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绿十字怎么样

1995年7月20日,中韩合资安徽绿十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合肥安徽饭店隆重举行,时任省委副书记王太华,时任市委书记宋孝贤,时任市长李振华,时任副市长杨爱光,韩国绿十字公司董事长韩俊焕出席了签约仪式。

在这之前淮南市虽有几家与港澳台合资合作企业,但基本是借用外企身份形成中外合资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而在制造业方面的外资企业更是空白。绿十字签约标志着淮南市有了第一家真正的外资企业。经历了两年半的艰辛,这才尘埃落定。

事情还要回溯到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淮南市对外开放的力度显著加大,第一次举办了中国豆腐文化节。与会的外宾向淮南推荐了科技含量很高的血液制品项目,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随即成立了由时任副市长杨爱光担任组长的血制品项目领导小组。我当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安排我为领导小组顾问。

刚接触这项工作,我们得到的信息就是国家早已成立了血制品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卫生部。国家在全国布点建设这样的项目共35个,每个省市区只能批一个。但在卫生部申请立项的就有47个,这其中至少将有12个要被削减,而且我省合肥市大安公司已经申报立项。在车票都没有的情况下直接去追赶末班车,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1993年5月,在完成了省内有关手续后,市委决定由我带领时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夏继源、时任淮南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继厚等同志去北京卫生部跑项目批文。我们住在淮南驻京办事处的地下室,吃住在一起每天就15元的标准,出门办事就挤公交。跑了半个多月,一直没能见到卫生部负责项目审批的领导。后来我通过既是同学又是老乡的时任省卫生厅厅长许占山的关系,联系上时任国家血制品领导小组副组长、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时任市委书记宋孝贤又请时任中顾委常委、老省委书记张劲夫同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部长直接斡旋,最终我们同卫生部分管领导及具体承办厅局建立了直接联系。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7月24日,我们如愿以偿拿到了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对我市“特批”的血制品项目批文。

回到淮南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高兴。8月2日,时任市委书记宋孝贤立即在开发区召开有关会议,向全市有关部门提出严格要求,对这个项目“卫生部是特批,淮南市要特办”。市政府及时将血制品项目领导小组调整为血液制品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时任副市长杨爱光继续担任组长,我则由原来的领导小组顾问改任副组长,管委会副主任张继厚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就在这曙光初照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几乎令人窒息的消息:原来商定的美方合作伙伴因故不能参与合作,而根据卫生部批文要求,该项目又必须办成中外合资。这样我们就突然面临两大难题:其一,重新寻找外方合作伙伴;其二,请卫生部批准更改合作伙伴。第一步走通了,才能迈开第二步。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结果都是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这时候市委市政府的坚决态度给我们增强了信心。时任市委书记宋孝贤要求我放下政协机关工作,以全部精力抓好项目落实。这样我们就要从最基础的招商工作开始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招商仍无成效。1995年5月,省委副书记将上海余正平女士介绍给我们,通过余正平的引荐,我们和韩国绿十字公司(KGCC)海外部部长韩知勋开始接触,双方都表达了精诚合作的意愿。经了解,KGCC当时是世界上第五大生物制品企业,产品销售遍及30多个国家。他们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一直想在中国拓展事业。这一来顿使我们产生一种柳原由网暗花明、绝处逢生的感觉。

谈判是在安徽饭店进行的。在时任市计委主任王耿生的参与下,我和淮南经开区、新集集团、市中心血站等单位的同志组成谈判小组,就股份比例、生产规模、经营范围、合资期限等方面逐条谈判。谈判过程异常艰难,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分歧较大,有时为了一点细节,一个措辞都激烈争论,好几次达到濒临破裂的地步。谈判最紧张时,大家都顾不上吃饭,有时候几包方便面或者几块烧饼就解决了问题。在余正平女士、倪建文先生等介绍人的协调下,双方在有些方面各自做了让步,终于在技术转让、员工培训、批文价值、组建筹备等方方面面达成共识。

谈判的同时,我们又通过省卫生厅向国家卫生部转报更换项目合作伙伴的请示。5月底我就和余正平女士、张继厚副主任马不停蹄的奔赴北京做更换批文工作。当时卫生部正在抓压缩血制品企业、整顿血源市场,因此换批文的难度比上次更为艰难。卫生部有关经办部门表示,不仅批文没法更换,甚至有可能撤消原来的批文,这个消息对我们的打击很沉重。好在跑了近一年,我们也都练就了抗击打能力。我们通过时任省政协主席史钧杰与他曾经的下属、时任卫生部某局领导协调,紧闭的大门终于开启了一道门缝,然后就是我们设法挤进去的问题。

7月,我和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承烈再次进京,陆续向卫生部有关处室汇报了项目落实有关情况以及与韩国绿十字合作的战略意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我们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拿到了第二次的“特例”批文。从“特批”到“特例”,可以想象到审批过程是多么困难,我们的努力是多么艰难。

签约协议上确定的项目投资总额为2551万美元,韩方占比60%,新集集团占比30%,经开区占比10%。这个外资项目签约成功,不仅在当时一举创下全市最大、全省行业最大、韩国在皖投资最大、卫生部生物制品最大等4项纪录,而且在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1995年9月15日,中国豆腐文化节再次在淮南举办期间,绿十字项目在开发区隆重举行开工庆典,一直为这个项目获批而倾注心血的原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应邀参加了庆典。看得出来,他对项目的成功落实甚至比我们淮南的同志还要高兴。

项目进入基本建设阶段以后,市委领导让我负责到底。我和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映松为工程建设协调解决了不少具体问题。为解决配套项目血源基地选址与建设问题,我还请原市政协副主席单星、柴慎显等老领导出面一起跑凤台县,时任县委书记魏耀民、县长张春生亲自出面协调,当天就解决了问题。

韩方履约非常认真,协议签订之后资金就及时到位。企业购置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如美国的压滤机和冻干机,法国的电泳仪,瑞典的凯氏定氮仪,英国的火焰光www.58yuanyou.com度计,日本的液相色谱仪和分光光度计,德国的洗瓶机和灌装机,以及韩国本土的高压灭菌器和巴氏灭菌仪等。1997年10月,绿十字公司建成投产,时任省委书记王太华再次参加了庆典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足以说明省委领导对这个项目是多么重视。

现在绿十字建成投产已经二十多年,企业也由中韩合原由网资转变为韩国独资,www.58yuanyou.com韩方累计投资总额已经达到2.86亿元。迄今为止,仍是投资规模大,生产设备先进、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社会原由网效益较好的外资企业。公司产品在市场上也供不应求,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保障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务院和国家卫生部都曾直接从该厂调取产品。同时绿十字公司也为我市的税收、创汇、就业发挥了作用,在全市制造业企业中一直是个亮点。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去过绿十字公司视察。

淮南绿十字怎么样

作者 宁宜南

编辑 郑岳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淮南绿十字怎么样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3620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