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零是什么意思

我们说文字削弱了挡在我们与非零和之间的两大障碍,并不意味着文字会让社会变成充满互利互惠的天堂。实际上,用学术界的一套常见陈词滥调来说,古代国家的出现让压迫和剥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与之相比,酋邦似乎都变得亲民起来;工人们吃力地工作着,而社会上层则通过精确地记录他们的工作时长来精确地克扣他们的工资。这种情况要怎样才能与我对文字所带来益处的赞美相一致呢?所谓的双赢又体现原由网在哪里呢?

首先,双赢只存在于社会上层之间。当美索不原由网达米亚平原的要人用毛织布料从其他地区的要人手里换来建筑所需的木头和石头时,他们两方都能从这笔交易中获利。确实,那些将羊毛纺成纱线的美索不达米亚妇女——她们的产出和薪资都被记录在黏土板上了——可能也会获得好处。毕竟,这种跨国买卖让纱线的价格有所提升,而这种提升在理论上也多少会惠及那些纺纱工。纺纱工们很可能会从政府所实现的各种形式的非零和中获得好处——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食物和工艺品、灌溉渠以及其他公共项目。然而,人们不需要太过愤世嫉俗也可以想象得到,上层阶级从中搜刮的绝不止一点点好处。(美索不达米亚一家国家酿造厂的泥板上记录称,有一名官员顺手拿走了35桶啤酒。我怀疑数字远不止如此。)

完全不令人惊讶的是,古代文字带来的益处可能全都集中在社会金字塔的顶端。新技术所带来的力量通常都归属于那些掌握着这门技术的人。因此,掌握书写文字这门技艺的古人成为把守着由这门技术所释放出的财富的看门人。

看门人越少,他们拥有的权力就越大。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识字率还不到百分之一。很难说这是否能反映出美索不达米亚社会上层试图独占这门技术,但是无论如何,能够书写的人只占人群中的少数,而且他们是社会中受人尊重的一个阶级,这一阶级还受到一位女神的庇护(丰产女神,非常适当)。能进入这个阶级的——在“泥板屋”接受过长期教导之后——基本上只有特权阶级。苏美尔出土的一段文字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钱人送给他儿子的写字老师食物、一件袍子和一枚指环,就为了让他不守纪律的儿子能够合格。

许多能够书写的人只是单纯的抄写员,他们书写的内容并不是由自己做主的。然而,他们似乎非常自鸣得意于工作为他们带来的权力。一些埃及的抄写员认为那些社会下层人缺乏智慧,需要像牲口一样被人驱使着。实际上,下层人只是没有他们私人的抄写员而已。

信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并不只有经济实力的增强。具有共同利益的人联合建立起一个政治组织——为了反抗压迫、为了游说当权者减少课税等等——也是非零和互动的一种形式。同样的,这也需要人们进行沟通。之后的美国黑奴就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他们通过讯息鼓来组织反抗行动。当然,在反抗行动中,文字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www.58yuanyou.com在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方的大多数州都禁止教授奴隶阅读和写字。)但是在古代国家里,由于大多数人都不会读写,我们只能略略找到一些迹象,其能够预示出文字在未来的这种用途。公元前三千年时,有一位埃及人曾经涂写下这样一句话:“你逮捕我,殴打我的父亲——你现在又要从我身边带走谁呢?”

一些学者在对古代国家和酋邦进行比较之后,提出文字将导致财富和权力的集中化。但是,严格来讲,他们的意思是,书写能力的集中化会导致权力的集中化。至于经济和政治权力最终会不会分散到上层阶级以外的阶级里去,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是在问未来会有多少人具有读写能力。而驱动权力向外分散的这股力量究竟有多强?这个问题我们到后面再来解决。(可以先提示你一下:很强。)

与之同时,即便上层社会独占着这些信息技术,但是他们的剥削终究是有限的,限制他们剥削的因素之一就是:除了要面临民众的反叛以外,掌权者们还要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这两股压力会压垮那些过度剥削人民的政权。从酋邦身上,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点。

文字并不是古代国家所创造出的唯一一种关键信息技术。钱币——标准化的货币——同样也是一种信息技术。某种程度上,它记录了你过去的劳动,并反映了在社会眼中你的劳动所具有的价值。

当你把这些钱花出去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种信号,在确认了你需求所在的同时,它还把你的需求传达给那些能够直接或间接满足该需求的人们;货币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再到另一个人的手中,它沿着指挥着一只更大的看不见的手的神经系统向下流动,从而使那些供应者能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在现代,很多人对金钱持有仇视态度。有些人把它视作上层阶级欺压底层人民www.58yuanyou.com工具。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金钱更像是一剂解除压迫的良药。通过激活市场经济,它为人们提供了除了由少数识字者把控的指令性经济以外的另一个选项。如果有人想代表你来使用某种经济信息技术,那么通常来说,你最好还是亲自来用它。

硬币使用起来很方便,容易携带且广受认同,直到公元前7世纪才出现,这还要感谢吕底亚人。如果你不觉得硬币的出现是一种巨大进步,那么就请想想几个世纪之前,荷马是如何描述格劳科斯铠甲的价值:它值得上100头牛,而狄俄墨得斯的劣等铠甲只值9头。(想象一下假日购物季时的铠甲商店吧。)

实际上,在硬币出现之前,古代国家已经在慢慢发展自己的货币了,虽然这些货币还不够方便。美索不达米亚人使用大麦或者一定重量的银子作为货币,埃及人用小麦,而阿兹特克人则用可可豆。当人们手上没有这些物品的时候,他们还会以简单的以物易物方式来进行交易。

实际上,古代社会不存在“市场”这一陈旧观点已经被人们摒弃。它们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混合型的,尽管其主要还是依赖于政府把控。在美索不达米亚,私商们可以进行长距离贸易,而最终获益的可能就是一般平民。因此,和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古代极权主义国家相比,在美索不达米亚,政治权力分散得更加广泛。然而,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它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实际上也确实有所进步。奴隶制、活人献祭和一原由网些形式较为温和的剥削都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今天的文明确实要比古代文明更加“文明”——从日常、非严格意义上讲的“文明”。这主要是由于,货币和文字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向前进化,以及互相影响。(本文节选自《非零和博弈:人类命运的逻辑》)

非零是什么意思

《非零和博弈:人类命运的逻辑》

[美]罗伯特•赖特 著

新华出版社 2019年8月

定价:56.80元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非零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23680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