神通广大,救厄而平波息浪;惠心庇民,扶危而起死回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护国庇民,明着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天上圣母,太极元君。

志心称念弘仁普济天妃,不可思议功德。

梦见水洞救人

河南省南阳市三贤山道观位是始建于东汉光武年间的道教名山圣地。千百年来,三贤山道观就以“道法自然”“贵生乐生”“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的道统,吸引了众多高真逸士来此隐居、修炼、养生,潜心探研医术、养生术、仙术,将道教修行养生与道家药学文化有机结合,为人类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至今,道观还在承继着老道长们留下来的千年道家秘方熬制“乾坤益母膏”,济世救人,普度众生。

道教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性命双修"。内修真功以长生,外修真行以济世。目前,三贤山道观正在道观后院松林中建设药王大殿及道教养生苑。仅药王大殿三层加地下一层总面积为960平米,东西厢房总面积为4200平米。在当地各级领导及四方信徒信士支持下,工程已于2015年12月5日奠基,2016年11月5日顺利封顶。后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期待早日竣工。望同修道友及社会各界朋友们继续鼎力支持!

祝各位 身安道隆, 万事如意!

道气长存,功德无量!

了解详情请加三贤山道长微信号或QQ号

欢迎身心健康的道友居士来道观同修悟道

电话13938971566 微信号:nysxsdg999

道观QQ:1393115908 投稿信箱1393115908@qq.com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梦见水洞救人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emeng/1481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