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造就的“海淀人”

看了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很多感慨,一起聊聊。先说大的文化战略层面的问题。

据说这个戏是海淀区投资的。那么很好理解,海淀本来就是一个文化大区,现在要宣传本区的文化,无可厚非;选择了舞剧这种优雅浪漫的艺术形式,也无可厚非;还选了一个超级浪漫的主题《人生若只如初见》,也是极好的。简单一点来说,投资方有钱,说:来,我给钱,我给命题,你们专业人士帮我做个东西,宣传一下。这是什么呢?对了,本质上这就是一个文化广告,甚至可以说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公益广告。

有问题吗?当然没有问题。可是最终的呈现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一个开头什么都对的项目,最终的呈现会是这样呢?我认为,首先是文化战略思维出了问题。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中国的地方政府做文化,最典型的问题就是:狭隘。我这个省必须要做我这个省的人、事、景、物,到了市这个级别,那就必须做我这个市的了,再往下,我这个县投的钱,为什么要做别的,不是我这个县的,一律别说。现在好嘛,到了区这个级别居然又进一步缩小了范围。

心情可以理解,谁不说咱家乡好,对吧?歌颂自己的家乡,宣传自己的城市,一点都没错。有错的是,文化,不是按行政区域来进行划分和界定的。因为文化是流动的,文化是交融的,文化不是按邮编来分门别类的。

这种狭隘发展到听说有地方开始争夺“李莲英故里”,“西门庆故里”,荒唐吗?这就是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最终酿造的笑话。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据说这次“考古发现”纳兰性德是“海淀人”,我不知道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但这在文化层面就是个笑话。如果纳兰先生是“海淀人”,那请问他是不是北京人?再请问他是不是中国人呢?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今天还能记得李白,是因为他不朽的诗篇呢?还是因为他是四川人还是甘肃人还是吉尔吉斯斯坦人?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文化作品的方向会出现问题。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开篇是很不错的,一束光慢慢地在房檐上游走,逐渐显露出来的是一个红墙碧瓦,树影拱门的北京城的意象来。那么就好好地讲北京城,不好吗?整个北京城作为舞剧的历史背景、视觉背景不好吗?

在清朝的时候,有海淀和朝阳的分别吗?恐怕除去紫禁城,那个时候北京的西部只是和香山山脉相连的一片稻田和荒冢罢了,连颐和园圆明园也都还远远不存在。何必固步自封至此呢?

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主角

好了,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纳兰先生除了是“海淀人”,还是一个什么人呢?为什么舞剧的名字会叫“人生若只如初见”,因为除了这一句话,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其他。

你知道纳兰性德是谁吗?你看过他其他的诗词吗?你知道他媳妇儿是谁吗?你知道他做过些什么吗?绝大部分的你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所以,创作者抓住了这句举世皆知的“金句”,这很好啊,这很对啊。那么请问,这是一句什么话?这是一句情话,这是一句忧伤而美丽的话,这是一句模拟闺怨女子口气的叹息,这是一句诗。那么请问,能写这样的句子的人是什么人?当然是诗人了。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尽管钱钟书早就说了:“假如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下蛋的母鸡呢?”,好吧,就算我们要描写这只“鸡”,是不是也应该主要去表现他为什么会下这么优秀的“蛋”呢?对不对?

纳兰之所以后世流芳,就是因为他是一个诗人。而且他的主要风格是浪漫主义的。纳兰先生的偶像是南唐后主——李煜,没错就是那个丢了江山的文艺皇帝,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另外一个超级文艺青年)的影响。

所以后世人评价纳兰是“极为性情中人”,而大师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所以概括历史上的纳兰先生出生豪门(官二代),跟皇帝是哥们儿,衣食无忧所以可以随心所欲,所以交朋友他可以很另类,“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原由网者”,什么意思?就是他不跟“王思聪”们玩,只要你有才华,他并不在乎你的出生,而且此君大有“平原君”的古风与豪气,天天在家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请客摆宴,我们www.58yuanyou.com可以想象当时盛况,园中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而如画的荷叶之中,是游廊画亭,音乐美酒,才子佳人,抚风弄月。

而后娶了个白富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可惜天不遂人愿,三年之后卢氏难产而死,从此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

最后纳兰先生是怎么死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这是死了都要玩的态度啊),喝大酒唱歌飙诗,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回看纳兰的一生,他是什么?他首先是一个贵族,不是一般的富二代而是皇亲国戚(要不然你以为你只是有才就可以和康熙一起玩吗?你以为你是韦小宝啊),然后他是一个“情种”(不仅仅对女人,也是对朋友),然后他是一个诗人(他能把他的感受情感写下来,流传出去),

你看完他的人生,你觉得他是什么?他就是标准的“文艺青年”啊。这也是为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话成为了现代文艺青年的座右铭的原因啊。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老舍先生曾说:“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什么意思?不是说穷人就没有资格谈情说爱,他老人家说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老师将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温饱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之下,“有用”是第一位的,所以多半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对于爱情是停留在“娶媳妇儿,做饭生娃”这个层面的。能够歌颂爱情,并使得某一段爱情成为佳话成为传说,一定是超越了物质阶段的需求的。这个时候情感才是“无用之用”。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罗密欧和朱丽叶家里是什么背景?贾宝玉如果不是含着宝玉出生,他会有那么多的多愁善感?梁山伯祝英台至少也是真正的中产阶级家庭。

再扩大一点来说,释迦摩尼如果不是王子他如何顿悟?宋徽宗如果不是皇上他如何发明瘦金体,如何有流传至今的“天青色等烟雨”?如果没有路易十四,怎么会有今天的芭蕾舞?李叔同若不是生于富贵游戏红尘,世间又哪来的“弘一大师”?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说这些的意思是,纳兰能够写出那句文艺无比的话,是因为他的出生,更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康乾盛世”,可谓国泰民安,吃饱了饭的世界才可能推崇类似《饮水词》这样的作品,也才可能有如此“无用”的文艺或者说叫文化需求。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所以,还是那个问题,时至今日,我们国家繁荣富强,国富民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目标,而伴随着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我们急需要对外输出我们的价值观、文化意识形态。

如今也是盛世,如今我们的人民也有越来越高的精神需求?我们的文艺作品能够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养分?

在这样的一个新时代里,我们在舞台上来讲述纳兰这样一个人,我们应该怎么讲?我们要讲什么?我们要歌颂什么?我们要让人们了解什么?

现在满汉矛盾还是主要矛盾吗?阶级斗争还是主要矛盾吗?平定边患还是主要问题吗?盛世有盛世的需求,盛世有盛世的表达,列位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们,还是多读点历史为好吧。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从小聪明伶俐,爱扶老太太过马路;长大后忧国忧民胸怀天下;对同志是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是冬天般的残酷无情,最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形象,我们有雷锋,我们有焦裕禄,我们有王进喜,我们不需要用“李白”、“杜甫”、“纳兰”这些诗人,艺术家再来承担这些,

因为,他们也承担不起。他们在这个民族的历史中有他们的使命和承担,他们需要负责的是关于“美”的流传,而多半不是关于“道”的,更不是关于“德”的(你去查查这些“艺术家”的真实简历,多半都是老百姓口中的“深井冰”,就是走过路过一定要蒙上自家女儿眼睛的那种)。

缺乏现代维度的创作思考

为什么中国舞剧的人物出来都是千人一面,除去赋予他们的功能太多是一个问题,除去对历史人物没有深刻思考是一个问题,除去没有想象力是一个问题之外,

我认为,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舞剧创作者严重缺乏现代思维。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舞剧《初见》中我最不能接受的一个桥段就是关于纳兰和卢氏的爱情,且不说卢氏作为一个千金小姐如何就从天而降在一场江湖斗殴中与纳兰初识(难道这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初见”不应该是这台戏最大的核心与亮点吗?),

且不说卢氏成为又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是如何的令人乏味(难道一出取名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舞剧不应该是极尽浪漫之能事,极尽唯美之能事,极尽爱情之能事吗?为什么不能就踏踏实实地表现爱情?这难道不是舞剧最擅长的吗?),

单是关于卢氏难产一段,我就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这也是我前面所说的现代意识。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我并非女权主义者,但是,请问,在男女平等已经发展到现在的今天,在当今社会,为什么我们的舞剧,我们绝大部分的舞剧还在“物化”女性——要么是个“贤妻良母”,要么是个“花瓶儿”?

为什么到了现代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了,还是这样的剧情:一顿追,追到手了就怀孕,一怀孕,男人就“家国天下”去了,幸运的孩子生下来成了“孤儿寡母”,不幸的多半就“难产了”,然后下一个段落就是我们经典的“抱着死人跳舞”,哭啊闹啊喊啊,你怎么不回来啊?我就纳了闷了,早干嘛去了呢?这是悲剧吗?不,这是喜剧,不准确地说,这是闹剧。

这样的剧情中,我们的男主角是什么?难道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渣男”吗?你们难道就不怕妇女同志到妇联去告你们吗?在党和国家都号召“党员干部要以回家吃饭为荣。”的今天,难道我们的创作者都是不看书不读报的吗?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前面说了,纳兰是一个诗人是一个情种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最大成就和流芳百世的原因是因为他细腻情感所造就的艺术成就,他不是一个口口声声爱的妻子在生娃,他却不在身边,最后回来只晓得哭的家伙。

顺便说一句,我们的音乐老师,能不能不要把卢氏难产那段音乐写得那么气势恢宏好不好是一个女人要死了,她老公不在身边,用我们现代原由网文明人的角度来看,她很凄惨,她很绝望,不是黄河决堤了,更不是星球大战来了。不要太悲壮了好吗?这样下次写英雄就义的时候还怎么往上轰啊?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中国舞剧的问题

前段时间有幸观看了莫斯科大剧院的两台芭蕾舞剧,《海盗》和《巴黎的火焰》。看完之后还是百感交集。如果说中国目前传统的舞剧模式还是以古典芭蕾舞剧为基础模型的话,这事儿不用否认,事实就是如此。那么我们就静下心来来好好分析一下所谓“古典舞剧”是什么?

从文本来说,古典舞剧多半选用的是经典的文本,除非创作者真的有天才,否则使用经典文本是最稳妥也是最保险的,因为故事耳熟能详,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关系举世皆知。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类似《天鹅湖》、《吉赛尔》、《罗密欧朱丽叶》、《睡美人》、《灰姑娘》、《浮士德》、《美狄亚》、《哈姆雷特》、《安娜》等等等等常演不衰,被改编创作了无数版本。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你作为新的创作者无论是“顺”着走,继续经典,继续提高,还是“反”着走,进行解构进行再创作,这都是有一个基础了,而且是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同时,如此之后所谓舞剧的导演们的重点,才能开始创作能够配得上这些经典的“舞蹈”来,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你会在国际舞蹈大赛上看到《睡美人》、《堂吉诃德》、《奥涅金》的双人舞,这也是为什么老百姓都会知道黑天鹅的32圈挥鞭转。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出舞剧,到底给观众看什么?我早就给了个答案:要么美,要么有思想。

我这里所说的“美”其实说的就是形式,而“思想”就是内容。一个艺术作品,要么有形式感,要么有深刻的内容。

莫斯科大剧院版本的《巴黎的火焰》就创造了属于他www.58yuanyou.com们自己的版本,他们将传统的版本,也非常好看,下半场基本上就是看男主角炫技(形式)改为了更为深刻的戏剧情节(内容),同样引人至深。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说回我们现在绝大部分的中国舞剧,文本临时写的,角色立不住,情节很老套,思想很落后,观念甚至反人类,那么好吧,我们听说是“舞剧”,那我不看“剧”,我看“舞”吧。

有舞可看吗?现在一个舞剧下来,你记得住哪个舞段?独舞就不要说了,基本都是毯子功组合,双人舞呢?有多少记得住的双人舞?唯一有可能能记得住点的也就是群舞了,但能形成印象的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古典舞剧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程式化的,一段哑剧讲述剧情,讲完剧情,闲杂人等就坐下来,退出去,看主角好好跳舞,又或者原本是“插舞”,例如芭蕾舞剧中的一些代表性舞蹈,风情舞蹈、情绪舞蹈、环境舞蹈,但因为编得好却也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甚至成为经典。这就是古典舞剧,一是一二是二,非常僵化也非常模式化,但是,这分别保障了“舞”和“剧”。

我们学了古典舞剧的“结构”,却没有足够精彩更没有经典的舞蹈填进去,所以你会觉得很奇怪,很畸形,为什么群舞要跳那么久啊?这个时候为什么是这段舞啊?他和剧情有什么关系啊?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中国舞剧在学习古典舞剧的道路上,做到了吗?当年我们真的是做到了,《小刀会》你现在还记得有弓舞,《红色娘子军》里的各种单双三群舞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摆个造型都能成为符号。

但现在呢?有几个舞剧能够把其中单独的舞段拿出来跳拿出来演的?有几个人让普通观众能够口口相传的,说:“嗯,那个舞剧中有一段舞,好美,好好看,你一定要去看。”。有吗?

嗯,我们现在舞蹈界发明了个新玩法,舞蹈你们记不住对吧?好,那我们玩杂技给你看,感动不了你,我就吓死你。观众呢,忍了一晚上了,也不知道什么地方该鼓掌,好吧,看在你们都拼命的份儿上,热烈鼓掌吧。这很让人感动,但是,这,是舞蹈艺术吗?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舞剧,舞剧,舞和剧,你先有坚实的,有意义的“剧”(内容)好吗?然后再有用心的,让人能记得住的“舞”(形式)好吗?什么都没有?你让我看什么?

所以结果是谁用心谁有想象力我就看什么啰,所以我们多半看见舞美、看见了服装、看见了造型、看见了视频和灯光,这是舞台美术界的胜利,这当然也是舞蹈、舞剧界的悲哀,这就是前几年大家提出的疑问,到底是舞剧?还是舞美秀?服装秀?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能踏踏实实先从好好编独舞、双人舞开始吗?如果没有积累,没有时间,能先从做几分钟,做十几分钟,半台的小作品开始吗?

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甚至我也身在fkhkjyx其中地说他应该是最高级的艺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舞蹈是表达人类情感最终极最极致也是最高级的方式,真的情到深处,你还会嘚吧嘚吧吗?你说得出来吗?你唯有无语凝噎,你唯有拥抱,你唯有捶胸顿足,你唯有撕心裂肺。舞蹈是什么,就是表达你在生活中感受到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的。

而舞剧,是舞蹈这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一个大的集合,这是一个复杂之极的系统工程,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走?他怎么走?走几步?穿什么颜色质感的衣服?为什么?音乐要营造什么情绪,打面光还是只是给剪影?为什么?如果那么简单,难怪现在有好多人误认为导演是最好干的,拿个话筒开骂就行了,是这样的吗?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目前中国舞剧的问题,尤其是历史题材舞剧,其一是缺乏审美,都讲唐朝,张艺谋有张艺谋的唐朝,低胸挤沟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有陈凯歌的唐朝,玄幻唯美日系暗黑。你可以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积累了他们的审美表现了属于他们的审美,甚至引领了那一时的审美。我们的舞剧呢?这个和那个有多大的区别?

其二是缺乏观念,历史,尤其是历史人物在今天要怎么讲?你查的资料全吗?历史上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就算历史早有定论,你今天把他拉出来,你要说什么?你要让“他”——这个历史人物代替你向观众说什么?大家为什么迷恋创作,创作的时候,你就是“神”啊,多伟大的人,多震撼的事,多离奇的情节,都在那等着为你,为你的观念服务呢,

结果呢,我们大部分的创作者,不是创造之神,而是神神叨叨,而是深井冰。你以为台下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吗?就算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你要哄他们也得给个棒棒糖啊。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其三严重的割裂感。就是观众坐在剧场里经常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进来?黑乎乎的一个地方坐1、2个小时,又不能聊天又不能玩手机又不能嗑瓜子?我进来为什么?你台上演的跳的,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目前我们绝大部分舞剧作品是严重脱离现实脱离人民脱离人类的。不是要你都去做现实主义题材,但是你的作品和今天,和当下什么关系?文以载道,你要载什么“道”,想清楚说清楚跳清楚,好吗?

要不然还是那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进来看。隔壁的电影很娱乐啊,隔壁的画展很经典啊,隔壁的音乐会很好听啊,隔壁网上的八卦很刺激啊,我为什么要进来看舞蹈?我为什么要进来看舞剧?这些问题不想清楚,我们创作再多的剧,依然会失去观众,失去市场。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缺乏文化战略思维,缺乏历史观才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大问题,至于舞剧的其他就都只是技术问题,操作层面的问题和战略性的问题比起来就都不值一提了,那个属于见仁见智的维度,大家看完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喜好和判别。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后说一下,查了一下资料,鹿晗真的是货真价实的海淀人:1990年4月20日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小学就读北京市育英学校(1996级海淀区万寿路西街),初中就读北京市师达中学(2002级,在香山脚下),高中就读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05级也绝对在海淀)。

怎么着?见还是不见?你们看着办。

图片来源于YSPACE艺术设计空间

服装造型设计:阳东霖

服装设计助理:吴少华 刘倩倩 王子楠

化妆造型:贾雷

摄影:贾云龙

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

让我们

一起来

舞蹈

评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相见不如怀念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0493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