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城市的繁华成语有哪些

司马光云:若问古今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原公认“九朝古都”的洛阳,现已被一些学者考证为“十三朝古都”。一些浓缩了历史典故的成语,见证了洛阳的十三朝繁华。

祾钰 | 文

一、夏都斟鄩

斟鄩在今洛阳偃师。这是夏朝君王的避难所,夏启的儿子太康被后羿驱逐后跑到这里,之后他的侄子、中康的儿子相也跑到这里。有专家考证认为,二里头遗址即为夏都斟鄩所在。

太康失国

夏启当政晚年,逍遥自在,饮酒打猎,疏于朝政。其子太康继位后,更有过之。后羿瞅准机会,赶跑太康,另行拥立太康之弟中康。这应该是中国王朝历史上的第一次犯上作乱。

二、商都西毫

商汤灭了夏桀后,在夏都斟鄩附近建都,称为西亳。之后八任君王都以此为都,前后约两百多年。

桐宫悔过

伊尹辅佐了商代五任君王。商汤的孙子太甲继位后,不尊成规,统治残暴,于是被伊尹流放到商汤的葬地桐宫,让他反省反省。在这段时间里,伊尹全面主政。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后,下定决心改过自新。于是,伊尹把他接了回来并让他掌管政权。从此以后,太甲帝勤于治国,四方诸侯又重新归顺于殷朝,百姓也获得了安宁。

描写城市的繁华成语有哪些

三、西周都成周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该城是由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建,在成王五年建成。据说当时西周将部分殷商移民迁于此地,并派两万人镇守,以威慑东方。

定鼎中原

九鼎,相传乃夏禹所铸,由三尊圆鼎、六尊方鼎组成,用的是各地贡献的青铜。鼎身上刻有九州山川,象征全国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

武王伐纣灭商后,准备把九鼎运到周朝的国都镐京(今西安市西南)。但没想到这九个鼎又重又难运,花了几个月的功夫,到了洛阳后,往西怎么也移不动了。

武王听说后,感慨不已,认为这是天命,于是决定在洛阳建立东都。当然,这是传说,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为了控制东边的殷商旧部。

之后,“问鼎中原”,成了志在称王的潜台词;而“定鼎中原”,则是天下一统的代名词。

有趣的是,“定鼎中原”这个词去年被郑州市质监局拿去,作为质量文化标志。

四、东周都洛邑

洛邑是周代洛阳的古称。洛邑瀍水东西两岸分别有成周城和王城。王城西周时便是周朝宗庙宫殿所在。平王东迁后,居于王城,周敬王时又因动乱迁于成周。东周一直和动乱相连,很多人会想起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而忘了那个早已成受气媳妇的周天子。

悬梁刺股

苏秦这个曾激励了无数学子的故事,就不多说了吧。其实在合纵六国、佩挂相印之前,他最先游说的是居于洛阳的周天子,可惜其名声在当地不佳,天子的近臣均认为他只能逞口舌之利,原由网却看不到口活的真正价值,他只好远走他乡。

五、东汉都雒(洛)阳

东汉王朝,中学教科书留给我的印象似乎只有蔡伦造纸和宦官之乱,如今重读历史,则对毛泽东眼中这个“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产生了浓厚兴趣。

披荆斩棘

在辅佐刘秀夺得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中,战功最为显著、计谋最为有效的是将军冯异。但战功过大也会有功高震主之嫌,幸运的是,冯异遇到的是刘秀而非刘邦。

打下关中后,冯异在那里镇守三年,有人向刘秀弹劾其权势过重,有“咸阳王之称”,可能对汉室不利。刘秀对此不以为然,反倒派人将奏疏送给冯异,还特意下诏安慰。

后来冯异自长安入朝觐见,刘秀多次宴请,并向群臣介绍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描写城市的繁华成语有哪些

六、曹魏都洛阳

三国割据之后,魏都洛阳成了文人才子聚集之处,也造就了那个时代的文采璀璨。代表人物即是曹氏父子和原由网建安七子。

七步之才

曹氏父子中,最为才华横溢的怕是曹植了。他的七步诗让哥哥曹丕放下了手足相残的念头,一首绝美的洛神赋也是令无数人遐想连篇。

南朝名士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曹子建即曹植,七步之才、才高八斗的典故由此而来。

七、西晋都洛阳

西晋是一个短暂的王朝,给我的印象中的无非就是八王之乱,一大家子打来打去,最后搞得社会动荡,外族入侵,从而进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朝时期。

甘拜下风

王恺是晋武帝的亲舅舅,有名的生活奢靡,但石崇将他比了下去。

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后来晋武帝出手帮忙,赞助了王恺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结果被石崇一把砸碎,然后从家里抱来一堆更大的,让王恺随意挑。至此,王恺不得不甘拜下风。

两人斗富同时,晋惠帝发出“何不食肉糜”之问,西晋亡得快,真怪不得外人。

八、北魏迁都洛阳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

分道扬镳

如果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没必要互不相让,“分道扬镳”就可以啦。北魏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虽是洛阳令,但元志常常不把一些达官贵族放在眼里。一天,元志外出游玩,恰巧碰到御史中尉李彪。按理说,官小的元志应该先让李彪过去,可他偏不让路,认为他是都城的地方官,再大的官住在这里也归他管,怎能随便让路。

两人争执不下,只好让孝文帝评理。也算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吧,孝文帝笑笑说,“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于是,元志和李彪从朝廷出来后就拿着尺子,将经常通行的道路进行了丈量,各取一半,各走各的道。只是不知,两人谁走左、谁走右。

描写城市的繁华成语有哪些

九、隋朝建东都

隋朝虽也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恃才矜己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暴君,但最出名可能要算是隋二世杨广了。无论是杀父弑兄,还是荒淫玩乐,这些暴君能做的他都做过。

杨广确实十分有才能,无论是平定江南,还是北征蛮夷,都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天赋,但是渐渐地,国家繁华逐渐让他骄傲自满,于是他好大喜功、大修大建,虽说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但是在当时给百姓//www.58yuanyou.com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隋王朝埋下了深重的祸根。

另一方面,杨广又一味追求个人享受,官员们也都纷纷趋炎附势,将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当起义军已经在全国纷纷响应的时候,他还在只顾自的的玩乐,最终的结果是他被自己的人所杀,也是他恃才矜己的后果吧。

十、唐朝东都洛阳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顶峰,也由此形成一些历史典故。

五体投地

提起这个词,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当佩服一个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成语。殊不知,这个成语源于古印度最隆重的礼仪。

相传,唐代时期洛阳偃师人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写了《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载五体投地的典故。五体投地是一种虔诚的朝拜礼仪。所谓五体是指两手、两膝、头顶。

描写城市的繁华成语有哪些

五代中三代定都洛阳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时期,前前后后不到百年,却出现了十来个王朝,其中在洛阳定都的便有三个,后梁、后唐和后晋。

金戈铁马

李袭吉博学多才。在唐天复年间,他曾代李克写信给朱温,信中说:我俩本是朋友,后因奸邪之人挑拨,以至日夜原由网征战,金戈铁马。如今,你我均有一定地位,不如连横,拓地守境,为子孙留下基业。

朱温看后感叹到:李公居偏僻之地,却有如此才士。若此人为我所用,必定如虎添翼啊。

人死留名

五代时期,梁朝名将王彦章随朱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深受重用。

朱温死后,后唐进攻后梁。王彦章率军应战,但因寡不敌众被俘。唐庄宗亲劝王彦章归降。王彦章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宁死不降。

铁砚磨穿

少年不被重视,后发奋图强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洛阳人桑维翰就是其中一个。

此人虽说相貌丑陋,却有着远大的志向,立志要用才学弥补自己的不足,成年后的他在参加科举的时候被朋友们所劝阻,因为“桑”与“丧”同音,主考官一看到他的姓名就顿生厌恶,早早就把他排除在外。

桑维翰不为所动,慨然写下《日出扶桑赋》一文,发誓要在科举中获得功名,同时铸一铁砚展示给大家,发下狠话:“除非铁砚磨损坏了,否则决不另谋他途。”桑维翰终于如愿以偿,在后唐同光三年考中进士。

但后来桑翰墨投奔了儿皇帝石敬瑭,为其出谋划策,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终为后人所耻笑,也是一大憾事吧。

编辑:云济 图片来源: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微信公众号搜索:豫记。(yjhltxdjm原由网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城市的繁华成语有哪些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0374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