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写实鱼缸

如何设计一个美丽的水草造景作品,不是简单地按照自己喜好去制作就可以了,它要遵循美学的构图理论,注意焦点、透视、留白,等等,它并不仅仅是-个鱼缸,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门特殊的艺术,一项把大自然带回家的艺术。水草造景艺术涵盖方方面面的理论,美学理论,可能对于很多刚刚接触水草造景的朋友来说是有些困难的,以下章节我将向大家讲解水草造景的美学理论基础,以方便大家更容易地掌握水草造景的一些基础知识

(-);水草缸硬景观的重要性

水草GvaXDO缸硬景观对于水草造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俗称为水草缸的“骨架”。硬景观- -词是由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英国,人M.盖奇( MiGvaXDOchael Gage )和M.凡登堡( MaritzVandenberg )在其所著《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首次提出,并被广泛地运用在城市设计和规划中,其本意是相对于以植物为主体景观而言的。我们将这个概念借鉴来,并运用到水草造景设计当中。在水草造景设计中,硬景观是指除水草和水草必须材料和器械外的一切用于水草造景设计服务的景观。这需要我们借助一些非生命体的自然素材和人工素材来进行构建。

水草造景硬景观对于一个优秀的水草造景作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对于水草造景来说水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的一些国内外各项赛事的作品都非常注重硬景观的布局以及用硬景观表达作品的主题。我们一般在用素材塑造硬景观时就要确立景观的中心思想,按照美学构图的理论来摆放,骨架要明确完整,焦点突出,视觉冲击力强。这样在种植水草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美丽的骨架,在这基础上添加水草的绿色,就很容易得到一个优秀的水草造景作品了!

与城市设计中的硬景观作用不同,水草造景设计中,硬景观的主要作用为:支撑、保护和完善水草造景结构和提供水生物生存载体。

水草造景中选择哪一种结构,是根据设计师的设计目的所决定的,硬景观服务于设计师的这一设计目的,通过素材搭建起结构的骨架,来支撑起整个水草造景的结构。而且在定程度上清晰并明确 了结构,让表达目的更加鲜明 。相对于水草来说,硬景观在明确设计结构的同时,还保护了结构的稳定。

搭建硬景观使用的素材,在水族箱中也成为了水草生长的载体和水生物的栖息地,同时也为水体中不可见的微生物、细菌等提供了繁衍的空间。

1.素描本的价值

在水草造景设计阶段,还有一-样东西功不可没,这就是素描本。素描本原是为绘画者服务的,用来进行速写创作和练习的本子。我们将它运用到水景设计阶段时,它兼顾了创作功能的同时,更多地成为我们将水景作品设计灵感记录和制作后的效果预览的重要工具

水草造景艺术跟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需要灵感的滋养,然而大自然恩赐给每- -位创作者的灵感,稍纵即逝,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将这些灵感记录下来,记录灵感的这个过程,也是灵感向设计思路蜕变的一个必要过程。而且将设计构思跃然纸上是对设计思路的一种自我完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设计思路强化的过程。

借助于素描本,可以呈现预览效果图,优化水景结构,强调表现效果,扩展设计,对水草搭配进行模拟等,这些设计细节都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大胆尝试。反复地尝试是对设计进行调整的过程,之后你会发现,当初这个简单的记录,已经成为你水景作品制作的一个图纸,而且整个设计思路已经深深烙印下来。

很多朋友不愿意使用素描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始终无法从素描本是画家才使用的这-观点中解放出来。我们不需要将水景灵原由网感绘制得多么写实逼真,也不需要使用绘画的色彩原则对这个简单的记录进行雕琢修饰,素描本在水景设计阶段的功能作用,要比它呈现出的更为重要。

2.硬景观的布局

天野尚先生告诉我们要利用自然当成我们水族造景的灵感,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欣赏自然的美景,但又不局限于很典型的奇景,如超大的瀑布和高山,同时也欣赏小的事物。在大自然里常常可以看到高大的植物矗立在矮小的植物后方,并且营造出愉悦的阶层效果,而优势的植物群同样也能营造出聚焦点。所有的这些概念都可以套用在我们的自然水族缸造景上,并且获得很好的视觉效, 这种技术在日本称之为借景。

借景,把大自然中的景观通过造景素材排列组合,安排在自己水族箱里。在水草造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获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借景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的高山地貌,河流小溪,树木丛林等,都可以拿来借鉴,可以宏观地做远景,也可以取其局部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然界中的一点一滴。

其实水族箱造景和我们熟知的园林造景有相似的地方,大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借鉴大自然中的景观在自己有限的区域内进行还原与复制,按照一定比例来模仿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形态。 但是水草造景相对于园林造景还要难上加难,毕竟水草造景的介质是水,而且还要受困于素材和水草的各自习性特点,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借景, 而园林造景要好很多,是通过人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造成所需要的景观。

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发展了自然山水园。园林造景,常以模山范水为基础,“得景随形” “借景有因” “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水草造景,同样是用我们在大自然中寻找的素材,比如沉木,石材,沙砾等来营造自然景观的方法,可能没有园林造景那样大的空间来充分发挥,但是也可以做出非常接近大自然,甚至超越大自然景观的景象,因为是在水下作业,有鱼只和水草的灵动感,所以可以做出比大自然中的景观更奇幻更玄妙的景色来。

(二)构图

有三种基本的构图形状能够套用在自然水族缸中,分别是:

三角型、凸起型(也称为岛型或山丘型)以及凹陷型(也称为“∪”字型)。这三种风格也可以在某个程度上彼此搭配,以营造出一个有吸引力的水族造景作品。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凹陷型布景就是“U"字型水族造景。

这也是最容易营造和获得效果的。硬景观和水草种植在水族缸的两旁,以2:1及3:1或黄金比例的方式来设置开放空间,可以获得最佳的平衡感。较长条形的水族缸比较适合这种形式的水族造景,例如120x45x45厘米或180x60x60厘米。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凸起型是制造效果最富挑战的布景方式。水族造景是透过在水族缸中心放置沉木,岩石和高大水草行成对比的,但也不是在正中心,硬景观不要太多。高度较高的水族缸相当适合这种构图。

例如60x.30x45厘米或90x45x60厘米这两种尺寸的水族缸。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三角型的使用是令水草、硬景观和底床产生对比的有效方式。当水族缸由正面观赏时,水草和硬景观由较高的一边逐渐降低至另外-边。在前景的底床必须较浅而后景较深。当水族缸由正面观赏时,深邃的幻觉便营造出来了。

1.透视与焦点

透视是指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焦点透视法: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其基本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其特征是符合人的视觉真实,讲究科学性。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即是焦点透视的典范之作,在平面.上创造了三维空间。

焦点透视法一般应用于在绘画,摄影,建筑学、室内设计、雕塑设计、装饰设计和工业设计以及其他相关领域里,可以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三维空间,培养透视感觉。在中国绘画中,我们可以广泛地看到运用到了散点透视、平行透视等原理,而西方美学用的则是灭点透视,无论是什么透视,视点就一个,就从单方面考虑就行。

因为我们的水草造景缸是个三维立体的载体,所以焦点透视原理就非常重要,如果很准确地把这个原理运用到水族箱中,那么我们的

作品会更加真实,会使景深更深,意境更强。西方绘画传统构图,-般采用“焦点透视”的组织方法,它就像照相一样,是采用固定-一个视点,将瞬间的情节表现出来。

比如身边有两个人, 一个近- -点,-个远- -点,其实我们大脑里很清楚两个人的身高体重都差不多,但是要是表现在一个平面图中,就会看到,离自己近的这个人要大一些,离自己远的就要小一些。

我们说的焦点透视,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近大远小,还包括近高远低,近疏远密,近宽远窄,近浓远淡。在水景作品中,我们如果运用好焦点透视原理,可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真实生动,空间感更强烈,意境更悠远,可以起到增加景深的作用。

.景深”一词借鉴了摄影艺术,在水草造景作品中是指在水族箱内,最大限度地表现水草造景的深远效果。水草造景的深远效果的充分表现,对水景作品的“势”和“意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作品想要表达何种艺术效果,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作为展现的载体。“ 景深”效果的表现在水草造景作品中遵循基本的透视法则“近大远小”,在硬景观搭建阶段既要注意艺术效果的营造,同时也要注意素材尺寸的选择,合理地分布在前景、中景和后景;在水草选择和种植阶段注意叶形和生长方式。

在这里,我们拿张剑峰的两个优秀作品作范例来说明,作者的这两个作品有共通之处,都运用了平行透视法,把消失点定在了黄金分割点上,以3:2的构图,通过焦点透视原理进行排列组合,使焦点更突出,主题更明确,景深更强烈,作者很好地用化妆沙分割左右两部分,又使作品有了空间感,也符合了透视原理,加之作者自己对水景的理解,创作出了两个非常精彩的水景设计作品。

《天空》这个作品,也是利用了完全仰视效果,和平视不同,通过透视原理,来表现树木的高度,仰视视角是确定方向的第一步,这个是最明显的空间方向感。这个作品由于是在水族箱内完成,所以要想达到现实生活的空间感和视觉差,选择素材时要十分考究,素材都是选择了透视感较强的沉木,由粗到细,最终汇集到灭点,这个作品也是最直接表现透视原理的。

透视学是文艺复兴时代留给现代美学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至今依然滋养者各类艺术工作者。伟大的意大利画家们,用符合视觉科学的手段,在平面上再现了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我们将它利用在水族箱中,不是因为水族箱也是一个平面,是想让有限的水族箱可以表现出超越有限的空间感觉,下面我们看这个作品。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这幅水景作品,充分地利用透视学原理,将前中后景,按照近大远小的规律有序而又不失自然地摆放火山岩素材石,并且有意地增加了素材表面莫丝类水草所占据的相对比重。让中远景的边界变得模糊。这让整个景观显得深远宁静,又不会因为素材数量由前至后的逐渐增多而喧宾夺主。值得一-提的是,景观的透视效果是依靠石质素材呈现的,在素材密集的区域,运用了颜色明亮的化妆沙,即突出的素材的轮廓,又营造了溪谷的氛围。

这个作品在水草的布局方面也运用了透视的手法,草种的选择,形态和颜色都十分考究,运用化妆沙做的溪流造型也让人有源远流长的感觉。在只有45厘米景深的鱼缸之中可以概括大自然的景观并体现其无限延伸的感觉,这就是透视的奥妙!

视觉焦点

有些水景设计作品为什么平淡无奇,为什么吸弓|不到别人的眼球?原因是没有视觉焦点。这里先来说说什么是焦点(也可以称兴趣中心或者视觉中心),我认为用“焦点”一词更能简单准确地阐述。有人用通俗的方法来诠释焦点:在设计的页面上最吸引人注意的地方,视线上集中交汇的地方,这个位置就叫焦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运用照相机对准人的脸部,那也是在获取一个焦点。

这里的视觉中心的含义是指,在画面中,以构图、色彩等画面元素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元素;

平面艺术(如绘画)中的主体,比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的主体耶稣。画面中他的12个门徒都围绕着耶稣。达.芬奇不仅在绘画技艺上力求创新,在画面的布局上也别具新意。- -直以来,画面布局都是耶稣弟子们坐成一排, 耶稣独坐-端。 达. 芬奇却让十二门徒分坐于耶稣两边,耶稣孤寂地坐在中间,他的脸被身后明亮的窗户映照,显得庄严肃穆。背景强烈的对比让人们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耶稣身上。这个作品就是把耶稣作为视觉焦点。

人们用视觉获取环境中的信息,周围都会是模糊的,只有你视线集中的中心点是最清晰的。

对于一个成功的水景设计作品来说,我认为如果焦点可以足够吸引人,很精彩地表达出了水景的中心思想,就会吸引人,就会让人们得到更明确的视觉中心。每个成功的水族造景作品都需要一个理想的聚焦点。一件沉木或岩石甚至一丛色彩漂亮的水草都可以充当焦点。聚焦点对整个水族缸而言是首要的装饰元素,引导视觉中心以赏心悦目的心态来观看整个水族造景作品。-般来,造景设计作品中应该只采用一个强力的聚焦点。

这个焦点的位置我们一般放在左面或者右面,而不是正中央,就像绘画一样,-般人们习惯的焦点位置都会在这张纸的中上方,这一位置通常是人在观赏作品最先注意到的一个地方。对于水草造景比赛而言,评委会从成百上千的作品中挑选好的作品,那么我们的作品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评委看到自己的作品,所以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有抓人的地方,那么一个突出的焦点就十分重要了。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在我们的水景设计作品中,如何简单创造视觉焦点,更清晰地传达要表达的有效信息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如果- -个元素就已经能够触动人心,那么这个作品就是好作品。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这个作品主体鲜明,色彩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很强,其实都是源于有一个相对突出的焦点,很难想象这是- -个36厘米的水族箱表现出来的水草景观。这个作品的焦点非常突出,右侧黄色的岩石在体积上,占据大部分的视觉面积,很容易被视线俘获;在位置上,处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能够突出画面的美感;在纹理质感上,选择了质感粗糙且有较大自然纹理石材,在其他素材中脱颖而出,其本身的纹理特点以及山势的表现力都集于-身,是一个阐述主题焦点最好的说明案例。

作品在硬景观搭建的时候整体向右侧清晰,使焦点区域的重心感加强,而且预留了-定的留白区域为副景一溪 流的表现提供了空间。整个画面- -刚一柔,一静一动的,活灵活现。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这个作品对焦点的处理更加微妙,整幅作品的硬景观采用了沉木和石材的搭配使用,作者没有像其他作品一样采用石、木搭配的搭建形式,而是大胆地将两种不同的材质分开放置。遥相呼应的硬景观虽然体积.上相差无几,但石质的素材形态和质地会强行地将视觉中心拉拢过来。

而且作者更标新立异地利用了明暗关系,利用光线将主石照亮,沉木则呈现背光的剪影效果,沉木的剪影效果会使得硬景观的轮廓和内容变得模糊,主石光源的直射下布光轮廓清晰,质地明确。通过明暗关系,强弱关系将焦点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作者以近林远山为主题,用树林的“暗”突出山体的“亮”从而更加深了视觉焦点的突出作用。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在上面的作品中,利用了水草的形态和颜色作为整个作品的焦点,- -丛醒目的红色系水草和一丛非常茂盛的,状态非常好的水草都可以作为作品的视觉焦点。

2.水草造景中的留白

国画中留白是一种构图艺术,那么我们的水草造景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在作品中某些地方留出空白,不用填满整体构图,以此增加画面的透气感和意境,留出的空白不仅让画面显得大气,而且更让画面具有感染力和联想空间,延伸了画面本身的“画外之意”。

极简主义的“少既是多”会给大家带来最重要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元素。如果一个设计有太多的元素, 观者就会失去对设计焦点的关注。在用很少的元素去设计一个作品时,感觉是困难的,就算完成了也会觉得这个画面看.上去像没完成似的。如果焦点做得出色,就不会让人有未完成的感觉,反而会觉得画面的留白让人联想到很多内容,使画面更有意境。

水景设计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用素材和水草表达自然生命力的传达与诉求,要精心塑造主体形象,才能突出一定的主题。运用留白可以将要表现的主体更加突出、更加明确,使人-看就能正确领会水景所要表达的重点。正如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光先生所说的:“ 海报正因为传达信息简原由网单明了才能瞬间扣住人心、留下印象。”所以我们要运用虚实关系对造景设计中的元素反复处理,用留白代替-些无关紧要的物象。由此可见,留白使设计由繁杂变得简洁。运用恰当就能烘托主题、强化重点,形成虚实对比。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在众多艺术品当中,为使整个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刻意留下相对应的空白空间,这类作品比比皆是。这些作品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以下图为例。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作品中有三块留白区,这三块留白区域阐述了留白技法在水草造景艺术上的实际应用。

1号留白区域为边缘留白区域,这让水草景观的骨架结构突显,同时平添了整个水草景观诗的情画意,这个留白区域成为观赏鱼的主要活动区域,形成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值得注意的是,缸内的水草景观采用了大叶形的水中莲类水草,而且色彩选择比较醒目的,这会让硬景观显得很厚重,而且焦点不会被灵动的鱼儿所抢走。

2号留白区域为间歇留白区域,这会增加水草景观的层次和透视感。3号留白区域为地表留白区域,这将放大整个水景作品的空间体积。地表部分的留白区域与边缘留白区域形成交集时,会在水族箱的缸壁上形成反射效果,就像上面图片的感觉-样, 你不会相信这个水草造景作品深度只有36厘米。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幅作品,作者对留白技法的运用更加深奥,赋予了留白更重要的实用价值。首先整幅作品最突入的地方是区域1,这里的留白区域是整个作品的焦点,利用留白空间来强调作品结构焦点,同时留白区域的运用还强调作品阐述的意境氛围,从而又成为主题焦点,结构与主体的阐述都利用了留白区域得以强调和突出。这样的突出焦点的留白,相比突出意境留白,对于景观的结构来说更有价值。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作品除了区域1外,作品顶部大量运用间歇留白技法,这样留白空间的反复出现,将整个作品上部空间提亮的同时,还可以让作品上半部分形成虚化效果,这种虚化反衬出了作品下半部分的基础的稳定性,使作品的根基更加扎实稳健。大量利用间歇留白技法还有一一个好处是会更加突出硬景观骨架,形成虚实相接的效果,虚实效果在结构上会增加作品的纵深感,表达主题上会平添作品的意境氛围。

作者大量采用了留白技法,形成众多留白区域,但这些留白区域表现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作者对比设计了层次对比。比较区域2与区域3会发现,区域2在作品右半部分,也是作品的重心,留白区域的面积相比较区域3来说要少。从面积上形成了区域2、区域3、区域1的递进关系。区域1面积最大,且位置又处于焦点位置,而区域2留白面积最小,而区域3形成了区域1和区域2之间的-个过渡。从量级上形成的递进关系,会让整个画面自然感提升的前提下,又不忘强调结构和主题。

以上我们讲了焦点与留白,这两个主题是共生的,是一个好作品非常重要的因素,缺一不可, 是互补的,是需要和谐统- -的要素,焦点越突出,越契合主题思想,越能有说服力,那么你就大胆地留白吧,完全让这个焦点“说话”,如果焦点不够突出,不够有冲击力,那么所谓的留白就很勉强,整体画面会很空洞乏味。如何让焦点突出,让留白更有想象力,让整体作品更有意境,掌握了焦点与留白,就会让一个作品变得更加富有内涵。

再看看下面这个作品。这个作品焦点与留白十分明确,我们观者第-眼就会被黄金分割点上的主石所吸引,石材质感强烈,体积非常大,明暗效果突出,在整体画面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作者很好地利用了这块主石的特点去表现这单一-的视觉焦点,所以留白就变得很轻松,在区域1的留白空间非常大,几乎不会有其他硬景观存在,在左面区域2的留白相对较小,也是为了突出主石这个焦点,让这块石材“孤立”出来,形成一个明确的焦点,所以这个作品很好地诠释了焦点与留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留白技法的展示,需要一定的空间提供平台, 本来就显得拥挤的水族箱,还需要单独预留出这部分空间来表现。因此,我们要在设计阶段就进行充分的思考,设计方案。不必为失去的空间遗憾,要知道传达信息简单明了才能瞬间抓住人心,留下印象。

3.水草造景中的平衡感

在世界水草造景大赛的作品点评中,评委会经常提及“安定感”这个词语,对于- -个水草造景,不管你是用“凸型,凹型,三角型”构图,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欣赏者看到你的作品,会感觉到很稳重,很安全,很平稳。如果一个作品的构图不能给人安定的感觉,感官上觉得有偏移或者歪倒的感觉,那就是失败的。平衡感是一种相对的平衡, 并不是对称才会平衡,下面我们举例说明怎样营造水草造景的重心与平衡感。

如下图所示,此石组由五块石材所组成,分别为主石,副石和添石。主石是最重要的,体积最大的石材,也是视觉焦点,占有主导地位。它左面的副石是仅次于主石的地位,属于第二重要位置的石材,另外还有三块体积比较小的添石。这个石组主石是向右倾斜的,为了让整体画面更平衡,副石需要向左倾斜,来增GvaXDO加作品的平衡感,添石的作用是让主石和副石更稳定,感觉更“安全”。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这个石组的构成与上- -组有一些共通之处,也是配有主石,副石和添石。我们看,主石体积非常大,也是绝对的视觉焦点,它的方向是向左倾斜,而副石也是同样向左倾斜,这样的构图会让整体画面很不稳定,没有一种“安全感”,那三块添石的作用毋庸置疑就是为了让整幅画面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更平衡,左面的两块添石显然是在“托” 住主石的倾斜感,而右面的添石也是为了拉伸整体画面向左的感觉,让整体布局更平衡,更和谐。

不管是石头景还是沉木景,好的作品都不会是用一-块素材来完成整体构图,而是通过很多的素材进行搭配组合,只用一块素材来使画面获得平衡感是非常难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素材分出主与次,大与小,多与少,合理地摆放,就可以营造-种“安定感”,使画面不会感觉倾斜,使作品静中带着一种动感和韵律。

构图要讲究平衡,这是没错的。但平衡并不是“天平”似的左右对称。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看到,非左右对称的构图也可以实现平衡感,这就是均衡式构图。均衡式构图就好比秤杆一样,它不需要天平两边的重量都是一样的,只需要根据情况移动秤砣的位置即可实现平衡。和对称式的平衡构图相比,均衡式构图是-种充满动感的构图,它可以在静止的照片.上营造出运动的错觉感。

我们简单地介绍两个作品的平衡感

-个优秀的水草造景作品要让观赏者感觉它沉静庄重,要达到这种稳重的心理感受,我们需要掌握水景平衡的技法。这种平衡不是通过真实的受力作用,保持物体的静止状态,而是基于参照物的视觉作用,形成心理作用的平衡感。注意看下图中主石的走向是向右上方,虽有延展的气势,但还是会让人不经意间感觉它即将要倒塌。所以作者在右下方放置了与主石对立走向的副石。注意这块副石的作用不是支撑主石的,生石与副石之间的小石头,才是为支撑主石而存在的。由此可见,参照物的位置选择是有一些考究的,这个位置会让副石的支撑感更加显著。退回全局来看,因为副石的支撑感实现了,整个画面的平衡感就产生了,虽然还会有它即将倒下去的感觉,但副石给你带来的安全感也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你,-切都是平衡的。还要注意的是主石后方的水草,选择了叶片形状极细的牛毛毡,密植后会让这块区域显得很厚实,这让主石感觉上重心后移了。副石的托举效果,水草的牵拉效果,都是为了让整个画面感觉更加平衡,凸显出稳重的心理感受。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再看一例。下图中这个作品采用了放射性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突出重心,但是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失衡。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作者掌握了保持构图平衡而又不失重心的秘诀。主石和副石分别向左右方向倾斜,形成一个漂亮的锐角区域,然后在主、副石的同侧又各有次副石来强调放射结构,次副石的走向没有与主、副石的走向完全平行,这赋予放射结构更加自然的美感。

为了让整体结构更加平衡稳定,作者还有意增加了可以托举起副石的添石(图中路线圆圈处),视觉上可以起到支撑副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石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一旦出现,就会使作品的平衡感锦.上添花。

除了通过摆放素材的位置来体现出平衡感外,合理布置区域也同样可以使作品实现平衡感。

上图这个作品就是典型的区域平衡的范例。作者强调的平衡感,没有依赖于几块素材的比较,而且依靠在硬景观搭建时,在中前景和中景空间,合理地布置了两块三角形的区域。两个三角形区域如同镜面反射一样相对而至,远近关系通过三角形区域的大小得以体现,既体现出平衡感又不失景深。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作者在水草种植.上,也体现出了平衡感觉。两个三角形区域的重心位置作者使用了色彩靓丽的迷你矮珍珠水草,这会让每个区域的重心加强,为平衡关系埋下伏笔。两个三角形交互的位置也种植了色彩靓丽的水草,这是在平衡两个片区的关系,也使得作品增添了-种向下的稳重感。

水草造景艺术的发展仅仅有二十多年,而绘画发展却已经有几千年了。绘画艺术长期积累的视觉艺术的经验,不少也适用于造景艺术。

-般我们说画面会有对称和不对称的原理,对称的构图会相对表现得稳定、安宁、和谐、庄重,但是会使画面觉得平淡无奇。而不对称的构图往往会表现为左右力量不等,高低不等,色彩比例不等以及面积大小不等。虽然不对称构图会让画面气氛紧张,使观者产生不安和紧迫感,但在水草造景中,我们构图一般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还是采用不对称的构图方式,也就是按照黄金分割法接近于3: 7,中国画中的“井”字构图也是这个道理。如下图所示。

均衡,就是平衡。这是字面的解释和理念.上的概念。我们这里讲的均衡式构图,是一种艺术审美观和视觉心理概念。均衡区别于对称,因为这种形式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 -- -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 异量的呼应均衡,是利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浅轻等透视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均衡。

要使画面均衡。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效果好坏与作者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有关,只要多加实践和学习,-定会掌握这种构图形式,用好这种艺术技巧。稳重是作品传递给受众后的一种心理作用。稳重的前提必须要平衡。下面用实例来说明,请看下图: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首先,作品的主要石材选用了太湖石。这种有着粗糙纹理的石头本身就显示出一种大智若愚的美感。石质素材质地坚硬,不会让人感到轻浮。

作品的副石在作品中的作用并不亚于主石,主石的走向稍微向右倾斜,如果没有副石,作品会有倾倒的感觉。第一副石的走向与主石对立,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而且第一副石的位置与主石形成了主次两个重心点。

第二副石(紧挨主石圆圈处)的位置,即衬托了主石的气势,也给主石增添了稳重的支撑感。

主石后方的第三、四副石把主石的重心压低,进一步削弱主石的不稳定因素。而且这些副石与主石在形成层次的基础上,又强化了画面结构。

右侧远处的第五、六副石,是为了增加右半部分的稳重感觉,让水景的右半部分以少胜多。而且这些副石也增添了画面整体层次感。

4.构成关系一重复、 渐变、近似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个水草造景作品时,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像一个社会大家庭一样,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存在的必要性。在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透视关系、色彩构成的关系、立体构成的关系、平面构成的关系、鱼与水草的关系、石头与沉木的关系,构成的概念元素与景观要素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有着--对应的关系, 通过将景观造型要素抽象成这些构成元素,结合各种设计方法,可以扩展景观设计在形式表现上的思路,并对景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重复

在我们的水草造景中,经常用单- -水草,或者单一素材去完成一个自然景观,看似比较单调的素材,如果合理地运用,其实也可以做出非常漂亮的造景作品。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我们在水草造景中,会经常使用重复的手法来强调景观的主题和画面的完整性,用同样的素材,根据素材的大小,多少,形态用特定的构成手法表现一个单一-的主题。

渐变

渐变常常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

石材由大到小的渐变,水草叶形由大到小,由深到浅的渐变。

①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 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③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④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⑤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⑥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 近似的分类:

①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样。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

注意:近似与渐变有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比其他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5.黄金比例

黄金比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 : 0.618,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应用在生活中有神奇魅力。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黄金比例( golden ratio )也称为黄金分割( goldensection )或视觉中心( optical center),对于我们放置水草和硬景观而言是个非常有用的手段。黄金比例精确地来说是1 : 0.618,对许多水族造景者来说,黄金比例的运用可说已经达到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了。不要不偏不倚地放在正中心点。应该放置在稍微偏左或偏右的地方,这样才能提供-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美学观感。

素描写实鱼缸草缸造景骨架 | 生命之树 | 杜鹃根 | 梯田造景| 迎客松 | 巴西树 | 莫斯树 | 造景骨架

───END───

「优木草缸造景」

专注于草缸造景的新媒体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素描写实鱼缸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6603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