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水平怎么说

同行水平怎么说

秦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导刊》执行主编、教授

摘 要:同行评审是维持科学交流和传播水准的主要保障,是目前科学研究中不可替代的一种学术成果评估制度。但是,审稿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内并不受重视,审稿人激励不足。本文指出,审稿人可以通过评审论文获取新的知识、提升学术能力,同时也为学术共同体履行责任。本文还提出了“将审稿看作一种对话”“准确指出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审稿建议。

关键词:同行评审;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

同行评审(peer review)的标准、过程和风格是学术刊物实现其核心产品设计(即“刊载什么”)的关键。通过持续执行与刊物定位相匹配的同行评审实践并不断完善,一个刊物将落实对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承诺,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刊理念和宗旨。本期的《旅游导刊》将编辑部对同行评审的一些初步认识向作者、读者和评审人作一说明。

一、同行评审是维持科学交流和传播水准的主要保障

如果没有得到广泛而准确的传播和交流,再杰出的科学发现也不可能有大的价值。因此,科学研究中新思想、新发现和新知识的传播——主要渠道是学术期刊、学术专著和学术会议论文集——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开源期刊)和学术会议越来越多,维持水准遇到了挑战,甚至面临很大的危机。2013 10 4 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载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化名为一个杜撰的医学院的教授,在10 个月内向开源期刊投了304 篇破绽百出的论文。作者指出,只要是有高中化学知识的评审人都能够立刻看出这些论文的缺陷并拒稿。但是,超过一半的期刊接受了稿件,根本没有指出稿件中存在的致命缺陷[1。无独有偶,2014 11 26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也刊载了一篇文章,披露了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副教授陈震远涉嫌给自己的论文伪造同行评审意见的恶性事件[2。该恶性事件发生后,陈震远及其合作者在Sage 旗下刊物上发表的60 篇论文被撤回,陈震远辞职并连带其几篇论文的合作者、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蒋伟宁辞职。这两起事件及其他类似的更多事件,根源都在审稿,因此引起了学术共同体对科学传播评价标准下滑的深深担忧。

作为一种在整个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的制度,同行评审对保证科学知识在共同体内部和外部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看门人”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这是一种独特的质量保障机制。同行评审能确保科学成果的读者看到的某个研究结论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从而省去了读者对每个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作一番考量的时间。通过各类专家及编者的努力,同行评审提高了论文发表的最终质量。对于学术共同体外部的读者来说,经同行评审的出版物被认为是值得信赖的,发表在其上的文章可以用于指导相关领域的公共政策制定以及组织或消费者的决策。如果魏则西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帮助他先上中国知网(CNKI)查看一流医学刊物中有关“滑膜肉瘤”晚期的诊疗论文,而不是上百SkHTa度,他也许就不会受所谓有关“肿瘤生物免疫疗法”(DC-CIK 疗法)的蒙骗而耽误病情。

科学界每原由网隔几年就会因为类似黄禹锡(Hwang Woo Suk)、马克•郝泽(Marc Hauser)或德里克•斯塔佩尔(Diederik Stapel)的大规模论文造假行为引发对同行评审的质疑,同时也有人抱怨严格的评审制度抑制了创造力。然而,尽管也有学者提出应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发表后再评估)判断论文质量,但是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同行评审是一种不可替换的评估制度。因为如果不经过同一领域中其他“懂行”学者的严格评审,不受控制地发表有致命缺陷的“发现”或所谓的“新观点”,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就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在发布某些研究的新发现之前,学术共同体应该对这项研究的过程和结论作批判性验证和讨论。

二、困难和我们的理由

可见,同行评审是科学研究成果发表过程中最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经过这一过程,学术研究成果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批判性评价,以确保发表的成果符合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规范与伦理,并达到刊物的要求。但是,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学术机构和共同体的重视。

例如,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都没有将研究者的审稿数量和质量纳入寻找工作、晋升高一级职称和申请项目时的评价体系之中。评价者不会关心你到底审过多少稿件、审稿质量如何,他们主要关心你发表过多少论文、质量如何。因此,不同于科学工作者的其他任何一种教学与科研活动,审稿工作对于审稿人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功用[3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如果要认真审查一篇论文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和评价,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而刊物给的审稿费与我为之付出的时间完全不成正比。如果有这一整天的时间,我可能可以完成对某位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全面建议,可以对几位本科生的科研项目提出具体意见,还可以再修改一遍即将投出的论文、起草一篇新论文的框架或者干脆读几篇下载下来很久却没有看完的文献。因此,为什么要花时间去审稿呢?结果是,现在不乏一些认真做研究的好学者(对待自己的稿件很用心),也不乏认真从教的好老师(对待学生的稿件很用心),但缺乏能够认真对待别人稿件的学者。且不说接受审稿已经不易,时间上拖延也不算什么,三言两语将稿件打发甚至把稿件留给博士生来审的,好像也不在少数。

审稿人时间精力投入很大,但刊物所付经济报酬微不足道,精神报酬也比较有限①。因此,这些“外赏”不应该是审稿主要的动机,主要的动机应该是“内赏”和责任心。我们列出下面几条。

1. 通过审稿(阅读其他人的作品),可以获知新的理念、方法和知识

如果我们认同“求知”和“求真”是学者终极的追求,同时也认识到每个人由于精力和经历的局限不可能涉足本领域内理论、方法和实践等各方面的所有最新进展,那么通过审稿——特别是为领域内一流刊物审稿,是我们获取新的理念、方法和知识的重要来源。在这个过程中,与作者的交流将促进我们对领域内模糊、矛盾和空白之处的理解,使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全面。在我自己的审稿过程中,既有从稿件的研究方法中获益的经历,也有从其理论推理过程中获益的经历,甚至还有从其参考文献中获益的经历。因此,如果我们把审稿看作是一种学习,总能从中有收获。

2. 通过审稿,提高自己的学术批评能力

审稿是对自己学术批评能力的综合考验。拿到一份稿件后,如何在较紧张的时间限制下把论文最主要的错误、缺陷和不足提出来并与作者展开建设性的讨论,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这不仅要求审稿人必须对自己领域内的文献进展有较全面的掌握,而且要求审稿人对常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有较熟练的掌握。此外,审稿人在阅读完稿件后,必须能够条理清晰地把自己基于上述知识和技能得出的疑问和建议阐述出来,提供给作者。很多时候,阅读完一份学养深厚的学者认真写就的评审报告,如同上了一门高度浓缩但精彩的研究方法课,我们不由地感慨自己功力浅、学问少、训练差,也不由地感慨“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术殿堂之门难进。此外,由于涉及批评、回应等互动过程,审稿过程对审稿人书面的学术沟通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因此,如果我们把审稿看作是一种学术训练,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3. 通过审稿,提高科学交流水平并指导年轻学者如何做研究

在平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们都比较放心地引用一流刊物上的成果,或者将这些刊物上的论文指派给学生研读。如果我们都不审稿、都不努力去提高稿件的质量,这样的“放心”就不复存在。从这一方面看,审稿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责任[4。在我看来,更重要的责任在于透过审稿人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身体力行地指导年轻学者如何做研究。在这一方面,审稿人——尤其是资深的学者,有重要的责任。在我自己早年的投稿经历中,有一次被某知名刊物拒稿了。尽管是拒稿,但是刊物主编还是从如何重新组织文章的结构、如何找合适的理论框架方面提出了非常详尽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当年轻学者得到有建设性而又中肯的意见(即使是负面意见)时,即使文章最后没有被录用,这些意见也会帮助他们修改和重投论文。整个学术共同体的水准也会因此提高。

三、几点建议

《旅游导刊》发表来自社会学、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论文。我们努力、严肃、认真地挑选审稿人,让有相关知识的人去审稿。我们希望我们的审稿人会认真地阅读稿件,为作者提供详尽的、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并通过审稿提高稿件质量。

本刊的顾问委员会委员、编委会委员、特邀编辑和作者是审稿人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此外,凡是在某一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方面有专长的学者也都是潜在的审稿人。

不是每一篇投到本刊的论文都会进入审稿流程,作为质量控制的第一道程序,主编和相应领域的编委、特邀编辑会先评审论文是否符合本刊的刊用标准,然后再决定是送外审还是退稿。我们认为,不应该让审稿人为一些不符合刊用标准的文章牺牲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本刊的刊用标准,我们在第1 期和第2 期的编者评论中已有说明。我们的刊物强调理论贡献,一些具有较大潜在理论贡献但在结构、数据分析、展示及文字风格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稿件,是审稿人的重点工作对象。我们希望经过审稿人的指导和建议,这些稿件能够改正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发表实现其价值。但是,如同我们在第2 期的编者评论中指出的,如果从理论贡献的角度来说稿件不可能有修改余地,我们会以“缺少理论贡献”的原因直接拒稿。

除了通过初审筛选环节减少每个审稿人的审稿量以外,我们还努力确保所审稿件与审稿人专长的匹配,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审稿的质量。为了使投稿的作者得到尽可能系统的改进建议,我们希望审稿人提交尽可能全面的审稿报告(样例可参见本刊网站和发给每位审稿人的审稿请求)。

目前,本刊的审稿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在此感谢参加本刊审稿工作的所有审稿人,并把他们当中一些优秀审稿人的做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②。

1. 把审稿看作一种对话,让对话可持续

审稿的目的是让作者接受你的批评意见并按照你的要求作出调整,这种对话和交流能够可持续的根本在于双方保持对等的身份。因此,我们发现优秀的审稿人从不高高在上。对于作者——尤其对于年轻的研究者,他们往往选择容易让人接受的对话风格而不是批评的风格,因此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已经是资深的研究者,但是并未在审稿过程中流露出炫耀学问的倾向。即使是某些年轻作者的简单错误,他们也耐心指出,没有丝毫的小视或卖弄,更没有嘲笑。我们建议所有审稿人都采取此类“建设性对话”的态度,在对话的时候作如下思考:“如果我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我希望收到什么样的审稿意见?”

2. 专业、准确地指出问题

优秀的审稿人能够专业地指出稿//www.58yuanyou.com件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错误。从已有审稿意见来看,有些稿件的主要问题是理论和文献方面的,例如作者提出的某个假设说理不充分,未对已有文献的观点作充分引用;有些稿件的主要问题是设计方面的,例如概念化过程错误导致测度工作不可能测到想研究的关系;还有一些稿件的主要问题是分析或展示方面的,例如案例研究中未能展示出完整的证据链。我们认为审稿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把不够好的论文挡在期刊大门之外;另一方面是让有潜力的论文通过修改后实现其价值。专业并准确地指出问题,是实现目的的关键。

3. 不仅指出问题,而且指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向

优秀的审稿人能够在指出稿件中存在问题的时候更进一步,为作者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一位审稿人一直保持对包括会议论文在内的最新文献的跟踪,因此能够一眼看出某个稿件中文献综述的不足。在撰写评审意见时,他不是简单地指出“作者没有对该领域中最新的进展进行综述”,而是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该领域中的若干最新进展有助于你全面理解理论发展的脉络,这些进展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再如,另一位审稿人不仅指出某篇稿件目前使用的分析工具不恰当,而且指出在现有条件下,还有哪几种分析工具可能更适合。

4. 审稿结论务求具体

优秀审稿人能够在审稿的时候提出具体的意见、具体的理由和具体的修改建议而不是泛泛之言。一位审稿人在评价某篇稿件的方法时,除了指出“回答该问题,案例研究方法不合适”之外,还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不合适”的几个具体原因。再如,一位审稿人在指出“稿件的假设3 陈述不清晰”之后,还具体指出不清晰的原因是对提出假设的逻辑说理过程描述不充分,使得假设中陈述的变量间关系显得突兀。某些在我们看来比较琐碎的意见,因其具体详细,方便了作者的修改。例如,某位审稿人在提出应参考某个文献的时候,并不是简单指出“请参考Grant 1996 年关于知识观的论文”,而是将该参考文献的名称、出处等完整的信息都列出来,因为Grant 1996 年有两篇关于知识观的高引论文,如果不作具体说明,可能会使作者迷惑甚至出错。

5. 认真、守时

本刊的绝大部分审稿人都能够按时提交审稿意见,但是也有一些稿件的审理工作由于各种原因被拖延。我们也偶尔发现审稿人只是简要浏览稿件后就提交审稿意见,意见中甚至还存在一些对稿件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为了避免上述拖延和敷衍,一些优秀的审稿人会在自己的科研工作日程中留出用于审稿的时间(比如每个月留出一整天),以保证定期有充裕的时间审稿。这样,每次审稿的时候至少能在通读论文的每个部分、熟悉理论和实践背景之后再动手撰写评审意见,并能够在刊物要求的6 周期限内回复这些意见。若感到近期没有时间审稿,或感到稿件研究内容并非属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这些审稿人在接到审稿邀请的时候会说明原因并婉拒这一次的审稿。我们认为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6. 不必关注编辑方面的问题

有些审稿人非常认真,会对稿件的措词、字体字号、文献格式等提出细致的意见。我们建议,审稿人不必对稿件的语法、措辞和写作风格进行评审——编辑部的编辑可以做这些工作——除非这些方面涉及专业性。审稿人主要对稿件的学术性作出评审,以节省其宝贵的时间。

学术刊物是学术共同体中重要的对话与沟通平台。为了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旅游导刊》的宗旨不仅仅是为了刊发一流的理论文章,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各个层次的学者提升研究能力、促进共同体成员的相互尊重与认同。我们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刊物的审稿政策和审稿人与作者间高质量、可持续的对话。我们希望通过现有审稿人的努力,不断推动我们接近这一目标。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审稿人加入我们的审稿队伍,成为推进学术共同体对话与沟通的重要力量。

注释:

①学术刊物对审稿人及其工作的重视也不够。从2014 年起,《旅游学刊》定期召开“审稿质量研讨会”,邀请优秀的审稿人参加,这是对审稿人工作的认可和激励,值得学术期刊学习借鉴。

②学界中的《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人文地理》等刊物已经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我们的建议挂一漏万,有待更多刊物编者的改进和补充。

参考文献:

1Bohannon JWhos www.58yuanyou.comafraid of peer review?J].Science20133426154):60~65

2Ferguson CMarcus A & Oransky IThe peer-review scamJ].Nature20145157528):480~482

3Harrison DFrom the editors obligations and obfuscations in the review processJ].Academy www.58yuanyou.comofManagement Journal2002456):1079~1084

4Trevino L KEditors comments Why review? Because reviewing is a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J].The Academyof Management Review2008331):8~10

  • DOI: 10.12054/lydk.bisu.26

引用本文:

  • 秦 宇. 同行评审:为什么?怎么做?[J]. 旅游导刊, 2017, 1(3): 1-7.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同行水平怎么说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228418.html

相关推荐