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刖足

编者按:汉文帝废除肉刑时,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却被弃市(死刑之一)所替代,显见后者是更重的刑罚,但中法史教材对这一问题大多未作具体分析。本文考析了斩右趾刑重于斩左趾的原因,转载自女史公众号(lishishehuifaxue),感谢授权推送。

汉文帝除肉刑为中国古代刑罚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大事件,中法史教学在讲到汉代的时候一定绕不过这一事件。 文帝刘恒感于缇萦姑娘的上书,意识到肉刑的残忍和不人道,于是下定决心要废除肉刑。关于这次刑制变革的具体内容,《汉书刑法志》记述如下:

诸当完(或疑为“髡”)者,完为城旦舂;

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

当劓者,笞三百;

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当斩右止者,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关于这场改革,史书上记载的似乎很明确,可是仍然留下不少语焉不详之处,令后人头疼不已。如既然称汉文除肉刑,那么作为肉刑之一的宫刑是否被废除?如果宫刑没废,则所谓除肉刑就有些名不副实,至少改革并不彻底。在汉文是否除宫刑的问题上,千百年来学者仁智互见,时至今日仍没有定论(笔者早几年曾与人合撰过一篇《汉文帝不除宫刑赘说》,实际上为这桩千年学术公案做了一番综述,并提出倾向性意见,仍不敢说盖棺论定)。

更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同样作为斩趾刑,斩左趾被改为笞五百,斩右趾却被弃市所替代,这也太随意了吧!人们甚至有理由怀疑这次改革名为轻刑、实则重之。

为什么刖足

斩趾即古之刖刑(或称“剕刑”)。从今日可见的周代铜器上刖人造像来看,受刖刑之人应该是整只脚被砍去(保留脚踝或胫骨以上部分)。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秦汉时,刖足刑只断去脚前面的大部分而保留足跟部,这更符合“斩趾”的本义(参见张建国《论文帝改革后两汉刑制并无斩趾刑》,《中外法学》1993年第4期)。

当然,斩趾到底是斩整只脚还是半只脚,无关于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所欲探究的是斩趾刑改制的合理性。其实,斩左趾和斩右趾的不同“待遇”应该能够反映一个事实, 在文帝改制的当时,斩右趾是比斩左趾更重的刑罚,甚至已近于死刑。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更进一步我们要问,为什么在汉代斩右趾要重于斩左趾?

遗憾的是,坊间没有一本中法史教科书对这个问题给予正面回答,以至于百思不得其解的小伙伴儿们要求助于“知乎”和“百度知道”。当然,“知乎”和“百度知道”上面也没有现成的答案,网友们的回答不一而足。

为什么刖足

有这样式儿的:

为什么刖足

为什么刖足

还有这样式儿的:

为什么刖足

看到这样的回答,不知道小伙伴儿们啥感觉?是不是已经有点坐不住了?当然,也有相对更为严肃的回答,如:

为什么刖足

为什么刖足

这第三种回答也是笔者听得最多的一种答案,估计今天在中法史课堂上很多老师都是这样给学生解答的。这样的解释你信吗?笔者反正是不信的。

以上三种解释互有不同,若姑妄听之,则 从中可以提炼出影响当时刑制的两种因素,其一为自然生理因素,其二为观念因素,当然这二者之间可能有一定联系。然而,这两方面因素是否客观属实,本身就值得打上一个问号。

首先,右手真的比左手更好用吗?目前好像并无科学证据证明这一点,而且,包括笔者在内的千千万万的左撇子一定不会认同这样的判断。其次,在中国古代刑罚制度中的确可以看到某些观念的影响,如唐宋以迄明清的律典中,死刑分二等,斩重于绞,此种制度设计实际上即源于中国古人对于身体完整性的重视。不过,观念要想影响到制度,观念的力量必须足够强大才行。实际上,在观念上中国古人尚右只在秦汉和元朝,大多数时期却是尚左的,可见所谓尚右的观念并非根深蒂固,也并非一成不变。这样一种观念是否能够形塑一代刑制,颇值得怀疑。

为什么刖足

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斩右趾重于斩左趾呢?幸运的是,出土文物中不少能够提供中国早期刖刑制度的线索。下面,让我们从这些实物证据入手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下图所示是1989年山西省闻喜县出土的西周刖人守囿铜挽车,这是西周刖刑制度的第一手证据。关于这件国宝级的文物,网上的介绍很多,笔者这里只提示一点——挽车一侧的守囿男子造像右脚完整,左脚赫然缺失。

为什么刖足

为什么刖足

为什么刖足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刖人鬲(音l,似鼎,足部中空),据说也是西周时期的,其中的刖人浮雕也是缺左足,值得注意的是刖人还拄了拐杖。

还有一件更奇的器物,它就是1963年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的西周它字盘,整件器物由四个跪着的裸男形象铸件托起。值得注意的是,四裸男均为左足缺失。

为什么刖足

为什么刖足

西周它字盘

为什么刖足

1963年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

带有刖者形象的青zISkxmH铜器还不止这些。据笔者网络检索所得的结果, 国内目前可见的此类器物至少有七件。除以上三件外,还有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的刖人守门鼎、1988年宝鸡茹家庄窖藏出土的刖人守门鼎、1985年内蒙古宁城小黑石沟出土的刖人守门方鼎,以及现藏于旅顺博物馆的刖人守门铜鬲。在这七件器物中,六件刖者残左足,唯有宁城小黑石沟出土刖人守门方鼎中的刖者残右足。

现有的这些实物证据一方面告诉我们,西周时那些被处以刖刑的奴隶或刑徒,受刑后大多承担守门、守囿的差使,古籍中“刖者使守囿”(《周礼•秋官•掌戮》)的说法是有一定史实依据的。另一方面,器物还向我们传递了两条有价值的信息:其一,西周时的刖刑不是双足皆刖,而是只刖一足;其二,具体斩哪一只脚应该不是随意的,大多数情况下刖左足,只有少数情况是刖右足。

行文至此,我们显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现有的这些实物证据只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适用斩右趾的情况很少,但是并不能告诉我们为何斩右趾要重于斩左趾。看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为什么刖足

为什么刖足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

战国法家著作《韩非子》中载有一则“和氏献璧”的故事,不经意地为我们揭示了先秦斩趾刑的施行情况: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按故事的说法,和氏献璧发生于楚厉王(?―公元前741年)、楚武王(?-公元前690年)在位时,时为春秋前期。楚王以为和氏是骗子,并不是一上来就斩其双足以儆效尤,而是初次斩其左足,第二次又斩其右足。客观地讲,这故事具有一定的寓言色彩,未必是春秋时的实事,不过我们不能否认它作为材料反映史实的能力。换言之,故事中先斩左足、后斩右足这样的情节绝不是《韩非子》一书的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恰恰是春秋战国时期刖刑执行情况的真实写照。

写到这儿,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笔者的看法是,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刖刑都普遍存在。这种刑罚的执行特点是,初犯斩左足,再犯斩右足。当然,即便是初犯,也有个别的斩右足的情况,具体原因不详。笔者推测,大概西周前期刖刑的刑制还不是很规范,执行中具体斩哪一只脚并不统一,但是到了后期,先左后右的规矩逐渐固定下来。

为什么刖足

张家山出土《二年律令》剪影

以上我们结合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对先秦时代刖www.58yuanyou.com刑的情况作了一番合理的演绎。不过有的同学可能会质疑,先秦时代毕竟不是汉代,我们又如何知道汉代也是这样子呢?好吧,笔者不得不抛出撒手锏了。

上个世纪80年代,湖北江陵的张家山出土了一批汉代简牍,其中的《二年律令》颇堪宝贵,为我们认识汉代法制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二年律令具原由网律》中有这样一条律文,值得我们注意:

有罪当黥,故黥者劓之,故劓者斩左止(趾),斩左止(趾)者斩右//www.58yuanyou.com止(趾),斩右止(趾)者府(腐)之。

这段律文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一个人犯了罪,应当被处以黥刑,如果他之前曾被处以黥刑,那么就对他处以劓刑;如果他之前曾被处以劓刑,那么就对他处以斩左趾;如果他之前曾被处以斩左趾,那么就对他处以斩右趾;如果他之前曾被处以斩右趾,那么就对他处以宫刑。”

当然,律文似乎也可以作另外一种解释:“一个人犯了罪,应当被处以黥刑,如果他之前曾被处以黥刑,那么就对他处以劓刑;一个人犯了罪,应当被处以劓刑,如果他之前曾被处以劓刑,那么就原由网对他处以斩左趾;一个人犯了罪,应当被处以斩左趾,如果他之前曾被处以斩左趾,那么就对他处以斩右趾;一个人犯了罪,应当被处以斩右趾,如果他之前曾被处以斩右趾,那么就对他处以宫刑。”

为什么刖足

沈家本 著《历代刑法考》

无论采哪一种解释,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汉朝前期(据考证,《二年律令》是吕后或高祖时的法律),斩右趾是在斩左趾的基础上的升格刑,主要针对那些再犯的犯人。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一个犯人是不太可能因为初次犯罪就被斩右趾的,他必是因为曾被处以斩左趾之刑,其后又实施了某种犯罪,此时已无左趾可斩,所以只有斩右趾。 易言之,被处斩右趾者必是累犯,是以,斩右趾重于斩左趾。

可见,汉代的斩右趾重于斩左趾,并不是说斩右趾对人体的伤害要更大,而是因为在统治者看来,犯斩右趾者都是怙恶不悛之徒,恶性更大。是以,在“已论命复有笞罪者”(判决做出后又犯有笞罪)的情况下,将其处以死刑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实际上,按照当时的刑制,一个犯人在双足皆刖的情况下又被施以笞刑,恐怕已经临死不远了。

综上,笔者为了说明斩右趾为何重于斩左趾,花了如许篇幅、如许力气。其实,早在一个世纪前,沈家本先生就曾一言以断:

“斩左趾者以笞代,斩右趾者必再犯刖者。”

(《历代刑法考•刑法分考六•刖刑考》)

这就是我们和前辈的差距啊!想来,如果沈家本先生的真知睿见早一点被更多人看到,关于斩趾刑的各种花式解说就不会在坊间流行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Orion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为什么刖足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2101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