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与细节描写的句子

魔鬼在细节

——关于细节描写的三问三答

密斯凡德罗被誉为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有一次,他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成功的原因,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如果FNatDPZQh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宏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

建筑如此,写作亦然。

一线语文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会写作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能都聚焦核心细节,精彩呈现,在不经意间拨动读者的心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良久回味;而那些写作不佳的孩子,常文章空泛,笔下生涩,文章读来味同嚼蜡。

其实,这些写作稍显困难的孩子,未必不懂得“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关键的问题是,当我们提醒孩子:“此处要有细节描写”时,可能忽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知易行难。尚有很多孩子,真的不知道怎样去写好细节。

关于细节描写,学生们常常有这样的一些困惑。

一问:“老师,为什么他的文章那么丰富,我的文章就是写不长啊?”

答:文章写不长?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故事的单薄,细节的干瘪。在文章主旨的统领下,善于写作的孩子,往往不会满足于一个细节,而是能层层深入,或设置波折,或曲径通幽。行文自然摇曳生姿,渐入佳境。

以本班学www.58yuanyou.com生的练笔《铜脚炉》为例:

细节1:脚炉比普通的小香炉体量大得多,炉壁也更厚实,可供人踩在脚下烘烤取暖。样式很多,有瓜棱的、八角的、方形的,而外婆家的是最常见的状圆而稍扁的坛形。厚厚的包浆诉说着它漫长的岁月,通体素纹,带一柄竹节柄,敦厚朴实。

细节2:那时在乡下原由网青砖砌筑的平房里,鲜有家电,更不必提空调油汀之类。铜脚炉几乎成了人们寒冬里取暖的唯一器具。脚炉分炉身和炉盖。讲究的人家是往里搁炭的,而外婆通常加的是灶膛里未燃尽的草木灰,再添一把糠,使之欲燃未燃,持续红热,炉子就生起来了。炉盖上的小洞排成极简的圆圈状,热气源源不断地从小孔中冒出来,好日子就仿佛全在上头了,圆圆满满。

细节3:……棉鞋早就又湿又冷,冻得发麻的双脚在触及热气袅袅的脚炉那一刻活络过来。温暖包裹着我,我的头似小鸡啄米般,几乎快睡着了。

细节4:外婆拿来许多生的花生与南瓜子——这将是冬日里另一个与铜脚炉密不可分的美妙故事:我极自觉得将双脚缩起,外婆打开炉盖,用铲子翻着草木灰,使它愈发发红,火星旺盛,再将花生与南瓜子埋在这草木灰里,然后盖上盖子。接下来就是等待了,等待这些火星与花生瓜子们撞出火花了。

细节5:在那物质并不丰盛的年代,这点零食令我期待,令我满足。外婆打开炉盖,将焐熟的干果取出来,又放一批进去。我很快剥开一颗花生,搓掉红衣,扔进嘴里,“嘎嘣”一声,花生肥厚的油脂在高温后爆发出浓郁的香。

仔细读读这些镜头,无不是细节彰显出文章的光彩。

细节 1勾勒了铜脚炉FNatDPZQh的外形特征;细节 2介绍了铜脚炉的使用方法;细节 3描写我烘烤取暖时的惬意。大部分学生,能把这三部分细节写到位,已属不易。而小作者又能宕开一笔,加入了外婆将果仁置于铜脚炉里烤熟的细节 45,更给文章增添了别致有趣的韵味——作者自己对童年时代悠然往事的回味,就都在这些细节中荡漾开了。

所以,以后在写文章时,试着多设置几个细节层次,聚焦主旨,多角度描写。

二问:“为什么我写的细节,总是不够细致生动呢?”

答:细节的描写,需要用心蘸着感情写。首先,你对笔下的人事景物必须有真正强烈的情感,才会去凝视,去思考,去联想,然后才有写作原由网的灵感与冲动。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工笔细描”法,对写作对象进行精雕细琢,进行特写处理。

还是看《铜脚炉》里的一些片段:

细节2:……讲究的人家是往里搁炭的,而外婆通常加的是灶膛里未燃尽的草木灰,再添一把糠,使之欲燃未燃,持续红热,炉子就生起来了。炉盖上的小洞排成极简的圆圈状,热气源源不断地从小孔中冒出来,好日子就仿佛全在上头了,圆圆满满。

再看另一位同学所写的《桂香悠悠》片段:

幼年的中秋,都是满嘴的香,满手的香,满身的香。在金桂开得最好时,我们这些小辈总是等不及去摇桂花,在树下铺上席子,年长的孩子轻轻地摇一摇树干,便足够让那星星点点的暖黄掉落下来,而小一点的孩子则站在树下,享受着醉人的馨香,桂花落的我们满头满身,年幼的妹妹总是大喊:“啊!好像在下雨!好香的雨啊!”外婆净了双手,捧一小撮最干净的桂花放在瓷盘中,供在祠堂中,檀香袅袅,望着天上的明月与外婆虔诚的背影,我揉了揉眼睛,倒看不大真切了。

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工笔细描”是要讲究“放大细处、放慢过程”的。

聚焦铜脚炉中升腾起来的热气,小作者连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搁”、“加”、“添”、“冒”来展现;幼年桂树下的乐趣,小作者是连用了“铺”、“轻摇”、“掉落”、“站”、“享受”、“落”、“大喊”……等动词来彰显。细致的描写,着实让人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当然,“工笔细描”,除了“连用动词,呈现画面”之外,还可以调动感官,加入联想,以上两则片段中也均有展现。

所以,想要把细节写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记得先要饱含感情,再试试“连用动词,调动感官,引入联想”等细描方法。

三问:“为什么我努力写细节了,写的还是没有别人的好呢?”

答:所谓的“好细节”,首先是紧扣主题而选的。

细节描写都是为表达内容而服务的,如果忽略这一点,仅仅为描写而描写,哪怕细节再怎样流光溢彩,也是文章的败笔。

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佳作《紧张一刻》片段:

语文老师走向讲台,开始了一如既往的提问《水浒传》环节。

老师两只手撑在台上,咬着下唇含着笑,眼里却透露出不可捉摸的光。我们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上课铃响了,老师把抽签筒拿了上来,他要抽人回答问题了。

他摇匀签桶,手往里面一探,再拿出来,指尖中已经夹住了一张“生死状”了。大家都低下头,面露难色。我的手托住下巴,眼睛向下看,心脏如同一只预知死亡的青蛙,疯狂地跳着。 老师慢慢打开那张“生死状”,念出上面的学号:“三号,你起来回答!”。

一瞬间,教室的气氛轻松起来。大家原本紧张的快搓出泥的手都不约而同地放了下来,下沉的嘴角开始微微上扬。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庆祝自己运气好,鸦雀无声的教室瞬间同过年一般热闹。而那个倒霉蛋缓缓地站了起来,不停地搓着手,口水也咽了一口又一口。“提问五个,答出三个算过关。”

小作者笔力了得,更可贵的是,他在塑造细节时,没有忘记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紧张”——所有的细节都是在渲染“紧张”的氛围,自然引人入胜,引发共鸣。

所谓的“好细节”,还要尽量典型而独特。

所谓“典型”,就是那些最为鲜明,最足以显出人物特征的细节。所谓“独特”,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所独有的情感和行为特征。一流的作家,都是能捕捉典型细节,塑造出独特的形象。

仅举教材中鲁迅的《孔乙己》一例: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典型细节,便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游离在“长衫主顾”和“短衣帮”两个社会群体之外的“边缘人”;“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这一细节也非常独特,这样的行为特征,都是孔乙己所独有的——孔乙己的清高迂腐,格格不入都在不言中了。

所谓的“好细节”,还要用考究的语言文字来呈现。

这里的“考究”,不局限于用词的精美;那些真挚质朴的文字,也是一种“考究”。

一位学生的练笔《故乡的艾》中有这么一则细节:

摘下几把艾草,放入锅中煮烂,再过滤一下,青汁便出锅了。奶奶将青汁倒入面团中反复揉搓,再取下一团擀圆,包入熟豆沙,放上蒸笼,魔术般变出一笼青团,不一会儿艾香便从中飘出。迫不及待地打开蒸笼,白气“哗”地往外逃,把我整个人给糊住了,我便“两眼一抹黑”抓住一个青团便送入嘴中。“烫烫烫!”即使这样,我仍不肯吐掉这口美味,咽下口中的青团,白气已然散去,碧绿的青团触感Q弹,外皮软糯,一口咬下去,满满都是艾草的清香,融合了豆沙的甜腻,恰到好处,此乃一绝。

时光有情,将老人的笑脸和孩子吃青团时的幸福模样,牢牢定格在我的脑海。

在呈现细节时,小作者的文字很有自己的风格,既有用心的精彩细描,又有极富生活气息的语言。比如“奶奶将青汁倒入面团中反复揉搓,再取下一团擀圆,包入熟豆沙,放上蒸笼,魔术般变出一笼青团”的精致细描;比如“我便‘两眼一抹黑’抓住一个青团便送入嘴中。‘烫烫烫!’即使这样,我仍不肯吐掉这口美味,咽下口中的青团……”幽默画面——无不渗透出小作者真挚浓郁的情感,较好的文字功底。

作家高尔基曾说:“创作,就是把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形式完美的整体。”关于细节的修炼,也是写作者静心凝神的修炼,调动情感的修炼,推敲文字的修炼。匠心营造,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有的只是每个细节的反复打磨,惟以苛刻的标准方能满足最挑剔的目光。价值的体现,总是在细节中绽放璀璨光芒。

魔鬼在细节,成功在细节。

关与细节描写的句子

作者简介:严文君,江苏省镇江市骨干教师。青春语文工作室成员,青春课堂编辑。心怀美好,向阳而生;用心育人,快乐行走!感恩一切美好的遇见!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关与细节描写的句子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831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