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的描写

抖音神曲、广场舞大碟,

想必很多小伙伴都听过~

然而徐佳莹的《身骑白马》,

是不是小伙伴们了解的比较少呢~

歌仔戏的描写

今天的小课堂内容,

就是我们闽南人的说唱艺术——

歌仔戏

歌仔戏的描写

“歌仔”源于说唱艺术

听老一辈说,歌仔戏中的“歌仔”原为说唱艺术

是由福建地区的“歌仔”(锦歌),原由网

结合车鼓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

歌仔戏的描写

锦歌为每首四句的汉族民间小调

(以七言或五言为一句),

原先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谣,

后来才发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调。

作为闽南说唱艺术,

歌仔戏在说唱节目流行的时代,

确实少了点风采,

但谈押韵,歌仔戏可不会输哦~

歌仔戏的描写

歌仔戏的多种剧场形态

虽说不如目前的说唱节目,但歌仔戏从本地歌仔发展至今,已衍生多种表演型态,且每一种演出型态均各具特色,在闽南、台湾地区有着深厚的影响力。

一般而言,歌仔戏的剧场有落地扫歌仔阵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广播歌仔戏、歌仔戏电影及电视歌仔戏等型态。

落地扫歌仔阵

落地扫歌仔阵为歌仔戏最原始的演出型式,

属于歌舞小戏的表演,

演出地点多在庙埕空地即席表演,

或随游行阵头行进至庙口广场,

通常以四支竹竿围出表演区,就地演出。

歌仔戏的描写

此种演出型态一般为非营利性业余表演

表演团队均为民众自发AITWpFoN性组织,

因此演出www.58yuanyou.com时的趣味性往往高于艺术水准

另外,落地扫演出的剧目也仅有

《山伯英台》、《什细记》

《吕蒙正》及《陈三五娘》等四出。

歌仔戏的描写

野台歌仔戏

野台戏即为外台戏,多于庙口演出。

野台歌仔戏是歌扮仙仔戏最普遍的演出型式。

本地歌仔吸收其它剧种精华,

并穿着戏服,粉墨登场演出,

这样的歌仔戏即成为大戏型式。

歌仔戏的描写

野台歌仔戏演出名目大多与宗教活动有关,

野台戏的仪式性胜于艺术性

其在正戏演出前,

必先表演一段"吉庆戏",俗称"扮仙"

目的在为民众祈福,

神人之间的关系于扮仙过程中,得到“融合交会”。

野台戏热闹而淳朴,

举凡庙会、酬神、建醮及神诞等活动,

多有野台戏的演出。

而“扮仙”时,跟大人到戏台下吃小吃,

也成为大多闽南人儿时的回忆。//www.58yuanyou.com

电视歌仔戏

电视歌仔戏使歌仔戏

象征剧场走向写实剧场,

以实物取代写意的身段,华丽生动的布景,

吸引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歌仔戏的描写

自一九六二年台湾电视公司成立,

推出第一部电视歌仔戏《雷峰塔》以来,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歌仔戏逐渐进入

台湾与闽南人民的视野中。

歌仔戏巨星——杨丽花正是由此

开始了电视歌仔剧生涯,

并真正将电视歌仔戏发扬光大。

歌仔戏的描写

//////////

其参演的《七侠五义》、《薛平贵》、《洛神》等电视歌仔戏深受闽南与台湾人民的喜爱。“身骑白马过三关,改换素衣回中原。”这句歌词正是出自歌仔戏《薛平贵》。

在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歌仔戏因使用闽南白话的唱词与念白,民间耳熟能详的音乐曲调,且民间所熟悉的故事剧情易于被一般原由网观众所理解接受。再加上有客籍人士演唱客家语言的歌仔戏的加入,在闽南和台湾地区才逐渐盛行开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歌仔戏的描写

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

歌仔戏已经成为闽南人民心中

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

承载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歌仔戏的描写

关于歌仔戏,

你还记得哪些有趣故事呢~

资料来源:中山大学出版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歌仔戏的描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2478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