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禾是什么意思

国庆黄金长假,如果你不想与全国游客肉搏在祖国山河大川,倒也可以躲进剧院,静静欣赏一场云门舞集的表演,伴随人体的舞动,舞者将带你走进一片朴实的稻田。

舞团创始人林怀民娓娓讲述创作心路。

享誉国际的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四十周年(2013)大作《稻禾》,将在10月4日至6日,登陆广州大剧院舞台,舞团创始人林怀民亲赴广州讲述创作心路。这位不怎么跳舞的现代舞大师,于去年12月,被面包车碰撞,导致脚部粉碎性骨折,5个小时手术后,修养两个礼拜便复工,躺着编舞。

林怀民身穿黑衣配灰蓝色围巾,拄着拐杖现身广州大剧院分享会。

当下,林怀民拖着病躯辗转大陆城市,为《稻禾》加油打气,他一身黑衣配灰蓝色围巾,拄着拐杖现身广州大剧院分享会,如今慢慢地学习走路,“我把自己像金丝雀一样娇养起来,生怕它出什么事。”

不过讲起《稻禾》,林怀民口若悬河,有说不完的故事。他说这是云门舞集的许多舞者最难忘的一部作品,他们踏进稻田采风,用优美肢体呈现稻米的一生,跟随林怀民,我们一探《稻禾》的究竟。

采写:麻乐

池上

让人放空的田野

《稻禾》将田里的稻子孵化成舞蹈作品,林怀民说自己是个有“稻米情结”的人,1994年,他编排的《流浪者之歌》在舞台上用掉了三吨半的稻谷,不过《稻禾》才是他真正关于稻谷的作品。

台东池上,是《稻禾》的灵感来源,“那里的稻米一直有名。”林怀民说,台湾日据时代,池上的米用来进贡日本皇室,落得个“皇帝米”的称号,池上稻米在台湾家喻户晓,稻子生长在临海的峡谷,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致使这里的稻米出类拔萃。

池上的云彩每天从山上爬下,被当地人形容为“云瀑”。

2013年,林怀民慕名来到池上的稻田,被眼前景观震撼——云彩每天从山上爬下,被当地人形容为“云瀑”;几十公顷的田地一览无遗,没有一个电线杆,当年台湾电力公司要架设电线杆时,遭到池上农民的抗议,于是电力公司就把电线埋在了土里。池上的农民不忍自然之美被现代化进程破坏,甚至连路灯也排得稀稀少少,只照马路,不照稻田。当地人也经历了化肥时代的摧枯拉朽,如今回归有机耕种,种种际遇令林怀民感动万分。

池上的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

看着蓝天白云,脑海放空,“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放//www.58yuanyou.com空,可是走了走以后你就心旷神怡。我就说这么好的地方,很想把那个感觉表达出来,很想跟云门的观众分享。”他请摄影师蹲点固定在一亩田上,拍翻土、灌水、秧苗成长,拍抽穗、授粉、风吹稻浪,拍收割、焚田、耕作轮回,捕捉自然的美需要天时地利,风大风小景观都不理想,于是一拍便是两年。

农友

新时代的农民

池上农民种种精彩的生活,让林怀民大开眼界。

林怀民来到他所使用的稻田的主人叶先生家做//www.58yuanyou.com客,客厅悬挂着米勒名画《拾穗》和梵高的《星空下的咖啡厅》,林怀民惊叹,“那个时候我就有一点点错乱,跑到池上看到文青!”叶先生家的阁楼更是妙趣横生,酿酒缸咸菜缸围着的中央,是一张写毛笔字的桌子,屋顶用天线挂着写好的一张张毛笔字,像是晾衣服。“池上的经验,让我觉得很丢脸,因为我们一直留着一个刻板的印象——农民是非常辛苦的。”其实池上的很多农友都是专科院校毕业后,留守田间耕作,他们的生活自然不一般,叶太太告诉林怀民,她会赶火车去台北或花莲看云门舞集的表演;还有一位农友张大哥,为了克服腼腆培养口才,专门去参加语言训练班;种种精彩的生活,都让林怀民大开眼界。

不过,池上的田也不是年年好收成,农友们要防鸟、防山猪、防台风,本着对稻田、乡民的关切,林怀民突然觉得城市人跟大自然也有了关联。

舞蹈

田间采风累并兴奋着

创作《稻禾》之前,林怀民带着舞者来到了池上的稻田割稻子。

可是真正把稻米幻化成肢体动作,林怀民也是没有头绪。采风,田野调查,是林怀民创作的一个窍门。1978年,在做舞蹈《薪传》时,他拉着舞者到河边体验,搬大石头,从劳动中慢慢总结舞蹈动作,“那个东西在排练场,是模拟不出来的。”于是,创作《稻禾》之前,他又带着舞者来到了池上的稻田割稻子。

《稻禾》的首演安排在了池上的稻田丛中,只开放给池上村民。

“张大哥来教我们,我们都学不好。割了割之后,旁边慢慢地有些大娘就坐在那边旁观,坐了七八人,一路看,一路指点,一边笑,就说你们是台北来的对不对,割得乱七八糟,笑我们。但是人回到大自然的那种感动说不出来的。”割了一整天的稻子,大家腰酸背痛,体验了生活,虽然对舞蹈编排没有直接帮助,但舞者们体验着汗湿又风干、一步一脚印扎在农田的过程,都格外兴奋。《稻禾》的首演安排在了池上的稻田丛中,舞台架在田里头,首场只开放给池上村民,免费进场,两千个座位座无虚席。金黄的稻田充当最天然的舞美道具,池上的朋友说服了每一位田主等云门舞集表演三场后再收割,以确保景观的完整。

如今这个场地,变成了一年一度池上秋收艺术节的舞台,张惠妹、伍佰都在这里放歌。

从池上孵化出的《稻禾》,又回到了田间。林怀民说:“艺术是什么东西,到最后还是个人情的来往,那这种东西就要丢到民间去,丢到生活里头去,去做这样的事原由网情。”

稻禾

小坎坷后的大成功

《稻禾》大概是许多云门舞者迄今最难忘的作品。

林怀民说,《稻禾》大概是许多云门舞者迄今最难忘的作品,在池上演出的三天中,第一天烈日炎炎,舞台一直洒水冷却,但还是有舞者的脚皮直接被粘了下来;第二天却大雨瓢泼,舞者打定主意坚持表演,来都来了怎能放弃,观众穿上了雨衣,舞台也不适合蹦蹦跳跳,大家集体同意表演《水月》,所有舞者在化妆的当下掏出手机开始复习《水月》;第三天一大早又是倾盆大雨,幸好下午1点雨停,《稻禾》得以继续上演。

《稻禾》利用投影来完成布景。

《稻禾》的编排是个难题,林怀民最终将视角锁定在“稻米的生命循环”这个小切入口,“我们用泥土、风、阳光、水、花粉……就用这一类的自然题材、因素,来架构这个舞。”利用投影来完成布景。

《稻禾》的足迹已经踏入GrKKF纽约、伦敦、莫斯科等全球多个城市,上演超过两百场次,林怀民说,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是《稻禾》成功的原因,舞蹈中不仅有自然之美,艺术之惊艳,也会发人思考,焚田的焦土段落便是对人类蹂躏大地的写照,“GrKKF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思考”,林怀民说。

编辑:思敏

编辑助理:爱玲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稻禾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609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