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请给我一张返回童年的车票

十多年前中国人办理赴美签证非常困难,我的一个朋友却非常轻松地通过了。向他讨教秘诀,他说很简单呀,当时美国签证官问他:“你去美国的目的是什么?”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想去看看马克吐温的故乡,想去看看密西西比河。因为我一直喜欢他的小说,特别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签证官听完那番话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当场宣布他通过签证。

我的这位朋友曾经短暂在高校教授英语,如今虽然下海经商多年,早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他依然时常阅读欧美小说,他搜藏了几乎所有获得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和布克奖的小说,大约全国高校英美文学专业的教授也鲜有像他这样痴迷吧。他这一精神追求虽然表面上与经商毫无关系,在别人看来甚至是一些可能浪费宝贵经商时间的闲书;但私以为,这些书之所以能长期伴随他,除了给他带来愉悦和精神的提升,一定也让他在商场中获得了类似美国签证之类的优待。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千真万确的。试问一个业余时间忙于各种物质消费的商人与一个潜心阅读名著的商人,哪一个更令人敬仰和信任呢?

老实说,我当时听了他的经验,也非常震惊,竟然可以这样回答签证官的问题! 我自己是学习和研究越南语言文学的,受他的启迪,后来我每次去越南,就主动跟当地人谈论他们的经典文学作品,从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去年寒假我新结识了越南作协的副主席阮光韶,当时他礼节性地送了我两本诗集(大约并不指望我认真读的,毕竟现在诗歌在全世界都比较边缘化)我回到宾馆后立刻阅读并随手翻译了几首,第二天在另一个聚会上我向他请教他诗歌中的一些问题,他非常激动地对在场的几位朋友说:“我以前也认识很多中国人,但这次认识她,我才真正有了一个中国朋友。”文学交流的魅力真是无所不在,也令其他形式的交流黯然失色。我在越南当然也不仅仅谈越南文学或中国文学,我也跟他们谈世界文学,其中多次谈到马克吐温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在越南的译介可能比我国还早呢,而且有相当多的译本,现在你走进越南任何一家综合性书店,都能找到这本书的越南文译本。越南的不少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也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呢。越南如此,我们周边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其他国家也不例外,西方世界就更不用说了,据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很多地方的雕塑、绘画也都有小汤姆的形象呢。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1876年发表的代表作品,那时马克吐温已经31岁,是一个从事写作十几年的知名作家了。不过,在写《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前,他从未以儿童视角创作长篇小说。无论是17岁时在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发表的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还是后来为报刊所写的文章以及《傻子书信》、www.58yuanyou.com《艰苦岁月》、《镀金时代》等书都主要体现他的讽刺和幽默才能,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幽默作家和演说家的地位的,非儿童文学。

那么为何他突然转变画风,开始转向儿童文学领域,而且在出版《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不久,紧接着创作和出版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私以为与他自己养育孩子的经历有关。人一旦有了孩子之后能特别清晰地回忆起之前在忙碌的生活中所遗忘的童年经历,而陪伴孩子成长会让人感觉重新度过一次童年。

马克吐温有三个女儿,其中他最爱的大女儿苏西出生于1872年,她聪明、漂亮、活泼、善解人意,被马克吐温称为”神童”。马克吐温曾在他的自传里一改往日辛辣、讽刺、诙谐的文风,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苏西儿时认识周遭事物的情景。这样,他能以自己及幼年小伙伴的经历为基础来创作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就是很自然的了。

关于这部书的内容,他曾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多都实有其事,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们的故事。”所以,这本书既是写给少年儿童看的,也是写给曾经走过童年的每个年龄层的读者的。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1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马克吐温成长的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如果说乖巧、懂事、爱学习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像汤姆这样调皮得有点狡黠的孩子恐怕是很多人自己家的孩子了。有位儿童文学专家说,如果大人不用自己的权威去恐吓孩子,是很难战胜孩子的。

在书中,小汤姆被马克吐温塑造成了一个老师眼里不服管束、常常逃学闯祸的顽童;在小伙伴眼里,他是“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在姨妈眼里,他自然也是个捣蛋鬼,难得的是虽非亲妈,但姨妈并非如某些作品中凶神恶煞的后妈,她也会惩罚汤姆,对屡屡犯科的汤姆不信任,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我想只有成年以后带着对感恩的心回顾童年时才能写出这样的女性形象。正如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言,

被唤醒的顽皮可以恢复人内心的一切。顽皮——这就是生活本身,是乐观主义和幸福信念的体现。

所以汤姆绝不仅仅是一个逗人发笑的顽童,作为马克吐温用来颠覆当时流行的说教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角色,他首先反抗的就是大人社会的道德标准。比如,他蔑视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即便是他的种种恶作剧和冒险,如果细细追究起来,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渴望别人承认,要成为一个英雄。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2

纵观全书,马克吐温的笔下的汤姆其实是一个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的孩子,他还有着敢于探险、追求自由、做错事后敢于承认错误、承认缺点的优秀性格特点。至于他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这应该属于许多小男孩在某个阶段的心理特征。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如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生动描绘了小汤姆及其伙伴的许多冒险经历。而这所有的经历中,目睹凶杀案的发生大约是高潮,也最令人难忘。一天深夜,他与“野孩子”哈克为了一点微乎其微的小事跑到墓地中去。无意间,他们目睹了一幕恐怖的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情,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找不到孩子的几个家长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给他们筹备了葬礼,不料他们最后却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这一经历貌似离奇,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有其可信的逻辑。

比较讽刺的是,凶手江桥埃把杀人罪名推到了酒鬼莫夫波特身上,而稀里糊涂的莫夫波特竟真以为自己杀了人,波特被愤怒的居民们抓了起来且面临审判。其实,类似这样嫁祸于人的事件,几千年来在成人世界里已是司空见惯,除非有包青天那样足智多谋的法官明察秋毫,否则冤假错案的发生实原由网在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这小说里,巧妙地安排了汤姆及其小伙伴目睹整个凶杀案。汤姆知情,但也担心杀人不眨眼的乔将他杀掉,要说出真相也非易事,经过激烈的斗争,最后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还了波特清白。这样富有良知和正义感,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自己的生死之置于度外,这是汤姆的形象能震撼读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吧。

还有一个情节是“葬礼”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我们看看汤姆在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可见他的淘气和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人们把他们回来看作奇迹,他和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聪明勇敢机智。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3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自然也充分展现了他的讽刺才华。例如描写汤姆获得校长颁发奖品——一本精美的《圣经》的经历就显得很荒唐。校长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他清楚汤姆根本没有资格得奖,因为他对《圣经》毫无兴趣,也从未好好学习里面的知识;对汤姆手里的《圣经》背诵合格证——九张黄条儿,九张红条儿和十三张蓝条儿没有进行任何调查研究,就直接把奖项发给他。而那些条子不过是那些为了得到刷墙特权的孩子们换给汤姆的,汤姆一方面找到一群小伙伴帮他刷了墙,另一方面还得了他们的背诵条并因此得到了《圣经》背诵的最高荣誉。这真是一种尽情讽刺、嘲弄的“黑色幽默”。

19世纪70年代,美国工业大发展,大刀阔斧的进取精神促使了美国的突飞猛进,与此同时昔日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涵养也面临摒弃的挑战,尤其是南北战争像一种催化剂,在摧毁了奴隶制的同时,也加速了美国社会结构的崩溃过程,把年轻人推向传统宣传的潮流,去摧毁不合适宜的社会。

马克吐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他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浓缩进了这部小说,但又注入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缩影,使它脱离了一般庸俗的儿童回忆格调,让它充满了时代的活力,因而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它也被誉为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小说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深刻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贪婪和宗教的虚伪。小说的心理描写细致生动。小说的最后,一直反抗大人世界的汤姆居然妥协了,被一直渴望逃离的所谓文明社会收编了,和大人站到了一起,不但自己成为了一个好市民,还把逃走的哈克贝利找了回来,规劝他做一个体面人,接受那个有钱寡妇的收养,不然连他汤姆自己都会被人瞧不起。有人认为这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然而,也许正如这本书的原版编者约翰C.葛伯所指出的那样:

作品其实是对成长进程的一种嘲讽性的说明,因为汤姆最后更接近于圣彼得堡的成人,这些成人往好里说是虔诚而善感﹔往坏里说则遇事不能容忍,生性残酷……马克吐温很可能是想提醒我们:我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往往越来越//www.58yuanyou.com看重社会习俗和社会的赞许与否,越来越丧失我们对个人自由的热爱。

美国流行一句话——“上帝爱孩子和美国”,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但这天堂不是随便来的,我认为与马克吐温这样的作家塑造的文学形象的感染力有关,马克吐温虽然终生没有获得什么大奖,但他塑造的人物一百多年来成为经久不衰的形象,一定引起了无数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重新思考和关爱,也许正因为如此,马克吐温才被誉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一个作家与一个著名的总统相提并论,说明他在文学的国度有统帅性的影响。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4

小汤姆生活的19世纪40年代,我国正处于鸦片战争时期,儿童的教育局限于四书五经,跟汤姆讨厌枯燥无味的圣经学习一样,大多数中国儿童一定也讨厌那些说教。如果这小说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传播到中国,在鲁迅小时候就读过这部作品,我们中国孩子的思维创造性是不是会有所不同?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梁启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强调小说的群治作用,认识到小说巨大的社会功能。可惜我们古代小说大多数都是教育人忠孝节义,很少鼓励孩子发挥自由想象。小汤姆虽然远隔时空,有着东西文化的差异,但他的童年经历是我们所有正处于童年或已经走过童年的人所熟悉的。

但我们的书里却没有这样从儿童的角度来写的出色的长篇小说,我国伟大的名著《红楼梦》里书写了一个叛逆的宝玉形象,深受大家喜爱,但宝玉是一个含玉出生的贵族子弟,就是他出家也披着华美的袍子。他的生活我们是难以想象,难以模仿的。穷人要是自由自在地放任孩子无异于自己辱没门风。但儿童的天性到处都是相似的,像鲁迅中《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所以受到欢迎,正因为他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把百草园描绘成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在 “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三味书屋里,儿童虽然在那里受到各种规矩的束缚,但课间孩子们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此外,像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王二小那样的儿童抗战故事也都能感染各个阶层的读者,说明儿童有很大的创造潜力和智慧。据统计,在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中,最受儿童欢迎的www.58yuanyou.com是《西游记》,而最受欢迎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孩子们除了崇拜他的各种超强本领,对他叛逆的性格,敢于大闹天宫的精神更是佩服 。

凡是生动描写儿童心理的长篇小说,都会受到世界读者的青睐。今年5月,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曹文轩教授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他的作品里儿童永远是主角,但他们不是被大人摆布的儿童,是有思想有想法能忍受痛苦和煎熬的儿童,曹文轩说他的作品的读者其实有三分之一是成人,我想一个真正好的作品的读者一定是超越年龄界限、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

我们要感谢马克吐温写《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样一本书,这书让少年儿童读者可以在书中找到共鸣;对于走过童年的人,可以温习童年,思考应该怎样对待童年。

许多成人在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和他们搞的恶作剧。近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研究的作家叶开今年在六一前夕在其公众号“儿童阅读”推出了这样一篇文章——《孩子天生是妖怪,千万不要当猴耍》,文中提出:对于孩子来说,“做妖怪”更重要,做人其次,读书更次。这其实是鼓励孩子保留天性和创造力,我很赞同。

今天正好是六一儿童节,让我以如下小诗《请给我一张返回童年的车票》做结:

请给我一张返回童年的车票

不一定要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

但我要//www.58yuanyou.com满山遍野地疯跑

看花儿怎样开放 小鸟如何筑巢

我还要去池塘捉鱼 采莲 采菱角

如果必须上学

请让我去巴学园那样的学校

还要允许我偶尔迟到

因为忘情地看路边猴子舞蹈

最好小豆豆 汤姆索亚都跟我同班

不然 让我代替他们 也好

夏露

2016年儿童节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特别推荐6.1送给自己,也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也可在当当和微店搜索购买哟~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心理描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3591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