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是什么意思

竖着大拇指夸奖某人,有人说“跷”着大拇指,也有人说“翘”着大拇指。到底是“跷”还是“翘”?

辞书“跷”字一边倒

◆游绍芳

“翘”还是“跷”,不妨先查查辞书吧。

《新华字典》解释“跷”:②竖起大拇指:跷起大拇指称赞。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跷”:① 抬起(腿);竖起(指头): 把腿跷起来|跷着大拇指。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华字典》等辞书对“跷”的解释,与《现代汉语词典》基本一致。

以上强调现代汉语规范的辞书,都没有提到“翘大拇指”,可见,“跷”大拇指才是规范的!

用“翘”者更多

◆曹国军 王国锋

现行规范辞书都取“跷大拇指”,而不取“翘大拇指”。“跷”本指抬腿,而“大拇指”与“腿”同属人的肢体,因此竖“大拇指”也应用“跷”。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跷大拇指”的语例并不易找,而“翘”大拇指的用例则屡见不鲜。如:

一提到细纱间的秦妈妈,没有一个不翘大拇指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那广东人大拇指一翘,大声道…… (金庸《神雕侠侣》)

可刚落座,就见坐在对面的王信朝我翘大拇指。(陈平原《文学史小吃乡下人》,见《游心与游目》,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我们在几个搜索引擎上得到的结果如下:

跷大拇指    翘大拇指

人民网    13 例      32 例

搜 狐     6 066 例    8 918 例

百度搜索   1 5100 例    3 2400 例

我们分析,“翘”有一头向上仰起的意思(见《现汉》),“翘大拇指”在意思上说得通。而且,“跷”音 qio,这和人们口头上常说的“qio大拇指”在读音上不同。按照口语中的读音,写出来当然就是“翘大拇指”了。

翘是什么意思

何必厚此薄彼

◆陈明学

“跷大拇指”和“翘大拇指”都说得通,因为“跷”和“翘”都有“抬起”“举起”的意思。不过,它们最初的意思并不相同。

《说文解字》释“翘”:“尾长毛也。”“翘”的本义就是“鸟尾巴的长羽毛”。《说文解字》段注:“尾长毛必高举,故凡高举曰翘。”因为鸟尾巴的长羽毛必定是抬高、举起的,所以“翘”就引申出了“抬起”“举起”的意思。如《庄子马蹄》:“龁草饮水,翘足而陆。”

“跷”又写作“蹻”。《说文解字》释“蹻”:“举足行高也。”意思是说“抬起脚往高处走”。南朝梁顾野王《玉篇足部》释“跷”:“举足也。”“跷”的本义是“举足、抬脚”。如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蹑来行数步,跷后立多时。”

随着词义的发展,“翘”和“跷”在不少词语组合中都可以通用了。如“翘足”和“跷足”都是“举足”的意思,都可以用来比喻时间短暂,形容盼望之切。

另外,同样是谑称“死”,可作“翘辫子”。HNvaEejMjL如杨朔《锦绣山河》:“我要是好生气,早翘辫子啦!”也可作“跷辫子”,如《官场现形记》二十三回:“谁知道他的药吃错了,第二天他就跷了辫子了。”

王力先生说,“跷”和“翘”的古音韵同在宵部,“跷”属溪母,“翘”属群母,意义上都含有高举的意思,它们音近义通,是同源词。(王力《古汉语字典》)

所以说,“跷”大拇指,棒!“翘”大拇指,也棒!何必厚此薄彼?

想起了“右文说”

◆陈建舟

汉字形声字中的声符表音,形符表意,但传统的训诂学中的“右文说”则认为一些形声字中的声符也是表意的,“翘”和“跷”就是如此。

“翘”从“羽”,“尧”声;“跷”从“足”,“尧”声。两字相同的声旁“尧”,也兼表意。“尧”的繁体字为“堯”,上部的“垚”表示土高,下部的“兀”表示高耸突出,合起来仍然表示“高”。因而,“翘”和“跷”实际上是同源词,可以互通。

《汉语大词典》释“跷”:“⑨用同‘翘’,向上昂起。《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制台)说完,胡子一根根跷了起来,坐着不言语。’”

既然“翘”和“跷”都可以指物体向上昂起、举高,那么,“跷大拇指”=“翘大拇指”,两者都可以。

“手”“足”应有合理分工

◆厉国轩

《现汉》等辞书取“跷大拇指”舍“翘大拇指”,其意应是让曾经在古代汉语中混用的“翘”和“跷”有明确分工,各就各位。遗憾的是,“跷大拇指”这一分工不太合乎语言实际。

“翘”和“跷”都可以指物体向上昂起、举高,原由网但受到各自形旁的影响,它们的搭配对象范围不同。

“跷”从“足”,本义是“举足、抬脚”,搭配的也多是“足”,如“跷足”“跷脚”“跷腿”等。“跷跷板”是一块中心有轴、固定在支柱上的长板。两人对坐两端,需轮流用脚蹬地,使木板上下起落。“高跷”则是绑在脚上的一种道具。

而“翘”从“羽”,作为动词表示“举起”,可以搭配的对象要比“跷”多得多,如“翘尾巴”“翘首”“翘舌音”等。当然,“翘”也可以与“足”搭配,如 “翘足而待”。

“翘”可代替“跷”与“足”“脚”搭配,但“跷”不能代替“翘”与“尾巴”“首”“舌”搭配。如果将“翘舌音”写成“跷舌音”,人家一定会纳闷:“难道要用脚把舌头抬起来吗?”

因此,我主张不要让“跷”字再兼职了,还是让它专门“抬脚”吧。“跷胡子”“跷辫子”完全应该规范为“翘胡子”“翘辫子”。同样,“跷大拇指”的任务也可以交给“翘”来完成。“跷大拇指”在字形上容易让人误会“跷”的是大脚趾,在读音上要读“qio大拇www.58yuanyou.com指”也很别扭。如果用“翘(音qio)大拇指”,就完全没有这些交际上的障碍。

翘是什么意思

听听“跷”的读音

◆周建成

在我手边的工具书中,只有《汉语大字典》给“跷”字标了两种读音:qio和qio,其他工具书均只标qio。《汉语大字典》释“跷”(qio):“泛指向上抬的动作”,举的第一个例子是《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徐大军机)两撇鼠须一根根都跷了起来。”根据这个例子可以推测,“跷”字读qio音似乎是在近现代才出现的。而且,“跷”的这种读法是非常不稳固的,并没有多少工具书加以认可。例如,《汉语大词典》认为“跷胡子”这种用法是同“翘胡子”的。我们同样可以认为,“跷”读qi?o,其实是在其意义向“泛指向上抬的动作”(试图挣脱只与“足”搭配的命运)发展时,临时借用了“翘”的读音。然而,由于受到形旁“足”的限制,“跷”字意义“泛化”的进程无法彻底地进行下去,在现代汉语中,“跷”已经不再读qio了。

《现汉》等工具书在解释“跷”,去除了qio的读音,却保留了与此读音相应的、已经扩大为与手指搭配的“竖起”的意义,这就难免会出现混乱了。

向“翘大拇指”翘大拇指

◆李丽 解志维

汉字是神奇的,由字生形,能让人产生丰富的形象联想。

“跷”的形旁是“足”,在视觉形象上与“脚”有关,这让人马上产生和“脚”相关的如“臭、低贱”等心理联想。而由“跷”构成的词语如“跷脚”意思是“瘸腿、跛足”,“蹊跷”的意思是“可疑、奇怪”,这些联想和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钦佩的心理距离是很远的。“翘”的形旁是“羽”,在形象上与“鸟”有关,就让人产生和“鸟”相关的如“轻盈、机灵”等心理感觉。而由“翘”组成的词语,如“翘楚”:杰出人才,“翘秀”:才能特出,“翘勤”:奋发勤劳,“翘翘”:鹤立鸡群,这些联想与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赞许的心理距离是接近的。“翘”让人产生的心理联想在“翘尾巴”中特别典型。如落汤鸡心情沮丧,丧家犬形态落魄,其尾巴绝不会高举,而是下垂的。这种认识,已经凝固到语言中了。如果说失败的一方被打败逃跑了,汉语就会说“夹着尾巴逃跑了”。相反,在斗鸡中,胜利者必然引颈高啼,尾巴高翘,一派不可一世、得意洋洋的状态。孔雀开屏,高举长羽,尽显华美与骄傲。

“翘”由内而外充溢着夸奖、赞美、自豪、颂扬的意思。既然如此,对某人加以褒扬和夸奖,对某事表示钦敬和佩服,用“翘”大拇指岂非顺理成章?

向“翘大拇指HNvaEejMjL”翘大拇指!

编者附言

原来以为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因为通行的辞书中已经有比较统一而明确的意见,一致认为用“跷大拇指”。谁知道在“会诊”中,不少意见认为“翘大拇指”也可以,而且“翘大拇指”在理据上还要优于“跷大拇指”。原由网

肯定“翘大拇指”的意见是有道理的。从汉语的认知心理来说,手、足不宜混为一谈,用“翘大拇指”来表示赞美与褒扬确实比用“跷大拇指”更让人受用一点;而从语用实际来看,“翘大拇指”也比“跷大拇指”用得更普遍。辞书的“规范”与运用的实际似有着一定的距离。

既然“翘大拇指”在理据上和实际运用上都优于“跷大拇指”,那么就不妨两者并存。轻易地否定“翘大拇指”,我们认为是不公正的。同时,建议语文研究者和辞书编纂者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予以恰当的处理,以利于汉语的规范使用。

最后顺便说一下读音,根据现在的辞书,一个是“翘qio大拇指”,一个是“跷qio大拇指”,不要误读。

来源: 2005-11-11 摘自《咬文嚼字》2005年第7期;诗词百家

翘是什么意思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翘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0430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