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万卡

为什么叫万卡

俄国文学不乏“文豪”,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相较于这两位,或许契诃夫是相对低调的存在,但是他却深深地影响了无数的创作者。

为什么他的作品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为什么我们会一直需要契诃夫的作品?

* 好书福利:关注【硬核读书会】,在后台发送关键词【俄国文学】,便有机会获得价值630元的人民文学社版《契诃夫全集》

✎作者 | 宗城

✎编辑 | 程迟

燃起寒冬的火焰

海岸就在眼前,太阳西沉,夜幕笼罩大地,凛冽的夜空中星星闪烁。夜里,死一样的寂静被风雪打破,一层层堆起的雪,向从莫斯科出发的探险家发出恐吓。咆哮的黑夜,此刻如同坟场。

为什么叫万卡

萨哈林岛景观。/pixabay

1890年,契诃夫前往萨哈林岛。萨哈林岛即库页岛,在黑龙江口外,萨哈林是蒙古语,意即“黑河的峭壁”。1860年,帝俄与清廷签订《北京条约》,萨哈林岛北部被俄国接管,南部在日本手中,日本人称它为桦太岛。1875年,帝俄以千岛十八岛交换萨哈林岛南部,“全岛遂归俄”。19世纪末,这里成为一个安置、关押苦役犯和流放犯人的监狱。

为了了解苦役犯的处境,1890年,契诃夫预先写好遗嘱,顶着风雪穿越西伯利亚,来到这个俄罗斯的失落之地。他走遍整个萨哈林岛,对“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进行调查,为世人留下一份帝俄时期的《古拉格群岛》,书名 《萨哈林旅行记》

为什么叫万卡

《萨哈林旅行记》

[俄] 安东契诃夫著,刁绍华、姜长斌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2

《萨哈林旅行记》是契诃夫书房里的一件囚衣。 在这本社会学著作中,契诃夫书写的不只是苦难,还有荒谬。

他看到“数不清有多少苦役犯在侍候官员先生们……一个典狱长按规定可有八名仆役:女裁缝、鞋匠、使女、听差兼信使、保姆、洗衣妇、厨师、清扫工”;也看到脸色阴沉、凶狠的犯人,滔滔不绝地谈论着长官和美好的生活;看到被长官鞭打致死的犯人、饿死的农民;也看到人们变得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看到二十七户家庭挤住在废弃的牢房里,人们并排睡在一个大通铺上;也看到在监狱里,长期遭受不幸的人身上“存在着一种自身不幸的同谋性”。

从萨哈林岛返回后,契诃夫以萨哈林岛为原型,写出了中篇小说 《第六病室》。这篇小说辛辣讽刺,利用“第六病室”来隐喻当时的压抑与恐怖。第六病室条件简陋、管理混乱,病室里“只有两把外科手术刀,温度计连一个也没有”,“老医师据说私下里卖医院的酒精,还网罗护士和女病人,成立了一个后宫”。不仅如此,这间病室的味道还恶臭至极,“酸卢菜,灯芯的焦味、臭虫、阿摩尼亚味,弄得房间里臭烘烘的”,它名义上在治人,实际上在害人。

为什么叫万卡

《第六病室》

[俄] 安东契诃夫著,央金 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1

以这篇小说为标志,契诃夫的小说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他的文字不尚浮华,却具有直面生活本质的决心与精确。在那个年代,他的小说给予了读者清醒的力量,使人们有勇气去认识自己平庸的生活、意识到俄国社会的荒诞,从而勇敢反抗,燃起寒冬里的一把把火焰。

只要还有虚伪的生活,

就会有他

契诃夫很少说起自己的童年,写给作家谢格洛夫的信是少有的例外。

在这封信中,契诃夫说:“我小时候就接受过宗教教育以及这一类的培养,例如在教堂唱圣歌,朗诵使徒福音和《旧约》中的赞美诗,参加晨祷,负责在圣坛上帮忙,在钟楼上敲钟。”然而,宗教教育并没有将他驯服,反而让他进一步察觉到庄严与虚伪只在一线之间。

当他和两个哥哥在教堂里唱三重唱《改邪归正》时,大家都感动地看着他们,他却感到自己是小小的苦役犯。后来,每逢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契诃夫最常提起的一个词是“阴郁”。

为什么叫万卡

列维坦在1892年4月为契诃夫一家的男丁拍摄的照片(坐在最前排的就是契诃夫)。/wiki

他年轻时饱受折磨,却也因此看到了莫斯科贵族们看不到的东西。他曾对朋友捷列绍夫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明天就买张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票,从那沿着伏尔加河和卡马河一路走下去……”他自己在莫斯科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就已经游历了伏斯克列辛斯克、兹韦尼哥罗德等地,一边行医,一边写作。他对“套中人”“变色龙”“万尼亚舅舅”“小公务员”的描写并非想象,这样的人物充斥着他的生活。

在小说《万卡》里,他对少年万卡的生活进行了手术刀般的刻画,万卡日日夜夜被雇主揪着头发,“拿师傅干活用的皮条狠狠地抽打”,早晨吃面包,午饭喝稀粥,晚上又是面包,冬天随时有死亡的危险。契诃夫不需要想象,他只需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就能精准刻画万卡的生活。

为什么叫万卡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剧作家。/wiki

契诃夫出生于一个小城杂货铺家庭,祖父曾是农奴,小时候,他整日替父亲看管铺子,忍受着最无聊的生活,见证了真实的底层生活,所以他在《梦景》里写道:“是的,我自己原就是穷人,我知道什么叫饥寒交迫。贫穷把我推上了这个该死的估价员的职位,贫穷逼得我为糊口而无视别人的悲伤和眼泪。”

岁月留给他忧郁的自画像,又赠予他谦卑的态度和洞察的眼光。在他//www.58yuanyou.com的小说里,人有病,世界也病了,丰饶的宴席中,陈列着彩色的苍蝇。

童年的平庸让他致力于批判平庸,重建有信仰的生活。

《新娘》里,女主人公娜佳怀着对人生的更高追求,毅然走出旧家庭,怀着对革命与新知识的向往奔赴彼得堡; 《跳来跳去的女人》中,默默无闻的戴莫夫医生救死扶伤却不张扬,他象征着平凡生活中不被尘埃同化的善良与美好; 《万尼亚舅舅》中,契诃夫呈现了一个反抗平庸而不得的故事,死水一般的庄园,泯灭激情与信仰,令人不寒而栗;而在 《三姊妹》中,庄园主安德烈和三姊妹同样试图打破空虚的生活……

‍‍‍‍‍‍‍‍‍‍‍‍‍‍‍‍‍‍‍‍‍‍‍

为什么叫万卡

‍‍‍‍‍‍‍‍‍‍‍‍‍‍‍‍‍‍‍‍‍‍‍

莫斯科OKOLO剧院 话剧《三姐妹》截图。

1898年,契诃夫写出了反映“人变庸人”最深刻的小说之一 《姚内奇》

主人公德米特里姚内奇斯塔尔采夫是一个知识分子,地方自治局新派任的医生,他住在省城C,这个地方有图书馆、剧院、俱乐部,却几十年如一日。

姚内奇热爱谈文学、艺术,他希望结识城中名流,所以常常到图尔金家做客,因此迷恋上18岁的叶卡捷琳娜,他梦中的优雅女性。他赞美叶卡捷琳娜,哪怕后者戏弄过他,他也像一只忠犬一般顺从于她,甚至疯狂到向她求婚,可叶卡捷琳娜说:“德米特里姚内奇,承蒙见爱,我十分感激,我尊敬您,但是,请原谅,我不能做您的妻子……我想当一名演唱家,我渴望名声、成就和自由,而您却要让我继续待在这个城市里,继续过这种空虚、无聊的生活,这种生活我已经无法忍受了。”

姚内奇被伤害了,他开始放弃生活的热望,成为一个安全又平庸的人,融入省城C的空洞与无聊中。此时,叶卡捷琳娜已经去了莫斯科的音乐学院,而他,一个平庸的人,衰老、发胖、堕落,白天干活,晚上打“文特”,和一群牌迷、酒鬼说着无趣的话。姚内奇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四年以后,当远走他乡的叶卡捷琳娜重回故地,他们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俄] 安东契诃夫 著,焦菊隐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9

面对社会普遍的“隔离术”,面对中产阶级的小确幸,契诃夫毫不留情地戳破那些玫瑰色的幻想,把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别里科夫、姚内奇们,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契诃夫的文字不会过时,只要社会仍存在虚伪的言论,就会有人读契诃夫。

曾有人对比苏联短篇巨匠巴别尔和契诃夫的创作,认为他们共同的特质是“尖锐”,不过和巴别尔相比,契诃夫并不总是追求干脆利落,在许多短篇和戏剧创作中,他不惜笔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而非刻意追求漂亮和简洁。

如果说巴别尔的文字是闪烁的匕首,那契诃夫有时挥舞着长剑,有时却好像置身于混沌的泥淖,幽暗中有许多发光的鳞片。巴别尔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作家,但他对契诃夫非常尊敬,他曾说:“说实话,我们俄国真正的短篇小说家只有一位,那就是契诃夫。”

伟大的剧作家

毋庸置疑,契诃夫是一位卓越的短篇小说家,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走在时代前沿的戏剧家。

王尔德说:“梦想家只能在月光下找到自己的路,他的惩罚是第一个看见黎明。”这句话用在契诃夫的戏剧生命里十分贴切。

当贝克特、品特、加缪还没有在这个世界闪耀,契诃夫的戏剧已经隐现出现代派的模样,当大部分人还迷恋着聒噪的、高度戏剧化的剧作,契诃夫已经全面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争取人们心灵的搏斗”(亨利•特罗亚语)。

1898年, 《海鸥》的上映效果让契诃夫耿耿于怀。《海鸥》最开始上映时并不成功,它太像小说,在舞台上显得絮絮叨叨,契诃夫并没有按照当时流行的喜剧套路来写作剧本,导致不少批评家指责《海鸥》冗长乏味,直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文简称“斯坦尼”)决定和戏剧家丹钦科重新编排此剧,《海鸥》才焕发生机。

斯坦尼在电影史上大名鼎鼎,著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主动让演员代入生活中,让演员尽量体验角色,使戏剧生活化。《海鸥》就是他的一次成功尝试,这部剧在莫斯科艺术剧院收获了一片喝彩,成为该剧院历史上的经典剧目。

为什么叫万卡

《伊凡诺夫 海鸥》

[俄] 安东契诃夫 著,焦菊隐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9

原本,当《海鸥》等剧大获成功后,契诃夫可以安坐功劳簿,接受拥趸的礼赞,然而,契诃夫终究无法伪装自己的意见,哪怕是别人借他剧本编排的、收获观众好评的剧,他还是会直抒胸臆。一如1889年在圣彼得堡排演《伊凡诺夫》时,当时小有名气的他就不满导演和演员扭曲了他的创作意图。

契诃夫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越来越多人把《海鸥》当作悲剧看待,有人说它反映苦难,有人说它赞颂向往另一种生活的勇气,也有人说它荒诞不经,但契诃夫一直坚持《海鸥》是喜剧。

为什么叫万卡

《海鸥》(2018)剧照。

在给朋友谢列勃罗夫(阿尼吉洪诺夫)的信中,他把《海鸥》的创作意图说得明明白白:“我要的只是诚诚恳恳、开诚布公地去告诉人们:看看你们自己吧,你们生活得很糟,很无聊。……要明白啊,你们现在生活得很糟,很无聊。这有什么可哭的呢?”

外人原由网觉得很荒诞的东西,在契诃夫眼里很平常, 他要写的,就是虚伪背后的真实,就是大部分人生活得平庸乏味而不自原由网知。过去是平庸的,人们反抗平庸的方式也是平庸的,所以契诃夫才要书写尼娜与特烈普列夫的会面,以及另一角色特里果陵对此的冷漠。 赞颂尼娜对命运的反抗并非契诃夫的主旨,批判陈规旧俗也不是,契诃夫看中的是生活的真相,尽管它总是不遂人愿。

为什么叫万卡

林兆华版《樱桃园》剧照。

他坚持自己的创作初衷,反对艺术创作中的庸俗解释,尽管庸俗解释有时更能吸引观众,但契诃夫担心,当改编者、评论者把作者的作品庸俗化,作品往往就会沦为既有审美体系和评论规范的一张拼图,而消解了作者的真知灼见。

在《海鸥》推出后,大文豪托尔斯泰也加入了批评的行列。他对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推崇备至,却并不欣赏他的戏剧。据翻译家童道明先生考据,1901年,契诃夫去探望到克里米亚养病的托尔斯泰。临别时,托尔斯泰对契诃夫说:“莎士比亚的戏写得不好,而您写得更糟!”

为什么叫万卡

1900年,契诃夫与列夫托尔斯泰在雅尔塔。/wiki

19世纪流行的喜剧是五幕剧,情节明确,高潮迭起,但契诃夫背道而驰,比起制造意外,他更希望戏剧“生活化”,并在生活化的表演中指引观众形而上地思考。

契诃夫那时有些孤立无援,没多少人真正理解他,更多人守着既定的规则指责他,直到斯坦尼和丹钦科的来信。1898年4月25日,正在筹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丹钦科写信给契诃夫:

“戏剧观众还不知道你。应该让一个有艺术趣味、懂得你的剧作的美质的文学家表现你。我以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选。我抱定了揭示《伊凡诺夫》和《海鸥》中的对于生活和人的灵魂的奇妙展现的目标。《海鸥》尤其吸引我,我可以完全担保,只要是精巧的、不落俗套的制作精良的演出,每个剧中人物的内在的悲剧就会震撼戏剧观众。”

为什么叫万卡

俄罗斯尤里巴图索夫版《海鸥》剧照。

契诃夫没有立刻回复。5月12日,丹钦科急切地写了第二封信:“如果你不给,那会置我于死地,因为《海鸥》是唯一一部吸引着作为导演的我的现代剧。”这才有了后来莫斯科艺术剧院的经典表演。

但最理解契诃夫的还不是丹钦科,而是他后来的好友高尔基。

1898年年底,高尔基大胆地向契诃夫表达他对契诃夫戏剧的理解:“《万尼亚舅舅》和《海鸥》是新的戏剧艺术,在这里,现实主义提高到了激动人心和深思熟虑的象征……别人的剧本不可能把人从现实生活抽象到哲学概括,而您的剧本做得到。”

那时,高尔基只有30岁,他和契诃夫素不相识,只因被契诃夫的文字打动了,认为后者的剧作“把人从具体生活抽象到哲学概括”,就冒昧来信。从此,二人交往甚深。

为什么叫万卡

1900年,契诃夫与高尔基在雅尔塔契诃夫的家中。/wiki

契诃夫的文字很难用三两句话说清楚,巨大的矛盾融入其中,就如对他的戏剧“喜剧与否”的争执,以及他创作小说的真正动机,令人捉摸不透。

他的复杂性为后人解读他留下不同角度,20世纪,对契诃夫的解读成为一场文学与政治的争夺战。晚年,面对日益深重的社会苦难,契诃夫的确在一点点调整自己的观念,他意识到,要医治俄国社会,一场风暴不可避免。

为什么叫万卡

《万尼亚舅舅》(1970)剧照

1902年以后,契诃夫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他再也不能轻盈地奔跑,不能在莫斯科大剧院欣赏自己的戏剧,他住进疗养院,看一个个没有希望的人从自己身前走去。到1904年7月,契诃夫在酷热的巴登维勒疗养,他这时才44岁,面容却满是死亡之气。

一年前,为他作画的尼古拉帕诺夫就察觉到不妙:“它(死亡)出现了。死亡霸道地守护着自己选中的人,一分一秒,慢慢地使他离开自己的对手——生命……”而实际上,早在1898年,契诃夫就因肺结核病情恶化移居雅尔塔,病情让他疲惫,让他放弃了游原由网览中国的计划。

契诃夫拄着拐杖、面色枯槁,仿佛站立本身,已花光他所有力气。1904年7月15日后,他却连站立也做不到了。他的一生献给艺术,临死前还在琢磨《樱桃园》与自己未竟的小说。

他用文字揭穿一切,人类的弱点在他的笔下无所遁形,但他终究没有敌过疾病,1904年7月,俄罗斯失去了一双透明而单纯的眼睛,“一个智慧、公正、诚实的朋友”,高尔基说:“整个俄罗斯将因他的去世悲痛而颤抖。”而这个时候,我更愿意想起法国作家亨利特罗亚的话:

“契诃夫在向我低声细语,这是个友善的作家。我并不想从他那里寻找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惊人的发现、果戈里式令人担忧的大笑、托尔斯泰式令人景仰的高尚,从他那里我感到的是一种内敛、宁静、放松和忧伤的迷恋。”

今 日 话 题

你最爱的俄国作家是谁?

【读书福利时间】

关注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聊天框发送关键词“俄国文学”

即可参与抽奖

2月28日随机抽取【1位】书友

各送【1套】《契诃夫全集》

END//www.58yuanyou.com

作者丨宗城

编辑丨程迟

校对 | 吴玉燕

为什么叫万卡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硬核读书会】原创内容,

未经本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往 期 回 顾

戳 封 面 即 可 阅 读

喜欢这篇文章,请让我们知道 ↓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为什么叫万卡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21927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